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政干部如何提高职业素养、化解职业焦虑

2012-01-28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党政干部权力干部

姚 桓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 100044)

这里有一个悖论:一方面,党政干部从事的工作是中国现有职业中最稳定、最受尊重、待遇相对较高的岗位,然而,另一方面,调查表明,许多已经进入这个岗位的党政干部却缺少安定感、成就感乃至幸福感,一些人常常为烦躁、苦恼、担忧、焦急、失望、悲观等情绪所笼罩,如担心处理不好与上下级和群众的关系,担心做不好工作,害怕犯错误等等。特别是面对民意测评、民主推荐、组织考察、换届选举、职务晋升、公开选拔、职务调动等关口时,这些情绪尤其明显。在研究中,我们把党政干部履职中产生的负面情绪,概括地称为“职业焦虑”。这种“职业焦虑”的危害很大,让干部不能以平和从容的心理、积极乐观的态度从事工作,好走极端,导致政绩冲动或行政不作为;从长远看,还可能造成决策失误,影响身心健康。党政干部的职业焦虑是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其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从客观上讲,与转型期社会心理的焦急、浮躁即社会焦虑影响有关,与现代社会工作节奏加快、干部工作岗位责任重、压力大有关,与干部工作的缺点包括特别是选人用人机制不完善、对干部评价失之公正有关。从主观上看,相当多的党政干部进入岗位后,直至很长一段时间,对这一岗位的特点和特殊的职业要求还缺乏科学认识,不具备应有的职业素养,因而不能正确对待履职中必然遇到的情况和考验。引导党政干部提高职业素养,善于及时化解对职业焦虑,是现阶段干部工作的新课题。

“解铃还需系铃人”,化解职业焦虑,组织需要帮助引导,干部自身提高职业素养是关键。党政干部的职业素养,是履行职责必须具备的素质和修养,包括在职业目标、职业道德、职业竞争、职业风险、职业成本等问题上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并通过不断修炼内化为坚定的信念,以此指导行动。在这方面,对自己亲身经历的典型事例进行分析,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是个有效方法。以下案例都是党校学员讲的,是他们的亲身经历,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启发性。

案例一:“落选后的解脱”——确立什么样的职业目标

梗概:一位自认为很有前途的干部在选举中落选,因为缺乏思想准备而极为苦恼,他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各方面都不如自己的人上了而自己被淘汰?是暗箱操作还是“才大难用”?通过组织帮助和自己思考,自己想通了:当选者并非各方面都比自己优秀,却比自己更合适于这个岗位,这是选举中的正常现象,何况全面衡量,自己在为人做事方面也是有缺点的,因而选举是公平、公正的。今后个人努力目标主要不是职务晋升,而是更多地干事,于是心情舒畅地投入工作。

分析:案例揭示了干部应当树立什么样的职业目标。干部的职业目标首先是干事,用手中权力为人民服务,即把廉政、勤政和优政统一起来。职业目标也可以包括对职务晋升的合理设想和正当追求。渴望晋升是正常心理。职位晋升意味着组织和群众对自己工作业绩的认可,也是更多地做事的条件,“有位”与“有为”相联系。“有为”才能“有位”,“有位”必须“有为”。问题在于,面对职务晋升,领导干部要有良好的心理准备。一方面,要把“做事”放在第一位,防止只“做官”不“做事”,坚决杜绝“有位”而无为、乱为。由于干部职级排列呈“金字塔”形状,职务晋升是有限度的,可能出现“天花板效应”。也由于选人用人问题空前的复杂性,无论选拔还是选举,都可能出现偶然性,公平只是相对的。干部更要正确对待职务晋升。进,勇挑重担;退,乐于让贤;长期处于同一职务,也保持积极性创造性。干部对职务晋升应有合理预期,既积极进取又从容达观。无论处在何种岗位,都要把干事放在第一位,这是永无止境的。同时要不断改进工作和为人方面的缺点。干部做官、做事、做人的态度可以概括为三句话:“做官”要知足、“做事”要不知足、“做人”要知不足。这样考虑,职业目标就会升华,也会摆脱不必要的烦恼。

案例二“拒收礼物后的思考”——树立怎样的职业道德

一位领导干部谈到,一个部下求他帮助解决生活困难,他按照原则帮助解决了,部下感激地送礼,他拒绝了;这本来是件好事,没想到从这件事后他与下级的关系发生微妙的变化,本来平等密切的关系变得疏远,干部对他“恭敬有加”,他对下级有了“颐指气使”的味道。为什么好事变成坏事?他反复思考,问题出在自己的潜意识中。自己的潜意识里,我对下级是有功的,有恩的,你的命运掌握在我手里,你应该对我感激涕零,我不必对你尊重。潜意识必然在态度上表现出来,于是影响了二者的关系。他很惭愧,感到这种思想是要不得的。

分析:案例清楚说明干部应当树立什么样的职业道德。干部的职业道德即权力道德建立在权力属性和来源的基础上,干部手中的权力即公共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由民所赋”决定了“权为民所用”,所以为群众排忧解难是责任不是恩赐,这样做是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要求,不这样做就是失职。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由于体制、观念等原因,许多干部对权力属于人民缺乏切身感受,所以常常颠倒主人与公仆的关系。从这样的思想出发,把为群众办事的资源当作自己的私产,甚至以为群众、下级办事为由,形成人身依附关系。邓小平曾经指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确认这个关于党的观念,就是确认党没有向人民实行恩赐、包办、强迫命令的权力,没有对人民群众称王称霸的权力。党既是工人阶级先锋队和人民群众的领导者,又是人民群众完成历史任务的工具,这两方面是统一的,只有坚持这种统一,彻底清除官本位等特权思想,才能正确对待群众和下级,也不会因处理不好关系而烦恼。

