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地方本科院校历史学专业教学改革

2012-01-28钟玉发

肇庆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中学历史课程

钟玉发

(肇庆学院 旅游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有相当一部分开设了历史学专业,由于开设时间普遍较晚,因此,尽管在课程设置、教学及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仍存在某些问题和不足。本文拟结合高等教育改革形势,在参考学术界以及同行对有关历史学科教学问题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粗略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思路。

一、高等教育形势的转变与历史学科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高等教育乃至初等教育改革日益向纵深方向发展,地方院校的生存空间不断遭到挤压,而历史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更是面临着重重压力与挑战。

(一)高等教育已由传统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1999年6月,召开了改革开放后第3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着重研究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问题。在数量方面,因九年制义务教育已基本普及,于是,决定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特别是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迅速推进到大众教育阶段;在质量方面,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眼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此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1年,中央又召开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出台《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随着中等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必然要求高等院校培养的是现代化和小康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具有高尚品格、独特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据统计,我国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①所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指“高校的在校生数与相应的适龄人口之比”。可用公式X=N/M×100%表示,其中X代表毛入学率;N代表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M代表高等教育的适龄人口(参见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第7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261-262页)。已达到35%,高等教育初步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化。

(二)传统的师范教育体系正面临着向现代教师教育体系的转变

2003年国家制定实施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决定:“改革教师教育模式,将教师教育逐步纳入高等教育体系。”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确立,教师的职能也在发生巨大的转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1]这对高校以及中学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三)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我国对中学历史课程实施改革。2000年8月,教育部颁布《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 (试用版)》;2001年7月,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教学课程标准 (试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版);2003年,又颁布初中、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版)。与以往相比,《新课标》更新了教学内容,扩大了教学范围。

(四)历史学科获得高度发展

伴随着思想解放,新的史学理论、研究方法得以广泛运用。历史学者对历史过程的探索不断深化,历史学研究空前繁荣,进入“后现代史学”时期,新成果层出不穷。历史学研究领域不断拓展与变化,出现许多新的交叉学科,如历史心理学、社会史、历史人类学、计量史学、比较史学、城市史学、妇女儿童史学等[2]。

二、历史学专业课程设置、管理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地方院校由于办学时间普遍较短,实力相对较弱,在办学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建设以及教育和教学等方面目前尚存在许多弊端,远远落后于现实需要。

(一)“两通”比重过大的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据研究,高师(含普通高校)历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是20世纪50年代向前苏联学习的模式。1952年院系调整以来,高校历史课程设置过分强调历史学科本身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大都以“两通”①所谓“两通”,是指“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两门历史学专业必修课。为主,课时占80%以上,忽视其他课程的设置,限制了专业素质的全面扩展[3]。目前,有些高校的历史学专业虽然注意到了“两通”占课时过多的问题,并有所调整,但是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较为关注课程的知识目标,教学法基本上仍是“照本宣科”、“讲到底”,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小。

(二)选修课门类太少,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高校一般开设有两类选修课,其中限选课旨在深化学生的专业知识,使其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任选课旨在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学术空间,激发其兴趣和特长。但是,就目前的选修课实际情况来看,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这两类课的学分偏低,抑制了其本来用意;2.由于师资力量薄弱,因此所开设的选修课门类太少,容易使之成为“必”修课,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与中学历史教学实际需要脱节

调查表明,大多数高校教师不了解中学历史教材的知识结构、重点和难点;每个教师的教学内容自成体系,很少考虑与中学历史教学内容接轨。据研究,对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了解的高校教师占被调查对象的11.8%、学生占20.3%,大多数人都不太了解或干脆 “没听说过”;同时,又有48.7%的中学教师认为高校课程内容不适应中学历史教学的需要[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备课以及阅读学术性论著上,能够及时了解并传授最新研究成果。但是,由于几乎不与中学打交道,对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以及实际教学情况并不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注意了学生是否听得懂,以及是否记住了知识点,对于是否适应将来的中学历史教学之需要则关注不多。

(四)培养学生能力的课程与教学欠缺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师资来源主要是师范院校,培养出来的师范生与综合性院校的毕业生相比,文化专业基础知识和研究能力处于明显弱势。一方面,因为是师范生,必须开设“教育类课程”,使师范生在“学术性课程”的学习上不如其他院校。学生毕业后,研究能力薄弱,发展后劲不足[5]。同时,由于培养学生能力(含学术研究能力、论文写作能力以及中学课堂教学与管理能力)的课程相对不足,因此,不利于其将来从事实际工作。另一方面,教育理论课还没有完全适应中学教学的实际需要以及重课堂灌输、轻教育实践技能等,使毕业班学生师范技能亟待增强。

