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河源生态大行动”擎起中国最美草原

2012-02-03官群青海日报社

中国畜牧业 2012年10期
关键词:祁连河源黑河

文│官群(青海日报社)

大爱生大美

天地有大美,素有“天境祁连、东方瑞士”之称的祁连县,自被国家地理杂志等媒体评为“中国最美草原”后,四方游客和摄影人纷至沓来,无不为这里集草原林海、山峦丹霞为一体的旖旎风光所陶醉……

殊不知,其“中国最美草原”赞誉,来之不易。

祁连,古匈奴语“天境”意。青海省祁连县因地处绵延千里的祁连山南麓而得名,县域总面积1.4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169米,以牧为主,兼营小块农业。这里草原广阔,矿产等各类资源丰富,被称为“中国的乌拉尔”。境内有大小支流247条,森林覆盖率13.5%,是养育下游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古额济纳等西部广大土地的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重要水源涵养地。

历史不会忘记,矿产资源丰富、畜牧业大县……这些引以为自豪的财富,却一度使祁连县陷于生态危机困惑:

黑河源流域盛产沙金,新中国成立前就有大批人员在这里采挖,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最多时有4万多人云集祁连采金,不仅黑河源流域诸多河床遭到巨大破坏,附近大片植被亦遭受劫难,被媒体称为“黑河之殇”。

改革初“有水快流”的求富思想,照样使祁连县丰富的煤、石棉等矿藏开发“狼烟四起”,珍贵资源浪费严重,草原植被厄运难逃,满目疮痍令人扼腕。

牲畜分户经营,空前地调动了牧民的生产积极性,祁连县的养畜头数迅速突破百万大关,并一路快速攀升,草原不堪重负,加速退化,危害牧场的狼毒花,曾一度成为肆虐草原的“风景线”。

呜呼,伤不起。

报复性接踵而至的一个个生态灾难,如高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很快让祁连人感受到了巨大压力。

黑河之源或溪流干涸,或洪灾频仍,植被大面积萎缩,一些牧民背井离乡。

小而乱的矿藏资源开发,破坏生态,低水平低效益,得不偿失。

由此,居重要生态地位的祁连县黑河源流域治理问题,历史性地进入了国务院的议事日程。二十一世纪伊始,一个个黑河生态治理的国家项目开始落地祁连。

新世纪,新挑战,新希望……

终于,祁连人悲剧性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开始重新审视县情,探寻经济社会发展新战略。

县委书记陈强说:“改革没有先例,摸着石头过河,求富心切的祁连曾和其他许多地区一样走过弯路。在新的世纪里,我们深刻总结经验教训,确立了‘生态立县’的发展策略,一届届县委、县政府班子矢志不渝,坚守这样的发展理念。特别是在黑河生态治理方面,祁连人胸怀大局,把建设和保护放在第一位,宁愿做出重大牺牲也要慎谈发展,经过十多年不懈努力,可以说目前黑河源生态已步入全面修复期,流域水量增多,居延海已连续多年再无干涸就是最好见证。”

就在最近,笔者再次来到祁连县采访,从县城向西行程100多公里,来到历史上采金破坏生态的重灾区、野牛沟乡沙龙地区,目睹大多数河床已被平整种上了牧草,并拉上了防护网,一个个记载项目面积、施工单位、竣工验收方的碑文十分醒目。

同行的野牛沟乡干部格桑坚赞说:“野牛沟乡是黑河源主要湿地,这里的很多草原已被乡上划入禁牧休牧区,所减牲畜损失由县上统一发给补贴金,一些牧民还被转移到了其他经营领域。虽然黑河生态治理成果的最大受益者是中下游的甘肃、内蒙古地区,当地牧民做出了一定牺牲,但有国家的资金补偿,有县委、县政府的坚强决心,有牧民群众的理解支持,生态治理项目进展顺利。目前我们正按照县上的部署加大工作力度,近期再实现185万亩夏秋草场实施禁牧封育、核减牲畜9.5万个羊单位的目标。”

打响生态立县世纪之战

由西宁驱车向北280公里,来到树木掩映中的祁连县。入城口一处精美的“黑河源”雕塑引人瞩目。据悉这座数年前建起的雕塑,所要昭示的正是时刻提醒全县干部群众保护建设黑河源、牢固树立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的坚定信念。

祁连县从起初的大搞草原“四配套”建设,整治矿藏资源开发秩序,严禁沙金开采,停止森林砍伐,到后来的确立“生态立县”战略,都围绕保护生态这个中心,重新调整方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最美草原祁连。

这是一场全面开展的生态保护大行动,草原生态建设,矿藏开发整顿,植树造林,采金河床修复……祁连举全县之力,十年苦战,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坚决将生态立县战略落到实处。

这场发端本世纪初的生态大行动,始于触目惊心的野牛沟黑河源一片狼藉的采金场。

据祁连县水政监察大队才永魁队长介绍:“2001年秋《黑河源头治理规划》由国家批准实施。项目为草地围栏110万亩,种草35万亩,天然林封育30万亩,造林6万亩,总投资10456万元。几年里项目区牧民群众舍小家,为项目,不计赔偿多少,不惜举家迁移,使黑河源头一期生态治理项目得以顺利实施。2008年年底有关部门的验收报告显示,修复区域内产草量增加,涵养水源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近几年在国家项目的支持下,祁连县又分三期完成了总投资6000多万元的黑河源干流八宝河流域的治理。至此黑河源采金区的生态治理进入攻坚战,最后一批项目也在紧锣密鼓推进。”

