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植物词的文化比较与翻译
2012-01-29李静雯
李静雯
英汉植物词的文化比较与翻译
李静雯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英汉两种语言均赋予植物词汇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互译时对其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比较分析找出两种语言中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词间的文化共性和差异,并在实践中归纳出几种有效的翻译方法。
英汉植物词;文化内涵比较;翻译方法
植物作为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人们对它们的颜色、形状或习性均赋予一定的喻义,以花草树木等为喻体述事喻理,抒情托志,这在英汉语中都是常见的语言现象。由于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氛围的影响,对于自然景象和事物,不同民族的人可能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和语义联想,由此在喻体、喻义和设喻形式上产生差异。以下通过比较,说明英汉语中有关植物词在具有跨文化共性的同时,比喻中还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在对英汉民族植物词所反映出的文化异同进行剖析之余,探讨和归纳了英汉植物词的翻译方法。
一、英汉植物词的文化内涵存在相似性
英汉部分植物词在寓意和语义有着极强的相似性。克拉克(Clark)曾风趣地指出:各民族对客观世界有着类似的看法和感受,人们根据相似的经历对某事作出相似的结论,这也许是因为大家都是直立行走的生灵并且生活在同一个世界的缘故。[1]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国,农业人口占有很大比例,因此成语与习语很大一部分与农作物有关。例如:“枯木逢春”、“拔苗助长”、“顺藤摸瓜”、“瓜熟蒂落”、“斩草除根”、“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等等。农业在英国历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英文中有很多与植物相关的词汇,如win one’s laurels表示赢得荣辱,与汉语中用来形容得了第一名的“蟾宫折桂”,意义相近;汉语中用来喻指女子粉红色面颊的 “桃腮” 相当于英语的“peachy cheeks”……诸如此类的植物词比喻形象相近,寓意相同,都反映了英、汉民族对外部世界存在共识,能较直接地进行翻译。但是,仍要注意到两民族间存在文化差异,许多常见的花草树木和瓜果蔬菜被赋予不同的喻义,丰富了语言。
二、英汉植物的文化差异分析
(一)自然环境的差异
何善芬在《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中认为:英汉文化的差异性较大,加上植物种类、分布的情况不一样,英汉植物喻词的意义是异多同少。[2]就地理位置而言,中国地处亚欧大陆,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四季分明,因此, 北半球寒、温、热各带的主要植物,在中国几乎都可以看到。中国是世界上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约有30000多种。在汉语中,梅花象征高洁,松竹菊象征坚贞的节操,白杨象征倔强,桑梓象征故乡或父老乡亲,桑榆可指晚年或隐居的田园,梧贾象征良材;汉语中有语出唐朝王维《相思》诗的“红豆相思”,用红豆象征爱情,还有语出晋朝《晋书.符坚载记》中的“草木皆兵”等。
历史上英国是海上霸主,英联邦的宗主国在欧洲以外的几个大洲都有殖民地。因此,英民族有更多机会接触更多种类的植物;英民族在历史上还受到希腊文化、希伯来文化等外域文化影响,其语言受到斯堪的纳维亚语、法语、拉丁语、希腊语、德语等的影响,这其中包括很多来自植物的喻词。在英语中,“palm”(棕榈叶/枝)象征胜利,“cabbage”(卷心菜)比喻钞票或少女,也可喻胸无大志的人;“onion”(洋葱)比喻讨厌的家伙或棒球;“cherry”(樱桃)指处女、童男,也可指新兵;“to have a watermelon on the vine”(藤上长了一个西瓜),实指怀孕,带有几分幽默。
(二)社会风俗差异
英汉两个民族的习俗差异表现在不同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中。以果木花卉名称为人名,在英汉人名用字中十分普遍。英汉语中以植物为人姓或名及其命名方式自然受到民俗习惯的影响。汉民族认为,姓名内涵对人生隐藏着深远的意义,名字隐寓着理想抱负、兴趣爱好和目标追求,所以将心愿寄托在姓名之中。在汉语中,采用如 “梅”、“菊”“萍”、“桃”、“林”、“森”、“彬”“楠”、“柳”等入名的比比皆是。此外,用“木”或带有“木”字旁的汉字植物名称给子女取名,与汉民族根据生辰八字查五行命名的传统命名习俗也有关系。以生辰八字和金、木、不、火、土“五行”对照排算,若缺某一行则以该行字取名,如缺木,名字中就要有“木”字或带木旁的字。英美人使用的文字与汉字独特的形体结构不同,更无这种文化观念,因此也无此种命名方式。
