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交流 凝聚共识 规划未来
2012-01-29罗一华
罗一华
拓宽交流 凝聚共识 规划未来
罗一华
首先,非常感谢《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和广州市教育装备中心为我们搭建的这样一个广泛交流的学术平台,让我们能在美丽的羊城分享各地区在数字化校园建设、实验室建设、促进实验教学、文化校园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教育技术装备绩效管理等热点领域的新思想、新技术、新经验,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经由论坛、论文评审以及走访学校和企业,相信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都亲历了政策导引、技术推动、行动研究、案例证明、优化方案、辐射影响这样一个浓缩过程,这种体验让我们更加明确教育装备管理部门、教育教学一线及教育装备生产企业各自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界面:我们应该做什么以及应该怎么做。
我们应该做什么呢?
从宏观政策方面而言,尽管全国各地的核心教育理念有所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如何让我们的教育为缔造人才强国服务,如何为每一类群的孩子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如果说过去我们因资金、人才、技术等客观条件限制,这些目标无法实现,那么通过三天的充分交流以及获取到的众多信息反馈,我们坚信:当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已经能够为我们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提供客观条件。换言之,让教与学恢复它们自身本应有的灵动与魅力已成为可能。我们教育技术装备已不再仅仅是条件保障,而是一种强大的驱动力,所以我们应该做什么已非常明晰。
简单地说,当前我们的教育装备部门应该围绕“标准与特色多样化兼容、适切满足每一学生群体发展的内在需求”这一总体发展目标,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及教育管理的全面、深度融合,积极做好区域教育装备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做好我们的公共服务与技术管理工作。
我们的教育教学一线应该进一步加强行动研究,加强对“使用技术学习”案例的探索与研究,为教育教学方式的优化变革提供鲜活个案,为推动全局发展提供经验。
我们的企业应该在政府引导下,积极参与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共建信息化学习和教学环境,服务教育改革与发展。
我们应该怎么做?
这三天的论坛给我们提供了诸多的可供借鉴的鲜活个案。客观地说,从本届论坛的讨论议题与送审论文来看,本届论坛整体上呈现出三大亮点。
一、高立意
本届论坛共收到论文299篇,组委会遴选出其中的31篇。总体而言,这31篇论文都紧扣当前的互联网时代背景,立足中国教育发展改革与发展规划,着眼国际同步发展视野,选题或是围绕《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谈我们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或是围绕实验教学谈实验室建设,或是围绕“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教育公平、均衡发展方面来谈我们城乡教育装备标准化建设、图书馆文化建设与绩效管理,立意均较高。
如论坛上宣读的优秀论文《普职渗透—实现双赢的实践与研究》,立足于学生群体的多元化与智能化发展,立足于学生终身职业的幸福感,从实训中心服务于普教学生这一全新领域进行探索、研究,从丰富的课程设置到资源使用效率,再到学生的群体发展,都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成为培养学生群体的创新素养和多元化、智能化发展的一个高效平台,让参与此课题的每一名学生能在其职业意识关键期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未来之路,让财政投入的高额资金物尽其用,取得多方共赢的成效。
又如分论坛中的《实验室建设 促进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这篇报告,报告从理论和实践两大方面对采用信息技术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研究。论文材料翔实、结构严谨,为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提供了政策性和技术性的建设意见,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我们欣喜地看到,教育信息化条件下的优质资源共享,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已不再是停留在口号上,而是成为可以实现的目标。
二、重适切
相信在座的各位嘉宾已充分认识到,从当今的教育装备技术发展趋势来看,优质的教学装备已不仅仅为有效教学提供服务,其本身就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的良好素材。但配备并不是越新越好、越多越好,与课程的结合、与师生发展情况相适宜才是关键。
在这里,我与大家分享另一篇优秀论文—《对中学创新实验室的定位、发展策略与装备原则的思考》,论文对嵌入式系统实验室各层面的定位进行分析。
(1)目标与理念定位
基于环境的创新活动决定了创新的质量,高技术环境下,学生创新活动带有高技术和创新思维品质的时代特征。而基于高技术的创新教育,我们从最基本的创新思维方式、最底层的技术、最基本的技能入手,体现了“一高一低”的基本理念。
着眼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利用嵌入式系统平台创设一个基于高技术的环境,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活动;在创新活动中引导学生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为大学输送更多的有思想、有能力、有专业志向,具备一定创新能力、掌握一定专业技术与技能的“定制式”杰出人才,为国家的现代工业培养后备领军人才。
(2)功能定位
嵌入式系统实验室作为面向中学生的创新实验室,它有3个功能:
①培养基本的技术与技能;
②面向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软件系统进行创新实践活动;
③基于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实践的背景,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3)特色定位
①新颖、经济、实用。嵌入式系统实验室是许多大学的重要实验室,在中学尚少见。该实验室可以与电子实验室合并成为综合实验室,以减少成本和空间占用。由于开发所需要的计算机对配置要求不高,只要能够运行Windows操作系统即可,可以使用一些被淘汰的计算机,这很受学校欢迎。学生所用的实验器件为自主开发产品,成本低廉,经济实惠。
②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有效结合。由于课程设置的挑战性、趣味性及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学生十分喜欢这门课程。教学中注重学生技术素养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效结合。
三、富价值
本次论坛与提交大会审议的论文中有许多行动性研究及研究成果值得借鉴与推广。
如对数字化图书馆的内涵与功能建设的行动研究中,我们苏州的同仁提出:“中小学数字图书馆是一种以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为基本特征,以经过挑选、组织和序化的海量数字信息资源为基础,以智能化、个性化的用户服务为中心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简单地说,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就是虚拟的图书馆,是基于网络环境下共建共享的可扩展的知识网络系统,是超大规模的、分布式的、便于使用的、不受时空限制的、可以实现跨库无缝链接与智能检索的知识中心。”换言之,这段话诠释了本届论坛上南京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办公室主任后有为提到的理念,解决了两个问题:图书馆为谁服务?怎样服务?
我在这里肯定诸多亮点的同时,也提一个小小的建议,希望我们各地区在做行动研究之前,多了解国际同步视野与前沿理论,力求使我们的本土化行动研究具有时代意义。这样,对我们师生群体的帮助就会更大。
各位代表,本届论坛所贡献的论文、精彩的主题报告以及来自各城市的鲜活案例,在我们之间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思想火花,促使我们的教装工作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实实在在地为我们城市教育装备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
例如通过“数字化校园建设”这样一个热门话题,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脉动,以电子白板、高清录播到云计算,它们在教育中的运用无一不在证明:技术的发展是助推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但就数字化校园建设而言,我们也面临着许多的困惑,我在这里概括地提一下存在的4个缺失:缺失顶层设计、缺失样板、缺失整体的动力、缺失产业链!
如何做到有序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低门槛、长过程的建设项目,可以说是有始无终的建设过程,因此,这只能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
重要的是方案优化。3个界面:基础网络、数据中心、应用平台。
各位代表,论坛就是一个交流与分享的平台,如果要我用一个词来表述本届论坛对我个人的启发作用,那就是“豁然开朗”。众人拾柴火焰高,祝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罗一华,主任。
上海市教育技术装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