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校构建实验教学大型设备共享平台的思考与探索

2012-01-28李波平高治平庹勤慧廖端芳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2年19期
关键词:教学设备实验室实验教学

李波平 高治平 庹勤慧 郭 玉 廖端芳

1.南华大学药学系 湖南衡阳 421001 2.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湖南长沙 410208

大型实验设备是高校开展教学、科研以及向社会提供服务的重要资源,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其建设、管理与应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高校的教育水平与发展趋势。在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教育投入相对紧缺的今天,如何组织与利用各类教育资源,特别是大型实验教学设备资源,使有限投入发挥最大效益,己成为高校适应社会需求和促进自身发展的关键问题。

1 高校实验设备管理与共享研究现状

1.1 设备管理与运行现状

当前国内高校是根据经费、项目来源以及各院系专业实验室的需求申请购置设备,设备的管理与使用归属于申请购置的单位。这样就会出现设备的重复购置问题,导致设备开机后使用时间少,闲置现象突出;同时又因经费所限,各专业实验中心同一型号设备数量不足,难以满足各自实验教学的需要,加之又有教学设备与科研设备之分,进一步增加了实验教学设备的紧缺程度。这种分散管理、专属性过强的体制与模式限制了校内不同专业间的设备共享,大型设备难以得到充分利用,出现了设备投入增加,重复购置也相应增加的情况,凸显出高校大型设备管理与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2 设备资源共享研究现状

高校大型实验教学设备共享有校际、校内共享等模式。校内共享又包括了专业间和专业内共享,而专业间共享既是专业内共享成果的延伸与拓展,又是校际间共享的基础。通过文献分析和实证调研发现,当前我国高校仪器设备管理模式主要有:(1)分散安置、独家管理、未开放共享(最普遍的管理模式);(2)集中安置、独立运行(分析测试中心);(3)分散安置、开放共享(网络共享)。无疑第一种模式会产生资源闲置与浪费问题,第二种模式需要增加新的机构,造成各种支出与投入增加,第三种模式主要是通过网络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科研设备的共享,是一种松散型或网络型的共享平台,不适合本、专科实验教学设备的共享。

2 构建实体性大型设备共享平台的必要性

2.1 高等教育快速稳健发展的需要

前教育部部长周济曾明确指出:“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是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发挥制度上的优越性,集中建设,广泛共享。”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超过40%,不难设想,未来10年高等教育资源短缺问题将会更加突出。因此,政府和高校高度重视实验教学条件的改善,开展各级各类实验室建设项目,逐步增加高校大型实验教学设备,但其增加速度仍然不及招生规模增长快;加之高校现行设备管理体制专属性过强,不利于校内不同专业间设备资源的共享。不改革高校设备管理体制,就无法解决高校设备短缺与利用率低并存的现实问题。

2.2 高校现有设备管理理念亟待转变与更新

管理制度是管理者思想、理念的外在表现形式,当前高校设备利用率低,主要是其管理思想、理念、模式的更新与转变相对滞后,导致设备资源短缺与闲置并存的状况日益突出。这与我们固守传统重理论轻实践、重硬件轻软件、重使用轻管理与维护的观念息息相关,常常是注重对设备、场地的投入,不重视管理人员的配备与技术培训。许多高校实验人员已近青黄不接的边缘,仪器到位后无专职技术人员管理,必然会造成操作不规范,维护、保养不及时,同时设备运行维持费少,有偿使用、无偿调拨也难以实行,严重制约了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显然,高校内部大型设备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亟待更新与优化。

我校大型实验教学设备管理运行的现状,是国内大多数综合型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中较为普遍的实例。近十年,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多方努力,我校先后获准各级实验室建设经费近5 000万元,实验教学条件大有改善,尤其是大型分析检测设备有较大幅度增加。然而,各种建设项目的投入和本校的配套资金仍然以实验中心(专业实验室)为申请单位,以建设经费购买的设备也限于各中心分别管理与使用,相同的设备分散于不同的专业中心,但各自均存在数量过少、无法满足实验教学需求的问题,特别是难以满足本科教学的需求,严重影响设备的利用率,造成资源闲置与浪费。故需运用科学管理手段,树立抓管理促效率、提效益促发展的理念,进一步改革设备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模式,实现校内大型设备共享。