汉民族以植物喻人,是强调花草树木的内在特点与人的精神、品质和节操的联系。西方人也以花木喻人,主要注重植物的外形特征与人之外貌的联系。在英语中,表示树木的Wood(伍德)和表示花卉的Flower(费拉沃尔)都是英美人常用姓氏。在英语人名中,Apple(阿普尔)为苹果,Peach(皮奇)为桃子、Pear(皮尔)为梨子、Graper(格雷珀,由grape派生而来的)为葡萄、Bean(比恩)为蚕豆、Corn(科恩)为玉米、Pine(派恩)为松树、Rose(罗斯)为玫瑰花、Lily(莉莉)为百合花、Daisy(戴西)为雏菊花、Lotus(洛特斯)为荷花,等等。这些以果木花卉名称用作的人名,有的表明人名持有者或其祖辈以种植何种果木花卉为生,或者表明此人出生时属于何种花卉的开花或果树结果季节,有的则表明人名持有者父母所喜爱的花卉,或表明此人父母希望子女在相貌或性格上类似某种花卉的特点。
(三)历史典故影响
英汉民族各自的语言都带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典故可以说是民族文化的缩影。文军编著的《英语修辞格词典》指出:“英语典故除了常引用历史、神话传说以及前人的文献、作品外,同代作家往往也相互引用,当代的重大事件和当代作家作品中的人物、故事等都可入典。”[3]民族色彩在典故喻体的采用和比喻形式上都体现得十分明显。汉语中有许多典故源于浩如烟海的中国经典古籍、寓言和神话传说。其中,许多典故与植物名有关,如“豆蔻年华”在现今被用来形容少女,该词源于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另有,现代人形容年轻女子有樱桃嘴、小蛮腰或杨柳腰的说法,皆因唐孟棨《本事诗·事感》记载:“白尚书(居易)姬人樊素善歌,姬人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美姬樊素的嘴小巧红润鲜艳如同樱桃;小蛮的腰柔弱纤细如同杨柳。流传至今,成为描写女孩的经典词语。这些植物喻词充分体现了汉民族独特的古代文化,很难在英语中找到相应对等的,表现了英汉民族文化色彩的巨大差异。
英语典故“the apple of discord”源自希腊神话。传说厄里斯女神因未被邀请去参加海神Nereus的女儿Thetis和英雄Peleus的婚姻,怀恨在心,便把一只金苹果扔在参加婚礼的众神之间,在众女神之间挑起了为争夺刻有“献给最美丽的女神”字样的金苹果而发生的纠纷。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把金苹果给了女神中最漂亮的维纳斯,从而引起了古希腊人和特洛伊人之间的特洛伊战争,现在常以“the apple of discord”比喻“动乱的根源、争斗的原因”。[3:246]
(四)语义联想差异
触景生情,借物喻义,是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各民族都有的思维方式。但由于中西方民族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的发展进程不一致,文化背景和传统习惯不同,同一植物词,在一种文化里有丰富的联想意义,在另一种文化里却可能没有对应或完全对称的联想;或是在中西方特定的语境中,产生植物词的指称意义与深层的意义“表里不一”,语义联想不一致。
中国人喜欢借物喻人,借景抒情,习惯用具体形象的词。如用“杏眼桃腮”、“如花似玉”、“指若削葱”等形容女子美。柳树是一种常见的树木,在汉文化中,由于柳树在早春发芽,常用以喻指春天的来临和春光的明媚,故有“春风杨柳万千条”的优美诗句。[3]垂柳还表示依恋。“柳”与“留”谐音,因而古人在送别友人时,常相赠柳枝,表示惜别和挽留之情;在西方文化中,willow(柳)象征仁勇,weeping willow(垂柳)则表示悲哀。古时候有戴柳叶花圈来哀悼死者的习俗,所以“to wear the willow”含有“痛失心爱的人,思念亲人”之义。在汉语中,桃可被用来喻指很多事物,除用“桃腮”喻指女子腮色艳如桃以外,“桃李满天下”被用来比喻一个人门生众多;另外,桃也是长寿的象征,人们用寿桃给老人祝寿。而在英语俚语中,peach(桃子)指漂亮女子、杰出的人或极好之物品。
三、英汉植物词的翻译方法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奈达曾说:“文化之间的差异比语言结构之间的差异给译者带来更多和更复杂的情况。”奈达翻译理论的核心部分就是“动态对等”翻译观,“对等”只是“基本相同”,是相对的概念,而非“绝对等同”;其翻译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强调着眼于原文的意义和精神,力求译文读者能够得到和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效果。[4]翻译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跨文化交流,由于英汉民族在地理环境、社会习俗、语义联想等方面存在文化差异,在翻译时,包惠南、包昂认为,既要考虑词语中形象的处理,也要仔细琢磨喻义的表达,既要考虑汉语的民族特色和语言结构,又要考虑英语的文化背景和表达习惯。[5]因此,要使译文读者产生与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反应,在翻译英汉植物词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直译、直译加解释、意译、代换法、引申法等几种方法,力求做到能较为准确、贴切、自然地传递英汉植物词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下文对几种翻译方法举例予以说明。
