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粉彩仕女装饰

2012-02-15夏徐玲

陶瓷研究 2012年1期
关键词:仕女画仕女图仕女

夏徐玲

(艺术瓷厂 景德镇市 333000)

浅谈粉彩仕女装饰

Simply talking on the soft color ladies'decoration

夏徐玲

(艺术瓷厂 景德镇市 333000)

一、粉彩瓷艺的制作工艺

粉彩瓷又名“软彩”瓷,是闻名中外的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

粉彩是一种釉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粉彩瓷器是在唐熙五彩基础上,受珐琅彩制作工艺(珐琅器主要有两种,一是源自波斯的铜胎掐丝珐琅,约在蒙元时期传至中国,明代开始大量烧制,并于景泰年间达到了一个高峰,后世称其为“景泰蓝”。此后,景泰蓝就成了铜胎掐丝珐琅器的代称。另一种是来自欧州的画珐琅工艺,它在清康熙年间始传入中国。)在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始见于康熙晚期,历经清数朝、民国,风行至今。

粉彩瓷的彩绘方法一般是,先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勾画出图案的轮廓,然后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再将颜料施于这层玻璃白之上,用干净笔轻轻地将颜色依深浅浓淡的不同需要洗开,使花瓣和人物衣服有浓淡明暗之感。由于砷的乳浊法作用,玻璃白有不透明的感觉,与各种色彩相融合后,便产生粉化作用,红彩变成粉红,绿彩变成淡绿,黄彩变成浅黄,其他颜色也都变成不透明的浅色调,并可控制其加入量的多寡来获得一系列不同深浅浓淡的色调,给人粉润柔和之感,故称这种釉上彩为“粉彩”,在表现技法上,从平填进展到明暗的洗染;在风格上,其布局和笔法,都具有传统的中国画的特征。

二、仕女图的历史演变

仕女图是人物画的一种,原指以封建社会中上层士大夫和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中国画;后为人物画科中专指描绘上层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一个分目。如唐代周昉的《挥扇仕女图》卷,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卷,成为仕女样式的典型。历代都有高手,如五代周文矩的《重屏会棋图》卷,北宋王居正的《纺车图》卷,明代仇英的《列女图》郑,清代费丹旭的《仕女册》等。民间木板年画中的“美女画”,亦称“仕女画”。仕女画在发展过程中,其表现领域也不断扩展。几件传为顾恺之作品的宋人摹本是现存最早的卷轴仕女画,它们代表了魏晋时期的仕女画风格,描绘的女子主要是古代贤妇和神话传说中的仙女等;而唐代画家热衷表现的对象则是现实中的贵妇,通过对纳凉、理妆、簪花、游骑等女子的描写,向人们展现了当时上层妇女闲逸的生活及其复杂的内心世界;五代、宋、元时期,世俗、平民女子题材开始出现于画家笔下;明、清时期,戏剧小说、传奇故事中的各色女子则成为画家们最乐于创作的仕女形象,仕女画的表现范围已从最初的贤妇、贵妇、仙女等扩展到了各个阶层、各种身份、各样处境的女子。

尽管在仕女画中出现的并不一定都是佳丽美女,但人们还是习惯于将仕女画称为“美人画”。仕女画的画家们按照自己心中“美”的理想来塑造各类女性形象,不同时代的画家都以其当时对于“美”的理解来进行创作,因此,一部仕女画史其实也是一部“女性美”意识的演变史。

三、粉彩仕女画的内涵

粉彩仕女画作为陶瓷装饰的画种之一,在我国陶瓷艺术园地独树一帜,并以其淡雅秀丽的风格,数百年来唤起了人们的无限美感。随着时代不断向前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粉彩由于立足于传统与现代的装饰手法,已被越来越多的陶艺家所重视。而粉彩仕女是景德镇陶瓷艺术中一个重要性组成部分,它即属于人物画的范畴,又是一个独立的画种,历代曾出现不少仕女画优秀画家和专长者。他们创作出大量以历史典故、传奇故事为题材的仕女画作品,深为民众喜爱。步入现代社会以后,粉彩仕女图以其优秀的文化传统、古老的陶瓷技法与二十世纪文化精神相结合而焰发新的活力,它和其它艺术一样成为景德镇瓷苑百花中的奇葩,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四、现代粉彩仕女装饰的艺术表现

