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创新价值三论

2012-01-28唐志龙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文化发展

唐志龙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上海校区基础系,上海 20043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决策,其深刻动力在于文化创新。《决定》指出:“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①从价值论视角认真研究和探讨文化创新,对于深入贯彻落实文化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创新的价值取向

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能动反映,对社会进步及发展有重要促进价值。1998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指出:“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建设文化强国,根本目标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以便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不断推动国家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创新是全球化浪潮下的重要战略抉择,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具有科学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揭示,价值是从人及人们对待满足需要的外界物关系中产生的。价值的关系范畴本质,表征着主客体之间一种特殊联结,是人类实践同以实践为基础的一切对象性联系中一个基本内容。价值取向是价值观的重要特征,回答人“应该怎样”,直接决定人们的利益选择,为其在实践上提供行动方向。这里的“人”、“人们”,都具有现实性,即是客观存在并为人们感知、其生活过程也可作精确描述的人。作为单数,指个体;作为复数,指“人们”即群体或人类。因此,现实的人就是可以实证的一种特殊存在物,一种肉体存在与精神存在统一的“自我”或“我们”。“现实的人”总生活在一定社会中,其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包括多方面内容,其中物质生产关系是其他一切关系的基础,精神因素也对这个基础产生巨大反作用。显然,人的本质属性在于人的社会性,在于实践性。那种脱离一定社会关系制约的所谓纯粹“个人”,是根本不存在的;那种不考虑社会共有利益需要和他人利益需要而仅仅维护自己利益需要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也是无法实现的。正是人的社会性本质,在其他各种条件诸如地理环境、语言风格、生活习惯以及心理因素等等作用下,构成了一定的民族与国家,进而组成了五光十色、多姿多彩的人类世界图景。可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念包含了个人,但不归结为个人,它倡扬科学的集体主义原则,其价值取向注重个人需要与集体需要的统一,坚持民族、国家归根结底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②这不仅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诠释了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根本宗旨的连续性与发展性,彰显了党的价值取向与立党宗旨的科学性和一致性,也进一步强调了落实文化强国战略坚持文化创新的科学价值取向。

历史表明,中国在19世纪前近两千年中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但到19世纪90年代,位置一落千丈,成为世人蔑视的“东亚病夫”。资料揭示,从1840年至1950年间,我国GDP从占世界总量1/3直降到1/20。近代的落后,不仅是遭受列强压迫和剥削的结果,也是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上全面落伍于世界发展潮流的结局,终使崇尚农耕的文明古国在野心勃勃的资本主义文明凶狠冲击下全面颓败。缘由固然众多,文化落后、观念滞后、思想向后是关键也是直接因素。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党高擎新文化运动火炬,将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大胆进行文化创新,在观念更新与理论创新的双重驱动下,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科学成果,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导引中华民族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辉煌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90年来,我们党十分重视文化创新,积极运用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力量,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各项事业发展,文化工作在各个时期发挥了不可替代之作用,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与弘扬者,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与发展者。尤其是十六大以来,始终把文化创新摆在党和国家全局地位,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同发展,使文化建设同经济、政治、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整体推进,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有效提升了国家文化软实力。当然,这些成绩与发达国家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包括体制机制缺乏活力,习惯用计划经济手段管文化、办文化,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不平衡,文化发展同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不相适应等。“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伟大目标,强调“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③随着文化兴国战略深入展开,我国文化软实力必将驶上迅速发展的快车道。

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深刻揭示了文化创新的直接价值取向。同时,从深层次或根本上说,文化创新的价值取向更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④显然,这与我们党的立党宗旨完全一致,都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所一贯强调的;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本质要求。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途程中,对这个问题一直十分关注,并为之作出了巨大努力。毛泽东、邓小平都有许多精辟的论述,江泽民在2001年著名的“七一讲话”中,一连用了六段话第一次系统阐明了我们党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概言之,人的全面发展实质上是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而文化创新则从观念层面成为影响人素质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的决定性要素,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注重提高全体公民的综合素质,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进行文化创新,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文化创新的价值路径