三、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由于高等教育、中学教改以及历史学科自身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我们在日常教育和教学工作中又对之关注不够,因此,必须加强学习,及时把握相关动态,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努力开拓和创新。

(一)教师队伍自身建设及课程理念现代化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诸如:深入学习,继续促进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强化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研究,探索教学规律;与校内、外同行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以提高自身素质;坚持任课教师听课的制度,在指出他人不足的同时吸取其长处,以达到互相提高教学能力与水平的目的。

2.根据所讲授课程的具体情况,适当改变讲授方式。其一,采用探究式教学法,由传统课堂教学的“重结构过程”改为讲述历史过程,注意对典型性历史人物或事件进行“解剖”,如讲“万历皇帝”,可提示明武宗、康熙、乾隆等,训练学生思考和研究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其二,注意历史教师的角色转换,由机械的课程阐述者转变为课程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者,以实践教学的方式带动对乡土资料、家谱、历史遗址、博物馆、纪念馆等资源的利用;其三,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研究者,及时听取学生以及同行的反馈意见,充分发挥教学相长的优良传统。

3.实现课程理念的转化。其一,历史是历史学家通过证据建构的知识,这种结构是可以解构和重构的,即由充分认知所谓“解构史学重构”而理解并接受新的学术成果、课程标准以及教材、教法[6]。其二,转变讲授重点,适应时代需要,打破政治史、王朝史的旧格局,介绍文明史、社会史等,使课程常讲常新。其三,应增强专业素养,常去图书馆浏览学术类期刊杂志,及时掌握研究动态,保持“活力”、“敏感”。

(二)教学内容改革

针对目前历史专业教学中“两通”比重过大以及选修课未能发挥作用等问题,初步提出以下教学改革思路。

1.适当调整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突出选修课的“选”。目前,专业必修课课源充足,但选修课门类少,选修课成了“必修”课,结果部分人不愿听“选修”课。因此,建议选修课不必强调人人都“选”某一门课,而是多设置一些课程,以使学生先“选”再“修”,照顾其个别兴趣和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比如,可考虑增设断代史、国别史、地区史等。

2.注意专门史与通史的讲授重点要有所区别、有所侧重。专门史如思想史、文化史、经济史、政治制度史、社会生活史以及断代史与国别史等,一般是对某一专门领域的历史进行较为深入、具体和专门性论述,因此,通史课在涉及这方面内容时宜略讲,不必面面俱到。反映在期末考试上,通史课的试卷与各专门史试卷在出题方向上要分开,相关任课教师要互相交流,不能在同一学期不同的试卷上出现相同的问题。

3.选修课讲授不必自成体系,可按专题来讲,内容要专、精、深、新,要能够反映本领域最新的研究现状,或者综述一段时期以来的研究动态。同时,适当提醒听课学生注意选修课的意义。选修课看似重视了研究性、专门性与学术性,实际上研究能力、动手能力是相通的,学生将来从事任何工作都少不了研究、解决问题以及撰写论文,在本课程中学会写作技能,应该通用于其他领域(如文案、中学教研等)。因此,虽然是“选”修课,不强求人人皆选修,但是,不“选”则已,一旦“选”定则必须认真听课、完成规定小论文、期末考查。地方院校虽然不能盲目攀比研究型大学,然而,并非不注重学术,因此,开设部分学术层次较高的专门史课程是合理的和必要的。

(三)教学模式改革

1.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据研究,历史教学模式有多种选择,除了传统的信息传递式和资料研习式模式以外,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为提倡问题探究式学习模式①这种教学模式以师生讨论历史问题为主要特征,其操作程序为:创设情境,产生疑难——确定问题,引发思考——运用材料、深化总结。在师生角色上,教师只是组织者,或是扮演“顾问”的角色,让学生充当探讨问题的主人(参见叶小兵:《论中学历史教学模式》,《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7期,第53-57页)。,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为组织者、参与者与“顾问”[7]。我们现在的实际教学情形,显然有待改进。特别是对于像“明清史”以及其他专题类、学术性较强的课程似可考虑适当采用这种做法。比如,事先布置若干思考题,要求学生课下自己读书,上课时由学生各自发表见解,展开讨论,以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独立性与创造性。

