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变就业观念 提高就业能力

2012-01-29温晓娣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年18期
关键词:就业率毕业生素质

温晓娣

嘉兴学院商学院 浙江嘉兴 314001

转变就业观念 提高就业能力

温晓娣

嘉兴学院商学院 浙江嘉兴 314001

就当前就业形势,提出从“软”“硬”两个方面着手对大学毕业生进行教育与指导。“软”就是要转变就业观念,做好投身到基层工作的思想准备;“硬”就是要提高包括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在内的综合就业能力,打好扎实基础。全面提升就业质量,必须以“硬”为基本,以“软”为关键。

就业质量;就业观念;就业能力

Author’s address School of Business, Jiaxing University, Jiaxing, Zhejiang, China 314001

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得如何,可以用两个概念来进行说明,一个是就业率,一个是就业质量。就业率是教育主管部门用来衡量一所高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人才培养情况,同时也反映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人才供求关系。就业质量则是指毕业生就业状况的优劣程度,包括就业地区流向、就业单位性质、薪金水平、入职匹配度、就业满意度、职业发展前景等方面[1]。简单地说,就业率只能反映就业人数的量,而就业质量才能真正反映大学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却保持着一个相对稳定的“就业率”,而且保持稳中有升。由于教育主管部门将就业率与高校的招生相互挂钩,导致部分高校为提高就业率而不择手段,花样百出,部分高校甚至出现“假就业”“被就业”的现象[2],带来极坏的社会影响。因此,就业率是无法全面客观反映毕业生就业质量、就业结构等复杂的就业现状的。况且就业率数字本身所承载的“含金量”及可信度又是值得商榷的[3]。就业问题不光是“量”的问题,关键还要看“质”,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都很重要。

1 就业形势严峻,机遇与挑战并存

近年来,随着高等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有630万人,比2009年增长近20万人,2011年是660万人,2012年达到680万人[4]。不断攀升的毕业生就业大军,使毕业生就业问题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加之每年就业不成功而沉积下来的毕业生,更使大学生就业问题难上加难,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对完成就业工作任务是巨大的挑战。

同时也应看到,在经济发展变革迅猛的今天,就业机会也是非常多的。比如,国家正在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大力发展新兴产业,这些经济发展战略将会创造许多新的就业机会,这对大学生就业大军来说是难得的机遇。就业形势严峻是巨大挑战,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是宝贵机遇,面对就业问题,挑战与机遇并存,全面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升就业质量,必须从“软”“硬”两个方面来进行:“软”要转变传统就业观念,“硬”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2 转变就业观念,做好思想准备

站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十字路口,广大毕业生首先要转变就业观念,做好投身基层、服务人民的思想准备,才能在严峻就业形势面前占有一席之位。在每年大学生找工作的过程中,大多数人开始就把目标锁定在某几个大城市、某几个大公司、政府公务员,或高收入、高地位的工作岗位。但已时过境迁,如今的大学毕业生不像以前那样,毕业就能找到一个比较“体面”的工作。在新形势、新时期、新背景下,首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投身基层单位,响应国家号召,到祖国建设急需人才的地方去;其次,广大毕业生还要自立自强,不等不靠,积极进行自主创业,自力更生。

2.1 投身基层,服务人民

近年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心放在民生,建立和谐社会是最大目标,国家逐步将发展的重心由东南部转移到中西部;城镇化建设逐步加快,基层经济建设和服务产业都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在现实中,广大毕业生依然把目标锁定在大城市、大公司,大城市、大公司的就业岗位竞争相当激烈,由此无形中也给自己找工作的过程加上阴影,难度系数相当大。《教育部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也明确指出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部队建功立业”[4]。必须要让广大毕业生认识到,基层工作同大城市、大公司的工作并无本质区别,只是分工的不同,同样是为社会做贡献,而且越是在基层工作,越能体验到基层工作的乐趣,积累宝贵的经验,为将来更发好的发展打好基础。

2.2 自主创业,自力更生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之下,自主创业也是一个很好的就业出路。就业就是找工作,就是要找到自己为之卖力的单位,为何不自己做老板呢?对于那些性格活泼,想法独到的“积极分子”,自主创业给他们带来一个非常宝贵的机会,可以真正在人生大舞台上去检验自己的能力与知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学生毕业后就自主创业的行为还不为大家所接受,现实当中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及自主创业成功的人也不是很多,这主要与我国现行教育有关,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机会和自主创业能力的培养都有待加强。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社会、高校正在积极进行改革,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不断加强创业政策方面的扶持与服务工作。