2.3 高校重组与并校促进校内不同专业间设备资源的共享

国内高校通过并校或重组,综合型大学增多,这是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有效举措。高校内相近、相关专业院系数量增加,但各院系专业实验室均面临实验课程门类多、数量大、覆盖面窄、更新快等问题,公共或基础实验室整体建设水平明显滞后。值得关注的是,相近专业实验室部分教学条件、手段基本相同,特别是实验教学设备、实验检测技术大同小异,这使得校内资源共享有了可操作性。如何实现校内各相关专业间的资源共享,特别是设备共享,这并非通过并校或重组就能解决,需要各级领导、管理者和使用单位思想与观念的转变与更新,需要高校改革设备管理体制、创新设备管理模式。

3 构建实体性大型设备共享平台的研究思路

依据管理学的决策理论和制度影响效率的经济学原理,从制度与效率的视角透析我国教育资源利用与管理现状,结合本校设备管理与利用实况,通过实证调研、文献分析、效率评价等方法,专题探究高校内各专业间大型实验教学设备共享思路与举措。笔者认为,我校不同专业间,特别是相关专业间缺少大型设备的共享平台,如公共卫生学、药学、化学、医学等专业实践性均较强,实验设备与分析检测手段部分相同,如高效液相、红外、紫外等分析检测设备与技术。显然,在医学、药学、化学等专业间构建设备共享平台,建立专题实验室,应用于本科教学、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是切实可行之举,更是我校设备管理与资源利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提出以现代管理学决策理论为指导,更新管理理念、改革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模式,按照整体分散、分类集中、专管共用的管理原则,创建校内相关专业间大型教学设备交互开课、互通有无的实体性设备共享平台的研究设想,即以各专业实验教学中心为依托,建立各种大型设备专题实验室,不需另设机构,也不需配备专职管理人员,提高大型设备的利用率。

4 构建实体性大型设备共享平台的可行性策略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提效益、保质量、促发展的管理理念,强化资源、效率与质量意识,开展设备管理与利用现状的理论研究和文献分析、实证调研工作。

(2)改进实验设备管理模式,按照“整体分散、分类集中、专管共用”的原则,创建校内相关专业间利用大型设备交互开课、互通有无的实体性共享平台,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高校设备闲置与短缺并存的问题。一是制定并执行大型设备有偿使用与无偿调拨的激励与奖惩制度,打破资源占有终身制和使用无偿制的旧模式;二是依托相关专业实验中心,设立大型设备专题实验室;三是设立大型设备专题实验室“运行经费”,使用“代金券”和新功能开发“专项基金”,确保大型设备的高效运行;四是应用前期研究创建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大型设备管理程序与操作流程。

(3)分类制定大型设备效益评价指标,用定性评价和量化指标相结合的方法衡量每台仪器的使用效率。

(4)在“科学定编、合理设岗、强化岗位培训”的基础上,引进管理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硕士或博士,充实、优化设备管理队伍。

5 实体性大型设备共享平台的应用前景

不同专业间大型实验设备共享平台的构建,解决了我校上述专业实验设备管理分散、数量不足、利用率低的实际问题。各专业间可以拥有自身专管专题实验室,也可以利用相关专业管理的专题实验室开设本科实验。专业间可以互通有无、交互开课,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同时,能够充分利用设备资源,提高设备利用率,增加各专业间师生学术交流,促进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

总之,该平台不仅可应用于本科实验教学,同样可以为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开设实验课,也可为本、专科学生的创新性实验提供更多、更好的开放性实验教学条件,为高效和社会提供技术服务,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稳健发展。

[1] 关丽萍,宋皓.探索高校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新模式[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21-23.

[2] 贾贤龙,王卫荣.高校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1):233-238.

[3] 俞政,江敏,沈伟荣.共享实验教学平台 培养创新型人才[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5):55-56.

[4] 费克文,倪光峰,王伏玲.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9):400-402.

[5] 高治平,李波平,何小珍,刘运美,郭玉,雷小勇.高校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2):256-258.

[6] 李波平,高治平,凌宏艳,罗迪贤,胡弼.浅析我国高等教育投资效益与实验教学成本控制的关系[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6):668,695.

猜你喜欢

教学设备实验室实验教学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中小学教育教学设备配备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3KA广州市经科教学设备有限公司
上海十锐教学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