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帝内经》养生理论在消渴病防治中的应用

2012-01-29黄皓月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21期
关键词:有节上古禀赋

黄皓月 张 园

(广东省中医院大院内分泌科,510120)

消渴病名首见于《黄帝内经》,是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为主要特征的病证。随着现代饮食结构的改变,该病的发病率明显提高,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应用《黄帝内经》养生理论指导消渴病的预防与治疗,对降低消渴易感人群的发病率、控制消渴患者的病情发展、预防消渴病并发症的发生,将起积极的作用。

1 《内经》对消渴病因认识

1.1 先天禀赋不足 《内经》重视先天禀赋对发病的影响。《灵枢·五变》中指出:“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灵枢·本脏》提出:“五脏脆则善病消瘅。”说明禀赋不同,有其易感之邪与多发之病。先天禀赋薄弱,五脏脆弱是引起消渴的内在原因,明确指出消渴的发病与先天禀赋有关,是一种与遗传因素、体质因素有关的疾病。

1.2 饮食不节 饮食不节是消渴发病的重要因素。《素问·奇病论》说:“脾瘅…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其气上溢,转为消渴。”《素问·通评虚实论》云:“…消瘅,…甘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脾为后天之本,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常,中焦热滞,耗伤津液,则易发消渴。

1.3 情志失调 《灵枢·五变》中指出:“夫柔弱者,必有刚强,刚强多怒,柔者易伤也…此人薄皮肤,而目坚固以深者,长冲直扬,其心刚,刚则多怒,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臗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说明情志失调,郁而化火,为消渴发病的又一致病因素。长期精神刺激,或暴怒或抑郁,终致气机郁结,内火郁炽,消烁阴津,发为消渴。

2 消渴养生调摄

2.1 饮食有节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食饮有节…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饮食有节,重在一个“节”字,力戒过量的饮食,以免肠胃受伤。《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精微化生之源,饮食不节,损伤脾胃,不能正常地运化水谷精微,气血生化不足,也就会损害人体健康。现代糖尿病治疗中饮食控制是重要环节。其包含饮食定时定量,不宜过饥过饱,不宜偏食。饮食过量使血糖升高,不利于血糖控制,饮食过少,易发生低血糖。定时定量饮食是平稳控制血糖重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饮食结构应合理,粮食、肉类、蔬菜、果品等有主有从,应合理搭配。《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正确服食五味,可以增补相应的五脏之气,但五味偏嗜,五脏营养失调, 阴阳失衡,就会发生疾病。消渴的防与治均应注意谨和五味,食不偏嗜。

2.2 起居有常 劳逸适度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四时养生理论,根据春夏秋冬阴阳消长规律而调整起居及精神调摄。若起居无常,则易伤精耗气,导致疾病发生。消渴病基本病机为阴津不足,燥热偏胜。起居无常,阴精耗伤,可加重消渴病病症。另则,劳逸应适度。《素问·调经论》云: “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说明过劳伤脾,脾失健运,津液输布失常,燥热内生,可导致消渴发生或加重消渴。但也不能过逸。《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不妄作劳…”,提示适当锻炼能促进脏腑气血流通,保持筋骨灵活,精力充沛,身体强健。糖尿病治疗强调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利于控制血糖,调节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糖尿病早期病人及糖耐量异常病人可通过运动治疗来控制血糖,而不需药物治疗。但运动需注意适量,特别是使用胰岛素和老年病人,过量运动容易导致低血糖发生。故消渴的预防及治疗过程中均需做到“形劳而不倦”。

2.3 调节情志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恬澹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指出人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神志安宁,性情舒畅,则人体气机调畅,气血平和,精神不散而静定内守,正气旺盛,足以抗病邪而避免疾病发生。《素问·举痛论》云:“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情志失调,可伤及五脏,五志过极便是火,火邪灼伤阴液,导致阴虚火旺,阴虚内热可致消渴。有些患者得了消渴后情绪焦虑,这对疾病的控制有不良影响。现代研究表明,长期焦虑、紧张情绪可影响体内胰岛素的作用,导致血糖升高,所以长期情绪焦虑、紧张的患者血糖容易出现波动。另一方面,中医认为肝气郁滞,气机失于调达,气滞血瘀,可导致消渴并发症发生。故保持精神乐观,情志畅达,对消渴的防治有积极作用。

中医养生是以预防疾病、争取健康长寿为目的。而养生的关键在于饮食有节、劳逸适度、情志调畅。心情舒畅最为关键,这样才能保证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否则就会使肝失疏泄、肝气淤滞乃至五脏功能失常而生病。《黄帝内经》中不仅提出较详细的养生理论,还提出“治未病”的重要理论,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这对于消渴及其变证的防治有重要指导作用。

猜你喜欢

有节上古禀赋
《山海经》与上古海洋学知识
讲故事的禀赋——梅卓长、短篇小说合论
舆论监督如何发挥建设性作用
——浙江日报《一线调查》栏目的实践探索
上古
任时光荏苒——营上古寨
要素禀赋论的局限:个体与企业家才能缺位
禀赋的概念、内涵及其与体质的关系
步李春华水墨画配诗玉韵
历史感谢发现 上古炎帝陵碑重见天日
用有理有利有节谱写一曲反抗凌辱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