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导入和任务驱动法在“高频电子技术与应用”中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2012-02-08张锋
张 锋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江苏江阴 214405)
项目导入和任务驱动法在“高频电子技术与应用”中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张 锋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江苏江阴 214405)
文章对目前高职中“高频电子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在该门课程中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接着详细讲述如何进行项目化的教学设计,并提出几点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高频电子技术及应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
“高频电子技术与应用”是应用电子、电子信息类等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的特点是概念抽象、理论层次深、学生理解较为困难,因此实践环节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合理的理论深度、宽广的拓展空间以及适当的应用能力就是我们专业教学的切入点[1]。如何提高这门课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根据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在结合电子类专业职业工作岗位进行整体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基于项目导向和任务驱动的课程开发理论开发的一门校内教、学、做一体的课程。
1 传统“高频电子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内容设置
传统的高职院校“高频电子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学内容采用“分章节教学+验证实验”的方式设置课程内容,根据不同的专业有所侧重,同时注意前、后续课程的相互衔接,总的学时一般设计在60学时左右[2]。
表1为我院课程改革之前章节教学学时安排,这个教学安排过程完全按照教材章节进行教学,只反映了教材前后内容的连贯性,教学环节仍然是先进行理论教学,然后针对理论教学过程安排一次对应实验,是较为典型的传统教学模式。
表1 传统“高频电子电路”课程安排
2 项目化“高频电子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内容设置
2.1 课程内容体系结构建设方案
课程以“明确产品功能→准备技术期间资料→电路模块设计→模块功能仿真→产品制作及装配→产品调试及仿真”为主线形成课程教学模块。
以学做结合、案例教学、项目导入等多种方式,将知识、技能、素养的培养融为一体,贯穿于整个学习阶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先进的高频电子技术的兴趣,使学生能较为全面地掌握电子系统的设计技术,更深刻地掌握现代电子系统设计能力。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设计锻炼的紧密结合,提高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能力[3]。
2.2 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方式
本课程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改变传统的“分章节教学+验证实验”的方式,依据工作过程安排课程内容,以应用为导向,实施案例项目教学。在教学内容上,紧紧围绕“了解基本方法、掌握基本电路、熟悉一般图纸”的要求来组织,突出实用性和实践性项目的分析与设计,在对企业电子技术人员岗位知识技能要求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本课程围绕多个相对独立的案例展开。案例的选择强调源于工程实际,注重内容的代表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教学实践表明,案例教学使教学内容直观、具体、形象,易于接受,也使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及职业岗位紧密联系,有利于课内知识向工程实际拓宽、技术知识向工程实践迁移,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4]。
2.3 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具体实施方法
在教学内容上改变了将理论与实训分开的传统模式,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先进行职业岗位分析,归纳整理岗位的职业能力,提炼出典型工作和典型案例,按工作的任务和能力进行分解,层层递进地排序,构建以职业素质为主线,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根据该课程能力的目标要求,划分为认知与基础、系统与创新两个层次,以工作范围为课程内容的组织边界、以工作过程为课程内容的组织逻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完成工作任务为课程目标、以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为课程的实施原则。
以“项目导入、任务驱动”为主要教学方法的认知与基础部分,可以划分为8个任务,把课程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有机融合到任务中,通过8个任务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高频电子的基本应用和规范,取得经验,并提高学习兴趣。
在系统与创新部分,设立1个项目,把课程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融合到项目的实施中,通过项目的开发过程学习,使学生掌握项目开发的流程、方法,建立工程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2.4 课程考核
本课程采用以实际高频电子产品为载体的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方式,为保证教学效果,考核方案改变传统的以目标评价为主的教学评价方法,注重平时各个教学环节学生的知识能力的测评,随时记录学生在每个学习任务中的表现,作为考核成绩的一部分[5]。由于课程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双重特性,在考核方式上采用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学生最终的成绩由下面三部分组成,分值具体分配如表3所示。课程最终按百分制考评,60分为合格。
表3 总成绩分值分配表
2.4.1 过程考核
过程考核取决于学生在课程进行过程中的技能和职业素质,主要由平时的课堂表现和实践表现两部分构成。
过程考核成绩=课堂表现*40%+实践表现*60%,分值具体分配如表4所示。
表4 过程考核成绩分值分配表
2.4.2 期末实践考核
实践考核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程功能相近高频电子产品的制作和调试,完成报告说明书,并通过答辩给出评价,分值具体分配如表5所示。
表5 期末实践考核分值分配表
2.4.3 期末理论考核
期末理论考核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和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应用能力。采用闭卷方式,卷面分数为100分。
1)期末理论考试范围
通信系统的组成,本课程所述各部件在通信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计算、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性能分析、宽频带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展宽频带的方法。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负载特性、调制,放大特性。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折线分析方法。产生振荡的条件、各种类型振荡器的典型电路分析及相位条件的判断、起振条件的分析与计算。振幅调制波的基本特性(数学表达式,波形图,频谱图,带宽,功率)、振幅解调的基本原理、混频的基本原理、包络检波电路的性能分析FM波的基本特性(波形,表达式,频谱图,带宽)、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电路的典型电路,工作原理及分析、变容二极管调相—间接调频电路、鉴频的原理与方法,反馈控制电路。
2)期末理论考试题题型
期末理论考试题型主要有:填空题、选择题(单选、多选)、简答题、计算题等。
3 结论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面向工作岗位的实际工作过程的能力,提高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的教学改革在近年来实际的教学中作了有益的实践尝试,取得了一些经验,教改的思路在实践中得到了贯彻和验证,教学改革的思路相对比较清晰。通过项目化的综合训练,既训练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1]王平均,吴恒玉,黄果.“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1,22(3):80-82.
[2]陈俊峰,姚建斌,郑辉.“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26(4):153-155.
[3]牛芳琳,于玲.“高频电子线路”设计性实验教学方法实现[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129-130.
[4]贺东梅.基于工作过程的高频电子电路课程改革[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13(5):83-86.
[5]赵发瞿,成明.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21(9):109-110.
Teach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project-oriented and bask-driven methods in"High-frequency Electronic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ZHANG Feng
(Department of Electr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Jiangyin Polytechnic College,Jiangyin,Jiangsu,China 214405)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teaching content settings of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high-frequency electronic to carry out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working process-based on project-oriented and task-driven.Then it describes how to develop instructional design in details,and proposes several teaching methods to stimulate the potential of students,improve teaching quality,develop high quality skilled personnel,so teaching quality and teaching effect are improved.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high-frequency electronic;project-based;task-driven
10.3969/j.issn.1671-9581.2012.02.031】
G642
A
1671-9581(2012)02-0116-04
2012-03-20
张锋(1980-),男,江苏高邮人,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电子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