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体育慈善事业发展状况研究

2012-01-30易春燕刘文方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2年4期
关键词:慈善事业慈善体育

易春燕,刘文方

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程度是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实现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2005 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支持发展慈善事业”。体育慈善事业作为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一条重要分支,和其他慈善事业一样同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推进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的爆炸式传播高度影响了公众的理性思考,给体育慈善事业带来了全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与考验。

1 我国体育慈善事业的发展现状

1.1 体育与慈善联姻的成果(见表1)

表1 体育与慈善联姻的成果

我国体育慈善事业起步比较晚,总的来说中国的“体育慈善”还处于初始阶段。[1]在中国体育逐步走向市场,成绩突出的运动员已积累起财富的同时,中国的体育明星们也步入到了“仓廪实而知礼节”的时代,依靠着自己的影响力与财力,推动着中国体育慈善事业的前行。随着体育与慈善的“联姻”,慈善基金数量也与日俱增,活动范围逐步扩大。

体育慈善是一项公益事业,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把“发展慈善事业”纳入国家“十五”规划,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慈善机构”,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慈善事业的高度重视。发展体育慈善事业在这样的背景下要积极宣传,打造良好的自身品牌;要运用现代发达的网络媒体、电视新闻媒体、体育类报刊杂志等对体育慈善的行为进行及时宣传报道;要利用体育明星的影响力,宣传、普及体育慈善文化;要在全社会积极倡导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营造浓厚的慈善发展氛围。

1.2 体育慈善参与形式及规模

中国目前的体育慈善,主要分为四种模式:慈善基金、慈善拍卖、慈善捐助、慈善义赛。如表2所示。姚基金的慈善之旅,掀起了中国体育慈善的又一轮高潮。不过从现有的几种慈善参与形式来看,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体育界参与慈善事业的热情,但是总的来说,体育界这些慈善参与形式总体规模比较小,社会影响不大[2]。

表2 主要体育慈善模式

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 ,体育明星参与慈善事业的方式已不再是单纯的募捐,而是扩展至慈善基金、义演、义赛、慈善捐赠、慈善拍卖、公益广告、义工、志愿者等形式[3]。各种类型的体育慈善活动为体育迈向社会提供了多种平台,同时也满足了体育弱势群体参与体育慈善活动的需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网上支付工具的不断推新与普及,我们应该利用网络的有利条件,让体育慈善与网络完美结合,充分深化体育慈善事业的模式。

1.3 体育相关慈善组织在创新上的不足

目前,中华慈善总会名下只有一个体育慈善基金,即“中华慈善总会十佳冠军基金”。这项基金关注以及捐助的对象主要是青少年,具体分为五个部分:残疾、残障、孤儿、失足以及外来务工子弟。虽然随着慈善事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体育慈善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如运作较为成功的“姚基金”,但总体来看,有影响力的组织力量还不够,还不能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吸引到更多的慈善资金,而更令人担忧的是,原来存在的影响力不大的部分慈善基金目前都面临着流产的危机。相比国外多如牛毛的体育慈善基金,我国的体育慈善组织显得相当薄弱。同时,由于中国的体育慈善尚处于初创阶段,诸多环节还需改善。例如姚基金慈善之旅北京义赛,就缺少必要的娱乐元素。应该让娱乐明星和体育明星互动起来,产生能够更吸引观众的娱乐因素,使观众既能享受到精彩的比赛又能得到快乐。这说明目前中国慈善义赛与国外慈善义赛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慈善事业属于创意产业,需要不断地创新,要通过精心的设计与策划,让捐赠方获得人生的价值体验,实现个人的价值。

