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在中医专业建设中的作用※
2012-01-28黄爱明马维平
黄爱明 马维平 陈 文 赵 静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荆州434020)
中医文化在中医专业建设中的作用※
黄爱明 马维平 陈 文 赵 静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荆州434020)
中医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科学和哲学思想,是我国广大人民在千百年的中医药事业反复实践奋斗中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是我国历史文化中的瑰宝。而这门古老的学科文化不断的指引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完善。要学好中医,传承中医,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精髓,首先就必须熟悉中医文化。笔者在从事中医教学中深知中医文化的重要性,结合我校在中医专业建设方面的特点,从中医文化为出发点,谈谈中医文化对促进中医专业建设的重要性。
中医传统文化;中医专业建设;中医传承
任何一个专业的发展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目前从事中医专业教学,培养中医人才的院校主要集中在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而中医受到西方现代医学的冲击,本来生存空间有限,加上本科院校中医毕业生的影响,高职高专中医毕业生的市场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如何增加高专中医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实际上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要培养出具有适应临床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必须要有针对性的专业发展方向。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大系统,那么中医学则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中医传统文化之于中医的重要性不言而谕。本文试从中医文化对中医思维模式建立、中医课程设置方向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3个方面的作用论述其对中医专业建设的重要性。
1 中医文化对中医思维模式建立的作用
中医学深深地植根于华夏沃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养料。中医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积累形成的医学理论体系。对其本末源流、发展演变的了解,是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及经典著作的基础。中医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白己独特思维方式,因此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哲学及其它传统文化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更深刻地理解中医理论知识[1]。可以说,中医文化教育是培养中医教学的起点,是培养中医思维的必经之路[2]。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建立离不开古代哲学思维的渗透,哲学认为“通天下一气耳”,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是由气所生成的,而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中医学将气引用到医学中,借以阐释人的生理病理。中医学利用哲学中阴阳学说的对立制约、消长平衡、互根互用、相互转化来解释人的生命形成和生理病理变化。要理解这些哲学中的唯物辨证思想来学习中医理论,就必须在学习中医文化的基础上来建立哲学思维,也就是中医思维。
著名老中医颜德馨教授指出:“世界观是思维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思维的基础,而中医思维是做出临床诊疗决策的基础[3]。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之一是整体观念。整体观念认为事物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整体观念分别从人自身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来贯穿中医生理、病理、诊法、辨证、防治和养生等方面,整体观念实际上是古代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在中医学中的重要体现。作为一个中医学习者,要学会运用整体观念来窥视中医学的门径,就必须首先建立起整体思维模式。而整体思维模式是在熟悉传统文化中的与中医有关的哲学整体观念知识后建立的。
2 中医文化对中医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以文、史、哲为主体的传统文化教育逐步被数、理、化为主体的西方科学知识体系所代替,对于从小学到中学,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学子来说,他们从小接受的主要是西方文化的知识体系教育,虽然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接触到了有关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知识,但是这些知识很匮乏,不足以支撑中医学入门所必备的传统文化知识。《内经》中强调,中医者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对于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中医学中的相关知识,对中医的理论、思维、逻辑完全是处于模糊的状态,尤其是现在中医院校中医专业课程的设置以中医课程和西医课程齐头并进。中医和西医是在完全不同的两种文化下产生的,思维模式完全不一样,那么这两种模式一起加在学生思维上,可想而知,会导致学生对中医产生怀疑、不信任、不直观。学生长期处在一种模糊的思想状态下,可能是无法学好中医,而成长为一名真正的中医师。
从发展中医的长远眼光看,要学好中医,首先要深入了解中医文化,而中医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从小就应该接受中医文化的熏陶与教育,但是目前看来很难达到这点。而现在这种学习中医的广大学子们,普遍存在的这种中医文化的欠缺,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只有在大学入门学科里加大中医文化课程的设置。首先设置与中医文化相关的古代汉语知识的学习,既可以了解与中医文化形成有关的历史,也可以学习和掌握一些繁体字的认识,为专研中医古籍作准备,虽然现在中医专业普遍开设了医古文,但医古文的知识很难覆盖整个文化领域。其次是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之前,设置哲学相关课程,在熟悉了一定的古文化之后,再将中医的起源及发展背景结合历史潮流进行讲授,即中国医学史及中医百家学说。在了解一定的中医传统文化知识之后,再来设置中医专业相关课程,才能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
3 中医文化对中医专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高职高专院校开设的中医专业主要是2+1的教学模式,即在校两年的理论学习和1年的临床实践学习,短短的三年时间无法获得完成终生的理论知识,这就必须要求学生毕业后继续学习深造更深或者更广的专业知识,尤其是在临床实践活动中,不断地通过各种古典书籍、现代文献或培训、进修等途径充实和提高自己。由于中医学是承继我国各朝各代众多名医的思想之精华,要想继承和发扬这门古老的学科,就必须具有钻研和深挖古籍的能力,而古籍是和古代的哲学及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的,比如古籍上语言文字的结构,很多文字所表达的意思和现代文学有很大区别等,那么必须要看懂这些古文化,才能融会贯通加以深化来不断提高对中医的认识和理解,才能为中医知识的储备及发扬作准备,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尤其医生服务的对象是人,这就要求中医毕业生要不断的持续学习发展,只有熟悉中医文化才能赋予他们可持续学习及发展的能力,而这有赖于在大学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中医学是在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通过历代医家长期的医疗实践与不断的积累,反复总结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医学科学,是古代人们长期同疾病作斗争而得出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另一方面,中医是研究人的学科,人既有作为生物的自然属性,又有作为社会存在的社会属性。而如果学生能在在校期间打下良好的人文学科基础,学习并培养其中医传统文化素养,不仅可以促进其中医思维的形成,更为其毕业以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 李丽,申琪.试论传统文化在中医教学中的必要性[J].中国医药指南,2009, 7(16):157-158.
[2] 赵力.中医院校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与中医思维的培养[J].中国科技信息, 2010,22(10)300-301.
[3] 颜德馨.中医辨证思维与临床诊疗决策之优化[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 34(5):5.
10.3969/j.issn.1672-2779.2012.15.096
1672-2779(2012)-15-0146-02
苏玲
2012-05-07)
湖北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No:2011A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