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使”字句的句式意义

2012-02-15韩志刚

关键词:因果关系变化

董 杰,韩志刚

(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天津300072)

“使”字句属于兼语句,使用频率很高,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使”字句表达“致使”义是目前学界的共识[1-3]。然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老师仅告诉学生“使”字句表达“致使”义,对留学生正确掌握“使”字句指导意义非常有限,因为很多留学生“对‘致使’的真正含义并不理解”[4],仍然会造出如下错误的句子:他的表演使同学们笑;肚子疼使他不来上课;北京的冬天太冷,使我们在宿舍里。

这就需要我们对“使”字句的句式意义进行更细致的刻画,从而使对外汉语教学有所裨益。

一、致使情景与“使”字句

1.致使情景

据 Masayoshi[5]和 Bernard[6],致使语义结构可以描述成一个致使情景,它由致因事件(causing event)和致果事件(caused event)构成。一个完整的致使情景包括4个构成要素:A致使者(causer),即致使情景的激发者、引起者;B被使者(causee),即受到作用和影响而发生变化的那个客体;F致使力(driving force),即由致使者发出的传递到被使者并产生影响的成分;C致果(result/effect),即致使者通过致使力作用于被使者而导致被使者产生的变化、结果、状态。其中A+F+B构成致因事件,B+C构成致果事件。

2.“使”字句的语义结构

从语义上看,“使”字句表达一个致使情景:致使者A+使+被使者B+致果C。例如:艾雨强使自己镇静下来,走向教室门口;这使我心中感到非常不安;监督方式的不断完善,使人大监督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具活力。

其中“致使者”可以是人或者事物,但多数是事物。“被使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致果”表示“被使者”受到影响后发生的变化、产生的结果或所处的状态,通常是一个带有状语、宾语、或补语的谓词词组,很少是单个谓词。

二、“使”字的“致使”义

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习惯于拿因果关系来解释致使关系,这容易使学生把致使关系等同于因果关系。同时,“把”字句表达的致使关系与“使”字句有一定的瓜葛,也容易引起学生的混淆。为深入揭示“使”字的表意特点,我们将拿表因果关系的“因为,所以”句和表致使关系的“把”字句作为参照来进行分析。

1.致使关系与因果关系

致使关系蕴含因果关系,但并非所有的因果关系都可以用“使”字句来表达,因为因果关系反映的内容范围要比致使关系广泛得多。郭继懋指出,“‘因为所以句’可以用于知、行、言三域,‘使’字句只能用于行域”[7]。例如:因为大家都不饿,所以饭剩下好多(行域);大家都不饿,因为饭剩下好多(知域);你别再做饭了,因为饭剩下好多(言域)。在行域中“目的—行为”关系也可以用因果关系来表达,例如:因为要赶早上的火车,所以他5点钟就起床了。

致使关系则通常只能反映行域中的因果关系,例如:大家都不饿使饭剩下好多。知域、言域中的因果关系不能用致使关系来表达,例如:×饭剩下好多使大家都不饿;×饭剩下好多使你别做饭了。行域中有“目的—行为”关系的因果事件也不能用致使关系来表达,例如:×要赶早上的火车使他5点钟就起床了。

因果关系只反映两个事件之间的抽象逻辑关系,而不涉及“影响力”的传递。原因和结果之间不论是否存在“影响力”,因果关系对此都忽略不计。例如,为了这件事情,他大闹情绪。这句话只反映“这件事情”是“他大闹情绪”的缘由,“他大闹情绪”跟“这件事情”有关联;而且不排除他闹情绪是一种自主行为。致使关系则不然,它重点反映致因事件对致果事件的“影响力”,突出致使者的影响作用和被使者的被动变化。例如,这件事情使他大闹情绪。这个句子是致使关系,表达重点是“这件事情”对“他”的影响、激发作用,“他大闹情绪”是受前面事件的影响、刺激而被动产生的。

可见,因果关系可以概括行域、知域、言域的多种因果联系,“使”字句的“致使”关系只是概括行域的因果关系,而且它的重点在于反映致使者对被使者的影响、激发作用。

2.“使”字句与“把”字句

“使”字句和“把”字句是两种不同句式,在诸多方面有明显差异,其中最突出的是“把”字宾语是后边动词的受事,而“使”字宾语是后边动词的主事,因此大部分“把”字句与“使”字句不能互相转化。但是有一部分“把”字句与“使”字句却可以互化,其条件是:动词与客体名词既可以构成动宾关系又可以构成主谓关系。例如,这场事故把他吓得魂不附体;这场事故使他吓得魂不附体。不过,这一部分可以互化的“把”字句和“使”字句之间依然存在表意差别。例如,我们把物价降低了;我们使物价降低了。“把”字句体现积极处置义,意味着物价完全在“我们”控制之下,“我们”主动降低了它。“使”字句则意味着我们通过某种方式导致了物价降低这样的结果。

(1)年龄≥18岁,<70岁;(2)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痔临床诊治指南》内痔诊断标准者;(3)符合2006版《肛瘘临床诊治指南》中低位单纯性肛瘘的诊断标准者;(4)无遗传性、传统性疾病者;(5)良好的依从性,签定知情同意书。

