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极电凝在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中止血效果观察
2012-01-29阙镇如黄钦辉张智斌蔡继一
阙镇如 黄钦辉 张智斌 蔡继一
(福建省泉州市解放军第180医院耳鼻咽喉科,泉州362000)
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是鼻科常见手术。部分患者鼻中隔骨嵴低,在凿除骨嵴时易伤及腭大动脉分支引起出血,如止血不彻底易引起鼻中隔血肿,影响伤口愈合,增加患者痛苦[1]。以往多用骨蜡涂抹止血,但有些患者止血效果不太满意。我们采用双极电凝进行止血,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8年2月至2010年11月,选择在行鼻中隔手术中因凿除骨嵴时伤及腭大动脉分支引起出血的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66例采用双极电凝止血,对照组60例采用骨蜡涂抹止血,观察2组止血效果。
1.2 止血方法 治疗组采用双极电凝止血,频率调至30~40Hz,输出功率为40~50W,双极电凝钳置于出血点,双极电凝为脚踏控制,每次持续电凝1~2s,至出血停止;对照组采用骨蜡涂抹止血,取一小块骨蜡,放置于出血点,用鼻中隔剥离器的尖端,稍用力涂抹骨蜡,每次2~4s,反复数次,至出血停止。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是治疗鼻腔疾病的必要手段,而患者大多会产生恐惧、焦虑、忧虑等不良的心理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积极热情地接待患者,并主动向其介绍医院的环境。尽快了解患者病情及心理状态,并针对不同年龄、性格、文化程度及心理特征的患者讲解手术的方式及注意事项,介绍手术的优点、先进仪器的优越性和医生手术的技巧性,说明手术安全性、必要性及术前准备的意义[2]。
2.2 术前准备 完善各项检查,排除不宜手术治疗的相关疾病;术前 l d 行双侧鼻腔备皮,剪除鼻毛,用棉棒拭净患者鼻腔分泌物,减轻鼻腔黏膜充血水肿,给予 1%麻黄素滴鼻;为避免术中发生呕吐和呛咳,手术当日嘱患者早餐不宜过饱[3]。
2.3 术后护理 术后患者往往出现头痛、鼻塞、眼胀、眼涩、流泪等症[4],向其解释为鼻腔内凡士林纱条阻塞鼻腔所致,待术后 24 h 去除后,症状即可缓解;予半流质饮食,尽量避免牵动鼻面部;密切观察鼻腔渗血、出血情况。
2 结果
观察组66例中,电凝1次出血停止40例(60.6%),所需时间1~2s;电凝2次出血停止17例(25.8%),所需时间3~5s;3~4次以上出血停止9例(13.6%),所需时间6~12 s,术后无1例鼻中隔血肿形成。对照组60例中,涂抹骨蜡1次出血停止20例(33.3%),所需时间2~4 s;涂抹骨蜡2次出血停止27例(45.0%),所需时间4~8 s;3~4次以上出血停止13例(21.7%),所需时间8~30 s,术后2例鼻中隔血肿形成。2组止血效果有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鼻中隔偏曲是引起鼻塞的病因之一,鼻中隔偏曲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其发生率为 10%~ 81.2%[5-6],需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在鼻中隔偏曲患者中,有部分患者存在鼻中隔底部骨嵴偏曲。双极电凝作用原理是利用高频电流对组织产生热效应,达到止血效果,止血准确、迅速,操作方便。从本观察组效果来看,双极电凝止血准确性高,止血时间短,效果好,未出现并发症。对鼻中隔偏曲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使患者早日重返社会。
[1]蔡其刚,赵永宏,米修奎,等.鼻中隔矫正后血肿形成的原因及防治体会[J].临床军医杂志,2007,35(6):948-949.
[2]张继红.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患者的围术期护理[J].中外医疗,2012,20:131.
[3]范雪源,奚翠云,张燕群.鼻内镜下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的护理对策[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05:121.
[4]张秋华,程军.鼻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的护理[J].社区医学杂志,2004,2(3):56-57.
[5]李咸龙,温湘玲.鼻中隔偏曲治疗的沿革和现状[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18(11):701-704.
[6]宋若会,刘钢,钟彦.改良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矫正鼻中隔偏曲 200 例[J].安徽医学,2007,28: 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