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杂考
2012-01-29赵红娟
赵红娟
(浙江外国语学院 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2)
关于虞美人,《史记》、《汉书》只有片言只语,但后世的记载却丰富多彩。美人自刎处有安徽灵璧和淮南定远两说,历史上虞姬墓也就两地皆有。美人死后,鲜血化为原上之草。这是一种能应曲而舞的独特的草,似乎并非我们现在所见到的能开鲜艳之花的虞美人。历史上涌现的庞大的歌咏虞美人的诗词,大致以明代为分界线,经历了由咏草到咏花或花草兼咏的过程。《虞美人》曲流行于唐代,也传诵着这个悲艳动人的故事。第一个以该曲填词的是唐代的无名氏,五代时《虞美人》词则已多见。历代书面文学中的虞美人形象也经历了从同甘共苦到贞节烈妇的演变过程,而在一些民间传说与故事中,虞美人却是一位巾帼英雄。
一、虞美人墓考
虞姬墓现在是安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王学平《千载沧桑虞姬墓》云:“灵璧县地处皖东北,虞姬墓位于灵璧县城东15华里,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张祖彦《项羽、刘邦和他们的故乡》曰:“在安徽灵璧县城东十五里有虞姬墓。”[2]张先生还说,当地群众一谈起霸王和虞姬,往往流露出同情和信仰的心情,他们在虞姬墓上刻了“巾帼千秋”四个大字。虞姬墓出现在灵璧,当是受《史记》、《汉书》霸王别姬的描写的影响。别姬既在垓下(今安徽灵璧),自刎在垓下也就无疑了。这当是历来人们的普遍推理,故宋以来文人吟咏凭吊的多是它,直到现在还存在的也是它;而淮南定远的虞姬墓则只能尘封在极少的历史记载中。
《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壁垓下,军少食尽,汉军围之数重。项羽夜闻四面皆楚歌,惊曰:“汉已得楚乎,何楚人之多也!”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乃悲歌慷慨,自为歌诗:“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羽泣下数行,左右皆泣,莫能仰视。遂上马,溃围南出。《汉书》中言“美人姓虞氏”,而不言“名虞”,其他所述则与《史记》基本相同。
细观《史记》、《汉书》,只叙及霸王别姬之事,并未言及美人自刎。但据唐张守节《史记正义》所引《楚汉春秋》虞姬酬和霸王之歌,则虞姬显然有自杀之意。歌曰:“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但自杀在何处,亦未提及。大众的推理当然就是哪里离别就哪里自刎,故垓下(即灵璧)宋以来一直有虞姬墓存在。范成大《石湖居士诗集》卷一二《虞姬墓》就自注曰:“墓地在虹县下马铺北三十七里。”元王恽《秋涧集》卷四《虞姬墓》,除诗中指明墓在凤阳东外(“一丘凤阳东,粉黛见石纪”),诗题后更明确注明墓地“在灵璧县东三十里,虹县道南,阴陵山北”。
灵璧原本是虹县的灵璧镇,宋元祐元年割出,置为灵璧县。南渡后,没于金,城郭为废墟六十余年。宋楼钥《攻媿集》卷一一一详细叙述了从虹县到灵璧县虞姬墓的行程,以及北地沦落后的荒凉景象:“二日癸未,晴风,车行八十里,虹县早顿城门不容车,乘马入驿,市井多在城外。驿之西有古寺,大屋二层,瓦以琉璃,柱以石,闻其上多米元章诸公遗刻,三年前于寺中待使。客饭后,乘马行八十里宿。灵璧行数里,汴水断流。人家独处者皆烧拆去。闻北人新法,路旁居民尽令移就邻保,恐藏奸盗,违者焚其居。有一鹿起草间,截马前。西去两岸皆奇石,近灵璧东岸尤多,皆宣政花石纲所遗也。虞姬墓在西岸荒草中,横安二石板,相去尺余。隆兴间我得泗虹,以此墓为界。”