当代中国文化创新,围绕科学价值取向具有丰富内容,需从多向度展开。2011年11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国文联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培育和发展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有着旺盛的文化创造力,善于在继承前人文化创造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新的文化创造。我们不仅要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文化创造,而且要勇于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新的文化创造。”⑤文化创新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概括起来,其价值路径主要有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思想理论创新。文化创新有多方面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人类社会先进文化,必定居于根本和主导地位,其他创新都是在它的指导、推动和影响下进行的。这不仅由共产党和无产阶级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所决定,也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特点所规定。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与愿望,同时又是永远开放的理论体系,是阶级性与科学性的高度统一。正因为如此,它是我们党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必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中起核心和灵魂作用。历史证明,不断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动力之源。90年来,我们党顺应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要求,勇敢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大胆进行理论创新,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绩。胡锦涛同志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要及时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并提供科学指导。我们要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研究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重点抓住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作出新的理论概括,永葆科学理论的旺盛生命力,为文化创新锻铸灵魂。

二是坚持文化观念创新。观念创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方面。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⑦可见,观念形态的文化密切联系着经济、政治基本领域,同时也对经济和政治有巨大反作用,有效促进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观念创新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文化建设观念的更新,二是对文化意识的崭新提炼、认同与实践。在文化建设观念方面,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根据不同时代环境与条件,努力进行文化观念创新,使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总结正反方面的经验教训,党和国家在文化建设上确立了“以人为本,重在建设”的指导思想及相应的方针原则,有力推进了文化建设的进程。世人熟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先进文化”的一系列论述,更是在文化建设观念方面的重大创新。在新型文化意识与观念的提炼、认同与实践方面,党和政府坚持与时俱进,根据新时期现代化建设及社会生活的实践需要,科学总结、概括出新型文化意识与文化观念,诸如开拓意识、创新意识、自立意识、自强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忧患意识、诚信意识、和谐意识、民主法制意识以及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科学精神、自律精神、求真务实精神等等,既传承了中华文化的优良血脉,又吸取了世界文明成果,及时适应了新的时代诉求,在大力倡导、弘扬与实践中有效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三是坚持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发挥国家的主导作用,为文化创新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决定》指出:“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⑧同时,《决定》明确要求:“创新投融资体制,支持国有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支持其吸引社会资本进行股份制改造。着眼于突出公益属性、强化服务功能、增强发展活力,全面推进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明确服务规范,加强绩效评估考核。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运行机制,吸纳有代表性的社会人士、专业人士、基层群众参与管理。推动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进一步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⑨我们要在已获成绩基础上,牢牢抓住科学发展主题,紧紧把握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主线,根据中央提出的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巩固提高、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二十字总要求”,通过文化体制机制的大胆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有效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双峰又好又快繁荣发展,为全面贯彻落实文化强国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四是坚持文化科技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定成为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内生动力,文化创新自然离不开科技创新。《决定》明确指出:“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⑩在实践中特别要注重三个方面:一是努力攻关。国家有关部门要认真组织,切实抓住一批全局性、战略性重大科技课题,加强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攻关,以先进技术支撑文化装备、软件、系统研制和自主发展,重视相关技术标准制定,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二是完善体系。科技创新具有系统性要求,必须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技术创新体系,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文化科技企业,支持产学研战略联盟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三是搞好传播。科技的发展催生了文化产品各种新兴业态形式,随着因特网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文化产品的传播渠道及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凸显着文化内容与文化形式的相辅相成关系。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电影、游戏、各种演出以及文化旅游等传统传播方式,在当代社会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数字卫星电视、IPTV、移动电视、手机电视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网络正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传播工具,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方兴未艾。我们应积极把握、主动顺应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运用高新科技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发展各种高新文化产业,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组织形式与经营业态,不断创新文化传播手段,努力拓展文化传播渠道。《决定》强调:要“提高我国出版、印刷、传媒、影视、演艺、网络、动漫等领域技术装备水平,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五是坚持文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文化创新不能缺少文化人才主体,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才能为先进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在我国,知识分子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但从文化创新意义上说,他们又是起着重要作用的特殊群体,是文化创新的主力军。《决定》强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因此,必须努力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着力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搞好文化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与作风建设。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一定要从全局高度认识问题,认真抓紧抓好。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要大力培养造就高层次文艺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艺人才队伍,在文艺工作者中广交朋友、深交朋友,切实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创作上热情支持、生活上真诚关怀,营造有利于优秀文艺人才健康成长、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形成各类文艺人才不断涌现、文艺创造活力竞相迸发的生动局面。”当然,在注重发挥知识分子主力军作用的同时,还应充分发挥人民大众对文化创新的推动作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其最深厚根源存在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决定》强调:“人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发现人民群众中的创新人才,积极鼓励人民群众对先进文化创新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及时总结人民群众的文化创新经验及成果,使知识分子与广大群众有机统一起来,组成强大的文化大军,为先进文化的不断创新提供坚强的组织和力量保证。

