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内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探析
2012-02-10雷洪峰
雷洪峰
(中央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 10008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16号文件)作为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件,不仅在理论上推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更从巩固国家政权、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深化了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对大学“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认识,明确了高校在办学实践中要遵循“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16号文件下发5年来,各高校结合各自实际,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原则、体制与机制、载体及途径、队伍及保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但这些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实效性和针对性如何,如何深化已有的成果,是学界和教育主管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学界和教育主管部门在高校教学质量评估、教师绩效考核评估、高校党建评估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成果,但针对高校内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检查评估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在实际工作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只是纳入某个综合评估体系中作为一项指标进行的,评估的针对性、系统性、专业性都不强,评估的内容和角度都受制于综合评估体系的架构,而无法涉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内涵;与此同时,学界对高校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实际开展的评估大多是以“学校”为中心的,而对于高校内部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和实践较少,对于高校内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绩效研究涉及得更少。因此,在中央16号文件框架下,进行兼具时效性和实效性、相对科学完善的、可操作性强的高校内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不仅可以弥补学界在此方面研究的不足,而且为高校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提供了研究思路,也可为教育主管部门评价各高校贯彻落实16号文件的绩效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一、坚持以评促建、评建结合的方针,注重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目标、过程和效果相结合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两个重要的方面[1],即以高校专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为主,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出发,依靠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和课堂教学环节,依托学术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党团活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校园网络等教育形式和途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的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2]。
在高校内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其根本方针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评估的根本目的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成功服务。要充分挖掘高校内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鉴定、发现、交流的价值,即通过评估客观评价各基层单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及梳理思路,发现亮点与特色;鼓励各基层单位间相互学习、交流,促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探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从评估对象上,一方面要对其的根本目标是否实现,成效如何进行评估;另一方面还要兼顾对其工作本身的计划、措施、手段等执行情况的评估,即对教育过程进行评估。从评估目标上,要坚持规范性和引导性相结合,注重导向,在对各单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水平评价的同时,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方针,突出评估的建设作用。为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准确、科学,要采取单位自评与专家考评相结合、全面考察与抽样调查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查阅材料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在评估的实施中,既要注意评估主体的组成多元化,根据评估对象的不同特点分类实施,又要考虑评估的连续性,在对各单位进行横向比较的同时,兼顾各单位的纵向发展,坚持静态与动态评估相结合。另外,在评估结果时,要注意区分层次,坚持绝对性与相对性相结合,既考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效果,又评估其的外在效益,同时还要充分考量参评单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效率,即投入成本是否获得最大效益。
二、构建科学、合理、可行的评估指标体系,是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实效的关键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不仅要评估教育活动的整个过程,还要重点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在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身上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然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的教育,无论是评估工作,还是评估效果,都只能通过可知、可测的外部表现形式来查知。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它包含两重含义,一方面是指学生们在经过思想政治教育之后所体现出来的内在与外在的状态;另一方面是指上述状态形成后作用于周边事物继而产生的后果和影响[3]191。无论是学生层面上的效果,还是社会层面的效果,都有显性效果和隐性效果、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正面效果和负面效果之分。因此,指标的构建非常重要,评价体系的静态形式是操作手册,是动态形式的全面反映[3]224。
构建科学、合理、可行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设计原则要清晰,要坚持时代性和导向性相结合,评估体系的指标、权重、标准都应体现时代精神与理念,与时俱进,要起到引导和导向作用;系统性和科学性相结合,指标体系要完备、简明,重点突出,结构上严谨、合理,反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相对独立性和相容性相结合,各个指标既要相对独立,又要协调一致;公平性和有效性相结合,每一个指标反映的必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属性,即每个评估对象达成指标要求的几率是相同的,同时设计出的指标要实用和可操作。第二,评估内容要完备,实现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评价。设计评估指标的指导思想是考察各单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定位、理念、思路及领导重视程度。教育主体指标,即对基层单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的素质、能力和水平的综合考查;教育过程指标是从教育、管理与服务的视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内容手段、载体途径的考查;保障机制指标从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两方面来考查人力、物力、财力、基础设施,制度建设,组织机构等内容;环境建设指标是考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人际环境、文化环境、网络环境;教育效果指标是坚持直接效果与间接效果相结合、显性效果与隐性效果相结合、近期效果与远期效果相结合、投入和产出相结合的思路,既要对教育客体即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创新能力、精神风貌进行考察,又要对基层单位的院风学风、育人环境、社会声誉等进行客观评价。指标设置既要考虑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又要抓住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既要考核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者(个人和组织),还要考虑校园生活的形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第三,权重构建要科学,根据各项内容的重要性不同,综合运用经验加权法、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确立一级、二级、三级等相应的级次。第四,指标设置须灵活,要坚持将基础性评估与发展性评估相结合、合格性评估与水平性评估相结合的思路,将评估指标分为基本指标和特色指标两个部分,在梳理工作、盘点得失的同时,还能彰显各单位的工作创新与特色。
三、做好评估过程的组织及实施、注重评估结果的反馈和优化,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达到预期效果
为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达到预期效果,一方面我们在确保指标体系是可知、可度量、客观的之外,另一方面还要保证评估程序的合理、公正,注重评估的组织和实施的完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主体的组成要多元化,既有其理论的专家,还要有对其具备丰富经验的一线学生工作者;评估周期需要科学合理,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人的工作,除教育活动本身引起的直接效果外,其他效果需要时间的积淀,太长太短都不够科学。开展评估的时间不能和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冲突,应避开紧张的学期初和期末。同时,在评估的过程中,具体程序如单位自评、考评小组实地走访和初评、考评委员会的综合考核、先进及特色单位的表彰,要尽量公正、完善,务必保证评估的科学、可行。
另外,高校内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反馈与优化也非常重要。在评价各单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状况的同时,也要将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弥补和完善,逐步形成一套日渐科学完善的考评机制。同时,对于评估优秀的单位,要给予表彰和奖励,以彰显先进、突出特色、推广成果。在奖励层面,一方面针对优秀单位给予物质奖励和经费支持,另一方面,对于教育主体,及一线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在职务提升、职称评审、培训培养方面给予优先待遇,对于教育客体及优秀单位的学生,可以在推优、评奖名额和比例方面给予扩增,予以照顾。如此,自上而下调动了大家参与评估、主动评估、争先创优的积极性,真正达到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预期。
参考文献:
[1] 周 济.切实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在全国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提纲)[EB/OL].[2006-04-27].http://hi.baidu.com/cailiaoshi.
[2] 张耀灿,徐志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3] 刘川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