(一)直译法
直译简洁明快,在译文语言的许可范围内,利用直译能原汁原味、便捷有效地保持原文的各种语义内容和修辞功能,取得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英汉植物词中的确有不少是通过直译相互借入的。
不难发现,英、汉植物词在修辞性比喻的喻体选择方面表现出了一些共性,也就是采取同一喻体去喻指同一事物,反映了英、汉民族对外部世界的共识,这是一种“文化重合”。[6]李国南先生认为:“语言具有吸收外来文化的功能,喻体也可以移植和交流。喻体不带明显的民族文化特征时,从一种语言原封不动地移植到另一种语言中是屡见不鲜的。即使某些带有明显民族特征的喻体,也通过文化传播移植。”[6]汉语中有不少植物喻体就源自英语,如玫瑰象征爱情与幸福、美好,汉语也有用“玫瑰色的梦”指代美梦的表达法。英语中的“酸葡萄”(sour grapes)故事源于伊索寓言里的那只狐狸,它在吃不到架上的葡萄后,居然很能自我安慰地告诉自己“葡萄是酸的”,因此有了“酸葡萄心理”,和“吃不到,说酸”的提法;还有“伸出橄榄枝”( to hold out/offer an olive branch )意即准备讲和,力争和平解决。这些词汇已随着古希腊寓言传入汉语并深深扎下根。而“open sesame”(芝麻开门),“catch/clutch/grasp a straw”(捞救命稻草)等更是成为中国人家喻户晓的词语。
语言、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汉语成语“木已成舟”在《汉英词典》中译为“The wood is already made into a boat”。①又如:
莺儿忙道:“那是我们编的,你老别。”(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九回)
“We made that,” cut in Yinger.“.” (杨宪益、戴乃迭译)
这两个成语根据其喻体形象不难理解其隐含意义,所以可以保留形象进行直译。可见在译文中保持了原文的内容和形式,特别是保持原文的比喻以及形象的民族和地方色彩等,在中西文化不断交融的过程中,通给文化移植介绍给西方读者,具有相当的可接受度,也丰富了译文语言的表达能力。
(二)直译加解释法
有些植物词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蕴含着历史典故或人物的背景,仅用直译的方法来处理势必会造成意义的残缺,为了准确、完整地表达原文的含义,可采用直译加解释法。即先将原文直译,然后附上恰当的解释,这样就能够使听者对习语进行正确的理解。中国有着丰富竹类资源,汉语中有许多以竹为喻体的词语,至今仍被人们广泛使用,如“势如破竹”,“罄竹难书”等,具有形象鲜明、生动直观的特点。但在英语没有相对应或契合的词,总是代以白描,因为英国不出产竹子,当然不可能用竹作为喻体了。以“势如破竹”为例,该成语出自《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比喻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毫无阻碍。该成语可直译加注解释为“carry everything before it, just like splitting a bamboo with irresistible force;(said of a victorious army ) push forward with an overwhelming momentum”②通过采取直译加解释原文含义或加注其背景知识,避免损失其民族色彩形象性和联想意义。
(三)意译法
直译简便易行,但有时过于拘泥于原文的字面意义容易发生误译,可尝试用意译化解差异,摆脱原文束缚而传达其内容。英汉语中有不少与植物有关的典故,有以植物的外形特征进行比喻的,以植物的性质或味道进行比喻的,喻义相同或相近,受各种文化因素以及语言本身的内在因素影响,所采用的喻体或设喻形式却大相径庭。典出莎士比亚《约翰王》(King John)的“paint(gild )the lily”与典出《战国策.齐策二》的“画蛇添足”,在表达“多此一举”这层意思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各自的民族色彩就十分明显。在西方人的心目中,“lily”(百合花)是清白与贞洁的象征,因此给百合花再涂粉抹彩当然被看作是多此一举的行为。采用意译法,仅保留原文的意思而不保留原文表达形式,有利于译语读者的理解,达到殊途同归、传神达意的效果。如:
1.of the eye 掌上明珠;
2.He likes to play.他喜欢打棒球。
3.You are a.你是个令人钦佩的人。
4.A血汗被榨干了的人、被充分利用而如今不再需要的人。
5.The idea that such a lusciousmight be mixed up in murder was terrible.