此外,可以互相转化的“使”字句与“把”字句在语体上也有差别。尽管“把”字句总体上是个口语书面语通用的句式[8],但动词含有使动义的那一部分“把”字句却带有明显的口语色彩。例如,儿子把他气坏了。“使”字句却是个书面语句式。关于这一点有两方面的证据。一是典型的口语体相声文本中“使”字句出现率非常低,22万字的语料中仅见2例,万字出现率为0.000 09‰;而典型的书面语体政论体,31万字语料中出现57例,万字出现率为0.001 84‰,即书面语体中的“使”字句比口语体高出近20倍。二是“使”可以与文言词语“之、其”共现。例如:三是扩大代表对常委会活动的参与,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拉登最信任信使的一个电话使其住所彻底暴露。相应地,“把”字句的“把”字不可以“之、其”为宾语。例如,×三是扩大代表对常委会活动的参与,并把之规范化、制度化;×拉登最信任信使的一个电话把其住所彻底暴露。

总之,“把”字句表示处置,体现的是积极主动的影响力,致使力度强,有口语色彩;“使”字体现的是非积极作用的影响力,致使力度弱,全句为客观叙述,有书面语色彩。

三、致使者的无意特征

李临定曾指出,“使”字“一般要求前边是表事件的词语”[1]139,亦即“使”字句的致使者以事件为主。我们的调查数据支持这个结论。在我们收集的381个“使”字句中,致使者为事物、事件的有337例,占88.45%;致使者为人的29例,占7.61%;还有15例没有明显的致使者,占3.94%。

致使者为事物、事件的,致使者自然没有意识,不再举例。致使者为人的,如:金全礼喊“进来!”进来的人却使他大吃一惊,原来是春宫县县委书记小毛;一个虎妞已足使任何人怕女子,又舍不得女子。这两个例句中的致使者虽然是人,但他们通过“使”传递的影响作用也是无意的,“进来的人”并非“有意”“使他大吃一惊”,“虎妞”也并非“有意”“使任何人怕女子”。因此,实际上无意的致使者占“使”字句的90%以上,可以说“无意”是“使”字句中致使者的一个典型特征。

四、被使者与致果

在句法层面,被使者与致果之间是被陈述与陈述的关系,即“B+C”可构成一个独立的主谓短语。例如:冯敏杰的反戈一击使中纺腐败案获得重大突破,“使”后面部分可以构成主谓关系——中纺腐败案获得重大突破。再比如,这阵抚慰使许灵均的心灵颤抖了——许灵均的心灵颤抖了。但是,并不是所有主谓短语都可以充当“使”字句里的“B+C”。例如:“作业做完了”不可以构成“玛丽使作业做完了”;“书还给图书馆了”不可以构成“我使书还给图书馆了”。可见,“使”字句要求被使者“B”不可以是“C”中主要谓词的受事。

再看“B”是施事的情况。“爷爷去那儿旅游了”可以说,但“杭州美丽的风景使爷爷去那儿旅游了”不能说;“他买了一辆宝马车”可以说,但“四百万的大奖使他买了一辆宝马车”不能说。以上两例,能说的句子的主语都是施事,但变成“使”字句后,相应的句子却不成立。这主要是因为,原句中动词“去、买”都是自主动词。这是否表明“使”字句排斥“C”中出现自主动词呢?也不尽然。例如:大儿子和媳妇,加上两个壮实的老头子,把老东山死死地裹在被子里,……生命的挣扎使老东山伸出一只手,乱抓乱挠;孙承祖的这一席话,使蒋殿人和王镯子连连称是。两个“使”字句中,“C”段的主要动词“伸、抓、挠、称”都是自主动词,但是,前一例中“老东山”发出“伸、抓、挠”的动作是被迫的本能反应;后一例中的“称是”也显示出不自主的特征。“C”的非自主性在形式上的表现是它不可以独立构成祈使句。例如:×伸出一只手,乱抓乱挠!×连连称是!可见,“使”字句不是一概排斥“C”中出现自主动词,而是排斥“B”的自主行为,“C”在整体上是非自主的。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使”字句对致果事件“B+C”有如下限制:“B”不可以是“C”中动词的受事;“B+C”的变化是“B”无法控制的、是非自主的;“B+C”要体现出变化义。

五、关于变化义

“使”字句的致果事件“B+C”要体现变化义,何谓“变化义”需要界定。语言学中,根据时相特征通常把动词分为:动作、变化、状态、属性4个类别。变化义动词具有[+动态]、[-自主]、[+瞬时]的特征。变化义动词可以后加“了”,前加“没”,不能构成祈使句,不能后加“着”表进行态。这样的动词如:变成、成为、发生、实现、丢、受到、获得、发现、具有、明白、懂得等[9]。它们反映非匀质的变化,属于质变。动词的变化义,是最狭义的“变化”。

