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称“北斗”让解放军战力增千倍
2012-02-14
大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服务以来,最警惕的莫过于台湾了。台湾今日新闻网13日引用美国“詹姆斯顿基金会”的报告说,大陆太空科技有长足进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使解放军战斗力增加1000倍。报道称,解放军得到北斗系统的协助后,台湾花大价钱从美国购入的“爱国者”反导系统可能成为废物。
报道引用去年底大陆发表的《2011年的中国航天》白皮书中的数据称,2006至2010年期间,大陆火箭的成功发射次数几乎是前一时期的3倍,从24次增加到67次,其中仅有2次发射失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射成功率高达94%,完全符合火箭发射的国际标准。依靠这些成功的火箭发射,大陆在太空领域取得显著成就,除了载人航天项目外,刚开始为大陆与周边地区提供服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是重要成果。报道称,尽管白皮书称北斗系统“已在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通信授时、电力调度和减灾救灾等领域得到应用”,并未提及任何军事应用,但“北斗系统将会使解放军的作战效能提高100-1000倍,作战费用与效果比以往提高10-50倍。”
此前台湾并不看好北斗系统的军事用途。今日新闻网2011年12月的一篇报道称,北斗一代卫星由于诸多技术缺失,妨碍了它的军事化用途,例如在定位过程中,用户必须持续发送讯号,容易暴露使用者的位置,难以满足强调隐秘的军事需求;每完成一次定位,须经由地面至卫星之间4次来回,每次来回需耗时0.24秒,4次来回耗时近一秒钟,所以只能使用在车辆与船舶等慢速运动的载具上,无法应用于战机与飞弹等高速飞行平台。但随着北斗二代卫星的相继发射升空,台湾认为北斗二代卫星的导航方式与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系统相似,提供用户快速、全天候的定位服务,而导航精度也能与民用GPS媲美。岛内分析认为,解放军现有导弹数量居世界前三,但与美俄相比仍缺乏精确制导能力。随着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日渐成形,定位精度也逐渐提高,大陆卫星制导武器的精准程度与远距作战能力也大增,势必威胁台湾和西太平洋地区美国驻军的安全。
今日新闻网还以大陆近年大力外销的“雷石”系列精确制导炸弹为例,说明北斗系统对解放军的意义。报道称,这款炸弹最大攻击距离为65公里,在卫星定位信号的引导下,搭载炸弹的飞机根本不需要靠近目标区,直接在外海发射后就能通过惯性与卫星导引炸弹自主飞向目标。岛内专家称,台湾花大价钱从美国购买的“爱国者”导弹每枚价值300万美元,但“雷石”炸弹却相当物美价廉。如果解放军攻台时大举投射“雷石”炸弹,台湾军方的“爱国者”根本无从防范。
报道还说,北斗导航卫星也能为解放军飞机、水面舰艇与潜艇提供导航定位服务。解放军若要对台湾实施斩首战,可以不依靠美国GPS系统,只要北斗导航卫星协助,攻台部队就能朝台湾政经目标长驱直入。据台湾“国防部”2005年电脑仿真兵推报告显示,如果解放军发射12枚巡航导弹沿淡水河锁定“总统府”攻击,台军平均需要花费20.8枚“爱国者”导弹才能拦截8.1枚巡航导弹。台湾“国防部”2010年7月21日发表的报告更是宣称,在2010年底之前,大陆在台湾对岸部署的导弹数量将达到2000枚;更严重的是,大陆新推出的A-100制导火箭弹射程达100公里,能从福建沿海打到台湾西部城市,而且A-100的价格还不到弹道导弹的1/10。台军担忧,一旦解放军为这些远程武器加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后,能更精确地打击台湾政经军中心,到时候台湾部署再多的“爱国者”导弹也没用。▲(魏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