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大学生设备维护维修与研发中心建设的探讨

2012-01-28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2年19期
关键词:中心设备大学生

郑 齐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1

高校工科教学与工业生产之间存在着一道鸿沟,中南大学材料学院的一位教授说过,学生的实习问题是眼下工程教育界最头疼的问题。就连一些老牌国有企业,在接收学生实习的问题上,也不是很积极。原因在于:一方面,参加实习的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差,影响生产进度,而企业又不愿意花时间对学生进行技术培训;另一方面,行业竞争和就业竞争比较激烈,技术参数保密,最终使得学生在参加生产实习时只能走马观花,达不到实习的真正目的。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业务能力,我校至诚学院成立了大学生设备维护维修与研发中心,不但让学生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得到验证,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活动,积累了设备维护维修与研发经验,还使其在今后能更快更好地适应新的工作岗位与环境。另外,还可促进学生在第一课堂上的学习,在理论课程教学中,一部分学生因不熟悉课本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或者因所学知识很抽象而缺乏学习兴趣,在参与中心的学习和产品研发后,了解了基础知识的应用,提高了对理论课程的学习兴趣。成立大学生设备维护维修与研发中心,还能减轻学校在设备维护维修、更新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可根据实际应用改进教学设备,还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围绕大学生设备维护维修与研发中心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方向,探讨如何利用校园内的已有资源为学生打造一个实习基地。

1 大学生设备维护维修与研发中心架构

大学生设备维护维修与研发中心是由学生自行管理、教师辅助指导性质的部门,学生是研发中心的主体,大二、大三的学生起主导作用,他们有专业理论知识基础,操作比较熟练,同时又可以在简单问题上协助解答。指导教师以学校负责设备维护的教师为主,专业课教师为辅,既不占用专业教师太多的时间,又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学生学业上的不足,然后对教学计划进行更改。

由于中心的主要业务是电子设备的维护与使用,所以电子类专业的学生比较多,其中以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计算机等专业的学生为主,现任中心负责人是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下设手机组、计算机组、多媒体组、家电组,各组组长都是大三学生,组员为大一、大二学生,团队呈阶梯状。

2 中心的业务范围

2.1 学校的教学设备

学校有多媒体教室100多间,计算机房近30间,计算机数量巨大,其中大部分不在保修期内,中心定期对计算机、投影机等设备进行灰尘清理等维护工作,故障机器由教室管理员报修,中心安排处于课余时间的学生前来维修。此外,针对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教室设备的不足之处,中心人员设计并试验后得到可行性方案,对设备进行改造。其中学院东教学楼和机械北楼教室的扩音系统经中心学生改造,拾音范围、播放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2.2 学校其他配套设施

逸夫馆、科报厅、音乐厅的音响、灯光设备,以及各系多功能厅里的电子器材、校园一卡通、校园监控安防系统等。

2.3 教师与学生的电子产品

主要是台式机、笔记本、电风扇、MP4、手机等。

2.4 学校周边社区居民的电子产品

一般是家用电器、台式机、笔记本、音响等。

3 中心的发展历程

3.1 初级阶段

大学生设备维护维修与研发中心于2010年3月筹备建设,2010年5月14日揭牌。2010~2011年,中心主要业务为学校教学设备的维护与维修,中心有操作室一间,面积90平方米,仓库面积90平方米,中心有成员35人,其中核心技术人员10人。“万事开头难”是中心建设初期的真实写照,其他院校没有类似的中心运营经验可以借鉴,中心一边建设一边摸索,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中心工作的困难主要是中心成员的招募和培养,在招募学生这个环节,必须重视其学习成绩,学习成绩不宜太差,否则会因中心工作占用过多学习时间而进一步影响学习。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挖掘对电子设备感兴趣,尤其是个别电子设备“发烧友”的学生,他们平时在宿舍里研究电器设备,受空间和仪器设备条件的制约,不易出成果,还影响其他学生;在中心建设时,及时把他们招募进来,由中心提供一个平台,并安排研究方向相近的学生一起开发新产品。

