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口腔冲洗液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护理
2012-02-15冯绍杰孙雪林
冯绍杰 孙雪林 陈 岩
1.山东省龙口市人民医院护理部,山东龙口 265701;2.山东省龙口市人民医院ICU科,山东龙口 265701
临床抢救危重患者通常进行经口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但由于经口气管插管的存在,口腔黏膜的局部糜烂、溃疡,容易发生细菌繁殖;应用抗生素容易导致菌群失调,另外口腔内细菌下移也可引起呼吸机相关肺炎等情况。口腔护理可改善口腔环境,对上述情况有改善作用。本研究针对该方面进行研究,采用不同的口腔冲洗液对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进行口腔护理,观察口腔炎症、呼吸机相关肺炎等情况,评价不同口腔冲洗液的口腔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2月~2011年1月龙口市人民医院ICU住院患者204例,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三组:0.05%碘伏冲洗组71例,年龄19~78岁,平均(43.7±8.1)岁;呋喃西林冲洗法组65例,年龄17~76岁,平均(38.5±11.6)岁;生理盐水冲洗组68例,年龄20~73岁,平均(40.3±8.5)岁。病例排除标准:(1)排除插管前有肺部感染、口腔炎、口腔肿瘤。(2)合并消化性溃疡。(3)合并全身各器官系统恶性肿瘤。(4)使用激素超过3 d的患者。(5)糖尿病患者。
1.2 方法
1.2.1 呋喃西林冲洗法组 操作由2名护士共同完成:抬高床头15~30°,首先仔细清除口腔、鼻腔以及气管插管内的分泌物,解开用于固定气管插管的系带,由1名护士固定气管插管,并使患者的头固定,偏向一侧,轻柔取出牙垫后将气管插管移至一侧口角,持手电照射,观察口腔;由另一名护士持软牙刷蘸取1:5 000呋喃西林冲洗液,首先对牙缝进行仔细刷洗,然后采用输液器抽取1:5 000呋喃西林液50 mL分别从两侧口角向口腔内对颊部、牙面、硬腭、舌面、咽部等不同部位进行多次冲洗,冲洗过程中从低位口角采用吸引器进行吸引,直至吸引出的冲洗液变为澄清为止。上述操作每日均进行4次,分别于7:30、12:30、18:30、22:30进行。
1.2.2 0.05%碘伏冲洗组 冲洗液改为0.05%碘伏,具体操作方法同上。
1.2.3 生理盐水冲洗组(对照组) 冲洗液改为0.9%生理盐水,具体操作方法同上。
1.3 观察指标
上述口腔护理法每例患者均进行7 d,于每天首次操作前对口腔进行全面观察,评价结果。评价指标如下:(1)口腔炎症:口腔炎症包括口腔溃疡以及疱疹感染,患者如果出现上述之一即定义为出现口腔炎症。口腔溃疡标准参照WHO抗癌药急性、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2)呼吸机相关肺炎的诊断标准:根据患者胸片、临床表现进行判断是否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具体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科分会医院的获得性肺炎诊断及治疗标准[2];(3)口腔清洁度评价标准:口腔清洁度差的标准为发现口腔内存在异味、异物,牙垫、插管等可见附着物,胶布、衬带污染等情况;(4)咽拭子培养结果评价:每例患者均于口腔护理7 d结束后立即进行咽拭子培养,观察培养结果,评价有无细菌生长。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口腔炎症发生率的比较
各组患者口腔炎症发生情况比较如下,与对照组比较,呋喃西林冲洗组、碘伏冲洗组炎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呋喃西林冲洗组炎症发生率稍低于碘伏冲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患者口腔炎症发生情况
2.2 三组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的比较
各组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结果比较如下,呋喃西林冲洗组、碘伏冲洗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呋喃西林冲洗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低于碘伏冲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各组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情况
2.3 三组口腔清洁度的比较
各组口腔清洁度比较如下,与对照组比较,碘伏冲洗组、呋喃西林冲洗组口腔清洁度差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各组患者口腔清洁度情况
2.4 三组患者咽拭子培养结果比较
各组咽拭子培结果比较如下,与对照组比较,碘伏冲洗组、呋喃西林冲洗组咽拭子培养阳性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呋喃西林冲洗组咽拭子培养阳性发生率低于碘伏冲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表4 各组咽拭子培养结果情况
