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中专计算机教学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

2012-01-29王云峰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年23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办学计算机

王云峰

1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课程已经开设多年了,多年来在职业学校领导和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然而现在发现计算机专业学生越来越少,办学规模呈下降趋势。这与多年来计算机教学中传统的办学观念、过时的课程设置、陈旧的教学方法、落后的教学手段仍然较多呈现于现代教学过程中是分不开的,与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先进的教学理念、高速发展的现代科技教学手段之间形成极大的矛盾,降低了教学质量,制约着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1 理念和思维认识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成为生产建设的有较高技能的一线劳动者。然而在传统教学观念中,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教师,都重知识轻技能,把大量时间用在课堂教学上,用在理论传授上,用在教师讲解上,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对如何加强学生技能训练没有足够清醒的认识。由于理念上的误区,使得学校在硬件设备投入、维护、更新以及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的革新上都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教学目标无法得到有效地实现,学生的技能水平得不到提高。如果说在职业教育刚起步那几年里由于没有职业学校办学经验、没有足够的办学经费而导致技能教学条件不足还可以理解,但现在职业教育办学多年了,已经到了由规模型向内涵型转变的时期。经过多年的积累,所有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都已经有了根本的改变,办学理念也有了很大的改变,简化计算机课程理论知识教学,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培养技能型人才是所有学校每个领导、每个教师都应该有充分认识且付诸于行动的。

1.2 内容和课程设置问题

现有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没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所选用的教材也大都来自于高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没有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自身实际出发,按照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原有的知识基础编写适合中等职业学校自身的计算机专业教材。同时,随着计算机的高速发展,软件的更新和升级也越来越快,如Office、Windows等软件早已在社会上得到普及,但中等专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教材中却没有及时得到补充和更新,从而无法把新技术及时传授给学生,造成教学内容与计算机知识的严重滞后。另外在课程设置方面,由于计算机学科涉及的领域比较广,各学校都是安排的一些普及学科,如计算机原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装、Office办公软件、Photoshop图像处理等课程,每门课程由于时间紧,无论从理论还是技能,学生并没有做到深入学习和训练,无法将学生培养为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的技能人才。

1.3 模式和教学方法问题

在当前的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绝大都数教师仍然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进行课堂教学,由于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长期使用,学生在计算机课程学习中始终处于被动应付的地位,严重影响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技能水平的提高。对于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从学生心里讲,绝大都数学生充满了兴趣和好奇心,学习热情高涨,但墨守成规、传统的教学方法和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让本来十分感兴趣的学生顿时感觉乏味和厌烦。

1.4 设施和教学手段问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才能使得教学内容有效实施。然而当前不少教师仍然习惯于传统的黑板教学,把原本在机房进行的计算机结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操作等教学任务放在黑板上讲,必定会使计算机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也起不到实际的应用价值。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个是学校教学设备硬件跟不上,学生实习的工位数达不到一人或二人一个工位,有些学校四人一个工位也难达到,更谈不上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另一个是进实习室上课需要进行前期大量的准备,而教师自身懒惰,不愿付出艰巨的准备时间而改在教室纸上谈兵,有些教室内虽然有多媒体教学设备,但总是不愿使用,致使昂贵的教学设备闲置甚至报废,造成国家财产的极大浪费。

2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策略

针对当前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面对新时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改革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新时期技能型人才已经迫在眉睫。

2.1 更新理念,提高认识

早在2005年江苏省教育厅就发布了《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该计划明确指出“十一五”期间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其中一个主要任务就是探索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如今已经进入“十二五”,因此,各学校领导、教师要适应时代要求,更新办学理念,创新办学措施,改革计算机课程教学和考试方法,尽快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适合计算机教学、考核的新模式。在组织计算机教师对计算机行业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工作分析和教学分析的方法,遵循技能型、技术型人才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着眼于学习者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以及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形成,按照职业实践的逻辑顺序,建立适应计算机职业岗位所需的学习领域和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计算机课程体系。

2.2 更新内容,优化课程

针对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和教材滞后问题,笔者认为学校应成立以计算机教师与行业专家为主体、各学科教师为辅助的课程改革工作团队,以培养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为要求,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以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原有的知识为切入点,积极大胆、有步骤、有计划地稳步推进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时,要为学生规划好发展方向,如计算机网络方向、组装与维修方向、图像处理方向等,针对各发展方向设置相应的课程,做深入学习、研究和训练。同时加大校本课程开发力度,校本课程坚持项目化教学、任务驱动为模块的菜单式训练,要及时把当今最先进的计算机知识补充到校本课程中,让学生及时掌握最先进的计算机知识,缩小与社会的距离。

2.3 改进方法,强化技能

学校以教学为中心,而中等职业学校更以技能教学为中心之中心。计算机教学的核心应是素质教育,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进一步完善,扩大知识面。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而得到。因此,全体计算机教师要本着培育高素质人才的使命,坚持把技能教学、学生能力培养放在首位,认真学习课改理论,掌握课改方法,积极学习他校他人的课改经验,主动投身课改实践,采取项目化为主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要真正把课程改革落到实处,计算机教师要有恒心、耐心,认真备课、分析学生、准备技能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要大幅度减少理论知识授课时间,把大部分时间用到学生技能教学上来,要充分利用学校所有的实习设备条件,坚决做到能在实习室上课的绝不在教室上课,不能在实习室上课的创造条件也要在实习室上,确保学生技能教学时间和训练条件。

教学中可以运用一些较好的案例来进行教学,使得学生的应用能力有所提高。如学习Word软件时,教师可以自行创设一些计算机学习的应用案例,使学生能够根据理论并联系一定的实际内容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掌握和理解。又如学习Windows操作时,对于窗口的操作,就有拖动、单击、双击等多种情况,在实际的上机操作中就会出现许多不同的现象,如果教师仅进行全面的讲解,不仅浪费时间,也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果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计算机操作,发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再向教师求助,就能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这种模式的训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节约了教学时间,增加课堂容量和学生的知识面,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2.4 多元评价,提高能力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指出,将“做”放在第一位、是完全符合“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认识论思想的。计算机课程考核不同于文化课的考核,仅靠一张试卷不能解决问题,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实训设备让学生进行“做”的考核,才能考出学生的实际水平。考核形式要多样化,可以是上机操作完成理论知识,可以是完成一个任务,制作一个图片、网页,也可以是完成一段文字的编辑、一个表格的处理,更可以是完成计算机故障的排除,等等。通过上机考核可以及时发现学生技能水平的高低和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后面改进教学方法提供必要的资料。

对学生的技能成绩评价更应注重技能水平,把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计算机技能比赛、相关证书的取得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更应把学生创造能力作为评价的主要指标,激发学生主动积极投身计算机技能学习,主动积极创新计算机新知识。如学生在学习图形处理时,在学生掌握应用技能的前提下,对他们进行创造能力的激发和培养。在具体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图形,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这些图形进行改造和加工。通过学生的创作欲望和热情,充分运用已经掌握的技能,进行学习的不断完善和提升。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也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要真正实现这一评价模式,学校领导首先要有这种意识,行政推动才能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办学计算机
计算机操作系统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