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皮静脉输液固定方法改良

2012-01-31许广艳王冠聪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14期
关键词:头套头皮输液

许广艳 王冠聪

山东平度市妇幼保健院,山东平度 266700

0~2岁的婴幼儿静脉输液在通常情况下多采用头皮静脉穿刺,但因为小儿爱哭闹,不愿意合作,另外加上头皮静脉非常细小,严重影响到了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等穿刺成功后,由于保护不当,婴幼儿自制能力差,麻醉复苏时躁动,哭闹后出汗,致使胶布不粘,最后导致小儿头皮针脱出血管外。以前还用过无菌输液贴(称保护膜),透气相对较差,使保护膜出汗、积气等因素使静脉留置针脱出[1]。或其他原因导致输液过程受阻,同时由于血管较细液体易外渗,给患儿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因此在穿刺成功后,给予有效的固定也非常重要。在临床工作中总结出一种较成功的固定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7月~2009年8月在我院门诊头皮静脉输液需要观察的婴幼儿305例,年龄6~24个月,随机分为2组,其中(甲组)改良组155例,(乙组)传统法固定头皮针组150例。年龄、性别、体重、病情情况比较无差异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2 结果

改良组中出现头皮针脱出血管外10例占6.45﹪,传统组出现头皮针脱出血管外24例占16﹪,经检验χ2=7.0,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

表1 2组固定方法完成静脉输液比较

3 讨论

①自制头套有弹性,可塑性强,套在头上不松散,因此加固头皮针简单快捷,经济实惠,有效防止了婴幼儿因躁动、哭闹、挣扎等,致使胶布不粘贴,最后使针头脱出血管,头套是用棉质材料制成的网状,透气性好,能保持皮肤干燥,减少了因头皮针脱出血管,反复穿刺的痛苦,更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融洽了护患关系,提升了护士白衣天使的形象。

②自制头套不粘头发,皮肤,有效减少了撕胶布引起的皮肤、毛发牵拉的疼痛,深受患儿及家属的喜爱。因自制头套是网状的,所以在输液过程中便于观察头皮静脉血运回流、药液渗漏情况,不能疏于观察。

③小儿因自身特殊的生理特点,对打针存在着害怕和恐惧的心理,而且天性好动,表示出极大的不合作。所以对静脉穿刺的技术和要求较高,护理治疗需要采用符合小儿特点情况的方法,1~2岁的婴幼儿通常选择头皮静脉输液,小儿易哭闹,天性好动,而且容易出汗,所以使得固定头皮针的胶布容易松动、脱落、移动穿出血管,最终会引发局部肿胀。以往固定头皮针的方法,也将重点放在局部,无法使输液过程顺利地进行,出现渗液时需要重新穿刺,在一定程度增加了患儿的痛苦,也极大地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如果穿刺不成功,使护患关系更加紧张,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改良了头皮静脉的固定方法,经我们临床实验观察,改良固定法更实用,外科用的弹力头帽价格低廉,取材方便,简单易做,不增加患儿的经负担,不增加患儿的痛苦,减少了头皮静脉穿刺的次数,提高了家长对护士的满意度,所以头套固定头皮静脉输液的方法,深受患儿及护士的欢迎,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1]王荃声,郭敏,冯素萍,等.2种浅静脉留置针保护膜应用方法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6B):9-10.

[2]张立新,李兴霞.小儿静脉留置输液的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1):1697.

[3]穆乃娟,房美玲,李淑芳.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及输液的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05,9(6):539.

猜你喜欢

头套头皮输液
头皮出油多会导致脱发吗?
颅脑外伤患者网状头套的改良与应用
伦敦警察讨论给嫌犯带头套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终极旅行休息头套
换季时头屑头痒 其实是头皮“过敏”了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让头皮爱上做SPA
颈枕输液袋
选择性头皮扩张并应用头皮扩张皮瓣修复瘢痕性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