三、文化创新的价值诉求

实践表明,文化创新要获得成功,不仅需要具备科学的价值取向,围绕多向度路径展开,还必须把握创新具体原则,注重适应时代需要的价值诉求。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把握崭新的价值诉求,侧重应处理好四方面关系:

首先,坚持科学理论引领,正确处理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关系。在社会领域,物质生活层面的无比广袤性与深刻性,决定了精神生活层面的多样化文化思潮。但是,任何一个社会的文化体系既非单一,也非繁乱堆积,而是一个以核心文化为主导并有多层次文化相结合的系统整体。这是文化赖以存在与创新发展的必然规律。当代中国,多样化生活环境必然导致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多样化及多层次性,为不使主流文化失落而引起社会生活紊乱,也为促进多层次文化的发展而不使社会生活色彩单调,必须正确处理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关系。这就需要在文化创新中,认真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引领,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主旋律地位,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统领文化创新。《决定》强调:“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这样才能牢牢把握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促进其在多样化统一中健康发展。

其次,贯彻“三个面向”原则,正确处理相对稳定性与动态发展性关系。历史表明,文化创新是个连续发展的过程,需要依据时代条件的变化不断进行,凸显了文化创新的发展性规律。《决定》阐明的“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三个面向”,强调了文化创新必须正确处理相对稳定性与动态发展性的关系,体现了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创新的基本原则。如果我们在实践中离开了它,就失去了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也必然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客观性原理。在坚持“三个面向”原则基础上,文化创新才能连续地进行,不断地发展,因为“现代化”本身就是一个动态概念,“世界”、“未来”从空间和时间的联结上也显示了事物发展的广袤性及无限性。可见,文化创新又是个由量变到质变、再在新质基础上新的量变,以至无穷的系列过程,表征着阶段性与连续性之统一。阶段性,表明文化创新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的创造成果,具有相对稳定性;连续性,表明对这种创造成果不能凝固化、静止化与绝对化,具有动态发展性。因此,必须在实践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努力创新。我们不能简单“照搬”与“移植”,搞食古不化或食洋不化;而要在回应历史的同时,不断超越过去,结合新的经验,对古今中外各种文化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改造、升华与创新,使之具有崭新的科学内容及表达方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因素。这个过程是实践,创新,再实践,再创新……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文化创新正是在动态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着。

再次,践行“两个尊重”理念,正确处理加强党的领导与发挥群众创造活力关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一直是我们党反复强调并一以贯之的科学理念,也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进行文化创新和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努力实现“两个尊重”,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根本途径。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获得保障,政府投入显著增加,文化事业与产业坚持“两手抓、两加强”,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同经济效益统一中取得良好成效,人民主体地位获得巩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认真落实“十二五”规划,深入开展文化创新,更好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文化需求。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不断提高推进文化创新发展的科学化水平,在实践“两个尊重”中不断发挥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积极性。《决定》强调:“人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为广大群众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者提供广阔舞台。”各级党组织要正确引导人民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创造活动,提高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建设水平,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要积极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动平台,依托重大节庆与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精心培育植根群众、服务群众的文化载体和文化样式;要及时总结来自群众、生动鲜活的文化创新经验,推广大众文化优秀成果,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

最后,保持先进性内在要求,正确处理文化全球化与文化民族化关系。从活动规律来说,文化创新不仅是个连续发展的过程,也是个不断择优与创优、永远保持先进性的过程,需要正确处理文化全球化与文化民族化的关系。文化创新的先进性,必定由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出来。《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有效保证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发展也起着巨大推动作用。当然,文化创新的先进性不能离开经济全球化基础所发展起来的文化全球化背景,否则就会因故步自封而失去世界文化发展的横向坐标参照系,不能使本国的先进文化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引领国际先进文化潮流。但是,文化全球化中文化发展的共性,又以文化多样化或世界各民族特色文化的并存发展为基础,没有各民族文化的个性也就没有世界文化的共性。《决定》强调:“把创新精神贯穿文化创作生产全过程,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学习借鉴国外文化创新有益成果,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增强文化产品时代感和吸引力。”只有在扬弃与继承、借鉴与熔铸、回应与超越等多向度统一中搞好当代中国文化创新,形成鲜明的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才能努力建设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而推动中华文明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注 释]

②《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③《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8页。

⑥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1页。

⑦《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664页。

猜你喜欢

文化发展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