虞姬墓何以又会在定远?这是因为传说美人曾随霸王自垓下溃围,渡淮水,至定远才自刎。元末明初谢肃《密庵集》卷二有《虞美人歌》并序曰:“曩余从戎定远,过美人墓。父老为余言,美人从羽,自垓下溃围,渡淮,汉军且追及,美人乃自刎,此其处也。”其诗歌对此更有详细叙述:“山河百战雄图丧,顾妾何劳悲玉帐。宝剑临危妾自裁,素心不贰君应谅。愿从跃马出重围,艰难又渡淮西涯。终将血染原上土,空余碧草春离离。我忆从军经此地,南公慷慨言遗事。”又《东坡诗集注》卷四《虞姬墓》云:“帐下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苍皇不负君王意,独有虞姬与郑君。”此诗是苏轼《濠州七绝》组诗之一,显然咏的也是濠州定远的虞姬墓。
定远的虞姬墓尽管现在不太为人所知,但它早在初唐时就已存在了。《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虞姬墓在濠州定远县东六十里。长老传云项羽美人冢也。”《括地志》为唐地理著作,虽题魏王李泰撰,实出萧德言等人手笔,成于贞观十六年(642)。可见,在初唐甚至更早以前,定远虞姬墓可能就已经存在,但较少见于诗文。
留存至今的灵璧虞姬墓千百年来也多是草中一丘。特别是南宋,北方为金兵所占,民居被焚,荒草凄凄,禾黍离离,虞姬墓前冷落特甚。楼钥《攻媿集》卷七《灵璧道中》曰:“古汴微流绝,余民尚孑遗。髙丘祠汉祖,荒草葬虞姬。垓下空陈迹,鸿沟怆近时。膏腴满荆棘,伤甚黍离离。”但比起戚姬来,虞姬已属幸运。范成大《石湖居士诗集》卷一二《虞姬墓》曰:“刘项家人总可怜,英雄无策庇婵娟。戚姬葬处君知否,不及虞兮有墓田。”
二、虞美人草与虞美人花考
传说虞姬拔剑自刎于帐中,碧血化成了虞美人草。《宋诗纪事》卷四二《虞美人草行》曰:“三军败尽旌旗倒,玉帐佳人坐中老。香魂夜逐剑光飞,清血化为原上草。”元末明初谢肃《密庵集》卷二《虞美人歌》曰:“终将血染原上土,空余碧草春离离。”明沈自征《霸亭秋》杂剧中,秀才杜默曰:“那虞美人略不炎凉,竟自刎颈身亡,血化为虞美人之草。”
按理,此草应产于垓下,或是虞姬溃围后的自刎处定远。奇怪的是,它似乎只产在蜀中。《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第一二四卷引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曰:“舞草出雅州,独茎,三叶,叶如决明。一叶在茎端,两叶居茎之半,相对。人或近之及抵掌讴曲,必动叶,如舞也。”又引《益州草木记》曰:“雅州名山县,出虞美人草。花叶两相对,人或近之,即向人而俯。如为唱《虞美人》曲,则此草相应而舞,他曲则否。”又引明王象晋《群芳谱》曰:“虞美人草,独茎,三叶,叶如决明。一叶在茎端,两叶居茎之半,相对而生。人或近之,抵掌讴曲,叶动如舞,故又名舞草。出雅州。”《说郛》卷三三引《锦里新闻·虞美人草》曰:“父老云,曾有人于和夷坝见此草,偶歌之叶虞韵,遂舞动如醉者然,因是登之志。”和夷故地虽有四川名山和湖北武当山两说,但此条既属锦里新闻,和夷当在名山。除名山县产舞草外,蜀中褒斜山、紫盖山亦产此草。《说略》卷二八引《贾氏谈录》曰:“褒斜山谷中,有虞美人草,状如鸡冠,大叶相对,或唱《虞美人》,则两叶如人拍掌之状,颇中节拍。”《广群芳谱》卷四六引《四川志》曰:“潼川西三十里紫盖山,产虞美人草。”
