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市新能源进入发展高峰期
2012-02-10友鹏爱菊
■ 友鹏 爱菊
2月20日,山东省即墨市有关部门公布了太阳能等新能源发展情况:目前该市已拥有全国先进的非晶硅太阳电池研发中心和中高温太阳能发电技术研发中心,年产值过千亿元的光伏产业园等。其中,2011年是即墨历史上新能源项目建设最多、装机规模最大的一年,也是争取国家扶持资金最多的一年。仅光伏发电一个项目,即墨市就争取国家财政部专项扶持资金1.6亿元,当年到账1.12亿元,这是即墨市近年来争取国家资金单体最大的项目。
无疑,即墨市太阳能等新能源项目正逐步走向发展的高峰时期。相关资料显示,吉阳超薄晶体硅太阳电池、昌盛太阳能产业基地、航天康拓奥博新能源、河海新能源、华能风电、大唐省高新区太阳能屋顶发电、即发太阳能屋顶发电、金世纪物流园太阳能屋顶发电……在即墨,一个个新能源项目正在蓬勃发展,不仅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加快了全市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了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据统计,2011年即墨市完成风电装机49.5MW,光伏电站开工装机29MW,获得国家补贴1.3亿元。全市单位GDP能耗由2010年的0.6127t标煤下降到0.5839t标煤,同比下降4.7%左右,圆满完成了上级政府下达的3.7%降幅任务。
新能源问题是目前世界关注的焦点。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新能源凭借其明确的发展前景和对经济较强的拉动作用,在诸多经济体的经济振兴计划中被置于重要位置,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快速发展。有关专家预见,不久的将来,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将直接决定未来经济增长的制高点由谁占领。如此看来,即墨市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无疑是明智之举。
总投资30亿元的吉阳超薄晶体硅太阳电池项目是即墨市优势新能源项目之一。该项目主要规划建设50条年产能为2000MW超薄晶体硅太阳电池生产线,生产的超薄晶体硅太阳电池转换效率居业内同级产品领先地位。项目一期投资3.75亿元,6条年产能240MW生产线已建成投产,年实现产值22亿元。
依托这一龙头项目,即墨市规划建设了太阳能光伏产业园,加快引进太阳能产业链和关联项目,进行太阳电池片及相关配件和太阳电池生产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开发太阳电池工艺及设备等关键技术。五年内,将在即墨市形成完整的光伏发电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成为一个年产值过千亿元的国内一流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园,对即墨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总投资15亿元的昌盛日电薄膜太阳能科技产业基地项目,被列为“国家金太阳工程”重点项目,争取国家财政部1.6亿元专项补贴扶持。该企业拥有完全知识产权和全球领先的薄膜太阳电池制造技术,目前已建成4万m2的研发中心和生产车间,非晶硅太阳电池生产线已投产,研发中心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非晶硅太阳电池研发中心。项目明年全部建成后,年可实现产值30亿元,将成为全球最大的CIGS工艺薄膜太阳电池生产基地。
航天康拓奥博太阳能产业项目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和青岛奥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10亿元建设,生产的中高温太阳能集热管为太阳能热发电的核心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已列入科技部“国家863”项目,获得12项国家专利。明年项目全部投产后,将建成世界一流的)中高温太阳能发电技术研发中心。
除了发展取之不竭的太阳能,还向广袤的海洋要资源。东部鳌山湾区域是青岛蓝色硅谷建设的核心区,目前引进了一大批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大项目。随着这些项目建成营业,存在大量制冷供热需求,而根据即墨城市总体规划,该区域严禁建设热电厂,如果每个项目都自行投资建设新能源,必然造成企业生产成本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对此,即墨市整合东部沿海相关项目的生产需求,引进总投资11.5亿元的河海新能源项目,利用海水、污水等新型能源,采用水源热泵、太阳能等技术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建设中央空调能源站,为周边5km2范围内的重点项目提供供热制冷服务。目前,该项目3200m2的地下主体能源站已完工,机房、试热水池已完成设备安装,全部建成后,总供热(冷)面积达500万m2,每年节约标准煤9万t,成为发展蓝色经济、低碳经济、新能源利用和节能减排的示范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