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数字媒体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

2012-02-09聂勋伟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2年8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数字中职

钟 勤,聂勋伟

(重庆市龙门浩职业中学校,重庆 401336)

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数码产品、电子信息、网络信息已深入日常生活,数字影视、动漫、游戏、网络等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数字媒体的概念日益丰富化,受众日益广泛化,技术日益精深化,数字媒体人才的需求日益紧缺。然而,我国数字媒体人才培养起步晚,起点低,课程设置不成熟,培养定位模糊,行业标准不规范,从而造成学生职业能力达不到数字媒体产业人才要求[1]。当今职业教育领域,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匹配已成为职业学校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本研究探讨如何从规范人才培养能力标准入手,加强师资建设,完善课程体系,加强校企合作等,提升学生创新、创作、制作能力,培养与社会“零距离”人才。

一、数字媒体人才行业需求现状分析

中国数字媒体于1995年兴起,2000年后逐渐成为主流媒体,中国正进入数字媒体快速增长时期。2000年,中国传媒大学首家开办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动画学院),2004年浙江大学首家开办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截至2011年,全国139家本科高校开设数字媒体技术相关专业;为满足数字媒体产业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目前全国中高职院校也相继申办和开设数字媒体专业(可列出数据)。然而,由于国内无先进经验做参考,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涵盖范围广、开设时间短,课程体系尚不成熟,课程教学与产业发展不同步,这使数字媒体产业原本由于过快增长造成的人才缺口更加雪上加霜。

以上分析表明,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对数字媒体专业人才需求急剧增加、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不完全对接等因素,使得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极度匮乏与数字媒体产业的飞速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二、中职数字媒体专业现状分析

(一)专业开设情况

中职数字媒体专业作为新兴专业,多由计算机应用专业转化而来。其人才培养定位还处于模糊认知阶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均不成熟。

我国大学数字媒体专业分为两大类别——数字媒体艺术与数字媒体技术,而中职则设置为数字媒体专业,既含有数字媒体艺术方向,也含有数字媒体技术方向。基于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办学理念等的限制,对学科定位、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定位等系列问题认知也各不相同,统计资料显示:中职学校数字媒体专业主要以计算机平面设计、数字媒体技术应用、计算机与游戏制作、广播影视节目制作、动漫游戏、数字影像技术等5个专业为主。

(二)学生培养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职学校学生就读人数持续走高,中职数字媒体专业也随着数字媒体产业的迅速发展而扩大招生,但就学生培养现状来看,量质均未达到需求。

1.课程设置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应该是艺术性和技术性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但中等职业学校数字媒体专业设置还处于不成熟状态,课程设置不系统,发展较为被动。在课程设置上,职业学校普遍较为注重学生以下能力的培养:

1)具备常用媒体制作软件的使用能力,如计算机二维及三维动画制作、影视节目制作、计算机图像处理等。

2)具备专业软件的使用能力,如影像处理软件、平面设计软件、三维设计软件、网页制作软件等。

3)具备现代艺术设计的创新能力,如多媒体素材的采集、处理、编辑制作能力,能顺利完成网页设计、平面设计、视频编辑合成等多媒体设计与制作的工作。

4)熟悉数字媒体的设计、制作规律及跟踪数字媒体新工艺、新潮流的能力。

但是,学校或没有条件或不注重对学生的美育知识、音乐素养的培养,忽略了动漫制作必要的园林知识、建筑文化、环境艺术的教授,学生缺乏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将为学生今后的技能提升和职业发展造成一定的障碍。

2.师资力量

中职学校数字媒体专业教师,尤其是专业基础课程教师,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1)从大学毕业的数字媒体专业学生,2)从其他学科经过培训转型的教师,3)少数从行业引进的专业人员。这些教师大多数是由相关专业转型而来,而且中职学校教师平日工作繁重,很多教师兼任其他工作,他们在转型后少有精力再深入研究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还有部分教师由非教育专业毕业,未经过师资专业培训,教学能力有待提升;另一方面,学校部分教师长期教学,不熟悉企业生产实际,教育教学视野较为狭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专业课程设置数量多,涵盖面广,师资需求大,其专业师资数量严重不足,学生的培养也就难以保证[2]。

3.教学资源

从数字媒体专业普遍存在专业开办不均衡,教学资源、设施设备不足等问题。数字媒体专业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对教学设备、实训设施条件要求高,例如摄像设备、非编实训室、专业动画制作室等,但建设这些高配置的实验室花费巨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专业的发展。

(三)就业现状分析

从就业现状看,数字媒体专业学生就业面广,可涉足多种行业,以数字媒体行业基础岗位为主。但是调研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公司对于中职学生兴趣度不高,数字媒体专业中职生就业情况并不容乐观,主要原因在于:1)实践经验欠缺,在校学习与工作实际不完全结合,上岗需要再培训;2)稳定性差,公司花费人力、物力培养后,部分学生会另择高就;3)职业规划能力差,职位定位不清晰,职业素养、沟通协调、团结合作等比较欠缺;4)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主动性不够,安于现状,缺少改善工作、管理的建议和见解;5)知识结构欠缺,技术能力提升困难。