2.改进课程期末考核方式。为了促使学生多读书、思考并练习论文写作技能,继续推行每学期每门专业必修课完成2篇作业 (小论文)的做法。降低期末考试成绩在学期总成绩中的比重(一般只占60%-70%),将学生平时成绩(作业、出勤、课堂讨论等)按30%-40%的比重计入学期总成绩[8]。作业(小论文)题目应该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既与所授课程有关联,同时又不能在教科书中照抄照搬,促使学生籍此读书和思考问题。在出题时应注意学生的层次,对于低年级学生,尽量布置一些既能激发其探究兴趣同时又较容易下手的内容,对于二年级及以上学生则布置一些具有一定学术深度和难度的题,提高其研究能力。从二年级开始,要求小论文加写“摘要”、“关键词”和参考文献或注释,使其熟悉学术规范,为毕业论文写作奠定较扎实的基本功。

(四)突出师范特色,保持师范性与学术性的统一

部分地方院校前身就是师范专科学校,不仅在师范教育方面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而且毕业生中的大多数都将从事中小学教学或管理工作[9]。因此,在日常教学和管理中必须既注重学术性,同时又突出师范性特色。

教育界对综合性院校的师范教育有争论,主要是课程设置问题。有人认为,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中要大力加强教育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增加教育实践的机会;另有人认为,要加大师范教育、学科课程比例,强调学科学习在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对此,可不必过于强求一致,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扩大师范生的知识面和适应性。

据研究,美国已由传统的师范教育体制过渡到了教师教育体制,这在课程设置上表现得最为明显。美国在综合性大学中开办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分为三大部分:普通教育课程(包括外语、哲学、文学、艺术、音乐、历史、法律、数学等)、教育科学课程(包括教育科学基本理论、教学法和教学实践)和学科教育课程,各课程分别占总课时的1/3[10]。照搬美国的做法固然不可取,但可以借鉴。比如,目前我们的学科专业课程所占比重过大,教育课程学时又过少,“老三门”重视理论传授而实际操作又相对不足等。因此,如有条件,可考虑开设诸如历史教育心理学、历史课程教学论、教育哲学、现代教育技术、教育行政学等对学生将来从事中学教学和管理工作实用的课程。

鉴于学生普通话水平普遍不高以及板书能力欠缺的情况,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开设相应的课程,或者选修学校开设的公选课。

(五)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和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可考虑建立新型的高校与中小学合作伙伴关系,把与中小学合作当作是教育研究的实验室而不仅仅是实习学校,通过中小学教育实习检验教育和教学理论研究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实行开放式教学,请历史学学者、中学校长、中学模范历史教师进课堂。同时,还应走出课堂,深入社会,不仅参观考察与中国历史相关的遗迹、博物馆,而且开展田野调查,了解社会,了解地方历史文化和风俗民情等。

师范实习指导要切实可行,把大学课堂的基础理论讲授与中小学教育和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加强教育见习、实习环节。中小学历史课程改革幅度较大,但目前大学课程设置还不尽合理,甚或没有考虑中小学历史课程改革。因此,专业课任课教师每年每人都应该承担毕业班学生试教的指导工作。如有条件(时间),可带实习生去实习的中学,一方面指导学生的实习,另一方面加强自己对中小学历史课程改革情况的了解。

为强化学生的论文写作技能,应开设或加强相关的写作课程(如“史学论文写作”等)。在讲授方式上,注意少讲理论,多讲操作,以实例教学。同时,要求学生在平时写作训练中运用论文写作课上所教授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其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吴风池.21世纪中学历史教师素养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07(3):111-112.

[2] 陈启能.二战后欧美史学的新发展[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1-29.

[3]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系课题组.高师历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历史教学,2000(11):24-27.

[4] 朱煜.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5(11):85-89.

[5] 吴文燕.地方院校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咸宁学院学报,2007(5):151-152.

[6] 王家范.感受历史智慧是一种愉悦——初中历史教材改革管见[J].历史教学问题,2002(1):61-65.

[7] 叶小兵.论中学历史教学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04(7):53-57.

[8] 李自更.高校历史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探索[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4):126-128.

[9] 邝邦洪.明确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J].肇庆学院学报,2005(6):1-6.

[10] 金颖.中美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10):95-96.

猜你喜欢

中学历史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在多解中学创新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