《酉阳杂俎》、《群芳谱》仅言舞草应曲而舞,其曲并非特定,而《益州草木记》与《贾氏谈录》则皆言相对唱《虞美人》曲时,其草才舞。据《碧鸡漫志》,《虞美人》旧曲有三,“其一属中吕调,其一中吕宫,近世转入黄钟宫”。因此王灼有了疑问:“此草应曲而舞,应旧曲乎,新曲乎?”《东斋记事》卷四则明确指出《益州草木记》所言为谬:“虞美人草唱他曲亦动,传者过尔。”那么舞草何以会应不同之曲而舞?《梦溪笔谈》卷五《乐律》对此作了探讨:“高邮桑景舒,性知音……旧传有虞美人草,闻人作《虞美人》曲,则枝叶皆动,他曲不然。景舒试之,诚如所传。详其曲声,曰皆吴音也。他日取琴,试用吴音制一曲,对草鼓之,枝叶亦动,乃谓之《虞美人操》。其声调与《虞美人》曲始末无一声相似,而草辄应之与《虞美人》曲无异者,律法同管也。”其实舞草何以会舞,宋代宋祁说得更简单明了,就是因为草甚纤柔,易为歌气所动。《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第一二四卷引其《娱美人草赞》曰:“蜀中传虞美人草,予以‘虞’作‘娱’,意其草纤柔,为歌气所动,故其叶至小者,或动摇,美人以为娱乐耳。翠茎纤柔,稚叶相当,逼而歌之,或合或张。”这样的草为蜀中特有是可能的,至于言仅应《虞美人》曲而舞,则是人们寄怜爱之情于虞姬罢了。
以上所言虞美人草,似乎与我们现今所见虞美人花不同。当今虞美人花,亦称丽春花,罂粟科,一年生草本,具粗毛,叶互生。夏季开花,颜色鲜艳,有朱红、紫红、深紫或白色。子房圆球形,种子细小。这种花易栽培,我国各地皆有,供观赏所用。据《辞海》,它原产自欧洲,但至迟在明代即已传入我国。《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第一二四卷引明王世懋《花疏》曰:“虞美人,一名满园春,千叶者佳。”既名为满园春,当为颜色鲜艳的虞美人花。成书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陈淏子的《花镜》曰:“虞美人,江浙最多,丛生,花叶类罂粟而小,一本有数十花,茎细而有毛发,蕊头朝下,花开始直,单瓣丛心,五色俱备。姿态葱秀,因风飞舞,俨如蝶翅扇动,亦花中妙品。”[3]这里记载的才是我们今天所见的虞美人花。也许是因为此花姿态纤柔,应风而舞,有蜀产虞美人草之特征,故亦名之“虞美人”。
综观千百年来文人咏虞美人之诗词,大致经历了由咏草到咏花或花草兼咏的过程。宋陈师道《咏虞美人草》曰:“幽草默通神,旧题虞美人。长言方度曲,应节若翻身。律吕声相召,云龙气自亲。无情犹感会,不独在君臣。”宋洪适《盘洲集》卷九《虞美人草》曰:“尤物钟芳草,虞兮奈若何。动摇缘体弱,非是感悲歌。”两诗言草为美人所化,但否定草舞仅是为了项王。宋萧德藻《咏虞美人草》曰:“鲁公死后一杯荒,谁与竿头荐一觞。妾愿得生坟土上,日翻舞袖向君王。”这是借草舞替虞姬立誓,愿与项王生死相随。宋辛弃疾《浪淘沙·虞美人》曰:“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至今草木忆英雄。唱着虞兮当日曲,便舞春风。”这是借草舞春风言美人在思忆项王。宋姜夔《虞美人草》曰:“夜阑浩歌起,玉帐生悲风。江东可千里,弃妾蓬蒿中。化石那解语,作草犹可舞。陌上望骓来,翻愁不相顾。”这是借草舞言美人的痴心。易幼学《咏虞美人草》曰:“霸业将衰汉业兴,佳人玉帐醉难醒。可怜血染原头草,直至如今舞不停。”这是借草舞感慨美人自刎,香消玉殒。显然,以上诗词所吟咏的均是应风而舞的虞美人草。