3 提高就业能力,打好扎实基础

投身基层只是思想上的准备,是顺利就业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充分条件是具有较高的就业能力。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能够实现顺利就业并保持工作机会的各种素质的集合,它是一种与社会需求相关、与职业发展相连的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和素质[5]。就业能力包括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

3.1 培养专业素质,掌握立足之本

专业素质是指大学生在毕业时掌握的所学专业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每一个单位都想招聘到专业素质高的员工,每一位大学毕业生都想找到最好的单位去工作。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掌握一技之长既是就业单位想要的,也是毕业生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就是每位大学毕业生最基本的一技之长,是区别于其他专业的,是每一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立足之本。“打铁还须自身硬”,大学毕业生要想找到好工作,关键还是要在大学期间把专业基础打好。

但在现阶段,从就业现实来看,存在人职不匹配的现象,专业优势不明显。这主要是因为当前的高等教育教学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所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现实工作岗位的需要,培养与需求严重脱节。因此,必须改革当前的大学教育,使高等教育各个专业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更为紧密,体现专业特色,培养更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3.2 提升非专业素质,学会立人之本

非专业素质是相对于专业素质而言的,一般是指除专业性的知识能力之外的,并与专业能力的发挥密切相关的,却又不是个别专业单独能培养出来的那种通用能力和必备人格,它是从事不同专业的人共同需要的素质。与专业素质相比,非专业素质往往更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特征[6],它包括思想品德素质、心理素质、能力素质、创新素质等。思想品德素质是一个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包括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等;心理素质是先天与后天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包括人的认识能力、情绪和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气质和性格等个性品质;能力素质是指潜藏在人身上的一种能动力,包括工作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应变能力等素质;创新素质是指人在工作中表现出的创新思维、创新品质和创新能力。

如果专业素质可以帮助找到一个好工作,解决眼前的就业问题,那么非专业素质则可以帮助人们在社会安身立命,它不仅仅在就业工作中起作用,而是与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都息息相关,是立人之本。因此,在大学教育中就必须在培养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注重大学生这些非专业素质及能力的培养,建立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就是以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为核心,根据其从入学到毕业的不同阶段的职业认知能力和教育发展水平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育目标,提出具体要求,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帮助和指导大学生不断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走向社会成功就业,并对其职业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的教育[7]。

总之,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与在校4年的教学工作密切相关的,是与国家、社会在相关政策方面密不可分的。在这个系统工程中,既要抓好就业能力培养为基本的“硬”的方面,又要搞好转变就业观念的“软”的教育,以“硬”的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为基础,以“软”思想引导为关键,建立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确保大学生就业工作保质保量完成。

[1]柯羽.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J].当代青年研究,2010(6):71-75.

[2]惠太望.大学生就业率统计的深层思考[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0(4):15-17.

[3]柯羽.非专业素质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J].中国青年研究,2010(7):98-100.

[4]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EB/OL].ht tp://www.moe.gov.cn/ publ icf iles/business/html f iles/moe/s6342/201111/xxgk_126852.html.

[5]肖云,杜毅,刘昕.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研究[J].高教探索,2007(6):130-133.

[6]孟现志.就业困境下大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的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9(7):88-89.

[7]温晓娣.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构建[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5):7-9.

Change Concept of Employment and Improve Employabi lity//

Wen Xiaodi

This paper on the cur rent employment si tuation, put forward both sof t and hard to give education and guidance for University graduates. Sof t tactics is to change the concept of employment, making preparation for plunge into the grass-roots work; hard tactics is to improve the integrated employabi lity including professional qual ity and non-professional quality, to lay the solid foundation.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employment, must with hard as the basic, with sof t as the key.

qual ity of employment; concept of employment; employabil ity

G647

B

1671-489X(2012)18-0026-02

10.3969 /j.issn.1671-489X.2012.18.026

猜你喜欢

就业率毕业生素质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最“叛逆”的毕业生
本科新闻专业在京就业率较低
数据
就业率公布有高也应有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