1.4 监管机制不健全,体育慈善法规制度缺失

当前我国慈善事业的监管机制还不够成熟,存在很多的监管漏洞。与之相比,为保证监管的透明、公开与平等,美国采取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方面共同参与的慈善监管体制,对包括体育慈善在内的所有慈善机构实施严格的监督管理,同时独立第三方评估机构积极参与评估监督,为美国体育慈善事业提供了制度保障和“防腐剂”[4]。《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年)》称,未来五年,中国将建立和完善以慈善业务年审为主要手段的监管制度,重点加强对公益慈善类组织的信息披露、财务报表和重大活动的监管,以确保慈善事业的公开透明。

创新中国的慈善体制,改善现行的法律制度己成为当务之急。目前我国尚没有制定出有特定性、针对性的专门规范慈善组织的法律法规,在慈善组织性质定位、慈善事业运行机制、监督机制及机构的活动领域等方面也都缺乏完善、系统的法规规范。慈善公益组织制度、财务制度以及机构的活动领域和救助项目开发等方面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这使得慈善组织的活动失去了基本的规范和监督[5]。即便是现有的有关法律、法规, 也因缺乏可供操作的配套政策而很难落实, 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法制环境还没有形成。所以包括体育慈善在内的慈善事业的进入、监管、评估与投资、转让、退出等完整法律框架尚未形成, 这严重制约了我国体育慈善事业的纵深发展。

2 新时代下我国体育慈善事业面临的机遇

2.1 洋为中用,学习国外经验

追溯入类相互交流的历史,可以发现,它同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一样久远。从这个意义可以说,一部民族进步史、国家发展史,也是一部世界上各个民族和国家之间互相学习、借鉴和交流的历史。历史和实践都反复证明:当今世界,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不能在自我封闭中得到高速发展,只有在开放的交流中才能得到不断进步[6]。随着各国的交流逐渐深入,我们要充分利用一切条件,学习国外先进的体育慈善管理运作经验,并与我国现实情况相结合,总结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运作方式,从而使我国体育慈善事业得到深化和发展;要与国外体育慈善工作者以及体育明星进行沟通交流,找出我们的不足,查漏补缺,以更好地促进我国体育慈善事业的良性发展。

2.2 创新宣传,提高慈善意识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网络媒体作为继传统的电视、报刊、广播三类新闻传播媒介之后的第四类传播渠道,在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体育慈善机构可以通过网络做好舆情调查,增强其新闻发布的准确性、及时性、权威性,主动发布重大主题宣传,使人们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到体育慈善事业的发展状况,并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扶贫济困、团结互助的良好风尚,营造浓厚的体育慈善氛围。

从国外成熟的慈善实践分析可知:只有慈善意识生根发芽于人们的心中,慈善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并由此获得最广泛的支持和最大程度的回报。普及体育慈善意识,大力宣传慈善事业,要倡导一种“大方”的慈善文化,让人们大方看待慈善事业,对弱势群体进行救助,以展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标准之一。特别是要通过典型人物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唤起公众的认识、信任、理解和支持,进一步加强体育界人士的慈善意识,形成“奉献、互助、友爱、进步”的社会风尚。总之,要注重慈善宣传,通过能提高公信度的创新实践,增强人们对体育慈善事业的认可,从而促使人们都具有慈善意识。

2.3 网络监督,健全监管机制

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特征,网络为群众提供更为即时、自由、充分的思想表达的空间,便于调动和激发人们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和热情,因而借助网络,是实现人们对体育慈善的有效监督的途径之一。人们不仅可以非常便捷地参与各种新闻的评论,还可通过网络在短时间内集聚广大网民的意见,最终形成并爆发出一股强大的舆论力量,强化网络舆论监督的威慑力。如“郭美美事件”的发生,就形成了一种倒逼效应。在2011年民政工作年终分析会上,民政部部长李立国表示,民政部门将对公益慈善类、社会福利类、社会服务类社会组织履行登记管理和业务主管一体化职能。这意味着,上述三类社会组织将可直接登记,改变之前的双重管理门槛的现状。新规定的出台,将推动中国慈善基金会形成以民间基金会为主的高度竞争机制的发展,这无疑有助于建立产权明晰、竞争充分、监管独立的阳光慈善事业。