变化动词以外,心理动词、性质形容词也可以体现变化义,例如:满意、失望、感动、恼怒、惭愧、后悔、高兴,红、白、坏、好、漂亮、干净、聪明、安静、混乱等。这些词语可以后面加“了”表示由“非a”到“a”的质变,还可以被“更、更加、越来越”修饰,体现程度的变化、渐进的变化。有的还可以在后边加趋向补语“起来、下来、下去”等体现变化义。只是它们既可以表示质变又可以表示量变,比变化动词的变化义更宽泛些。

“使”字句的致果“C”包含的变化义是更为广义的变化,是指被使者B的性质、状态与自身原来的情况不同、与普遍恒常的状态不同、与特定的运动趋势或预期不同。例如:汶川大地震灾区工业遭受巨大损失,群众就业受到严重影响——体现的是相对与原来情况的变化;春天里,队长说我打瞎了他家母狗的左眼它老是偏过头来看人,好像在跳芭雷舞,从此后他总给我小鞋穿——体现的是与常态不同的变化;振德两手抓住门框,才腰没有转回去。他终于跨进了门槛!——这句表明振德的腰本来有转回去的趋势,而抓门框的动作致使原来的运动趋势发生了变化“没有转回去”;深深的苦恼、困惑,以及激烈的情感冲突和思想斗争,使我一时一刻无法安静下来——暗含了我有“安静下来”的预期,而“C”则体现了事实与预期的不同[10]。

如果“C”不能体现变化义,则“使”字句不能成立。动作动词、属性动词通常不能独立充当“使”字句中的“C”。例如:妈妈使他开汽车;他使鹦鹉学说话;这使他是大夫。

“使”字句的“C”须包含变化义。这个句式上的语义特点通常由“C”中的谓词来体现。“使”字句实例中,大部分“C”的谓词为变化动词、心理动词、性质形容词,它们都可以体现变化义。有时候,“C”的变化义是通过“C”中主要谓词以外的修饰、补充成分来体现。例如:锣鼓的声音延长到七八小时,天气的爽燥使锣鼓特别的轻脆,击乱了人心——此句由定语“特别”来凸现变化;汽车没有灭火,但一个歹徒已趴在引擎盖上,身体堵住挡风玻璃,使雪寒难辨路径——此句由状语“难”来体现变化义;痴呆症救了母亲,使她看不懂发生的灾难,也没有一丝痛苦——此句则由补语“不懂”体现变化义。这些修饰、补充成分能够激活一个预设,句子表达的事实与该预设相反,从而体现出变化义。

但是,从本质上讲,“C”是作为一个整体来体现变化义的。例如:(打羽毛球时)儿子的一记抽杀,使马林生急速退后也未能接起来。这个例子致使的结果不是“急速退后”而整体的“急速退后也未能接起来”。

总之,致果“C”的变化义是作为一个整体而言的,而不是就某一个具体成分而言的,尽管某些具体成分可以集中体现变化义。

六、结 语

总结上文,“使”字句的句式意义可以概括为:致使者A无意识地引起被使者B产生一个不自主的变化C。“使”字句致使者的无意识性、致果变化的非自主性以及“使”字的弱动力性使得“使”字句体现出客观致使、静态致使的特点,同时“使”字句有较强的书面语色彩。

根据以上认识,可以较好地解释文章开头的3个句子为什么不成立。第一句的致果成分“笑”表示的动作是否自主无法确定,它没有体现出变化义,且带有口语色彩,这3个因素使得整个句子难以成立;第二句的致果“不来上课”体现的是自主行为,不符合“使”字句致果须是非自主变化这个条件;第三句致果事件“我们在宿舍里”只是静止状态,没有体现变化义。根据“使”字句的表意特点,分别改为下面的句子,就可以成立了。他的表演使同学们(突出了非自主变化和书面语色彩);肚子疼使他来上课(突出了非自主特征);北京的冬天太冷,使我们呆在宿舍里(突出了非自主和变化两个特征)。

[1]李临定.现代汉语句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2]郭继懋.“使”字句和“因为所以”句:兼论“致使”和“因果”的关系[J].语文研究,2010(1):39-43.

[3]郭姝慧.“使”字句的成句条件[J].语文研究,2004(2):24-27.

[4]李大忠.“使”字兼语句偏误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1996(1):76-79.

[5]Masayoshi S.Syntax& Semantics[M].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6.

[6]Bernard C.Syntax& Semantics[M].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6.

[7]沈家煊.复句三域“行、知、言”[J].中国语文,2003(3)195-204.

[8]陶红印.试论语体分类的语法学意义[J].当代语言学,1999(3):15-24.

[9]关 键,洪 波.含[+变化]义动词及其句法表现[C]∥天津市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论文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106-123.

[10]韩志刚.副词“亲自”的多角度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357-361.

猜你喜欢

因果关系变化
叠加和切割引起的压强变化
因果关系句中的时间顺序与“时体”体系
玩忽职守型渎职罪中严重不负责任与重大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
从9到3的变化
这五年的变化
做完形填空题,需考虑的逻辑关系
侵权法因果关系的功能和结构分析
对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内部构成变化的思考
鸟的变化系列
介入因素对因果关系认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