二十世纪五十年以来,国家基本安定,政府对陶瓷艺术发展重现,如成立工艺社、合作社。陶瓷艺术装饰有了发展的条件。粉彩陶瓷在传统艺术成就的基础上继续构筑新峰,粉彩人物画亦重新焕发勃勃生机。在艺术为政治服务的口号下,景德镇身怀绝技的众多老艺人精神抖擞,饱含热情地投入到陶瓷艺术创作的热潮中,其对景德镇粉彩仕女图基本形成了以传统红店形式批量生产仿古瓷、工艺瓷和艺术家个人创作的名人艺术瓷两大方面。作为一种以传统形式批量生产的粉彩仕女图装饰,景德镇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生产工艺流程。此时的粉彩仕女图绘画名家王锡良、赵惠民、张松茂、李进、戴荣华等人潜心探索创作出一批反映现代生活为题材的富有时代风貌的作品,当时的仕女画装饰在艺术反映时代,反映现代生活题材方面有了空前的进步和繁荣,但此时粉彩仕女画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均不能与其他装饰门类的粉彩作品相比拟。“文革”中,古代仕女图题材装饰还被标上“封”“资”“修”的印记,打入冷宫,几乎奄奄一息。

五、现代粉彩仕女装饰的艺术风格

“文革”后,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当代粉彩仕女图装饰低潮又转向高潮,人们重新认识艺术的社会功能和审美功能,重新认识艺术规律,探求新的艺术形式,并极大地拓展了作品题材,以满足人们精神生活多方面的需求,尤其是国家改革开放政策不断深入,陶瓷艺术品开始大批进入国际市场,中国经济的逐步振兴和发展,使得陶瓷艺术精品瓷身价倍增。“文革”中被标上“封”“资”“修”印记的粉彩仕女图也以此为契机,扬眉吐气地进入大雅之堂,重新焰发生机。在这二十多年的发展中,仕女画装饰艺术显现出多格局的面貌。一方面当代粉彩仕女画继承古代的优秀传统,另一方面,粉彩仕女图还强调仕女先天姿态和形体的优美,与作品意境的表现。画面仕女主题人物装饰之衬景表现多讲究表现中国水墨色韵味变化,以酣畅笔墨,采用流、擦、点、染文法造就自然天成的景致,画中仕女人物常常置景简约,或以一石相初,或以几许竹枝作衬景点缀。仕女画作品风格崇尚淡雅和飘逸,最值得一题的是当代粉彩仕女画从装饰题材内容的特定性渐渐向题材内容的随意性发展,将艺术家艺术形式美感的追求上升为主题位置,从而增添了丰富当代粉彩仕女画装饰的审美趣味和文化内涵,这一点为以前的仕女画所不及。历代的粉彩仕女画装饰多为具体描绘特定的历史,特定的人物,呈以古典小说、诗词中的人物故事。

综上所述,要使粉彩仕女装饰陶瓷绘画的发展,唯有大胆探索和创新,运用粉彩瓷特有的材料和质地,注入新的元素,兼容其它陶瓷先进技艺,不断深化和提升粉彩仕女装饰艺术地位,具有广阔的创作空间,必将迎来粉彩仕女陶瓷绘画的春天。

1、试论景德镇粉彩仕女画,《景德镇陶瓷》,李映华,2004-03-15

2、粉彩花鸟画及其发展,《景德镇陶瓷》,涂静仪,2011-10-28

3、浅论釉上粉彩的继承与发展,《商业文化(学术版)》,熊永林、杨武,2010-09-25

4、粉彩人物仕女画创作浅谈,《陶瓷研究》,陈淑娟,2009-06-10

5、浅析粉彩,《陶瓷研究》,冯宗元,2010-12-10

6、浅谈粉彩装饰的审美内涵,《陶瓷研究》,吴兴安,2009-12-20

7、色彩在陶瓷绘画中的地位与突破,《景德镇陶瓷》,彭建春、姜忠平,2011-08-28

8、唐代仕女画中女性时尚研究,《重庆大学硕士论文》,罗玲,2010-04-01

9、绘画中的女性形象,《中国书画》,李湜,2004-11-05

猜你喜欢

仕女画仕女图仕女
中国传统仕女画与当代陶瓷仕女画之比较研究*
《 仕女图》粉彩瓷瓶
徐汉森作品赏析
霓裳掩春心——周昉《簪花仕女图》品鉴
苏州博物馆藏仕女画精品展
闺阁红粉 千秋佳人 故宫博物院藏古代仕女画
浅论陶瓷艺术中的仕女纹饰
唐代传统仕女画探讨
从《宫乐图》看唐代仕女
仕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