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角下的高职数学教学
2012-01-29陈晓江李卫升
陈晓江 倪 丽 李卫升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 九江 332007)
文化视角下的高职数学教学
陈晓江 倪 丽 李卫升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 九江 332007)
从文化视角看,高职数学课中强调数学文化教学,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和可持续发展。高职数学文化教学内容应侧重从数学概念、数学问题、数学典故、身边数学等角度去选材,并采用适合的教学策略。
文化视角;高职数学;数学文化
一般说来,在精神及意识形态的层面上,够得上称为文化,特别是够得上称为先进文化,应该在如下两个方面均有所体现:一是在深化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或推动人类对世界的改造方面,在推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中,起着积极的作用,甚至是具有某种里程碑意义的。二是在历史进程中,通过长期的积累与沉淀,自觉不自觉地转化为人类的素质与教养,使人们在精神与品格上得到升华。数学文化就是这样一种先进文化。
数学文化是作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工具、能力、活动、产品,是数学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淀,是数学与人文的结合。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早已是人们的常识,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近几年我国教育界,数学文化这个词的使用频率近几年大大增加,说明它的存在是有生命力的,说明许多人为着某种需要更愿意从文化这一角度来关注数学,更愿意强调数学的文化价值。
高职数学应突出对数学文化的教学认识
在高职教育大多数专业课程体系中,数学课程的功能定位,尽管在教育界有很多不同的语言叙述,但简单地说无外乎两点:一是提供“服务”,二是提升“素养”。
所谓提供“服务”就是要在课程教学中体现数学为各专业服务的鲜明特点,要突出反映数学的工具性,为各专业培养的高技能人才打下相应的数学基础,提高他们运用数学解决本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所谓提升“素养”就是通过领悟数学实质和思想方法,形成对数学本身及其重要性的基本认识和理解,进而对数学文化的基本认同和体会,养成一定的数学文化素养。
对于高职各专业的学生来说,考虑到已经具备了一定中等数学和微积分的知识,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专业面向和培养规格,数学课程的功能定位应侧重突出教授数学的思想、精神和方法,提升数学素养和文化素质,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对方法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的需要。通俗地说,高职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让数学方式的理性思维伴随终身。”正如日本学者米山国藏所说,在学校学的许多数学知识,如果毕业后没有机会去用的话,不到一两年就会忘掉。“然而,唯有深深铭刻在头脑中的数学精神、数学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着眼点等,却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终身受益。”
2011年10月12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要求“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心,满足学生成长需要,促进学生人人成才。”从数学文化教育角度看,数学文化的教学内涵十分丰富,包括用数学的观点观察现实,学用数学的语言、图表、符号表示,进行数学交流,养成理性思维,培养严谨素质,追求创新精神,欣赏数学美等,显然,提高数学文化素养是增强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高职数学要突出对数学文化的教学认识。
高职数学文化教学的选材原则
说起数学文化,很多人往往会联想到数学史,其实,与数学文化相关的内容浩瀚如海。诚然,从历史发展观察数学的进步,确实是了解和学习数学文化的重要途径。但是,除了这种宏观的历史考察外,在高职数学教学中,还应该有更多的适合发展高职生微观展现的选材。例如,可以从数学概念、数学问题、数学典故、身边数学等角度去揭示数学的文化底蕴,避免选取那些过深、偏理论的数学文化专题内容。笔者认为,在高职数学中,数学文化教学选取应按照如下三个原则。
