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双季稻区优质稻早晚季搭配新模式及栽培关键技术
2012-01-29龚超热
龚超热
(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25)
湖南是我国稻米第一生产大省,水稻播种面积、年总产量、稻谷年单产与人均稻谷占有量均居全国第一,湖南作为以稻米为主的商品粮主产区据统计,每年平均向全国其他省份调出原粮16亿kg左右,其中70%为优质稻谷。目前全省年推广优质稻面积已达66.67万hm2,其中高档优质稻20万hm2。但因近两年天气变化,加上农户种植模式或品种配套不合理、栽培技术不科学造成减产。为此,笔者通过对湖南省内几个主要优质稻基地县的部分优质稻生产的成功典例,归纳了4种优质稻种植配套模式和栽培要点。
1 湖南优质稻研究与生产开发现状
湖南省从1984~2010年共评选出优质稻品种(品系)128个,其中一等优质稻品种(品系)8个,湖南省水稻所选送7个,金健种业选送1个,通过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湘晚籼17号、农香18、玉针香3个品种为湖南省水稻研究所选育,星2号为金健种业选育。据市场调查,目前在省内主要推广的优质稻品种中,早稻有湘早籼31号、湘早籼45号;一季晚稻有湘晚籼13号、星2号、Y两优302、创香5号、香优786;双季晚稻有湘晚籼17号、农香18、玉针香、湘晚籼12号、农香103、岳优9113、岳优360、盛泰优9712。此外,还有未评上省优质稻,但市场上认可的优质稻主推品种湘早籼42号、黄华占、Y两优1号、丰两优1号等。据初步统计,上述这些优质稻主推品种约占湖南省优质稻推广面积的80%以上,占长江中下游优质籼稻推广面积60%以上。在近几次优质稻评选中被评为二等优质稻以上且有希望通过审定推广的品种有:农香26、农香28、农香29、宁香16、陵两优101、华香优 69、香优390、玉华香1号等。
2 4个优质稻早晚季稻搭配新模式及栽培要点
2.1 中熟早籼优质稻配中熟晚籼优质稻
2.1.1 品种选择 早稻选用湘早籼42号、湘早籼45号等品种;晚稻选用高档优质稻湘晚籼17号、农香18、玉针香、盛泰优9712,或中档优质稻湘晚籼12号、金优207、岳优9113等品种。
2.1.2 关键技术 该模式早晚稻品种生育期适中,季节性不强,如管理适当,双季都能获得较高产量,生产加工出来的高档优质稻米可供大中城市居民消费和用于出口,也可生产加工出适合大众消费的中档优质稻米。
(1)适时播种。早稻抛秧,3月中下旬播种,移栽育秧,3月底4月初播种;晚稻播种6月20日左右,秧龄都控制在30 d内为宜,早稻用抛秧盘70个/667m2,晚稻 100 个/667m2。
(2)合理施肥。因优质稻一般需钾比较多则应早稻与高档优质稻按纯氮 9~10 kg/667m2,N、P2O5、K2O 比例按早稻 1∶0.5∶0.8,优质稻按 1∶0.5∶1,其他品种用纯氮 10~12 kg/667m2,N、P2O5、K2O 比例按1∶0.5∶0.7,在不用其它肥料的情况下,水稻专用配方复合肥(N∶P2O5∶K2O 为 22∶6∶12,下同)施 20~25 kg/667m2作基肥,全层施入,移植5 d左右施尿素5~10 kg/667m2,钾肥 5 kg/667m2,拨节后即幼穗分化4期左右再施素尿3~5 kg/667m2,钾肥5 kg/667m2作壮籽肥。以该品种新施肥模式与传统的施肥模式效益比较见表1。
(3)化控防倒。高档优质稻、玉针香、湘晚籼17号、农香18等株型偏高,抗倒伏能力不强,要想获得高产,化控防倒尤为重要,一般大田二类苗以上在幼穗分化初期及拨节期用多效唑100~150 g/667m2对水30 L进行叶面均喷施效果较好(见表2)。
表1 等量不同施肥方法对农香18的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表2 不同浓度多效唑液对湘晚籼17号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4)病虫害防治:种植优质稻要严格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口农药用进有效防治,要特别注意稻瘟病的预防,一般用稻瘟灵、春雷霉素等农药在分蘖期和破口期进行防治。
该模式适合省广大双季稻区种植,特别适合洞庭湖平原和环湖丘陵双季优质稻区大面积种植。但几个高档优质稻不宜在稻瘟病重灾区种植。
2.2 早熟早籼稻配迟熟高中档优质稻
2.2.1 品种选择 早稻选用生育期短的湘早籼6号、湘早籼32号、湘晚籼45号等品种,晚稻选用湘晚籼13号、星2号、创香5号、岳优360、Y两优302、三香优786、黄华占、Y两优1号等品种。
2.2.2 关键技术 适时播种,早稻抛秧3月20日前,移栽3月25日前,秧龄25~28 d;晚稻应在6月10~15日播种,秧龄30~35 d。晚稻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两段育秧或寄秧的办法,以解决季节矛盾。用种量早稻 6~7 kg/667m2,晚稻 4~5 kg/667m2。
(1)秧苗化控。晚稻播种时采用稀效唑拌种,秧苗2叶一心,用40 g/667m2多效唑对水15 L进行叶面均匀喷施。
