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合作学习”对网球教学效果的影响

2012-02-08杨明哲李静郑州大学河南郑州450001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2年8期
关键词:网球分层体育教师

杨明哲 李静(郑州大学 河南 郑州 450001)

1、前言

所谓“分层合作学习法”就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在一个班内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身体素质、个性特征及接受能力等,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根据各类(各组)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进行层次不同的练习,教师通过学生学习的及时反馈信息给予指导、各小组以互助合作学习为主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都是大班上课,体育教师都是采用的同样的教学内容,但是他们忽视了最大的因素就是差异。这样教下来本来的教学目标是同步学习,但是造成很多学生“学不够”,还有不少学生“学不了”的现象。这样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的发展。分层合作学习法恰恰弥补了这一缺陷。

分层合作学习法其重点就在于“分层”与“合作”,在体育教学中,个体的差异是体育教师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身高、体重、身体各方面的素质都不一样。“分层”就是把相同水平的学生归类而分在不同的组里面,使每个组都有不同类型的学生。“合作”就是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情况下以自我的发展为初衷,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要比学生独自学习时能做的事情多。这点就是分层合作学习法的提出的理论依据。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是最主要的,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学到了别人身上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缺陷,形成共同进步,共同发展,这就是分层合作学习法的精髓之处。本文选取了西安财经学院知行学院的两个网球普修班进行实验而对实验效果进行分析为网球教学的方法改革上提供参考。

2、研究对象

选取西安财经学院知行学院11级工程管理专业33人为实验组的实验对象,财经管理专业34人为对照组。

3、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查阅有关分层合作学习法有关知识

实验法

对实验班进行分层合作学习法教学,对照班进行普通传统教学模式,实验时间为2011.9-2011.12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2003对实验前后统计上来的数据进行了处理与分析。

3.1、学生分组

学生在分组的时候要合理进行,每一个小组分一个在学习技术动作方面领悟能力比较快的学生,这个学生就是这一小组的组长。剩下的就是学的比较慢的同学,分层的目的就是把能力比较好的同学岔开,让他们有帮带落后同学的能力与机会,在帮助了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从中也提高了。这就是应正了那句古话:温故而知新。而落后的同学在得到了帮助后提高的更快,逐步赶上了学习的进程。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的。

3.2、教学中的实验设计

在分层合作学习教学中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部分来看待及分层与合作。分层是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的教学内容、动作要求的标准、联系方法以及心理辅导与暗示的方法都不同,进行不同的指导与帮助。

指导的时候要做到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在语言上的讲解与心理暗示,做示范动作还有进行合理的情绪调节方法等。在指导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心理辅导的方法与方向不同;教授的课程内容不同;要求的标准不同;侧重点以及教学进度的不同等。

在分层合作学习法的教学中合作是这一教学法的核心部分。假如光进行了分层而忽视了合作,那么同样这也就等于放弃了落后同学,其教学的效果跟传统教学大同小异会导致一部分学的较快的学生“吃饱了”,而另一部分后进学生在课程上和前面的同学越差越远,从而丧失了信心,这样的教学效果就是失败的。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这一理论,“最近发展区”即:“‘实际发展水平’(独立解决问题)和‘潜在发展水平’(成人引导或与其他能力较强的同学合力解决问题)之间的距离。”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我们教学的重心就是从这两个区域出发的,将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的实际发展水平,当达到了一个高的水平的时候就又出现了一个最近发展区,继续将这个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水平,如此反复,这样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合作学习就是为了多增加学生直接的交流,在合作中使后进学生通过自己的参与得到提高,这样的提高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增强了学生探索学习的信心。教师的教只是一方面的,针对一些具体的问题让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亲身体会到自己究竟是在哪个方面出现了错了,对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办法都是一个很直接的面对与克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本次实验的内容主要有,正手击球成功率、双手反拍击球成功率、发球成功率、发球的成功率以及这些技术动作的技评分。

4、结果与分析

4.1、“分层合作学习”要遵循的原则

4.1.1、可接受性原则

在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的时候,不是安排什么学生就能完成的一个过程。这里面有一个度的问题,结合实际的可能性使学生不能在精神与体力上承受巨大超出负荷的负担。

4.1.2、主体性原则

在分层合作学习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是一个主导,更多地是培养学生的兴趣,赋予他们自己学习,提高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

4.1.3、创造性原则

教学改革之一是为了把学生培养的有创造性思维与有创造性能力为教学目标。在网球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发挥创造性思维是很有必要的,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更好地完成教学的目的才是王道。但是创新并不等于胡乱改造,再练习的形式上以及其他的可以创新,但是在网球的基本动作技术上是严格禁止创新的。网球最基础最重要的也就是动作,假如从一开始技术动作上的变形会导致进步缓慢,出现不明原因的伤病等一系列后果,在创新性这一问题上,体育教师还是要及时的把关与纠正的。

4.2、“分层合作学习”的实验效果

表1:实验前学生各项技术成功率的对比表(X±s)

从表1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实验前,两个班的学生网球水平普遍比较差,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在各项技术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表2:实验后学生各项技术成功率的对比表(X±s)

从表2中实验组的学生在正手击球、双手反拍击球等技术中均好于对照组的学生,呈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的学生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已经基本掌握了网球的这些技术,但是对照组的学生掌握程度还不扎实。

表3是两组学生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一个对比,平时成绩的评定根据平时上课的出勤率、上课态度、认真程度,体育教师综合起来打的分。期末成绩是平时成绩和最后的期末考试分各占50%,最后两项成绩相加得出的总成绩。在一学期的分层合作学习法的教学模式中,实验组的每个学生都找到了自己的学习目标,积极自觉地进行了网球的学习与练习。分层合作学习使学生端正了学习态度,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表3:实验后两个班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对比表(X±s)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1.1、分层合作学习法运用到网球教学中首先它肯定了学生在某些方面的差异性,通过这些不同制定了不同的学习目标,不同的考核标准避免了传统教学的“一刀切”。这样使学生都有了适合自己的努力方向,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兴趣是维持人长时间从事一项活动的动力源泉。

5.1.2、分层合作学习法最重要部分是培养了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创新出了合作学习的新模式。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收益,真正做到了一举多得。学生在提高了成绩的同时其他方面的综合能力也在提升,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做到了授人与渔。

5.1.3、分层合作学习法缓解了学生的心理压力,传统教学模式学生总是有些惧怕教师,假如自己学得慢就更加惧怕与教师的交流。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就使他们放下了这些顾虑,更加方便的学习提高。

5.2、建议

5.2.1、可接受性是分层合作学习时要注意控制的一个方面,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与目标,毕竟分层合作学习的基点是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5.2.2、在分层中,可以指定组内的组长,但是对于其他学生也不能进行批评或者语言上的轻视,以免给学生留下心理阴影。怎么样分层会使学生即能接受不会有心理上的负担而且分的又要保证科学每个人都能很好的参与,这个是体育教师需要好好考虑的问题。

5.2.3、在教学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是一个教学法就是万能的。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对教学法的合理运用,改变与创新、因地制宜才能使教学能够正常的进行达到教学目的。

[1]詹建国.“分层合作学习法”在跨栏跑教学中的设计与运用[J].2003.9(5):656.

[2]刘惠.“分层—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验研究——以武汉体院体育教育系网球选修课为例[D].2010.

猜你喜欢

网球分层体育教师
网球究竟是什么颜色?
腰痛不用愁,网球来帮忙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