知识性、思想性和趣味性统一的原则 高职生学习数学文化,显然不是立足于研究数学文化,因而在内容的选取上,无须追求系统性和完整性,可广泛地选取那些有利于了解数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及人文价值的素材,哪怕是一些可能不完整的片段,只要具备知识性、思想性和趣味性,都可以采用“拿来主义”进行采编。其中,知识性可以开拓学生视野,加强对数学的宏观认识和整体把握,思想性可以使学生领悟数学的理性思维,提升数学素养和文化素质,趣味性则可以让学生易于理解数学、热爱数学。
深浅适度、篇幅适中,注重数学与人文交叉的原则 作为未来将成为高端技能性人才的高职生,他们的数学知识和文化视野,既不同于中学生,也应该区别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具备一定知识性、思想性和趣味性的数学文化素材,有可能因为在中学数学中深入研究过,也有可能因为涉及数学专业较深,篇幅冗长,而不能入选为高职数学文化的教学内容。这就要求选编的素材必须围绕高等数学核心内容、核心思想方法,深浅适度,篇幅适中,同时,为了照顾高职各专业的学习背景,可以适量采用一些具有高职专业类别背景的数学文化素材,但在编辑教学内容时需注意强调其中的共性数学文化素养,重在数学与人文的交叉,心系高职生的思维发展。
易于课外扩展,相对大众的、生活的、终身的原则 高职数学教学用时是有限的,课堂上主要解决引导、启发、方法的问题。大量的查找、收集、阅读、思考、探究等工作,乃至动手实验,都需要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才能充分进行。因而,要求所选取的数学文化素材应该相对大众化,最好通过到本校图书馆或网上就可以搜索查找和收集到,然后开展较为深入的阅读和思考。当然,更为理想的数学文化素材是能够贴近生活,紧跟现代科技前沿,甚至为日常生活中所见所用,能伴随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终身教育需求。
在以上三个选材原则基础上,经多年教学实践反馈,可供参考的相对成熟选题有:“数学是什么?”、“有限与无限问题”、“数学的语言”、“数学的美”、“微积分浅说”、“分形与混沌”、“身边的统计”、“数学与生活”等。
高职数学文化的教学策略
现阶段,在我国高职院校中,实施高职数学文化教学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或者通过课内专题形式进行数学文化讲授。二是专门开设数学文化课程。从教学效果来说,专门开设面向所有高职学生的数学文化课程为佳。这里,仅从教学策略的角度,阐述一定的教学思想和理念。
首先,数学文化教学应有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目标,便于师生把握其中必要的教学思想。即高职数学文化教学要围绕数学思想、精神和方法这个中心,以数学概念、数学问题、数学典故、身边数学为载体,通过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应用性于一体,使学生理解数学的思想、精神和方法,明晰数学方式的理性思维,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数学素养,从而终身受益。
其次,要明确告之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和主要学习方法。一般来说,数学文化学习的重难点是:作为载体的必要数学知识的理解,真正掌握数学思想的精髓。因而,在学习方法上建议:教材仅是知识载体之一,多自学自证、多思考讨论、多实践训练。同时,应注意自我修炼良好的“数学感觉”,即准确抓住问题的本质、能够适当将问题抽象、用简洁数学方法处理问题、适当进行应用推广。
最后,课堂教学是数学文化教学实施的主阵地,应积极开展数学文化探究活动。第一,构建充满文化氛围的教学环境,在探究活动中渗透数学文化。通过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营造和谐平等的教学互动氛围,以丰富的探究素材、必要的生活实践经验,保证数学文化探究的时间和空间。第二,选择合适的探究活动引导策略,使活动的生成蕴含数学文化。常见的探究活动有独立思考、小组合作、集体探究、课堂演讲、探究论文等。第三,挖掘各类数学文化资料中的教育基因,丰富探究教学的内涵,设计出有着浓厚“数学文化味”的课内探究活动,并适当向课外延伸。
文化有时候看起来很热闹,但数学文化的核心一定是数学在产生、发展和应用历程中逐步沉淀下来的观念层次上的东西,切忌到数学本质之外去寻找文化的装饰,使数学文化教学看上去似乎更“文化”,而应该努力把握和呈现数学知识的知性本质、数学思维的冷峻深刻、数学品质的求真至善。唯有此,数学文化教学才能走得更深入和厚重。
[1]顾沛.数学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李大潜.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8(10).
[3]陈晓江,刘业,胡胜生,张海峰.基于技术和文化的高职数学课程模块结构研究[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陈晓江(1967─),男,江西九江人,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图书馆馆长,研究方向为高职数学教育和图文信息资源建设。
G712
A
1672-5727(2012)09-0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