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驱动法在医学本科生临床能力辅助教学中的应用

2012-01-29王锐英唐际存李强王梨明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8期
关键词:颈椎病驱动教学法

王锐英 唐际存 李强 王梨明

项目驱动法在医学本科生临床能力辅助教学中的应用

王锐英 唐际存 李强 王梨明

“项目驱动教学法”为临床医学能力教学提供了新思路。笔者以“自我康复及手法推拿防治颈椎病的社区保健应用”课题为基础,尝试在医学本科生能力教学中应用项目驱动教学法。此法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动手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都有独到之处。非常适合于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医科教学,为培养创新型高级医学人才提供了新的途径。

医学教育; 项目驱动; 教学方法

医学本科生课程繁重,绝大多数基础知识和前人的医学经验都需要记忆,而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医科大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分在理科班主攻数理化,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在纯记忆背诵方面相对稍差,对记忆性知识学习的自觉性也较差。面对大量记忆性知识点,特别是对于临床各学科的学习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更苦恼于如何将自己掌握的医学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多数学生在进入临床后,常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进入角色。在他们面对脾性、经历各异,素质差异巨大的各色患者和家属时,不知道如何获得信任并让患者正确理解疾病特点及治疗意图。为此,笔者以“自我康复及手法推拿防治颈椎病的社区保健应用”课题为基础,尝试在医学本科生能力教学中应用项目驱动教学法。

1 项目驱动教学法简介

项目驱动式教学是德国职业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力推行的一种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项目为驱动的教学方式。通过组织学生参加项目设计(包括模拟项目)、履行和管理,完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作全面培养[1]。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学生在亲自参与项目的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自己开动脑筋并实践,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搜索和主动运用,在自主探索和互相协作学习的同时完成项目,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知识并将相关知识点融会贯通,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

项目驱动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教学课堂从封闭系统走向开放系统[2]。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讨论、答辩、评价等多个环节,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 调动学生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性, 将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变被灌输为主动去寻找相关知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辨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4],在做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应用中体验知识的实用性,并找到学习的方向感。此教学法强调自我教育,能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发挥其主动性与创造性,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局部知识点的同时提高动手的能力,并发现自己的不足及努力方向,推动其获得较完整的知识架构和较强的理性思维能力。适合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相对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是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及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他们走向社会、快速融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理论上,项目驱动教学法非常适合于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医学专业教学和医学生临床交流能力的培养。

2 颈椎病自我康复项目驱动设计

2.1 项目内容 笔者设计实施 “自我康复及手法推拿防治颈椎病的社区保健应用”项目是基于:现代生活中颈椎病已成为成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国内报道该病发病率为17.3%[5],且发病率不断上升,发病年龄不断提前。而颈椎病患者中大部分是早期轻症患者,通过身体姿态练习方法、自我康复运动训练方法和推拿按摩手法可以达到预防和延缓症状发展的目的。在我国现有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广大患者也渴望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预防和治疗。

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居民中,以展板、播放录象、专题讲座、发放宣传册、视频光盘等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居民了解颈椎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相关知识;掌握简单的身体姿态练习方法,动静结合自我康复运动训练方法,辅以简单的推拿按摩手法缓解颈部肌肉疲劳,防治颈椎病。同时培养社区卫生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对居民进行指导的能力。然后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群众的满意度和认可度,评价居民对此技术的掌握情况和卫生单位服务能力的提升情况。

2.2 项目驱动内容设计 以“自我康复及手法推拿防治颈椎病的社区保健应用”课题为基础,应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并引入分组竞争激励机制,采取积分奖励,积分到一定数量给以适当物质奖励。让在校学生参与到“自我康复及手法推拿防治颈椎病的社区保健应用”课题中,利用业余时间,掌握颈椎病相关知识和常见症状的基本处理方法,掌握全科医学基本知识和农村重点人群保健等内容,达到使学生就业后卫生服务的“零适应期”。通过检验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掌握满意度,探讨项目驱动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应用的效果,以拓宽临床医学教学思路。具体步骤如下。

2.2.1 选取学员 采取自愿和老师推荐结合的形式,以学有余力,不影响正常学习任务为标准,选取桂林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及预防医学本科在校学生纳入到本项目中并分组。

2.2.2 定义任务及策略 集中学生介绍颈椎病基础知识及“自我康复及手法推拿防治颈椎病的社区保健应用”项目的目的和主要内容。然后布置任务:通过图书馆和网络分组查阅颈椎病解剖结构、病理变化、病理生理过程、影像学表现、临床症状体征、自我康复和手法推拿防治颈椎病的相关知识;分组拟定项目实施计划,写出卫生宣教内容纲要和宣传册草稿。老师根据计划和草稿予以评分。