2.4 拓展空间,促进模式创新

通过网络,还可以建立起一套网络募捐平台,拓展体育慈善的空间。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市民与慈善” 万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见表3),目前我国各种募捐的方式已向着多元化、多途径的方向发展。

表3 募捐方式调查结果[7]

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体育慈善事业提出了新的课题。体育慈善事业应该主动适应网络时代对慈善事业的新要求,因势利导,利用好网络带来的益处,抓住机遇,开拓网络慈善的新途径,开创新时期体育慈善工作的新局面。群众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对体育慈善事业的发展筹谋划策(见图1)。2011年7月8号国家民政部通过网络公布了《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年)》,面向社会征求意见。未来五年,民政部将在慈善全行业推行慈善信息公开透明制度。利用网络,集思广益,能够促进体育慈善事业的良性发展。

3 新时代下我国体育慈善事业的发展对策

3.1 提高体育慈善组织的社会公信力

公信力是主客体之间互相作用的关系概念,即主体(公众)对于客体信用的期望,而客体的期望就是赢得公众的信任[8]。社会公信力是一个社会对组织的信任及认可程度,是需要长期培育的结果。当前中国慈善组织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外部的环境问题,而是内部的公信力问题。要重建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关键是要建立一种机制,以确保每笔善款都不被浪费挪用甚至挥霍,其使用要做到透明和公开。做到这点的一个首要前提就是慈善组织要独立。

从慈善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慈善组织虽受政府部门的约束,但也要独立于政府部门之外,这是一个基本原则。当然,独立性并不等于慈善机构不接受来自社会、政府尤其是捐赠者的监督。国外捐款的个人和企业之所以可以放心地将善款交给慈善组织使用,是因为慈善机构对善款的使用和分配,随时受到政府立法的约束,慈善项目和财务须公开、新闻媒体监督,以及独立的审查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等第三方可对其进行审查。

图1体育慈善主要创新模式

3.2 提高体育慈善组织的透明度

提高透明度就要及时向民众公布真实、可靠的信息。目前,我国整个慈善行业缺乏统一的公共信息披露标准和信息披露平台,慈善组织缺乏信息披露所需的人力和物力,同时慈善组织很少对信息披露的效果进行评估,也缺少信息披露的动力。体育慈善事业是建立在信任和自愿基础上的事业。只有完善慈善信息公开制度,加快慈善机构公信力建设,才能维护社会和群众对体育慈善的信心与信任,从而保证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2010年度中国慈善透明报告中指出公众大部分对信息公开不太满意(见表4),这须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表4 社会公众对信息公开的满意度[9]

在政策环境上,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具体的法律法规,以统一慈善信息披露的标准,加强程序的可操作性;在行业制度建设上,应尽快建立全国慈善信息报送制度,利用网络打造慈善行业的公共信息平台,完善信息披露监管体系,及时向网络信息平台公布慈善组织的业务活动信息和财务信息等,随时接受群众的监督;在组织发展上,加强对慈善从业人员信息披露能力的培训,建立慈善信息披露奖励与评估机制,可以设立将信息披露奖项作为考核的指标之一。相应的奖励激励机制可激发慈善组织信息披露的动力和热情。慈善信息透明问题,事关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和整体效率。慈善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设,会提高整个慈善行业资源配置效率和增强行业的透明度、公信力。信息公开透明可以保障受赠者和捐赠者的合法权益,保证群众参与慈善活动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慈善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3.3 加强网络技术开发,提高救助效率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体育慈善信息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体育慈善事业监督、募捐的方式必然会出现网络化的趋势。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已经成为慈善事业发展的新动力。但现在伴随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募捐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诈捐门”、“骗捐门”而影响了人们参与慈善的热情,所以加强网络技术开发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技术的开发,为群众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网络慈善募捐平台来消除人们的忧虑;加强网络身份认证来确保网络募捐信息、网络行为的合法性。为群众提供多元化的交流渠道,同时提供更为便捷的了解信息和捐款捐物的途径,可以促进更多的人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