三、中职数字媒体专业开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专业培养定位与行业需求的矛盾

根据市场调研的情况看,数字媒体产业对人才能力需求包括:基础美术能力、文学基础能力、软件的使用能力等。数字媒体产业涉及的领域宽泛,知识体系繁杂,岗位起点要求更高。行业在这方面的人才需求上,更注重员工的综合素养和自身的创新能力。

中职学校在专业培养定位上存在一些缺陷:1)盲目攀高,使培养定位不准;2)受学生能力所限,相当部分学生难以达到定位目标;3)数字媒体产业技术更新快,专业培养方案更新周期一至二年,造成了专业教学与行业需求的脱节;4)数字媒体产业在不同区域发展水平有差异,能力要求不同,这也容易导致专业培养定位与当地实际脱节。因此,中职学校数字媒体专业的准确定位,既利于专业长足发展,又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

(二)培养目标与师资队伍的矛盾

在数字媒体产业,中职学校教师很少参与过产品制作,理念和意识都无法达到企业要求。因此,学校在制定相应的专业培训方案和培训目标上,往往脱离行业的岗位实际。

现在中职学校虽逐步建立校企合作,培养目标由企业参与制定,但由于在职专业教师工作量大,任务重,没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参与企业专业培训,无法按目标实施教学。而且,数字媒体专业学习技能要求高,并非能一蹴而就,教师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达到行业要求。

(三)教学资源匮乏形成的培养矛盾

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建设是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核心因素之一,是培养与行业对接人才的基本保证。然而,数字媒体专业在中职开设时间短,学校没有形成成熟的能力标准、教学方案和课程体系,教师在专业技能的教学上,只有很单一的教材或网上资料作为教学参考,无成熟的教学指导方案,更没有行业提供的项目。本来可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完善,但很多企业拥有的项目资源都有一定的版权和商业秘密,这也是导致教学无法与行业实际密切接轨的重要原因。

从硬件资源上讲,中职学校该专业配置的教学设备与行业需求的设备,无论档次规格还是数量都相差甚远,这也导致了教学实训无法正常实施。

四、中职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改革思路

(一)准确定位中职学生就业岗位

中职学校数字媒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从“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理念出发,“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培养蓝领人才和灰领人才,培养数字媒体行业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应用型中初级人才。适当筛选,强化岗位需求大、学习难度适中、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学习,如平面设计、建筑动画、影视摄像等。反之,学习时间长、技术难度大、岗位要求高、市场需求小的专业应当予以排除,如UI界面设计、Flash开发等。

表1 适合数字媒体专业中职学生的岗位(部分)

(二)规范岗位能力标准

规范岗位能力标准,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制定专业教学方案和专业课程标准,编写专业教材,优化实训设施的资源配置,改进专业教学方法,改革专业教学评估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行业对中等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促进对口就业,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人才培养岗位能力标准可从岗位描述、设施设备配置、从业人员教育水平、通用知识、专业技能、职业态度及安全等内容进行确定,并于实践中进行调整补充。

(三)改革师资队伍培养模式

师资队伍建设应与“产、学、研”相结合,实施“双师”素质培养制度,加强建设“双师型”数字媒体专业教师队伍;拓宽师资来源渠道,改善师资来源结构,改变单一的师资结构;积极组织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加强师资培养“内培”、“外送”,增强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发展教师专业能力,开发建设课程资源,提高学校总体专业水平。

(四)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1)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现数字媒体专业缺乏成熟教材,需要从社会调研入手,加强数字媒体核心课程体系建设,实现课程体系“双平台”,即通识教育平台和专业教育平台,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融合,再根据专业需要,适当调整数字媒体技术应用课程设置。并以教材编写为渠道,及时更新,开发特色教材,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采用“模块加小项目”的课程组织模式,用本专业职业能力结构中通用部分构筑能力平台,用灵活的模块化课程结构和学分制管理制度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2)建设教学资源库,分为资源平台建设、教学视频及素材、教案、课件、题库、网上考试等方面。一方面让学生和教师自由选择适合自己学习或教学的资源;也可对自己学习、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好的教学方法、自己制作的学习资源,通过相应的审核程序加入到资源库中,实现资源共享;智能题库随机组成试题,考教分离,促使教师教学的规范有序及学生技能的提高[3]。

(五)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应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将专业教学与学生兴趣相结合,从学生群体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市场为导向”,与时俱进,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联合办学、职业培训、技术合作、企业实习、课程开发等多种方式深入合作,建立“三段式”、“订单式”校企联动人才培养模式。一是请企业参与学校培养目标和专业能力标准的制定,使其更贴近于企业需求;二是要求更多的专业教师参与行业产品的制作;三是发展企业实训基地,让学生零距离接触企业。在“产、学、研”校企合作机制之下,引入企业有生力量联合培养学生,打造以真实平台实训为主的平台,使学生实际能力得到发展;与企业合作达成“零距离”、“订单式”的“双向需求”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一定艺术创造性的数字媒体复合型人才[4]。

[1] 贡丹英.数字媒体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10.

[2] 黄尧.大力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教师资队伍[J].中等医学教育,2000(12):9.

[3] 廖琪男,廖玉,龚秋华,等.面向应用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计算机教育,2009(18):103.

[4] 王炎斌.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扎实推进示范性院校建设[N].南通日报,2009-06-01(2).

(责任编辑 张佑法)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数字中职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答数字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数字看G20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