明北涧《咏虞美人草》曰:“春姿忽作秋莲萎,一寸刚明曾不死。明年原上野花繁,一枝自托华风起。袅袅娉娉不成艳,态度浅深生色染。向人欲诉却无言,寂寞千年恨难掩。芳郊游女宛转歌,停车拍手看婆娑。”花枝纤柔,袅袅娉娉,花繁艳丽,颜色深浅不一,显然咏的是虞美人花。明末清初陈维松《迦陵词全集》卷四《虞美人花》曰:“楚歌四面,战旗一片。岁岁江东,此花渍透。还是垓下重瞳,旧啼红。刘郎原庙空千古,咸阳树,银雁飞何处。英雄儿女谁怜,总付东流野花愁。”从诗题及内容看,显然也是在咏花。明徐茂吴《咏虞美人草》曰:“楚宫人去霸图移,胜有芳名寄一枝。邑露晚妆余涕泪,临风夜舞忆腰肢。乍翻尚自疑红药,欲刈终难混绿葵。若使灵均当日见,不将哀怨托江蓠。”临风夜舞,花似芍药、绿葵,咏花而兼及舞草。又:“红颜一日尽江湄,芳草能传易代姿。尚想施朱留片萼,翻疑化碧有丹枝。迎风似逐歌声起,宿雨那经舞袖垂。征艳莫教轻委地,徘徊犹似美人贻。”①这也是花草共咏,透过飞舞的花草,似乎能想象到虞姬楚歌、楚舞的绝代风姿。由此可见,明清以来的咏虞美人草诗,实际上多是咏花,或咏花而带草,花草难辨。但不管咏花还是咏草,都一律在评论着那个风流、缠绵而又悲壮的故事。
三、《虞美人曲》考
亡国之君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悲恨幽苦,千百年来不知感动了多少人。其曲牌来源亦与霸王慷慨别姬的动人故事有关。宋王灼《碧鸡漫志》对此有较详细的考证:
《虞美人脞说》称起于项籍虞兮之歌,余谓后世以此命名可也,曲起于当时非也。曾子宣夫人魏氏作《虞美人草行》有云:“芳心寂寞寄寒枝,旧曲闻来似敛眉。”又云:“当年遗事总成空,慷慨尊前为谁舞。”亦有就曲志其事者,世以为工。其词云:“帐前草草军情变,月下旌旗乱。褫衣推枕怆离情,远风吹下楚歌声,正三更。抚骓欲上重相顾,艳态花无主。手中莲萼凛秋霜,九泉归去似仙乡,恨茫茫。”黄载万追和之,压倒前辈矣。其词云:“世间离恨何时了,不为英雄少。楚歌声起霸图休,却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蔓葛荒葵城陇暮,玉貌知何处。至今芳草解婆娑,只有当时魂魄未消磨。”
关于《虞美人》曲产生的时间,王灼认为其命名虽取典于项羽垓下悲歌别姬,然其曲却并非起于当时。但此曲至迟在唐代已较为流行。唐崔令钦《教坊记》就载有《虞美人》曲名。崔氏的生平无考,但从书中所记多为开元时事看,其人当离盛唐不远。
曾子宣夫人魏氏为宋人,据其《虞美人草行》“旧曲闻来似敛眉”一句来看,《虞美人》曲调充满了愁恨悲苦。就此曲作歌词以志霸王别姬之事者,王灼未言明是谁,概已不可考。但此位无名氏生活的朝代,《全蜀艺文志》卷二五、《升庵集》卷七九等均以为是唐。过去认为该调之作以李煜词为最早,但此无名氏既是唐人,词又按调名本意作,因此,他似乎才是第一个以《虞美人》曲牌填词者。
追和者黄载万则是宋人。值得注意的是,和词之体与唐无名氏的并不相同。唐无名氏的一首为双调五十八字,上下阕均两仄转三平;而黄氏一首为双调五十六字,上下阕是两仄转两平。其实前一体的《虞美人》词在五代时就已经十分常见了。除南唐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与“风回小院庭芜绿”两首外,其他《虞美人》词,像南唐冯延巳四首、前蜀毛文锡二首、后蜀孙光宪二首等,均为前一体。
《敦煌曲子词》亦有《虞美人》,其词曰:“东风吹绽海棠开,香麝满楼台。香和红艳一堆堆,又被美人和枝折,坠金钗。”又:“金钗钗上缀芳菲,海棠花一枝。刚被蝴蝶绕人飞,拂下深深红蕊落,污奴衣。”以上有人视为双调,但任二北先生认为是单调,理由是:“一则通首叶平,二则前后语气不同,三则内容杂弱。如前结与后起均不离‘金钗’,前起与后起之次句均不离‘海棠’。”[4]据词调一般情形,单片发生在前,双叠在后,故任先生认为敦煌体当为此调之最早体,但它显然是民间之作。据《碧鸡漫志》,《虞美人》旧曲有三,“其一属中吕调,其一中吕宫,近世转入黄钟宫”。曲之变化多样也形成了词体的多样。