一想到这么一位甜美而迷人的女子会搅入一场谋杀案实在令人可怕。
(四) 代换法
代换法就是在保留原文交际意义的基础上,用译文中某个概念意义不同但文化意义相近的词代换原文词的方法。英汉语言中有些植物词的形象意义不同,但其文化内涵及交际意义一致或相近。为了不使译文较之原作逊色,译者在翻译时常常使用代换法来克服这些障碍。例如,英语中,“ to spring up like mushrooms”若直译为“雨后蘑菇”,带有些“翻译腔”,因而译为汉语的“雨后春笋”,用来比喻新生事物的大量涌现,蓬勃发展。又如“as plentiful as blackberries”,该词的搭配意义在英语中是约定俗成的,但不能生硬地套用到汉语当中译为“多如黑莓”,在汉语成语中 “多如牛毛”一词在内涵意义上可与其相对应。
(五) 引申法
英译汉时常常会遇到一些植物喻词,按词典上给的词义来翻译,译文就会生硬难懂,甚至造成意思上的曲解。需要根据上下文内容,不拘泥于词的字面意义进行引申才能表达出词语内在含义,以达到忠实、通顺的目的。请看下面两个例子:
1. The only way out is. So long as the Baltic countries nominally acknowledge their Soviet membership, Gorbachev may give them more latitude in running their own affairs, although grudgingly. (Jeff Trimble& Douglas Stanglin)
2. The U.S. has already lost the prewar battle over Iraq, even if it wins ain the Security Council.
这两个例句中,对“fig-leaf”的准确理解对翻译全句至关重要。如果不知该词的出处,不深解其意义的话,就无法翻译。在西方古典绘画和雕塑等艺术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裸体的人物用一小片树叶遮住下体。这种专门用以遮羞的叶子就是无花果树叶。《圣经.创世纪》第三章第七节中描述道:“Then the eyes of both of them were opened, and they realized they were naked; so they sewedtogether and made covering for themselves.”(译文:他们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体,便拿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作裙子。)可知,“fig-leaf”原指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后,产生羞耻感,用来遮盖隐处的无花果树叶,后喻指遮羞的东西或维持体面的事情,引申为“遮羞布”的意思。因此,上面的例句分别译为:
例1译文:唯一的出路是。只要波罗的海沿岸各国名义上承认是苏联的一员,戈尔巴乔夫就可能给它们以更多的自主权。
例2译文:即使美国在安理会赢得了多数选票,这也只是而已,在对伊拉克的战前斗争中它已满盘皆输。
据说,在美国乡村有一种风俗,小学生上学时常给老师带一个擦得发亮的红苹果,以表示对老师的尊敬。于是,由“to polish the apple”(擦净苹果)引申出“送礼、讨好、拍马,阿谀奉承”之意,该说法源于上世纪初,至三十年代开始流行通用,现比喻曲意奉承、讨好巴结的人或行为。如:
3. This called for some extraby employees.( M.S. Davis ) 这就要求雇员们格外了。
4. Mary is an, she will do anything for the boss.玛丽是个,老板叫她干啥她就干啥。
对于译者来说,在英汉植物词的翻译实践中,译者不能盲目地遵循固定的模式或将任何一种方法绝对化,应辩证地掌握翻译方法,在深入了解英汉植物词承载着的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才能译出原文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准确再现原文信息。
①见《汉英词典》(修订版),1997年,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856页。
②见《汉语成语分类英译词典》,2000年,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第416页。
[1] Clark,H.H.& E.V. Clark. Psychology and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Psycholinguistics [M].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77.
[2] 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 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4] Nida. E. A. & Charles R. Tab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M]. Leiden: E. J. Brill, 1969.
[5] 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6] 李国南.辞汇与词格[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Translation and cultural comparison of the words of plant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LI Jing-wen
(Z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angzhou,Fujian, 363000)
The words of plants are given special cultural connotations both in Chinese and English.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the words of plants in translation.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cultural commonnes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words of plants with symbolic meanings through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two languages and summarizes some effective translation methods in practice.
the words of plants; Comparison of cultural connotations; Translation methods
(责任编辑:林劲)
2012-03-16
李静雯(1976—),女,福建漳州人,讲师,学士,研究方向:英汉对比,翻译理论与实践。
H315.9
A
1673-1417(2012)02-006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