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碎补的现代药理作用
2012-01-29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21期
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中华槲蕨、石莲姜槲蕨、崖姜、光亮密网蕨以及骨碎补科植物大叶骨碎补、海州骨碎补等的根茎。亦名胡狲姜、猴姜(《本草拾遗》),过山龙(《植物名实图考》)等。味苦,性温。入肝、肾经。功能:补肾、活血、止血。主治:肾虚久泻及腰痛、风湿痹痛、齿痛、耳鸣、跌打闪挫、骨伤、阑尾炎、斑秃、鸡眼。内服:煎汤,10~15g;浸酒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主要成分:槲蕨根茎含淀粉 16.4%、葡萄糖 5.37%,亦含柚皮甙。从石莲姜槲蕨中分离出了四种化合物:石莲姜素、4-O-β-D-吡喃葡萄糖基咖啡酸、胡萝卜甙和蔗糖。
药理作用:骨碎补在试管内有抑制葡萄球菌生长的作用。实验表明:骨碎补能促进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在牙周病根面上附着和生长,提示其可能直接参与了牙周结缔组织新附着形成的过程。
骨碎补对骨关节软骨有刺激细胞代偿性增生的作用,并能部分改善由于力学应力线改变造成骨关节退行性变,从而降低骨关节病的病变率。
研究表明:骨碎补对卡那霉素中毒性耳聋有预防作用。注射卡那霉素时合用骨碎补,可减轻前者对耳蜗的毒性作用,但是骨碎补不能控制停药后中毒性耳聋的发展。
有报告指出,骨碎补注射液给高胆固醇家兔肌肉注射,对高血胆固醇家兔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升高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并能预防和治疗主动脉壁的动脉硬化斑块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