《虞美人》是先有曲名,后才用作词牌名,且一开始其词确实与霸王末路、美人自刎有关。其后犹有以《虞美人》词牌咏及虞美人的。如《花草粹编》卷一二引后蜀文珏《虞美人》曰:“歌唇乍启尘飞处,翠叶轻轻举。似呈舞态逞娇容,嫩条纤丽玉玲珑,怯秋风。 虞姬珠翠兵戈里,莫认埋魂地。只因遗恨寄芳丛,露和清泪湿轻红,古今同。”又如《稼轩词》卷四《虞美人》云:“当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风好。拔山力尽忽悲歌,饮罢虞兮从此奈君何。 人间不识精诚苦,贪看青春舞。蓦然敛衽却亭亭,怕是曲中犹带楚歌声。”
四、虞美人文学形象考
历代书面文学中的虞美人形象经历了从同甘共苦到贞节烈妇的演变过程,而在民间传说中,虞姬则是一位巾帼英雄。
在书面文学作品中,虞姬首先是以一个能与项羽共患难的形象出现的。《东坡诗集注》卷四《虞姬墓》云:“帐下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苍皇不负君王意,独有虞姬与郑君。”楚汉战争初,项羽之臣已多有背叛。垓下之败,项羽之臣更是纷纷投汉。刘邦因命项羽之臣皆名籍,独郑氏当时不奉诏。刘邦于是诏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驱逐郑氏。大苏是通达之士,若按迂腐之见,项羽落魄时能患难相共的,当只有自刎的虞姬。因为郑氏虽然最后没有奉诏,但项羽死后他曾屈节属汉。故小苏就只赞扬虞姬,其《栾城集》卷三《虞姬墓》诗曰:“布叛增亡国已空,摧残羽翮自令穷。艰难独与虞姬共,谁使西来敌沛公。”明李东阳《怀麓堂集》卷一九《虞美人》也褒扬虞姬在项羽危难时刻独不负恩:“按剑孤营落日昏,楚歌声里汉兵屯。当时国士无存者,独有虞姬不负恩。”高启《大全集》卷一《虞美人曲》赞颂虞姬能为霸王效命而丝毫无憾:“回灯拥绿髻,向剑蹙青蛾。效命自无恨,君王其奈何。”明沈自征《霸亭秋》杂剧中的落第秀才杜默亦视虞姬为不趋炎附势、能共同患难之人。他认为读书人有一件比不上项羽,那就是从来贤士,如买臣、苏秦等,到困穷时节,往往被妻子交谪;而项羽在垓下时,“那虞美人略不炎凉,竟自刎颈身亡”。自刎之后,美人的灵魂也不背主忘恩,彭孙贻《茗斋诗余·虞美人》曰:“朱颜施草红犹在,暮雨生愁泪宛然。幽恨只迷江畔路,春风不入汉宫妍。”虽有英布、周殷等背楚,但有这样生死与共的美人,项羽英灵应有所安慰。全祖望《鲒埼亭诗集》卷二《虞美人词》曰:“鸿沟既割归太公,旋复背之非英雄。美人临死何从容,有此差足慰重瞳。英布周殷愧入地,蒙面何以见江东。芳魂至今舞春风,其与项庄拔剑之意将无同。”
宋明以来,伴随着程朱理学对人们思想的长期禁锢,垓下自刎的虞姬形象逐渐被涂上了贞节烈性色彩。元王恽《秋涧集》卷四《虞姬墓》曰:“君王大事去,饮诀共欷歔。感君伉俪恩,死不为汉鬼。一丘凤阳东,粉黛见石纪。空余山头草,才歌叶披靡。定应月夜魂,长绕乌江水。”这里的虞姬形象虽是感于夫妻情深,不屈于暴力,但已经有了“生为项家人,死为项家鬼”的贞节意味。杨维桢《铁崖先生古乐府》卷二有:“拔山将军气如虎,神骓如龙蹋天下。将军战败歌楚歌,美人一死能自许。苍皇伏剑答危主,不为壄雉随仇虏。江边碧血吹青雨,化作春芳悲汉土。”就是在褒扬虞美人之贞节,且暗讥吕雉不如虞美人之烈。尽管如此,美人之节似乎还令诗人感到些许遗憾,因为美人虽然化作了青草,但终托的却是汉土。
在明抄本《汉公卿衣锦还乡》杂剧中,虞姬则俨然是可以得到旌表的节妇。虞姬自杀前言:“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活是项家人,死是项家鬼。”该剧是以汉高祖平项羽定天下比明太祖之战胜群雄,浑仪宇宙。它实际上反映的是明初的正统思想观,剧中的虞姬成为贞节烈妇也就并不奇怪了。《雍熙乐府》卷五《点绛唇·香嚢怨》有曰:“贞烈妇的传奇,做一个秋胡戏妻……做一个别虞姬。”可见,清代是有把虞姬塑造为贞节烈妇的戏剧的。
