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临床观察

2012-01-29王雁

中外医疗 2012年3期
关键词:脑膜蛛网膜下腔

王雁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神经内科 内蒙古牙克石 02215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SAH患者40例均系我科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住院病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有关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标准。男2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1.2(22~70)岁。患者在发病后24~48h内入院,均经CT或者腰穿确诊为SAH。

1.2 治疗方法

绝对卧床休息,常规给予脱水剂降颅压,调控血压,止血,应用脑保护、钙离子拮抗剂及抗生素防止感染等治疗,在上述治疗方法基础上观察发病24~48h后,无呼吸困难及脑疝征象,进行脑脊液置换。具体方法:(1)术前1h给予20%甘露醇125mL静滴降颅压,对剧烈头痛、躁动不安患者给予镇静、止痛剂。(2)置换疗法:严格无菌操作,常规腰穿,穿刺成功后测脑脊液初压,缓慢放出脑脊液6mL,然后缓慢注入生理盐水6mL,保留3~5min后再放出脑脊液6mL,注入生理盐水6mL,重复5~7次后测脑脊液终压,最后注入生理盐水6mL加地塞米松5mg,术毕拔出腰穿针。局部敷消毒纱布,去枕平卧4~6h,一般隔日置换1次,直到脑脊液外观基本正常,停止置换,一般置换5~7次。

1.3 疗效标准

(1)治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症状消失,CSF基本正常,并发症消失。(2)好转: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改善,颅内压、CSF基本正常,并发症基本控制。(3)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变化或死亡。

2 结果

4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中,治愈36例,好转4例,治愈率达90%。

3 讨论

SAH是常见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起病急、症状重、病死率高。SAH患者神经功能障碍主要是由两方面因素引起:(1)血管破裂导致局部神经组织缺血缺氧以及被血肿压迫所致的神经功能障碍;(2)进入蛛网膜下腔的血液及红细胞破坏后释放物引起脑血管痉挛,并加重脑水肿使颅内压增高,从而继发脑梗死,蛛网膜粘连脑积水,甚至脑疝等一系列并发症,导致病情逐渐加重[2]。在不能针对病因进行手术治疗的情况下,单纯依靠脱水、降低颅内压和止血等内科传统治疗方法,由于不能及早清除蛛网膜下腔的积血,疗效差,症状缓解慢,易出现并发症和后遗症。脑脊液置换术直接针对积血,其目的是要尽快消除蛛网膜下腔的积血,解除由积血所引发的一系列症状。

我科在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下,采用小量、多次、缓慢释放脑脊液方法,使蛛网膜下腔压力维持在较为稳定的范围内,起到了逐步清除蛛网膜下腔积血的目的,极大促进了患者的康复,既有一定的效果,又相对比较安全。该疗法有如下优点[3~4]:(1)可减轻血液对脑膜及脑表面血管刺激,减少了导致血管痉挛的各种化学物质和炎性因子。置换后患者头痛症状缓解或明显减轻,使患者不因剧烈头痛而躁动不安,起到减少再出血的作用,同时也减少了脑梗死的发生。(2)注入生理盐水,使颅压保持相对稳定,能够相对稀释血性脑脊液,预防出血后的蛛网膜粘连和脑脊液循环通路的阻塞,减少脑积水的发生。(3)减少血液中有害物质对丘脑下部的刺激,改善体温调节中枢,减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同时对缓解腰背痛及大小便障碍亦有帮助。(4)由于置换使积血得到一定的清除,故也使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减少。(5)通过置换,症状缓解快,甘露醇用量相对较少,时间相对较短,减少了对肾功能和水电解质平衡的影响。(6)同时可鞘内注入地塞米松,有抗炎、防粘连和减轻水肿作用。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总体效果较好,病死率也明显降低。只要病情掌握得当,操作谨慎,治疗过程比较安全,易接受。它具有缩短病程、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及提高治愈率的特点。注意事项包括[3]:(1)发病早期颅内压明显增高的重症患者不宜应用。(2)有严重意识障碍的患者不宜应用。(3)置换时注入生理盐水的速度要快,滴放脑脊液的速度要慢。(4)对颅高压不明显、病程相对较长,而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尤其是疑有脑血管痉挛时,脑脊液置换的量可适当提高。(5)寒冷季节,注入生理盐水要适当加温,以30℃左右为宜,以减少冷生理盐水对脊髓血管、神经的刺激。

综上所述,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疗效好,便于基层医院开展的好方法。

[1]王维治,罗祖明.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48.

[2]吴晓芳,吴洪毅.脑脊液置换用于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1,4(1):11~13.

[3]王维治,刘旭红.蛛网膜下腔出血动物模型的人工脑脊液置换疗法实验研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9,12:329~331.

[4]刘淑意.大剂量脑脊液差量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5,2(1):17.

猜你喜欢

脑膜蛛网膜下腔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家畜的脑膜脑炎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不同病因致脑膜强化特点的MRI分析
脑膜癌病与静脉窦血栓形成2例
脑膜癌病7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