APP下载

论体育观赏的审美逻辑起点
——“悦耳悦目”的审美心理分析

2012-02-15姜晓红

体育科学研究 2012年3期
关键词:陌生化艺术体育

姜晓红

(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与传播系,广东广州 510500)

论体育观赏的审美逻辑起点
——“悦耳悦目”的审美心理分析

姜晓红

(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与传播系,广东广州 510500)

体育赛场上的热闹,不同于生活中普通的热闹。体育赛场上的色、形、声等形式因素及其有规律的组合,极具感染性,是活生生的艺术表现。观众观看比赛的直接动因在很大程度上根源于赛场上迷人的美的形式,从中获得直观的审美享受。而从审美形态来分析,体育观众的耳目之乐的逻辑起点是“陌生化”理论。

体育观赏;审美逻辑;陌生化

人类的审美活动,是由审美客体(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人)这两方面的因素构成的。审美活动既是一种实践活动,也是一种心理活动。“如果说,美是从客体方面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积极肯定,那么,美感则是主体从精神方面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自我关照。”[1]所以,美的欣赏离不开审美心理。

因为审美对象、审美能力的不同,审美心理亦呈现出不同的审美形态。李泽厚在《美学四讲》中提出“审美形态理论”,他认为,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的审美能力(审美趣味、观念、理想等)的拥有与实现来看,审美分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人(人类和个体)的审美能力的形态展现。[2]

根据我们的理解,审美形态理论实际上就是在审美过程中美感的分层呈现问题。它以审美过程与结构理论作为基础,但又使美感形态层次化,能更加合理地解释主体在审美过程中的精神享受状态。我们以这一理论为基础,来剖析体育观赏中的审美逻辑起点,即“悦耳悦目”的审美心理活动特点。

任何审美都离不开视觉与听觉,耳与目是人类最主要的两种审美器官。所谓悦耳悦目就是指人的耳目感到快乐。耳目之乐的本质在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但其诱因则在于形式的陌生化,而体育观赏在某种意义上说,首先是对体育赛场上新奇刺激的形式的观赏。

1 耳与目是主要的审美器官

从心理学角度看,美感的门户是感知;从生理学角度看,美感的门户则是主体的各个感觉分析器。然而,人的耳、眼、鼻、舌、身等感官,在审美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美学家、哲学家向来把视听两大感觉分析器称为主要的审美感官,即高级感官,而把嗅觉、味觉和触觉视作为低级感官。

在西方,柏拉图认为,视觉和听觉产生的快感高于饮食色欲之类的快感;托马斯·阿奎那认为,视觉与听觉属于“为理智服务的感官”;黑格尔把视觉与听觉称之为“认识性的感觉”,它们容易激起心灵的反映和回响。类似的评价还有很多,上述看法都有合理性的成分,但大都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

在我国,美学界一般采纳马克思关于社会人的感觉的基本性质的分析,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关于五官感觉社会化的思想。马克思认为:“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化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3]在此基础上,李泽厚提出了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为什么味觉、嗅觉、触觉不能成为主要审美器官,因为它与个体需要和享受直接关联得太紧密,带有直接功利性质,动物性的因素仍然很强。为什么视觉和听觉能成为主要的审美器官(包括在文学领域,也是与视觉、听觉相关的想像、表象最为发达),就是因为失去了个体利己主义的性质,更多是人化了的感觉,在这种感性中,充满了社会性的东西,它们已经成为社会人的主要器官。”[4]

事实上,视听觉不仅有着更为广阔的感知领域,而且还和人类的语言有极紧密的联系。语言作为人的交际工具,是在视听感官的生理功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人类的视觉和听觉又能借助于语言取得日益深广的概括性和理解性,从而使这两大感觉成为突出的社会化感觉。“社会的人的感性丰富性首先通过视、听两大器官发展起来,形成‘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完全不是偶然的。”[5]

美感不等于一般的通过五官感觉得来的快感,但必须以感官的生理快适为基础。美感必须是“赏心悦目”“悦耳动听”,由五官快适进而使精神需要获得满足而产生的那种愉悦。这是对审美的最一般要求。对于体育观赏来说,这种效果更加明显一些。换句话说,体育观赏最能产生耳目之乐,因为体育比赛是最直观的身体艺术,最能给观众带来狂乐。

2 陌生化是一切艺术不竭的动力

陌生化是一个广泛应用于文学与审美研究领域的一个专业词汇。它由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提出,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于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历时20多年,影响力不减。

陌生化也可以译为反常化或奇特化,什克洛夫斯基在其《作为手法的艺术》中提出:“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使人感觉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使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受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6]