楚汉时的虞姬当然不会存有过重的贞节之念,但深受理学侵染的文人,却执着于在美人身上挖掘这一内涵,甚至探讨了美人之节得不到后世旌表的原因。元末明初谢肃《密庵集》卷二《虞美人歌》并序曰:
余尝读史,至西楚霸王项羽所作垓下帐中歌,知其深爱虞美人及骓马。故骓马尚不忍睹,况美人乎!而世言羽败垓下,美人恐为汉军得,以剑自刎死。然此事马、班皆弗载,岂偶遗之,亦难明矣。曩余从戎定远,过美人墓。父老为余言,美人从羽,自垓下溃围,渡淮,汉军且追及,美人乃自刎死,此其处也。是则美人岂乏古烈妇风哉!及过宿迁,美人乡也。以其有殉主之节,而祠焉已久。征父老之言,益信。盖事有不幸者如美人,徒以羽残暴失国,人恶道之,亦使美人之节不白于天下。余甚悲之,故作是诗,以咏歌美人之遗事云。
作者举“世言”、定远“父老之言”以及美人故乡宿迁“祠焉”,来互相佐证,美人自刎是恐为汉军追及而不得清白。因此,作者热烈赞颂美人不乏古烈妇之风,并进而认为美人之节长期湮没无闻,纯粹是因为项羽“残暴失国,人恶道之”。他之所以写此《虞美人歌》,目的也只有一个:张扬美人烈妇之风、殉主之节,使天下皆能以之为榜样。
在民间传说与故事中,虞姬则是个巾帼英雄。据张祖彦《项羽、刘邦和他们的故乡》载:“当地群众一谈起霸王和虞姬,往往流露出同情和信仰的心情,他们在虞姬墓上刻下‘巾帼千秋’四个大字。”[2]传说中,虞姬武艺高强,有端盆离地之力。莫高先生曾搜集与整理《项羽的传说》三则,[5]其中《拔发过山和掇桶过岭》一则写人们踊跃跟随项羽驱除暴君。以卖艺为生的上虞虞姑娘,父母被狗官儿子打死,于是投奔项羽。项羽要试试虞姑娘的武艺,她就在一座山头上拉起自己的头发,奋身跳到另一山头上。她又坐在盆里,连盆带人掇过门槛。项羽因此收下了她,带她去打秦二世。虞姑娘武艺高强,有智有谋,打仗十分勇猛。项羽很喜欢,就收她为妃,大家都叫她虞姬娘娘。
在民间传说中,虞姬还不是一般的女英雄,项羽的叱咤风云似乎也全是因为有了她。浙江省民间故事集成《湖州市故事卷》中《虞姬死后霸王败》一则就传说项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原因正是有虞姬骑白马在前冲锋陷阵,项羽紧跟其后,军队如同一道坝,向前碾压过去,因此敌兵总被项羽的军队压得落花流水,大败而归。经过分析钻研,韩信终于找到了失败的原因。于是在交战时,派五百裸体兵突然向虞姬冲去,羞得虞姬只好停止了冲锋,并拔剑自刎。死前嘱咐项羽,不要埋葬自己的尸体,把它装在车上,打战时让车子冲在前面,以保得胜。项羽按虞姬的话去做,果然仍次次获胜。后来尸体腐烂了,项羽只好忍痛将虞姬埋葬。坝(霸)是由泥(虞)筑成的,②泥没有了,坝岂能不塌?此后项羽的军队一败再败,最后,项羽被迫在乌江自刎。故事中的虞姬成了能力超人的神奇女将。这种对虞姬的美化,不仅表达了人们对虞姬的热爱与钦敬,也隐寓了对西楚霸王项羽失败的惋惜与同情。
注释:
①以上所引诗句,未注明具体出处的,均引自《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第一二四卷《虞美人部艺文》。
②湖州方言“虞”、“泥”音近。
[1]王学平.千载沧桑虞姬墓[J].安徽税务,1998(6):22.
[2]张祖彦.项羽、刘邦和他们的故乡[J].文物天地,1982(4):31-32.
[3]沈雨梧.论陈淏子的《花镜》[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5(4):49-53.
[4]任半塘.敦煌歌辞总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611.
[5]莫高.项羽的传说[J].民间文学,1982(1):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