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炮制研究的现状与思路

2012-01-28宋传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9期
关键词:炮制中医药中药

宋传周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杨屯镇卫生院,沛县221612)

中药炮制是祖国传统医药的特色组成部分,是数千年来医药制作经验的积累与总结,彰显了祖国人民的智慧。它以中医药物基本理论为指导,在遵循中药药理特性规律的基础上,以提高药物药效、降低药物毒副反应为目标,对药物进行特殊加工、制作、处理,最终制备为中药饮品的一项技术。中药炮制涵盖知识广泛,需掌握多门学科的知识,需将中药药理性质、药物相互作用、药品制备等知识融会贯通。中医炮制技术已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南北朝时期的《雷公炮制论》是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地对炮制经验进行总结,形成系统的学科,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展深化。在当代,传统的炮制工艺与先进科技融合,形成又一次发展巅峰。但是现代的中药炮制实践和理论创新上仍然有诸多缺陷,本文对现代的炮制发展形式进行总结,指明缺点所在,为今后发展提供依据。

1 中药炮制研究的现状

祖国传统中药炮制起源久远,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炮制工艺在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都有一定的差异,没有统一的标准。随着当代科技的进步、医学沟通交流的增加,以及国家对中医中药的重视,中药炮制有了明显的系统化、标准化提升,但是在炮制理论、实践推广、剂量疗效诸多方面仍有缺陷,现总结如下。

1.1 偏重理论突破 忽视实践应用 祖国传统中医药学与西医临床医药的研究基础不同。翻阅众多中药炮制书籍不难发现其对炮制后药物的药效描述往往建立在阴阳五行辨证、经络气血等中医理论上,而西医研究则侧重分析药物化学成分的改变和相互作用[1]。故当今许多学者偏重以西医的研究方法,分析药物内在化学成分来研究中药炮制功效,在此基础上研制创新的配伍炮制方法,对中医药的进步有一定促进作用,但许多研究的炮制理论对临床实践指导意义并不明显。

1.2 偏重单味药炮制改变 忽视整体药方疗效改观中医药的应用强调辨证施治,方剂中药物配伍以相互弥补达到综合而治的目的。随着现代药物化学成分分析技术的进步,已能准确测定炮制前后单味药的药效、毒理性质的改变。但目前许多研究往往侧重于方剂中某味药物的改变、药效的提高或毒力的降低,而忽视整个方剂的临床应用效果[2]。

1.3 重视正式资料文献的研究 忽视非正式经验的探讨 中医学博大精深,留给我们众多医学著作和文献资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但是我们往往忽视了文献记载以外的知识经验。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许多中药炮制知识遗留民间,以祖传药方、传承工艺的形式流传至今,而它们的临床应用价值不亚于历史文献记载的炮制理论。当今对中药炮制的研究集中于记载的资料,而反复研究的意义已经不大,对民间炮制方法的研究甚少。

1.4 炮制过程依赖经验明显 缺乏准确定性定量传统中药炮制有一定地域、时间差异,许多炮制方法没有明确的规定炮制方法或炮制过程较为模糊,以至在现代的炮制过程中没有明确的参考标准。许多研究也是模棱两可,例如炒黄工艺,不同研究者对炒黄的程度把握不一,临床疗效差异也无研究可参考。所以,许多炮制工艺仍然以制作者经验而定,定性定量较为模糊。

2 中药炮制研究的思路

通过对中药炮制研究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实践研究缺乏,药方整体疗效探讨过少,忽视民间炮制方法和缺乏明确指标等方面[3]。为了促使中医药炮制工艺的健康良好发展,提高中药疗效和安全性,以后的研究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2.1 扩展中药炮制的研究范围 传统的中药炮制方法通过多种方式流传至今,文献记载占大多数,是经过多年的经验总结记录下来的,另外则是流传于民间的非正式炮制工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文献记载的研究是值得提倡的,能发现其中的错误及不合理操作。与此同时,不能忽视对民间炮制方法的研究,许多祖传方法没有得到实践认可直接应用于临床,具有潜在的用药安全问题,提高对民间炮制方法的研究能提高用药安全,良好正确的炮制方法也可以作为文献记载炮制工艺的补充。

2.2 炮制效果分析应注意单味药 重视整体药方疗效中医药治疗强调中药配伍辨证施治,炮制过程中仅对某一味药的化学成分分析过于片面,不能反映中药药方的整体性和炮制的意义。主方的疗效、毒性有无改变是研究的重点,同时不能忽视方中其他药物的增效、降低毒副药性的作用[4]。炮制疗效的观察也需全面,应适当变更剂量和炮制方法。

2.3 传统炮制方法与先进炮制技术的结合 中药药方复杂多样,不同的炮制方法可以产生不一样的药理效果。传统炮制方法多种多样,在掌握传统工艺后可以利用当代先进技术,如数字控制系统等,结合到传统的炮制工艺上,使炮制的定性定量更加确切。另外,在传统炮制理论基础上创新研究,不断改进完善,扬长避短。2.4 多指标评价炮制工艺的效果 中药炮制工艺纷繁复杂,目前尚无确定的评价炮制技术的效果指标,炮制者根据自身经验对药品炮制,炮制品药效评价不健全。中药炮制的研究需要制定科学的分析方法,对炮制品进行多项指标如有效成分含量、毒性等综合测评,比较不同炮制工艺的效果差异,尽量确保炮制品的高效和安全。

综上所述,中医药炮制的研究需建立在传统文献的基础上,并扩大研究范围,重视民间炮制工艺的研究,注重炮制品整体功效。在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将先进的科技和研究进展与传统炮制工艺完美结合。

[1]刘庆波.浅谈中药炮制原理的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0):98.

[2]宋在鑫,李小莉.浅谈中药炮制与临床应用[J].甘肃中医,2009,(07):61-62.

[3]肖永庆,张村,李丽.中药炮制学科发展展望[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10):7-11.

[4]孟姝,邢尚.现代中药炮制的研究思路与方法[J].科技信息,2008,(36):23,56.

猜你喜欢

炮制中医药中药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炮制专家王琦论现代中药炮制研究的“2个时期3个阶段”
3种姜汁炮制后厚朴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抑制作用
清半夏炮制工艺的优化
“中药零食”怎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