“祁连遍地是宝藏,过去乱采滥挖,破坏环境问题比较突出。近几年县上下大力气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先后关停了25家生产规模小,无治理污染能力的石棉加工厂和石棉尾矿回收厂、16家有可能对当地环境造成影响的砂石材料场和选矿厂。组织开展了默勒煤矿矿区环境治理工作,治理面积达851560平方米,并全面关闭小煤窑,累计清理乱设、非法经营的煤场17家。”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吴松林介绍。

在破解草原严重超载、加速退化问题方面,祁连县重拳出击,狠抓草原基本建设的同时,率先提出了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新理念。全县建围栏草场700余万亩,防治鼠虫害500多万亩,防治毒草100万亩,建设多年生人工草地75.2万亩。如今的祁连草原草肥畜壮,少有鼠害和狼毒花泛滥成害的情况。合作化畜牧业经营方式,正如火如荼开展,进一步从组织形式上推进了全县“少养畜、养优质畜,转移剩余劳动力,给草原减负”的生态畜牧业的发展。

特别是这两年,祁连县通过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使全县7个乡镇45个行政村的1552万亩草原得到休养生息。按照“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收”的原则,他们安排3年内完成34.65万羊单位的减畜任务,2011年已完成年减畜任务14万羊单位。轮牧、休牧、禁牧措施,使牧民得到了经济补偿,推进了草原生态良性发展。

祁连有美丽的草原,也有茂密的森林。经过努力,他们新完成人工造林2.5万亩,封山育林19万亩,荒山种草3.7万亩,全民义务植树82万株。目前全县林地面积达314.5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3.5%,高出全省平均水平8.3个百分点。无疑,广袤的林地哺育了黑河,成为祁连不可或缺的重要水源涵养地。

义无反顾创新发展

不破不立,祁连重新调整方向,毅然走向生态立县的全新发展之路,必然有过抉择的艰难和阵痛。大幅度减少养畜量,关闭许多矿点,花巨资搞生态建设,这些牵扯面广泛的举措是否会影响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

答案是乐观的。

关闭了遍地开花的小矿,杜绝了珍贵资源的浪费。引入有实力的开发商,一批经济效益高的规模化经营企业应运而生,增加了税收,提升了财力。

建立生态畜牧业发展机制,以草定畜、科学养畜,遏制了草原退化,提高了商品化经营水平,经济效益显著。并且休牧区群众享受国家的生态补偿政策,搞劳务输出增加收入,实现双赢。县上一位熟悉牧区情况的干部透露说,去年的一项调查表明,祁连县大多数牧民的人均实际年收入达2万元左右,藏富于民啊!

地域辽阔的祁连县,东西长近300公里,边缘许多地区人烟稀少,沙金、煤等资源蕴藏丰富,这种特殊情况让一些人觉得有可乘之机。

如2010年夏季发生在央隆乡隆昆沟的偷采沙金事件。这里距县城200多公里,为青海鸿福矿业有限公司的籽玉采集点。公司临时招募的包工头组织人员在河床违规偷挖沙金,得知消息县有关部门和鸿福公司立即派员赶赴现场制止其非法采金行为,却屡遭抗拒,县政府不得不组织执法人员采取强制措施清场,并具体安排鸿福公司做好善后工作。

对一些人而言,利益的诱惑是巨大的,甚至不惜以身试法。但祁连县县委、县政府保护生态、坚决整治这些非法牟利行为的决心从未松懈。据悉,仅2010年、2011年两年,这个县就出动人员联合巡查97次,下发《制止违反矿产资源法规行为通知书》108份,清理非法偷采人员800余人。动态巡查工作有效遏制了乱采滥挖、非法开采及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保护和建设双管齐下,祁连草原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面貌日新月异。环境优美,游人增多,旅游业兴旺、餐饮酒店业等新型服务产业迅速崛起,成为祁连颇具活力和潜质的新经济增长点。

为有源头活水来,县长龙永胜充满信心地说:“拥有丰富矿产、畜牧业、旅游、水利资源的祁连县,不乏发展的潜力和动力。搞好黑河源生态建设,是大局之需,职责所系,义不容辞,随着黑河源国家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进一步实施,我们有决心采取措施,再接再厉,把祁连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春光明媚,登上祁连卓尔山观景台眺望,高耸入云的阿咪东索神山,银装素裹,宛如身着银色盔甲的威武战神,守护着这方欣欣向荣的雪域草原,这让人不由联想到祁连人坚守信念,牺牲小我,保护黑河源生态的无私奉献,许许多多这样的勇于担当者,不正是中华民族这个时代最坚挺的脊梁吗?

新近又有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黑河源祁连草原很快或将列入国家级生态自然保护区,那么中国最美草原祁连的传奇故事是否有了更多期待……

猜你喜欢

祁连河源黑河
祁连草场
壮美祁连
山西岚河源省级湿地公园湿地恢复技术措施
粤赣古驿道河源段考古发掘现场及出土器物
摄影《祁连秋色》
SL流量计在特殊河段的应用——以河源水文站为例
到张掖看黑河
黑河来到了张掖
为一条河命名——在白河源
祁连壮歌永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