在我国,研究、解读和引用“陌生化”问题的学者很多,研究领域逐步从文学与审美领域延伸到商业与生活领域。普遍的看法是,所谓陌生化,就是“使之陌生”,就是要审美主体对受日常生活的感觉方式支持的习惯化感知起反作用,使审美主体即使面临熟视无睹的事物时也能不断有新的发现,从而延长其关注的时间和感受的难度,增加审美快感,并最终使主体在观察世界的原初感受之中化习见为新知,化腐朽为神奇。[7]

陌生化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它最突出的效果之一,就是要打破审美主体的接受定势。学者普遍认为,陌生化是区别真正艺术和单纯工艺的主要特征之一。陌生化使我们重新面对这个世界,即用新奇的目光去看待这个世界,用新奇的耳朵去聆听这个世界,用新奇的情感去感受这个世界,从而生发出一种奇妙感来。

生活中的陌生化人人都会,但是,要实现艺术上的陌生化却需要匠心。实现陌生化的方法有二:一是将时间扭曲,而时间扭曲是通过放慢动作和事件发生的速度,进而使其发生的进程和含义显现出来。二是通过简单化的处理和非同寻常的联系将意象扭曲。[8]不同的艺术有不同的陌生化实现方式,就语言艺术而言,陌生化语言与自动化语言是相互对立的,二者之间形成内在的张力。对于作家与诗人而言,他们的工作就是要采用陌生化方式,使语言产生变形,通过一种变形的方式,解构语言能指与所指间的自动化、习惯性的意指关系,从而产生陌生化效果,转变为文学语言。简单地说,语言的陌生化变形主要集中在音响、节奏、外形、形象、情结、结构、韵律、对偶、排比、各种比喻及反讽等修辞手法。

由于各种艺术的极致都是相通的,上述陌生化变形方式同样可以运用于吸纳了多种艺术元素的体育比赛中。

3 体育观赏最能产生耳目之乐

在体育观赏过程中,由于陌生化的普遍存在,观众能通过眼睛与耳朵体验到日常生活中难以遭遇的的惊奇感与惊异感,从而享受到观赏的快乐。

3.1 陌生化的场馆

体育比赛一般分有室内与室外比赛之分,固定场所与自然空间比赛之别,但不管是哪一种形式,体育场馆与设施同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空间不一样,它体现了全民性、参与性、向心性特点,而且一般都有热烈而喜庆的装点,给人以激越明快的感觉。如:

国家体育场“鸟巢”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闭幕式主会场和田径比赛场地,成为举世瞩目的奥运标志性工程。该工程总占地20.4 hm2,地上高度69.21m,整个建筑造型呈椭圆形马鞍状,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鸟巢”,生动逼真。

而梦幻般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国家游泳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康伟说:“大量阳光从场馆屋顶漫射下来,使人仿佛置身于梦幻般的水分子世界,产生回归自然的亲切感。同时,场馆颜色淡雅,池水蔚蓝清澈,池水和池岸、座椅的颜色采用由深蓝向浅蓝再到白色的渐变,非常协调自然,使人豁然开朗。”

3.2 陌生化的节奏

高水平比赛的节奏与平常自娱自乐的比赛大不一样,往往在场上均衡被打破的时候,很多都会适时采用暂停。这种暂停除了有可能改变赛场形势以外,更重要的是改变了观众的悬念、追问与期待,使观众始终处于思维与情感的高度亢奋与活跃的精神状态中。即使没有暂停,也会有局间休息,此时正好可以穿插各种缓解人们神经的现场表演。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艺术返照自然,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9]节奏保持好了,实现了理想的目标,体育比赛就变成了一种艺术了。“节奏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审美范围,而且它是以高水平的技术为自己的基础底座。它一旦能够形成,就以一种力的波状起伏和一种配合衔接之间的有机程序,使运动显示出层次,显示出变化,显示出意境。”[10]巴西足球运动员不单将节奏视为战术问题,同时也视为艺术,即使在决定生死的比赛中,也能不急不躁,即使输了,也要保持自己的节奏,而巴西球迷在看台上以唱歌跳舞的方式与球员相呼应,一刻也不停顿,既自娱,又娱人。

3.3 陌生化的形象

今天,队员们出场的方式已经多样化与戏剧化了。除了国家队队员出场庄严肃穆以外,俱乐部队员们出场却丝毫不亚于影视歌明星出场的做派,追光、剪影等现代包装手段全用上了,组织者想要的就是一种造神的效果,以便引发现场观众的惊呼与膜拜。主场的吉祥物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还要会即兴搞怪,否则就会被媒体讥笑。而体育宝贝们优美的身材、姣好的面容、动感的动作,除了激活现场气氛以外,本身也是俱乐部软实力的一种见证。一句话,这些陌生化的形象只要令观众开心就好。当然,观众在看比赛的时候,他们的形象最容易求新求变,比如,披一条主队的围巾,套一件明星的队服,立刻就能显型,虽然这些行头与道具,在平常的工作与生活中,他也不会穿,可见体育比赛确实能从里到外改变一个人。

