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电容器用活性炭的脱钾工艺研究
2012-02-09王宏力尚成江田志鹏
马 源,王宏力,尚成江,武 臻,田志鹏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河南省化工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河南郑州 450052)
0 前言
制备高比功率、高比容量、高纯度、低钾含量、低灰分的致密能源材料,已是许多国家材料、电子、化学、物理等多学科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目的是开发出高比能量、高功率密度、长循环寿命的超级电容器。由于活性炭的相对成本较低,比表面积大并且电性能良好,目前是超级电容器最广泛使用的电极材料[1]。
电极材料是决定电化学电容器性能的主要因素,因此相关的工作一直是该领域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2]。
超级电容器用活性炭是近年来重点研究开发的电极材料,由于其制备工艺的特殊性,导致产品中的钾离子含量过高,一般在3 000×10-6以上。在用作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时,如果碱金属离子和重金属离子过量存在于超级电容器活性炭中,会与非水性电解液发生化学作用,使碱金属或重金属还原析出以致出现结晶现象,从而引起短路和自放电故障,直接影响超级电容器的功能及使用寿命。目前,国际国内外尚未有碱金属离子含量标准,进口产品的碱金属离子含量都在100×10-6以内;本工艺所制备的超级电容器用活性炭钾离子含量在50×10-6以下,电化学性能也相应提高。
1 实验部分
1.1 原料
活性炭,河南某公司提供;硝酸,分析纯;盐酸,分析纯;硫酸,分析纯;过氧乙酸,分析纯。
1.2 仪器
水浴锅(DF-101集热式),真空泵(SHB-Ⅲ循环水式),超声波清洗机(KQ-100VDE型),真空干燥箱(DZF-6020型)。
1.3 实验原理
将所用活性炭,经过高温水洗、超声洗涤等单元物理除钾工艺方案处理后,活性炭中钾含量仍然在3 000×10-6以上,因此推测钾离子在活性炭中应该不是以物理吸附的方式存在,而是以化学键的形式和某些有机物共存;实验中选用氧化剂与之发生化学反应,破坏活性炭中钾离子的成键结构,再用超声洗涤技术加速钾离子转移到水相,可有效地脱除活性炭中的钾离子。
1.4 实验过程
实验前预先将实验用活性炭置于真空干燥箱中,80℃烘干10 h备用。
实验中称取一定量活性炭于烧杯中,加入不同浓度的酸,酸为硝酸、盐酸、硫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然后加入少量过氧乙酸作为促进剂。搅拌均匀,在室温条件下静置0.5 h后,移至水浴锅当中,恒温水浴0.5 h;移出,待活性炭溶液冷却后,过滤,洗涤2~3次,再用超声洗涤1次,过滤,滤饼置于真空干燥箱中烘干后即得产品。
2 结果与讨论
2.1 分析方法
本实验采用的分析方法为比浊法:通过悬浮颗粒在液体中造成透射光减弱的程度与悬浮颗粒量的关系,可定量测定物质在溶液中呈悬浮状态时的浓度。分析过程中将比浊液的pH值调至4~5之间,吸收波长在400 nm左右,通过吸光度计算出样品中钾离子的含量。
2.2 除钾工艺的影响因素
2.2.1 酸的种类选择
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采用了硝酸、盐酸、硫酸、混酸(混酸为盐酸和硝酸,体积比1∶1)以及促进剂过氧乙酸。实验过程中,均将酸的体积浓度控制在25%。研究表明,加入促进剂过氧乙酸后,硝酸和混酸均可使活性炭中钾离子的含量降到50×10-6以下;而硫酸和盐酸的除钾效果都不是很好,产品中钾离子的含量均在500×10-6左右。
2.2.2 酸浓度的影响
在确定了酸的种类后,对酸的浓度做了单因素的条件试验。混酸和硝酸的体积浓度分别在10%、15%、20%、25%、30%、35%和40%时的情况下,产品中钾离子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混酸在10%~35%浓度条件下可使活性炭中钾离子的含量降到50×10-6以下,当浓度达到40%的时候,效果开始不好;从图2可以看出,硝酸只有在浓度为20%和25%的时候效果较好,其它浓度范围内并不是很稳定,且考虑到硝酸在加热的过程中产生NO2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从效果和成本等各方面考虑,采用浓度为15%时的混酸效果最佳。
图1 混酸浓度影响
图2 硝酸浓度影响
2.2.3 洗涤方法的影响
在用酸处理后的活性炭,用去离子水将其洗涤至中性,以便脱去经酸处理后吸附在活性炭表面的钾离子。在单纯用水洗涤的情况下,需要洗涤6~8次,每次100 mL,这在工业化应用时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实验中我们在洗涤两次后,加入一次超声洗涤,过滤后再在用去离子水冲洗1~2次,便可达到要求,节约50%洗涤水用量,且可以更充分的脱除残余在活性炭表面的钾离子,如表1所示。
表1 洗涤方法对脱钾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经过超声洗涤的产品,除钾效果更好。
3 结论
采用混酸为脱钾氧化剂,控制浓度为15%,室温洗脱时间0.5 h,80℃恒温0.5 h;洗涤过程当中加入一次超声洗涤,可以很好的起到电容器用活性炭脱钾的效果。
[1]王 芳,潘秀梅.超级电容器炭电极材料制备与表征[J].东北师范大学,2011.
[2]刘亚菲,胡中华.超级电容器活性炭电极材料的孔径调控和表面改性[D].同济大学,2008.
[3]WANG Mei- xian,WANG Cheng-yang,CHEN Mingming,et al.Preparation of high performance activated carbons for 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ors by KOH activation of mesophase pitches[J].New Carbon Materials,2010,4(25):285-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