(2)合理施肥。早稻施纯氮9 kg/667m2,比例按基肥60%、分蘖肥30%、穗肥10%,晚稻施纯氮10~14 kg/667m2,N∶P2O5∶K2O 按 1∶0.5∶0.8,其基肥占 40%~50%,第一次追肥移栽后5 d追肥占25%~35%,分蘖期追肥追施15%~20%,拨节后幼穗分化4期左右追肥15%。
(3)病虫害防治。可参照模式二,模式也适合洞庭湖平原和环湖丘陵双季优质稻区,和长衡丘陵盆地双季稻区种植,但因季节性强,不适宜种植面积大的农户及大规模流转土地的企业和承包者种植。
2.3 早中熟早籼优质稻收割后晚稻用同一品种作倒种春
2.3.1 品种选择 湘早籼45号、湘早籼42号、湘早籼6号、湘早籼32号、中早39等品种。
2.3.2 关键技术 早稻直播或抛秧一般播种时间应放在4月上旬,选择连续晴好天气播种。大田用种量7~8 kg/667m2,提前浸种摧芽,同时将大田整平,将种子摧芽后可放置地膜上均匀摊开大约2 cm左右,上面轻松覆盖一层地膜,这样摊芽4~5 d后播种时对成苗无大影响,播种时可采用抗寒剂拌种,即拌即播。晚稻播种时间应在早稻齐穗后大约6月25日左右至7月5日之间,用种量6~7 kg/667m2,最好用隔年种子,如用当年种子必须将种充分晒干再浸种,用秧盘 100个/667m2,抛秧基本苗 15万苗/667m2,2.5万蔸/667m2以上,因早晚两季生育期短,则大田基肥用量占总肥60%,分蘖肥30%,壮籽肥10%。施纯氮 9~12 kg/667m2,N、P2O5、K2O 比例为 1∶0.5∶0.9,基肥施 25~30 kg/667m2,复合肥全层施入,抛后 5 d 或直播后 20~25 d,施尿素 5~10 kg/667m2,钾肥5 kg/667m2,拨节后幼穗分化4期左右,施尿素2~4 kg/667m2,钾肥5 kg/667m2作壮籽肥。直播田还应严格进行大田除草。如果晚稻用直播栽培,早晚两季只能用湘早籼6号、湘早籼32号,而且晚稻必须保证能在7月20日前能将种子播入大田,9月15日前齐穗。
2.3.3 机插育秧技术 工厂化育秧,大棚温度控制在日平均气温25℃最低平均气温15℃以上,秧盘用量,秧盘面积与大田面积比1∶60,即播种量控制在0.5 kg/m2左右;机械播种可采用商品化的基质营养土,进行播种,也可采用自制基质营养土,用大田塑料薄膜育秧和场地育秧的方法,早稻播种期应在3月中旬播种,4月中旬移栽,秧龄25 d左右,晚稻应在6月中下旬播种,秧龄22 d左右,保证在9月15日前安全齐穗。消毒处理在配制基质营养土时采用药物杀菌消毒,播种后2叶一心时再进行秧苗杀菌防病,并浇施尿素10 kg/667m2,移栽前3 d施尿素3~5 kg/667m2作送嫁肥,并喷施防病虫药物。
该模式季节紧,要求稻田肥沃,灌溉方便,且当地劳动力多,特别是采用双季直播,要相当慎重。机插育秧技术含量高,实际操作时要因育秧方法不同而因地制宜进行精细管理。
2.4 经济作物配一季优质晚稻或单季优质中稻
2.4.1 品种选择 前作(经济作物),可种植早熟西瓜,生育期在80~85 d的有红小玉、新小玉、丰原5号、d骄、黄小玉等,或种植迟熟优质油菜如中油杂2号、湘杂油5号等,还可选种春季蔬菜等作物,水稻可选育高产中档优质稻,湘早籼13号、黄华占、Y两优2号,也可选择高档优质稻星2号、三香优786,农香18等品种。
2.4.2 关键技术 前作经济作物必须在7月5日前收割,一季晚稻一般要求6月初播种,秧龄在25 d左右,上述品种中除星2号、农香18需肥中等(施纯氮10 kg/667m2)外,其余品种可用纯氮12~14 kg/667m2,N、P2O5、K2O 含量比以 1∶0.4∶0.8 为宜,用种量常规稻 2~2.5 kg/667m2,杂交稻 1~1.5 kg/667m2,种植行株距 18×24 cm 为宜,每蔸 3~5 苗(含分蘖),注意单季稻种植根据当地灌概条件,海拨高度,气侯变化等因地制宜安排播种期,施肥、病虫害防治可参照模式二的晚稻栽培操作。
该模式适合邻近城镇,交通便利的丘陵区和湘西山区单季优质稻区种植,但要注意病虫害防治,一般在分蘖期和破口期各防治一次稻瘟病。
3 讨论
以上4种优质稻配套模式及栽培要点,在生产过程中可参照“优质稻调优保优栽培技术”;“三高一少”调优保优栽培技术;“三定栽培技术”等栽培技术配套实施,有条件的地区也可采用有机栽培模式,如采用施用有机肥料,稻田释放赤眼蜂、稻田养鸭、稻田养蛙及诱虫灯等技术。各地应根据当地的市场要求,消费水平,生产气候条件,耕作制度和习惯等因素,按适当的规模因地制宜的采用其中一种或几种种植模式,但品种不要选择过多,尽量做到一村或一个种田大户选择2~3个品种,1~2种模式。最好是与当地粮食企业、优质米加工企业联系,进行定单生产,实行产、供、销一条龙。
[1]黎用朝,刘三雄,曾 翔,等.湖南水稻生产概况,发展趋势及对策探讨[J].湖南农业科学,2008,(2):129-133.
[2]张玉烛,刘云开,曾 翔,等.水稻节氮增苗栽培技术与示范[J].作物研究,2006,(4):312-314.
[3]龚超热,黎 彬,罗先富,等.优质香稻湘晚籼17号高产栽培技术[J].湖南农业科学,2010,(12):22-23.
[4]龚超热.多效唑不同用量对优质稻抗倒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10,(7):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