对招募进来的学生进行集中培训,也有一定的困难。首先,他们的专业、专长、研究方向不同,在培养时要花很大精力。其次,他们来自不同的学院,各学院安排的作息时间不同,所以集中培训难度较大,只能把大部分课程培训放在晚上。不少成员因时间原因没能参加培训,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自己一路摸索走来,在某些方面的技术比较薄弱。为此,中心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安排不同的教师进行指导,也采用高年级学生带低年级学生、水平高的学生带水平低的学生的方法。经过努力,中心每名核心成员基本都接受了系统性的培训。

在中心成立之初,中心的工作对象是学校的教学设备,包括:学期初对多媒体教室设备进行清理、检查、维修,对计算机机房设备进行清理、检查、维修,对实验室设备进行维修;协助电气工程实践教研室教师进行实验设备改进;设计、安装院行政楼第一会议室和科报厅的音响系统;维修校园监控安防系统。

3.2 现阶段

2011年9月至今,操作室扩展到4间,分别为维修接待室、初级维修室、高级维修室、设备研发室,仓库2间,中心成员55人,其中核心技术人员15人,这一年里,中心的业务范围扩展到教师、学生、周边社区居民。目前开展的业务主要是:校内义务维修、社区义务维修,在校内开展义务维修时间长达50天,维修案例约300个,其中计算机维修案例约占50%,手机维修案例约占30%,成功维修率95%;为学校东教学楼和机械北楼安装学生自制的界面话筒,提高拾音效果;整合并维修逸夫馆的音响系统。

中心现阶段仍面临着一些问题:高年级学生即将毕业,一些重要职务、研发课题,原先都是由他们承担,现在都要交给低年级学生,存在一个工作衔接的问题。

在技术衔接方面,解决办法是建立维修记录数据库,详细记录维修、研发的过程和实验数据,通过不断地验证和修改,形成可供参考的资料。统计各种设备的故障率,包括各零配件的故障率和故障因素,提高故障诊断效率,可根据数据改进设备,使得在产品研发过程中的选材更加合理。

4 中心的发展方向与目标

自成立以来,中心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为使中心的建设朝制度化、规范化方向迈进,中心争取在2012年9月完成管理模式升级,新管理模式参照公司的运营方式。

(1)在中心建立内部人员访问的数据中心和外部人员访问的网络中心。数据中心主要用于存储维护维修与研发方面的资料以及维修详细记录,方便学员进行查阅。招收网络工程及计算机方面的人才,对网站和数据中心进行管理和维护。网络中心则主要建设对外的中心网站,方便外部人员了解中心以及查询一些维修记录、咨询维修问题、交流维修心得、预订产品、购买产品等。

(2)单个设备的维护维修尽量由单个人员进行,便于维修记录查询及奖励,并在维修室内设置专人使用的维修柜,用于存放正在维修中的设备。

(3)为提高维护维修效率及质量,进行人员岗位分配与职务分工,并实行奖罚制度,给予一定的资金作为奖励,调动成员的积极性。

(4)加强各中心的合作。例如,可以适当与创业中心进行合作,将研发制作的产品通过他们进行销售,同时让他们帮助研发中心做宣传。

(5)除提高设备维护维修能力,还要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大学生进行发明创造。未来将在研发室配备小型机床、磨床、砖台等,为大学生的创新制作创造新环境。同时可以吸纳机械类专业学生,以加强专业知识的交流与学习。

(6)在接待方面,中心人员同样要做到彬彬有礼、竭诚相待。接待室设定1~2名接待人员,并对收到的需要维护维修的设备进行网络登记,记好联系人、联系方式等信息,并将设备贴上标签以防误领。

5 结束语

大学生设备维护维修与研发中心不仅服务于电子类专业的学生,还为机械、计算机、网络工程等专业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更为准备创业的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在设备维护维修与研发中心发展壮大后,它的效用还不止于此,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学生研发的产品可以走出校园、闯入社会,我们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1] 陈小嫣.开放实验室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20(1):100-101.

[2] 刘文明.试谈高等学校创新教育模式的建立[J].煤炭高等教育,1999(3):28-30.

[3] 王萍,林善明.探索电气及电子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C].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education,2002.

猜你喜欢

中心设备大学生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调试新设备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