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基础教育学校管理良方*

2012-01-29姜雅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年24期
关键词:领导校园学校

姜雅槐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长沙 410205

现代学校教育管理要“以人为本”,在学校管理改革的探寻中要首先清楚,它属于边缘性的管理模式,因此既不是行政机构,也不是企业集团,它的核心是“人本管理”。所以学校管理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 千万别套用行政机构管理方式

一旦有主管部门的通知、突击检查,立即停课全体动员,一切以上级命令行事,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学校发展也缺乏创新。要知道学校是专业机构,在提倡服务型行政的今天,学校行政领导应该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对内服务于学生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对外服务于社区环境和经济发展,这样才能体现教育的本色。“要体现人性、要考虑人情、要尊重人权,不能超越人的发展阶段,不能忽视人的需要。”也不要机械照搬企业管理模式,教育是独立性和个性较强的智力劳动,应该拥有相对自由自主的创造空间。教育是复杂多样的,强调个性的释放和发展,正因为教育不像企业的生产对象那样整齐划一,大一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从来就不适合教育,更不适合如今教育的多元发展趋势。教育管理的质量与效率,不是以牺牲学生的自由意志和自然天性为代价的,而是以学生个性培养和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自我意识与自我价值的实现为基础。

2 集权管理也不适合学校

教育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系统,领导的作用绝不是简单地向下级灌输自己的意志,校长行使“垂直式”“家长式”管理模式是不适合现代学校的管理形势的。学校管理应该是集中多方意见,统筹和协调,形成一个不冲突的可操作的尽可能完美的方案,再交付执行。学校真正需要的不只是政治意义上的民主管理,更需要专家型民主管理,学校管理中的任何重大决策都应该经过群众讨论和专家评审。尊重群众,尊重专业,尊重人才,任人唯贤,才是学校管理的唯一出路。集权管理的衍生物是刚愎自用、等级制度、特权和腐败。

3 教育是一门科学,学校需要科学管理

既要突出行业特点,也要尊重教育规律,切实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确保中心工作的正常运行,这是学校领导的主要职责。

1)学校教育管理理念必须体现出以学生为本、以教育为本和以服务为本这三个相互关联、互相促进的管理层面。那种把经济利益放在学校首位,把学校升学率作为地方政绩的做法,理所应当的把备课、上课、讲课以及作业批改、班级管理一律统一化、标准化的做法,那种“大跃进”“群众运动”“高大全”,贪多图大地突击出口优生、科研课题,口号满天飞,规划到处是,目标一期一换,光打雷不下雨的“空对空”做法不但劳民伤财,还严重扰乱学校正常工作,阻碍学校的发展。学校更不是领导因个人好恶和心情而任性使气或者炫耀权力的场所。

学校是传授知识、学习知识的圣洁的殿堂,以个人利益为目的的管理模式是不利于学校发展的。

2)强调以学生为本的同时,也要做到以教师为本。学校的灵魂工作者是教师,学校效能的提高往往取决于一线的各位教师。他们具体实施着教学的各项任务,包括教育教学、学习时间的有效安排、学习氛围的营造、对学生的评价与激励、沟通学生与家长的细节工作等。教师的工作十分辛苦,他们是学校工作的主力军,是学校的资源。领导要关心、支持和体谅教师,切实为教师着想,管理中应该表现出务实的人文关怀,以保证人力资源特别是优势资源的持续利用。“见子打子”“文山会海”等只注重表面形式的花拳绣腿的做法既显得领导无能,管理思路混乱,更影响了中心工作,消耗了大量人力。学校以人为本,就是教育上以学生为本,管理上以教师为本。

“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观念中,管理者必须首先是教育者,而教育者也是管理者。”不管是管理者还是教育者,他们的目标都是“育人”,在学校管理中也不可过重地强调领导的权力和地位,在学校中搞等级化,这样往往会让一线教师产生不满和消极情绪,破坏学校和谐的人文环境,不利于学校整体人力资源的能力发挥,其实学校领导和教师都是育人者,分工不同而已。

3)赋予教师适度的空间,突出校园文化管理。管理也有一个量的问题,少了固不宜,但领导到处插手也必然有害。权力并不只有思想、政治、法律、道德甚至生活教育说教和管制,日常管理教师如分配任务、调度安排、统筹协调才是运用权力的主要内容。其实现代社会的管理模式正在由管制式向监管式过渡,这是一种注重效果的管理,赋予被管理者过程中适度的自由发挥空间。学校领导要以尊重教师为前提,干预过硬、统得过细、管得过死对教师进行时时监控,处处限制,无形之中打压了教师的积极性,增加了教师更大的身心负担。教师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独立的人格,还有各种需要,渴望自身价值的实现。学校领导的管理工作中要关注教师的这些需求,帮助他们实现发展价值。如过分突出学校权力必然无形中侵犯教师正常工作的权利,有的领导甚至滥用权力剥夺教师的科研自由权利或者剽窃教师的科研成果。

学校管理还应该突出一个文化管理。校园建设离不开文化建设,但最完美的校园不一定是硬件设施最齐全最新潮的,但应该是充满文化氛围的。学校不要仅注重学校硬件的投入,还要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打造品牌教育、个性校园。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学生的学习活动、校园自然和人文环境构成一桌精神营养丰富的“文化大餐”,这当中,学校领导应起主导作用,特别是校长。校长首先应该是一个真正的文化人,和善、友好、平易、博学、务实,对人对事有高深的见解,可为师生为人为学的楷模。校长还要宽容,能够容许各种思维和风格在校园里存在,能引导其发展,成为多元的校园而非校长一人的校园。

学校教育管理的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管理理念必须突出“以人为本”。笔者认为基础教育学校管理的良方具体表现为:以学生为本、以教育为本、以服务为本,三者缺一不可,要以有效的管理营造浓厚、和谐的文化氛围,这样才能有利于教师的育人和学生的终身发展。

[1]韩震,和跃.试论现代学校教育管理[J].管理观察,2011(16):134.

[2]范国睿.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领导校园学校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学校推介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