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话题作文的特点与写作
2012-01-29张家群
张家群
(徐州市第八中学,江苏 徐州 221000)
浅论话题作文的特点与写作
张家群
(徐州市第八中学,江苏 徐州 221000)
从1999年高考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开始到现在已连续多年写话题作文了,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各地中考话题作文也由2000年的百分之十左右,上升到2010年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显而易见,话题作文占据了考试作文命题的主体地位,大有一发不可收之势。那么,话题作文为什么会受到全国各地命题者如此青睐呢?这是因为话题作文能更好地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展现才华,便于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更加体现公平竞争的氛围。话题作文之所以得到学生的认可,是因为它创造了更加宽松、便于扬己之长的环境,为学生插上了自由创作的翅膀。有鉴于此,本文就谈一谈话题作文的特点及写作问题。
一、话题作文的特点
(一)内容立意的开放性
以前的作文题不外乎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两种。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相比,区别在于:虽然都有“题”,但命题作文的“题”是标题,所有学生都共用这个标题,而话题作文的“题”是话题,学生可以在话题的范围之内拟标题,也可以直接使用话题。命题作文指定了作文题目后,学生没有选择,在同一个题目下,主题和内容大致相同。作文给出题目或是限制文体,就等于给学生划了一个圈,你有多大的能力也只能在圈里跳。你熟悉这个主题也好,不熟悉也好,你擅长这种文体也罢,不擅长这种文体也罢,都别无选择。这就是命题作文天生的缺陷,而话题作文恰恰弥补了这一缺陷。
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相比在形式上也是不同的。区别在于虽然都有“材料”,但两者对待材料的态度不完全一样。材料作文是根据材料来作文,也就是说,所写作文的主题、内容甚至是文体都必须与材料的内容和形式一致。例如,某市1997年中考题:初一学生小明成绩很好,但其家长为了挣钱,让小明去外地打工。请你给小明的家长写一封信,讲清让小明复学的道理。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它的内容、主题、文体都作了限制,这种限制阻碍了学生写作才能的自由发挥。
话题作文虽然也有材料,但话题作文所给的材料仅仅是对话题的说明、解释,或者说是一个例子,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话题。话题作文的核心是话题,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话题的要求而无须照顾材料的内容来作文。例如,2003年高考作文的话题是“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识”,引出这一话题的材料是一则寓言故事,其情节并不复杂,多数学生都听说过,但却引人深思。这位富人因关系不同,对同类现象却产生了不同的判断。现实生活常有这种类似的事情。学生在阅读材料时,自然会考虑“感情上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识”之间的关系。作文试题用“智子疑邻”的故事作为材料,但并没有限定学生一定要用这个材料,这在试题要求中交待得很清楚:“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可不用。”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文章中张扬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长处,可以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真知灼见,抒发自己内心涌动的情感。
(二)文体的开放性
话题作文都是让学生自选文体,这与命题作文是不同的。有些命题作文限定文体,即使不限定文体,有些命题本身就决定了文体的性质。如“往事”“离别”等题目本身就带有记叙文的性质。而话题作文的文体不受限制,可以自选。其根本原因是可以自拟题目,不同的题目当然可以使用不同的文体,就是同一题目,有的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文体,这种文体的开放大大扩大了学生的自主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除一般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常用体裁外,寓言、杂文、小说、日记、故事等不拘一格。例如,2001年高考作文是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由于不限文体,一批优秀作文面世了,如古白话体《赤兔之死》纯熟精到,文采飞扬;寓言体《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用语双关,诙谐幽默;杂文体《呐喊,不能容忍道德的沦丧》语句精练,极富哲理;小说《成长大学报名启示录》想象丰富,发人深省;日记体《一个落榜生的日记》环环相扣,简洁明快;故事《黄河需要诚信》内容丰富,感情炽烈。这些佳作之所以让人叫好,有的还得了满分,就在于它们突破了一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模式,不拘一格,大胆创新,亮出了风采。
文艺美学认为:“人的一切有益的活动都是争自由的,文艺主体的活动就充分体现了人的自由的本性。文艺活动自由本性的具体表现方式就是主动性和受动性的和谐统一。受动性和主动性是文艺活动自由本性的规定性,不论离开主动性还是离开受动性,都难以揭示文艺主体的自由本性。”这里所说的文艺活动应包括写作活动,自由性是它的本质特征。离开了自由性就没有写作活动,而自由性又包括受动性和主动性。写作活动是受动性和主动性的统一。受动性即创作者所受到的限制。主动性即创作者的自由性。话题作文正体现了受动性和主动性的特点,话题作文要求文章必须与话题有关,这体现了受动性。自拟题目,自选材料,自定文体的“三自”原则,体现了主动性。