3 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时,采用呋喃西林溶液以及碘伏溶液对口腔进行多次冲洗,可使口腔炎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口腔清洁度保持较良好、减低了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口腔细菌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呋喃西林液与碘伏液比较可见呋喃西林液优于碘伏液。
4 讨论
临床工作中,经口气管插管是抢救急重症患者的常见措施,该类患者口腔分泌物增多、黏膜干燥、口腔吞咽功能下降,缺乏自净能力,口腔黏膜正常防御功能削弱,造成大量细菌在口腔内繁殖,产生胺类、硫基氢和吲哚等物质,促进口腔炎症产生。有研究提示行机械通气超过7 d的患者,其口腔感染机会将会明显的增加。国外研究认为,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应每2~4小时进行1次口腔护理[3]。口腔是细菌进入下呼吸道的重要门户,此类患者下呼吸道的自净作用减弱,咳嗽反射等受抑制,口腔内的大量细菌容易进入下呼吸道,与肺部感染和呼吸机相关肺炎密切相关,研究表明有效的口腔护理可以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4]。
传统口腔护理办法是采用生理盐水擦洗,但是,目前的研究均认为,单纯依靠口腔擦洗无法达到有效的口腔护理,因为口腔分泌物及细菌等多牢固附着于口腔黏膜牙齿等部位,清除较困难,特别是口咽区等特殊部位,口腔擦洗无法到达,无法实现彻底有效的清洁。口腔冲洗法的优势在于多部位、多次冲洗可以使不同部位的分泌物变松软,易于剥离并随水流冲出,并彻底排出口腔,可达到对口腔分泌物、细菌的彻底清除,可起到预防口腔感染及肺部感染的积极作用[5]。王晓萍等及李青等分别采用不同的口腔护理液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在抑制口腔炎症方面均取得好的效果[6-7]。李峰等[8]发现强化口腔护理明显抑制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笔者采用碘伏液和呋喃西林液进行口腔冲洗,因碘伏溶液是临床常用的消毒液,具有良好的消毒杀菌作用;而呋喃西林溶液的抗菌谱较广,与其他的各类抗生素无交叉耐药,不易产生耐药,且无味,刺激性少,有较好的抑制细菌滋生的作用[9]。本研究结果提示,采用0.05%碘伏液、呋喃西林液作为口腔护理的冲洗液,能够有效抑制口腔内细菌的大量产生,减轻口腔炎症的发生率,特别是能够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其中呋喃西林液的上述效果更加明显[10-11]。本方法简单有效,适于在临床推广。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是未针对口腔冲洗频次进行研究,笔者将在下一步开展相关工作。
[1] 孙燕,周际昌.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44-648.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22(4):201.
[3] 景炳文.急救护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5:836.
[4] 王荣梅,尚少梅.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实施口腔护理状况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7,22(20):64-65.
[5] 王金凤,陶颖芝 .口腔护理 [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8,19(7):299-301.
[6] 王晓萍,赵岳,等.机械通气患者采用两种溶液口腔护理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1,25(15):1360-1362.
[7] 李青,何朝珠,等.同口腔护理液对ICU接受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效果的研究 [J].中国护理杂志,2010,26(36):50-51.
[8] 李峰.强化口腔护理对ICU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2011,46(4):653.
[9] 曾小梅,黄英荷,周家凤.口腔冲洗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4):29.
[10] 黄芳.气管插管60例口腔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4):93.
[11] 胡俊玲.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应用口腔冲洗加纱球擦洗法的效果观察 [J].中国医学创新,2010,7(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