3.4 陌生化的距离

“距离”一词的本义是就时间和空间而言的,如从此时到彼时,从此地到彼地之间隔着一个长度,人们就把这种时间、空间相隔的长度叫做距离。但是,在人们的思维习惯中,说起距离,我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空间距离。体育观赏需保持两种距离,一是物理距离,一是心理距离。我们认为,若想获得理想的审美体验,与比赛现场的物理距离越近越好,而与自己所支持的对象的心理距离则要“若即若离”,即保持适度距离。

“心理距离说”由英国心理学家布洛提出,他认为,审美主体必须从外界事物中的功利目的和实际用途中脱离出来,保持一种相对超然的态度,才有可能体验到一种可以传递的身心愉悦。正如王国维所云“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现场观众对于他们所支持的一方,虽然不可能做到完全超然胜负之外,但是,在竭尽全力帮助自己所支持的一方全力争胜的同时,对于失败的结局也能欣然接受。如果你心仪的对象输了,你就呼天抢地,如丧考妣,那么,那就是零距离或负距离了,体育观看就成为一种精神负担而不是陌生化享受了。

3.5 陌生化的加油艺术

凡到现场的人,一般都有猎奇心理。猎奇心理使得现场观众变自动化体验为陌生化体验,催生更多的偶然场面或结果出现。在国际赛场上,球队和它的支持者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在不违反规则的前提下,用一切合理的手段,来争取本队的胜利。球队为一场比赛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好几天,而球迷也要根据对方球迷的状况提前做好行头、工具和加油方式等方面的精心准备。这一切准备都带有极大的民族性,因为此时此刻“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南非世界杯让人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当地人原来用作驱赶狒狒的乌乌祖拉。不少人笑称,“本届世界杯观后感:嗡嗡嗡嗡……”无奈的是这长达60 cm的喇叭竟是当地人助兴的方式。人们自然没理由拒绝南非民众的助威习惯,也不是所有人都会喜欢乌乌祖拉那恼人的声音,但也正是因为这样,倒反而让它成为了当下潮流。

应该看到,在体育观赏过程中,虽然现场氛围五彩缤纷,变化多端,但是,观众的审美体验却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偏重于感性能力对审美对象形式、样式、结构、节奏、韵律的直观感受,往往不用通过对对象内容的深入领会就能进入感性愉快的审美经验状况。所谓“一眼见到就使人愉快”(阿奎那)“眼睛一看到形状,耳朵一听到声音,就立刻认识到美、秀雅与和谐”(夏夫兹博里)“一眼看到时,心灵马上就判定它们的美和丑,不须预先经过考虑”(爱迪生)等经典说法,都是强调凭耳目感官直觉而产生愉快。因此,耳目之乐的审美逻辑起点就是“陌生化”理论。

[1]刘叔成.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235.

[2]李泽厚.美学四讲[M].北京:三联书店,1999:130-145.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24

[4]李泽厚.美学四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102.

[5]刘叔成,夏之放,楼昔勇,等.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295.

[6]什克洛夫斯基.俄国形式主义文选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9.

[7]杨向荣.陌生化[J].外国文学,2005(1):61-66.

[8]王瑞彪.陌生化的艺术魅力及实现陌生化的方法[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7(4):65-68.

[9]朱光潜.朱光潜文集③[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124.

[10]金大陆.体育美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 104.

[责任编辑江国平]

A Discussion of the Starting Point of Aesthetic Logic in Sports Appreciation——an Analysis of the Aesthetic Psychology of“Sensory Appeal”

JIANG Xiao-hong
(Department of Sports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Guangzhou Sports University,Guangzhou 510500,China)

The excitements and sensations,which appear in a competition,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what we normally go through in our daily life.In a sports event,the factors of color,figure and sound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hese factors are highly infectious,which is an art form beyond doubts.The primary drive for spectators who watch matches on spot is the unique form of beauty that originated from the competition terrain and they can get the most direct and intuitive enjoyments from it.However,judging from the prospective of aesthetic formation,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the audience's sensory appeal is the theory of“defamiliarization”.

sports appreciation;aesthetic logic;defamiliarization

G 80-056

A

1007-7413(2012)03-0070-04

2012-04-10

姜晓红(1968—),女,湖北黄石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体育观赏、体育新闻传播。

猜你喜欢

陌生化艺术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纸的艺术
《尘埃落定》中“陌生化”成分的英译研究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人间奇剧——论易卜生笔下伦理身份的陌生化
曰常性·传奇性·陌生化——电影《白毛女》的受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