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区晋级“国家队”
2012-02-05李承明
◎ 文/本刊记者 李承明
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后,国务院批复的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花落甘肃。
8月底,国务院以国函【2012】104号文件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兰州新区的批复》,兰州新区成为中国第五个、西北首家国家级新区。
公开消息称,此前,西咸(西安-咸阳)、天府(成都)、深圳前海新区、大连新市区(含金州新区、普湾新区)均寄望于拿下我国第五个国家级新区,但都没有遂愿。
为何是兰州?
兰州新区晋级“国家队”,对于整个西部地区探索转型发展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但其未来将面临重大挑战。为什么是兰州?兰州新区的决策因何而来?一座还在图纸上的西北水城,如何承载恢宏的国家战略与发展愿景?
据公开报道,包括乌鲁木齐、郑州、大连、南宁等地多个新区,都参与了这场国家级新区争夺战。
在年初国家发改委发布的《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中,重庆两江新区、陕西西咸新区、四川天府新区、甘肃兰州新区和贵州贵安新区都被列入西部地区重点建设新区。而据公开报道,包括乌鲁木齐、郑州、南宁等地多个新区,都参与了这场国家级新区争夺战。
出人意料的是,兰州新区以“基础差、时间短、实力弱”的条件,击败众多“强敌”,一举成为继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之后,中国第五个国家级新区。
在“两山夹一河”的狭小空间中,兰州对发展之路进行了长达30年的痛苦探索。前20年主要解决生态环境恶劣的问题,而最近10年要解决的则是发展空间的问题,这10年的探索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确立以兰州新区“跳出老城、再造兰州”的发展战略之前,曾遭遇两轮挫折。
有学者认为,浦东新区的设立是提升上海及长三角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举措;天津滨海新区的设立,意在塑造环渤海、京津冀新的增长极;重庆两江新区的建设在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实验;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设立是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需要。
由于兰州特殊的地理方位,兰州新区获批也被自然解读为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开发、推进东西部经济平衡发展以及扩大向西开放的战略选择。
但也有学者认为,晋级后的兰州新区,还将与天津滨海新区一起,对国家在黄河流域的战略布局形成有效支撑。
“如同浦东新区与两江新区构成长江流域发展的‘龙头’‘龙尾’一样,在黄河流域的布局上,兰州就是‘龙尾’,可与‘龙头’滨海新区遥相呼应,形成整个流域城市发展的战略支撑。”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倪国良分析。
记者了解到,这一高层决定,与中央强调区域协调均衡发展意图和甘肃特殊的战略地位密切相关。
作“西输东引”的桥梁
记者获悉,《兰州新区建设指导意见》将兰州新区定位为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石油化工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基地;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与现代物流中心;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在政策扶持方面,也将体现出“国家级”的待遇。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兰州新区的批复中要求,有关部门要在政策保障、项目布局、资金安排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意见》明确,将实施差别化土地政策,鼓励新区开发利用未利用土地,允许在土地开发整理和利用等方面先试先行;国家在重大项目布局上给予兰州新区重点支持,对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和社会资本在兰州新区建设的重大项目优先核准;加大金融支持,进一步加大对新区的信贷支持力度。
“西输东引”是对兰州新区战略定位最直观的描述。兰州新区的区位优势,决定了其在物流和加工制造方面大有作为,颇有“过路财神”之意。
“一方面,兰州新区可以作为枢纽,把西北包括新疆、青海的资源品输出,承担加工制造后再运往东部;另一方面,新区也可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就近生产支持西部发展的物资。”当地一大型企业负责人简单描述了兰州新区的定位。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承接制造业产能西移方面,已有工程机械、飞机制造、汽车制造等项目青睐兰州新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现在的兰州新区就像一个巨大的工地,人迹稀少的土地上,形形色色的厂房、保障房、住宅、行政中心大楼、绿化带建设却如火如荼地展开着。到2015年,这个“大工地”将摇身一变,呈现出基建和配套基本完善的新面貌。
兰州市委常委、兰州新区党工委书记杨志武在介绍新区的发展目标时明确:到2015年,新区框架、产业体系及相关配套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交通及城区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具备较强的集聚效应和要素资源的吸纳能力,“兰——白”核心经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到2020年,则要基本建成特色鲜明、功能齐全、产业集聚、服务配套、人居环境良好的现代化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城市人口达到50万以上。
对新区的定位,《意见》赋予其: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样四重身份。
国家社科规划项目负责人、兰州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牛铮超对记者说,在占国土面积近60%的西北地区布局国家级新区,对西北地区经济的辐射和带动有着显而易见的作用。
政策支持助推新区
国家发改委推出支持兰州新区体制机制创新、实行差别化土地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布局重大项目、加大金融支持等五大扶持政策。
国务院在关于同意设立兰州新区的批复中明确要求,有关部门要在政策保障、项目布局、资金安排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国家发改委则率先给出了回应。其批复的《意见》提出,支持兰州新区体制机制创新、实行差别化土地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布局重大项目、加大金融支持等五个方面含金量很高的扶持政策。
具体来看,实施差异化土地政策,鼓励新区开发利用未利用土地,允许在土地开发整理和利用等方面先试先行;国家在重大项目布局上给予兰州新区重点支持,对兰州老城区搬迁改造进入新区的企业按照有关规定予以政策扶持,对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和社会资本在兰州新区建设的重大项目优先核准;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在兰州新区设立分支机构,进一步加大对新区的信贷支持力度。
实际上,目前先期进入兰州新区的企业已经享有了税收等方面的优惠。
“亚盛集团在兰州新区投建的现代农业滴水灌溉项目将享受‘三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即投产前三年所得税免收三年,后三年所得税则减半。”亚盛集团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而在兰州新区上升至国家级新区后,还将获得更多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和政策扶持。
据兰州新区管委会人士透露,“下一步,新区将在利用好已有的国家支持西部大开发、支持甘肃经济发展等政策的基础上,根据兰州新区发展实际,积极向国家各部委、省上汇报衔接,多方争取财政、金融、土地、产业等各项政策支持。”
事实上,国家财政支持将主要用于兰州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关键还是引导地方投资。据兰州新区管委会资料显示,自2010年兰州新区筹委会至今,共引进实施招商引资项目90个,总投资707亿元,其中,今年新签约项目共39个,总投资271.6亿元。三一重工、中铁建、吉利汽车等一批知名企业纷纷入驻新区。
西部大开发向纵深推进
兰州新区地处大西北腹地,是进疆、进藏乃至面向中亚、西北亚都无法绕开的战略要冲。建设兰州新区,对探索西北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和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新模式,增强兰州作为西北地区重要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扩大向西开放,推动西部大开发。
国家要解决的都是大西北的资源对接、战略开发和均衡发展问题。更关键的是,兰州新区连接的是新疆乃至中亚、西北亚等国际市场,战略意义显著。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同处西部的西咸新区是在大城市(西安)与中小城市(咸阳)接合部建立新区,本质依托的还是西安,辐射的是关中经济区,带动的更多是陕西省经济的发展。而兰州新区地处大西北腹地,是进疆、进藏乃至面向中亚、西北亚都无法绕开的战略要冲。
“我们可以回顾上世纪70年代的兰州和西安,当时前者GDP是后者的两倍,但通过政治等特殊资源配置,西安GDP现在是兰州的2.6倍。”前述参加甘肃省委常委扩大会的消息人士称,中央希望均衡发展的大政方针,或是促成第五个国家级新区花落大西北(兰州)的核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