体育慈善组织要进一步提高救助效率。目前,中国影响力较大的慈善组织多数脱胎于政府部门或党群组织,但仍属于有级别和管理系列的事业单位,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它们主要依靠现有的社会或政府组织体系实施救助项目。因此,要实施体育慈善救助项目,就需要改进目前管理层级较多,项目审批流程繁多,拨款周期较长,手续比较复杂的现状。也许,这种依靠组织体系运行的慈善救助,讲究程序,可能会减少风险和差错,但是如果救助效率太低,就很难满足捐赠者对救助效率的需求,这是我们慈善机构的另一弊端。慈善机构不能盛行官僚主义、文牍主义,要改进救助机制,提高救助效率,通过网络技术探索形成更多有效的救助直通车的模式。

3.4 我国体育慈善事业如何与世界接轨

体育是世界的,慈善更是世界的。我国体育慈善事业要与时俱进、与世界接轨。慈善事业更进一步的发展是走向国际合作,开展世界范围内的扶贫救困工作。要加强对外合作与交往,广辟财源,扩大慈善事业项目,以项目来吸纳和争取海内外慈善组织的资助和支持。不仅要请进来,还要走出去。我国当前还处于请进来的阶段,从长远发展看我国慈善事业必须走出国门,增加与世界其他国家慈善组织的交往,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后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待。目前我国来自于国外的慈善捐助比较多,而对外捐助比较少。2007年,姚明和好友纳什曾在华携手举办享誉盛名的“姚纳慈善赛”,第一次把篮球慈善义赛的创新方式带入中国,取得了轰动性社会公益效应。期间,更得到了数十位文体明星、企业和组织机构的鼎力支持。这些都充分说明我国体育慈善事业正在逐步与世界接轨。但是,与世界体育慈善事业相比,我国体育慈善还有很多不足。在新时代机遇与挑战下,我们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借鉴世界各国体育慈善事业成功的经验,促进我国体育慈善事业的良性、快速发展。

4 结束语

我国体育强国目标的实现, 离不开体育每个领域的协调发展。作为体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慈善事业, 是拓展和丰富慈善事业的重要途径之一,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现体育强国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 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开发体育慈善资源, 建立体育慈善的相关平台和机制, 构建和谐的体育慈善法制环境, 积极进行慈善宣传和慈善教育。开展多种体育慈善活动, 是加快中国体育慈善事业的发展的良方。我们有理由相信,体育慈善事业必将能够推动我国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并成为慈善事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朱强.体育慈善理论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2] 殷川.论体育慈善对慈善事业的推动作用[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6(4):76~80.

[3] 何静.我国体育明星参与慈善事业的现状研究[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3(6):71~74.

[4] 白亮,宋宗佩.美国体育慈善活动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11):37~40.

[5] 潘四凤.中国体育慈善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6):30~33.

[6] 丁玉灵.研究、学习和借鉴国外发展经验[J].当代亚太,1994(4):80.

[7] 上海公布市民与慈善万人问卷调查结果[EB/OL]. http://preview.www.mca.gov.cn/article/zwgk/dfxx/200901/20090100025937.shtml,2009-01-09.

[8] 喻国明.大众媒介公信力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 2010年度中国慈善透明报告[EB/OL]. http://www.juanzhu.gov.cn/fsm/sites/zlzx/index.jsp,2010-12-23.

猜你喜欢

慈善事业慈善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肩负使命的奶奶
慈善之路
他们承诺捐出半数以上财富投入慈善事业 超过200位慈善家加入“捐赠誓言”
慈善义卖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美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历史、原因及启示
深入实施慈善法 促进广东慈善事业大发展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