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微性状鉴定法快速鉴别掺杂、霉变药材探讨①

2012-01-29李莉杨青山周建理

中外医疗 2012年3期
关键词:菌丝体中药材药材

李莉 杨青山 周建理﹡

(1.亳州市药品检验所 安徽亳州 236800; 2.安徽中医学院药学院 合肥 230031)

中药材的真伪、优劣直接关系到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因此,中药鉴别是中药生产、中药研究、临床应用的重要保障。中药材的鉴别方法很多,但真正能够用于基层且可以普及推广的中药材快速鉴别方法很少,这主要受快检车空间的局限,导致使用大型仪器设备的可能性较少。只能从普通显微镜、紫外荧光灯和简单的理化试剂等便于携带的小型仪器方面考虑[1]。中药微性状鉴定法是借助仪器观察中药材表面(包括断面)肉眼不易察觉的细微性状特征,并以此作为鉴定依据的一种新的鉴别方法。它能够观察到许多传统的性状鉴定看不到、显微鉴定又看不清的药材特征信息,具有操作简单、检验快速、费用少和仪器携带方便的特点,很适合在基层工作中推广[2]。鉴于此作者结合实际讨论了中药微性状鉴别法在掺杂、霉变中药快速检验中的作用和优点,以期为这类中药材快检提供方法学依据。

1 掺杂中药材的特点和鉴别

这类药材多为细小的孢粉类、果实种子类和花类药材等,如中药的海金沙、蒲黄、松花粉、紫苏子、菟丝子、红花等。由于此类药材较细小,不法分子较易掺杂造假,导致药材品质良莠不齐。目前文献报道[3~6]这类药材中多掺入沙粒、尘土、矿物质粉末、富含淀粉类的粉末和植物体粉末等。这些掺伪现象用传统的性状鉴别(肉眼直接观察)较难发现,而用理化或现代化仪器鉴别既耗时、耗力,又耗费资金。中药微性状鉴定法的出现刚好弥补了这些不足,该方法可以直接在现场进行抽检,在观察拍照时不需要试剂处理装片,直接将被检验药材放在用白纸片覆盖的载玻片上即可,接着可迅速检验出药材的掺杂情况并给出有照片证明的检验报告,在方便检验的同时也减少了人力和物力。如市场上掺杂拌有尘沙和黑色杂质的海金沙药材;掺有晶体状的石膏粉和长条状的蒲棒粉的蒲黄药材;以及掺有淡黄色晶块状沙粒的红花药材。根据微性状鉴别特征我们可以方便、清晰地看到药材中杂质的特征、杂质含量的多少和类别等情况,从而判断药材品质的优劣。

2 霉变药材的情况和鉴别

由于目前我国部分单位的仓库条件和管理水平都难以完全达到有关标准,尤其是其干湿度的标准很难有效控制[7~8],导致多数中药材仓储中放置久的药材发生霉变。而对于霉变严重的药材只能作废品论处,决不能以任何方式重入市场[9~10]。但是,目前一些药商把霉变药材浸在水中,通过反复激烈的摩擦碰撞洗刷去霉变中药材表面的霉菌,再曝晒至干,这就是所谓的“水洗货”。这种水洗去霉后的药材及霉变不是很严重的药材往往与正常的药材性状区别较小,为这些药材重入市场提供了条件。有效成分大量流失,影响临床疗效,存在安全隐患[11]。因此,要加强对这类药材的监查力度。传统的性状鉴别往往看不到霉菌的存在,显微鉴别若用水和氯醛透化则会把药材上的霉菌透化掉,达不到鉴别的目的。