2.2.3 搜索获取知识 向学生演示防治颈椎病的身体姿态练习方法,动静结合自我康复运动训练方法和简单的推拿按摩手法,同时录像制作音像光盘。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期限练习上述方法,并在期限内完成前面布置的任务。查询知识的同时准备问题和答案。按问题数量累积加分。

2.2.4 整合知识 学生模医患进行角色扮演并互换角色。一组人扮演医生,一组人扮演患者,互相提问回答及演示身体姿态练习方法,自我康复运动训练方法和推拿按摩手法。能提出对方答不出的问题也予以加分。记录不能回答的问题,返回图书馆查阅资料解答问题,老师予以辅导订正。然后进行一次理论考核(开卷笔试)和实验考核(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正确的运用相关锻炼、康复方法)。学生考核后根据所掌握的资料设计一份以本课题研究内容为主的社会调查表。

2.2.5 运用知识 参加社区宣传,发放宣传册和演示光盘,直接面对患者咨询,演示自我康复及手法推拿防治颈椎病。同时完成社区调查问卷。根据咨询人数和回收问卷情况评分。

2.2.6 评估成绩 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梳理, 再进行查阅参考书学习理论,每位学生撰写学习心得、调查报告及论文。老师整理相关数据及资料,最后形成分析报告进行总结陈述。

3 效果

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大部分同学的态度都非常认真, 同学们能够做到独立思考, 敢于提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大为提高,体会到有学必能有所用,明确学习医学知识是为了解决患者的疾苦。查阅资料让学生在掌握文献检索办法的同时,阅读了大量专业杂志和书籍,深入理解知识点并扩大了知识面。大部分同学除了在图书馆和网上查阅颈椎病的资料以外,还主动向亲戚朋友询问有无相关疾病和症状,了解居民对相关病症的描述和看法。练习锻炼、康复方法增强了动手能力。在后期进行社区宣教活动的时候,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用于帮助患者,解答患者的疑惑,做到学以致用,体验了医者为患者服务的的满足感。在应用中加深知识的牢固度,学习质量不仅得到提高,还大大缩短了学生实习和就业上岗的适应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参加过项目驱动法的同学的学习目的性和与病患及其家属的交流沟通能力明显优于其他同学,获得较高的自我满意度。另外,参加项目驱动的同学同时掌握了常用的卫生宣教方法,调查问卷的基本设计和使用方法,熟悉了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和实施步骤,撰写论文常规注意事项。项目驱动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满意,达到预期目的。

4 总结

医学教学需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授人以鱼更应该授人以渔。除了要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外, 更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驱动教学法完全不同于目前以老师讲授为中心的医学知识教学模式,将学习时的“动眼看、动耳听”变为“动脑想、动手做”。应用于医学生临床能力辅助教学,既能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又能解放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动手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都有独到之处。

驱动教学法为临床医学能力教学提供了新思路。选择与临床联系紧密的项目,在老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设置具体的任务和步骤,提供一定的模板或例子让学生“照葫芦画瓢”,配合适当的竞争激励机制,或将教学活动与各类比赛活动相结合[6],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创新型高级医学人才提供了新的途径。

[1] 钟增胜,许江.项目驱动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9,26(5):159-160.

[2] 张新香.基于项目驱动法的高校学生信息素质培养[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26(10):113-115.

[3] 林春梅.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0,30(7):74-76.

[4] 廖世蓉,王扬才,雍涛.高职软件专业模块化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 2008,12(11) : 29-31.

[5] 施杞.要重视对颈椎病的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1999,7(1):1-3.

[6] 王美蓉,何玉付,李红梅.项目驱动法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0,19(2):115-118.

Application of project-driven teaching model in training clinical ability of medical science student

LI Qiang,et al.Subsidiary Hospital of Guilin Medical College, Guilin 541001, China

Project-driven teaching model may be a new way for medical education. It showed satisfactory results that this mode was used in training medical science student based on the project of “Prophylaxis and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with self-exercise and self-massage in community health”. Project-driven teaching model is operative for widening student's knowledge and elevating their ability of comprehension, practice and communication. It's an effective education model for cultivating innovative medical talents.

Medical education; Project-driven; Teaching mode

WANG Rui-ying,TANG Ji-cun,

10.3969/j.issn.1674-4985.2012.08.053

桂林医学院“项目驱动教学法”专项课题,广西卫生厅面向农村和城市社区推广卫生适宜技术项目(S200833)

541001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王锐英

2012-01-30) (本文编辑:李嫚)

猜你喜欢

颈椎病驱动教学法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脑循环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游泳 赶走颈椎病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在808DA上使用WIFI进行驱动数据同步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