二、话题作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处理好“话题”与“题目”的关系,让题目亮起来
“话题”与“题目”二者既相关又不同。在话题作文中,“话题”是所限定的写作范围,是进行思维的中心点。有的话题比较大,要求学生自拟题目,如学生把话题当题目来用,往往难以下笔,写出的作文比较宽泛。所以,学生应在话题的范围内自拟一个本人可写的,范围较小、内容具体的题目。如以“发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由于“发现”的外延很大,学生必须另立一个外延小的题目才便于下笔。假如写记叙文,可拟“我发现了美”“我发现了××的秘密”;如写议论性的杂感文章,可拟“小议发现”“我发现苦中有乐”等,这些更具体化的题目,比起“发现”自然要好写,而且笔墨更易集中。
当然,题目小还不够。俗话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画龙须点睛,文章若能有一个简洁、醒目、动人、出彩的标题,就是给文章点了睛。这既能激发自己的写作灵感,又能抓住读者的心,产生让人眼睛一亮的效果,这就等于有了一个成功的开端。那么,话题作文如何拟题呢?有的同学直接以话题为题目,这当然省事,前提是所给话题本身就很新颖,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等。如果所给话题很大,而且是一个词语,如《发现》《诚实》等为话题,这种办法就不行。那就要在话题的前边或后边加上适当的词语,使题目外延小一些。还可根据所给话题及其提示,拟一个虽不含话题原词,但包含话题寓意的标题。这种拟题方法最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最容易出彩。如以“诚信”为话题,题目就可以拟为《人生最宝贵的》《做人之本》等,这样的题目既含蓄又引人深思。
(二)处理好话题与写作内容的关系,让想象飞起来
在学生的话题作文中,一些学生存在着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所写的文章内容与所给话题不一致。分析其原因,有的学生是由于不懂得所写的内容必须与话题相关这一要求造成的。他们片面理解话题作文就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有的学生是因为对所给的话题生疏,无话可写或可写的东西不多,于是另起炉灶,东扯葫芦西拉瓢,写与话题无关的内容;还有的学生是因为审题不清造成的,殊不知,话题作文同样需要认真审题,如若不慎,也会造成跑题现象。我们必须清楚:虽然话题作文不像命题作文或材料作文那样束缚人,但所写的内容也必须与话题相关,否则就不符合命题要求了。
文章的内容与话题相关只是基本要求,要使文章出彩,还要使文章内容新颖。怎样使文章内容新颖?那就要开动脑筋,让想象飞起来,也就是要充分发挥合理而新奇的想象,大胆虚构,超越时空,丰富和突出事物的形象性,使文章神思飞扬,灵气飞动。“踏花归去马蹄香”,作为花香,既看不见,又摸不着,难以具体形象地进行描绘。然而,画家描绘了“蝴蝶追马”,让人因“马蹄香”而引得蝴蝶追马,人们就会从“马蹄香”想到“踏花”,显示了想象的魅力。
当然,想象不是无本之木,不是无源之水。要想使想象飞起来,就要平时注意留心,不断地从现实生活中捕捉富有时代气息的人、事、物、景,加以提炼升华,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三)处理好话题与主题的关系,让主题高起来
话题只是命题人所限定的写作范围,它不是一篇文章的主题。同一个话题可以引出多方面的谈话内容,而每一方面的谈话内容又可以有各自不同的主题。但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主题,如果一篇文章中这也谈那也讲,东拉西扯,这样的文章也就没有了主题,至少也得算主题不集中,或者不明确。如以“读书”为话题作文,如果一会儿谈读书的方法,一会儿又谈读书的感受,一会儿又讲读书的好处,虽然也没有离开话题,但作为一篇文章,主题就显得不集中了。
文章的主题不仅要集中,而且要高远,“千古创新意为高”内容创新首先是立意新,要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联想,寻求多种答案,从中选择最佳角度立意。如采用求异思维,反向思考问题,提出与正面或常见观点不同的看法,发人所未发。一般来说,在强调创造性与个性的当今时代,成功的求异思维,因其作文有新颖而独特的见解,常常会得到较高的评价。如“近墨者未必黑”“弄斧就要到班门”等,常常会写出立意新颖而高远的文章。
(四)处理好文体不限与文体规范的关系,让形式新起来
在话题作文中往往有“文体不限”的说明,但“文体不限”不等于不要文体,可以写出四不像的文章。而是指写出什么样的文体都行,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去写。对于一篇文章而言,还是有文体限制的。如小说要体现故事情节的曲折,人物形象的鲜明;记叙文要体现记叙的要素,记叙具体,描写生动;议论文要体现议论的要素,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应用文要有自己固定的格式,等等。这便要根据文章内容确定文章体裁。
当然,文体的规范,并不排斥创新。相反,打破传统的固定模式,能够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关键是要根据表达思想的需要,找到一个适合的结构安排。比如,采用片断粘贴形式来结构全文,往往使文章新颖别致,内容丰富,主题突出。如2001年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就是用这种片断粘贴的方式,写出了赤兔马的几个不凡的经历,突出了“诚信”的主题。这种片断粘贴形式类似于电影镜头的组接,实际上应属于散文结构的一种,当然要符合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正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