中药微性状鉴定法在该类药材的鉴别上有着鉴别特征明显、方法操作简单、检验结果迅速呈现等优点。如市场中出现的霉变的辛夷药材苞片的内表面布满了菌丝及菌丝粘合成的块状菌斑,还有辛夷药材内部花被片的外表面布满了菌丝体,呈现出网络状。市场上我们见到辛夷药材多是只看其花蕾苞片外表的色泽以及用手感受其干燥程度,对其内部的情况观察甚少,通过微性状鉴定法我们可清晰地看到其内部的情况,从而了解其药材的品质。又如霉变的木瓜药材表面布满了霉菌,其中丝状的菌丝体或在药材表面,或是深入到了药材组织中去,并可见多数菌丝体的前端长出了球状的芽孢;而霉变的木瓜药材用水洗刷后观察到的情形,肉眼下看此类药材与未发生霉变的木瓜药材性状差别很小,但放在扩大镜或者是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药材表面还会有少许残留的菌丝体和芽孢,而在药材缝隙中和伸入药材组织中的菌丝体最不易洗掉,微性状观察时仍清晰可见,可作为检验霉变药材的依据。由此可见中药微性状鉴别法在霉变药材的快速鉴别上是可取的,在传统鉴定方法的基础上可对此类药材做深入鉴别研究,进一步保障中药材的品质。

3 结语

综上可见不法药商常常根据药材的特性进行掺杂、造假,使假冒伪劣药材的性状足以以假乱真。因此,仅仅利用传统的性状鉴别法,靠检验人员的看、摸、闻、尝,没有其他方法来给予佐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鉴别的准确性。而利用显微鉴别、化学鉴别以及现代的一些高科技手段等又往往受快检车空间和方法本身条件的限制,不能在市场监管中当场进行检验,这就大大降低了快检的时效性。中药微性状鉴定法的出现从一定意义上说刚好弥补了这一系列的不足,从上述几种药材鉴别检验的例子更进一步说明该方法不但简单易学、鉴别特征呈现明显、仪器携带方便等,而且成本低、鉴别效率高、鉴别结果有据可依,比较适用于基层从事中药材检验和交易人员的工作需要。

结合已有的报道[2~4]进一步肯定了该方法在中药材掺杂、霉变检验过程中的作用和优点。因此,笔者在此建议药监系统应多开展针对药检工作人员和基层的中药材从业人员的相关培训工作,把中药微性状鉴别法以及其他一些比较适用于基层药检工作的方法推广,以培养出一批具有扎实中药材鉴别经验和方法的工作人员,保障中药材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同时建议药监工作人员和中药科研人员深入研究掺杂造假、霉变药材的特性,结合中药微性状鉴别法建立这类药材正品的微性状特征图谱库,方便基层药监执法人员在利用中药微性状鉴别进行快检时有据可依。

[1]吴朝旭,马小兵.中药材快速鉴别浅谈[J].中国民间疗法,2010,18(6):68~69.

[2]周建理,杨青山.中药微性状鉴定法[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1,30(1):

[3]李颖,谢耀轩.中药海金沙真伪鉴别[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7(4):258~259.

[4]孙全峰,周建理,杨青山.市售蒲黄商品的品质考察和鉴别[J].安徽医药,2010,14(6):656~657.

[5]李成先.蒲黄及其伪品的比较鉴别[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10(11):48~49.

[6]肖安菊.松花粉掺伪鉴别[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10,26(2):40~42.

[7]杨荣华.我省中药材贮藏保管与温湿度的影响[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7,17(2):69~71.

[8]朴香珠.浅谈中药材入库前的验收[J].吉林中医药,2005,25(3):51.

[9]田慧英,解玉梅.中药贮存过程中的致霉因素及预防措施[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4,10(45):51.

[10]祝文娟.中药材霉变的防治[J].哈尔滨医药,2004,24(6):54.

[11]周建理,王华,齐雪萍.对霉变中药材的处理方法探讨[J].安徽医药,2008,12(12):1246.

猜你喜欢

菌丝体中药材药材
河南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药材价格表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DNA提取4种中药材方法的筛选
葡萄糖酸钠发酵废弃菌丝体提取壳聚糖的研究
新型环保吸声材料——菌丝体胶合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