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诊治分析

2012-01-29董晶

中外医疗 2012年3期
关键词:异位症宫腔盆腔

董晶

(广东省中山市东凤医院 广东中山 528425)

当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oosis,EMS)。异位的子宫内膜可以生长在远离子宫的部位,但绝大多数局限在盆腔内生殖器及其邻近器官的腹膜上,故临床上常称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疾病,近年国内报告的临床发病率约为10%,且有增高趋势,本病多见于30岁左右的育龄妇女,可引起患者腹部疾病,不孕以及其他不良后果,发生部位大多数在盆腔,也可发生在会阴和腹部手术切口[1]。临床上治疗方式主要有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以及联合治疗,手术方式有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本文对我院收治的4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确诊的病例40例,年龄在23~36岁,平均年龄31岁。发病时间最短7个月,最长为手术后8年,平均为38个月。有妇产科手术史者21例,剖宫产者10例,人工流产者6例,异位妊娠1例,未婚发病2例,均为26岁以下。

1.2 临床表现

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表现为痛经,伴有腹痛和腰痛,多为继发性,月经异常,包括月经周期不规律,月经期缩短或延长、经量过多、性交痛、不孕,少数患者伴有消化道及泌尿道症状,表现为便秘或者腹泻、尿频等。约20%患者无自觉症状及阳性体征。本组患者中共有31例伤口处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表现与月经周期有关的局部周期性疼痛,或触及痛性或无痛性结节。随着病情的发展,周期性疼痛逐渐加重,以月经前后为主,结节的大小也随着月经的周期而变化,经前及经期增大,经后缩小,部分患者会阴部结节逐渐增大,结节表面阴道黏膜呈蓝色,并伴有性交痛。所有病例均于术前明确诊断,术后病理证实。

1.3 诊断

通过症状、体征、阴道B超等检查可以做出初步诊断,近年来,腹腔镜的应用成为有权威性和全面的检测手段,还有子宫内膜相关的免疫复合物的测定,如CA125、抗子宫内膜抗体等。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还应结合病史、临床表现等行妇科检查,在双侧宫骶韧带、子宫直肠窝、阴道后穹窿可发现触痛性结节,或有继发痛经进行性加重和不育史等。

1.4 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年龄、病灶部位及程度、有否生育要求等综合考虑治疗方案,对于年龄、病变轻、要求生育者,老年仅需缓解症状者;间断有效的保守性治疗而复发者以及作为术前准备的治疗,采用药物治疗,口服药物有口服避孕药、孕激素、达那唑、孕三烯硐、米非司酮及GnRH-α等。对于中、重症患者,病灶比较大,纤维化严重,伴有子宫、输卵管和卵巢粘连,药物治疗不易奏效者,手术仍是重要的治疗方法。

2 结果

本组18例患者口服药物治疗,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7.5%,24例患者行手术治疗,显效13例,有效10例,复发1例,总有效率为96%。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为良性病变,但有类似恶性肿瘤的远处转移和种植能力,目前多数学者赞同的发病机制有如下学说:(1)种植学说:1921年Sampson提出月经期经血和脱落的内膜碎片经输卵管逆流入腹腔,在卵巢及其邻近腹膜表面种植生长,形成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剖宫产术后可形成切口瘢痕内膜异位症;(2)体腔上皮化生学说:Meyer提出胚胎时期由体腔上皮化生而来的组织,如卵巢生发上皮、直肠阴道隔、脐部等,受炎症或卵巢激素等刺激后,可被激活衍化为子宫内膜样组织,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3)淋巴及静脉播散学说:有学者在髂淋巴结和盆静脉内见到内膜细胞,故而提出内膜碎片可经淋巴或静脉播散,用以解释在远离盆腔部位的器官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但罕见;(4)免疫学说:逆流至腹腔的内膜碎片可被巨噬细胞为主的免疫系统所杀灭,当其功能不足时,或内膜细胞过量时,少数人会引起内膜异位症。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最好方法,手术的范围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既往治疗史、病变的范围以及患者的意愿所决定。一般可以分成保守性手术、半保守性手术则切除子宫,但保留卵巢内分泌功能,而根治性手术是切除全子宫及双附件以及肉眼所见的病灶。手术后联合药物治疗是目前应用较为普遍方法[2]。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预防是:(1)凡有处女膜闭锁,阴道横隔,宫颈、宫腔粘连或闭锁等,均应及时手术,以免潴留的经血倒流腹腔;(2)月经期应避免不必要的盆腔检查并禁止性交;(3)剖宫手术应注意保护手术切口以防宫腔内容溢入腹腔;(4)人工流产吸宫时,不可突然将有负压的吸管从宫腔中抽出,以防宫腔血流倒流入腹腔;(5)月经后半期不做输卵管通水通气术、宫颈电熨或冷冻术、中颈锥形切除和成形术,否则有导致子宫内膜种植于创面的危险。

[1]张惜阴.实用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72~174.

[2]李荷莲.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3~85.

猜你喜欢

异位症宫腔盆腔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4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
坐骨神经在盆腔出口区的 MR 成像对梨状肌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
屈螺酮炔雌醇片用于人工流产术后预防宫腔粘连155例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从瘀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