案例三:“打造核心竞争力”——如何对待职业竞争

在一次大规模的公开选拔局级干部工作中,一位年富力强的干部脱颖而出,最终通过面试、笔试、差额考察、公示,由上级党委决定他担任某局副局长的重要职务。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干部在面试、笔试中均名列前茅;各位评委无论领导、专家还是社会各界代表,给他的评价和打分都很高。而且在通过了艰难的面试后,进入笔试的人选不多,每一位都是强有力的竞争者。而这位干部非常大度地把自己准备的关于任职单位的第一手材料与其他人分享。记者采访他取胜的原因,是不是特别善于考试?他笑着说,主要不是临阵磨枪,而在于平时的努力。他很早就意识到形势发展快、工作要求越来越高,个人存在“本领恐慌”,有危机感,所以除了努力做好本质工作外,还尽一切努力学习,扩展知识面,注意国内外大局,跟踪科技进步潮流,有意识地培养创新思维;他不把讲话和写作看做“雕虫小技”,认为这是新时期干部的基本功。许多文件和讲话稿不让人代劳,而是亲自动手,把起草讲话稿和写作看做思维的训练,从而锻炼出来很好的写作和演说能力。为什么在笔试中要与“竞争对手”分享宝贵的材料呢?他说,信息资源应当共享,竞争应当是平等的,如果有人运用这些材料好,超过了我,说明他的能力强,这样的同志提到领导岗位,对事业有好处,何乐得而不为呢?这位干部在公开选拔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能力和坦荡胸怀,得到一致的认可。

分析:案例揭示了党政干部如何正确对待职业竟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使干部职业竞争不仅在原则和政策上被认可,而且进入实际操作中。一方面,进入干部队伍的人员综合素质越来越高;另一方面,近年来各地纷纷出台政策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干部的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实际上,干部晋升无论选拔还是选举,都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个体情况(优势和弱点、业绩、经历、年龄、职务匹配性等)、环境条件、组织认可度、群众基础等,许多因素不是个人能够把握的。干部必须正确对待职业竞争。首先注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创造优秀的工作业绩。职业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是工作业绩和综合素质的竞争。工作业绩的优异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既是干好工作,也是“打造核心竞争力”。提高综合素质,应该客观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扬长补短,发挥个性优势。其次要以平常心对待竞争结果。职业竞争的结果取决于诸多因素。选拔干部,既要考虑干部个人情况和岗位需要,也要考虑班子结构和干部梯队建设,有时成功者不一定是“最优秀”的,却是“最合适”的。干部要把参与职业竞争当作学习、锻炼的机会,相信组织和群众,重视、珍惜过程而不过分看重结果,不盲目攀比,更不能因未如愿而影响情绪。特别要以开阔的胸怀对待超越自己的同志。还要坚决反对不正当竞争。面对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不够完善,具体制度存在漏洞、逆向淘汰可能出现的现实,干部必须严于律己,不能“跑官要官”、搞“拉票贿选”。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通过非正当手段在竞争中胜出,不会长期得到组织的信任和群众拥护,投机取巧最终不会长久。

案例四:“可怕的第一次”——如何规避职业风险

梗概:一位领导干部在观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展览时,为一个反面教材所震动。有个腐败分子曾经也是个不错的干部,开始也拒绝送礼,后来顶不住诱惑,就有了第一次,于是一发不可收拾,从拒绝到笑纳,从收点“烟酒钱”到索要巨额礼金,终于跌入犯罪深渊。这个腐败分子悔恨地说,半生努力成就的事业毁于一旦,这好象玩多米诺骨牌,耗费巨大时间精力堆起的“多米诺骨牌”,推倒它只消一秒钟。他万分诅咒这该死的“第一次”。这位领导干部想到,也曾经有人给自己送小钱,他开始认为区区小数没关系,后来想到毕竟收人钱不踏实,于是拒绝了。回想起来,既后怕又庆幸,如果当时受了钱,是不是自己也成为展览馆里的“反面教材”呢;多亏自己拒绝了“可怕的第一次”。他的体会是,一定要严防死守、拒绝第一次,防止出现“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悲剧。

分析:腐败分子堕落的经过和领导干部得到的启示都很典型。有人这样概括某些干部受贿的轨迹:开始有所警惕,能够作到“常在河边站,就是不湿鞋”,后来放松要求,出现“常在河边站,哪能不湿鞋”,发展一步是“既然湿了鞋,何不洗洗脚”,最后是“既然洗了脚,何不洗洗澡”。终于不能自拔。这说明党政干部工作是有风险的,甚至可以说是“高风险职业”。领导干部的职业风险主要是政治风险。一是决策失误和工作失误的风险。工作任务的复杂艰巨、社会信息的繁杂多变,主观认识能力的局限性,都可能导致决策失误和工作失误。这种失误可能给国家、人民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二是被权力和各种诱惑腐蚀的风险。掌握着权力和稀缺资源的干部往往成为“公关”对象,一些不法分子或动机不良者,知道干部手中的权力可以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利益,千方百计去寻租。干部一旦经不住腐蚀和诱惑,就会陷入贪污受贿腐败的泥沼。对干部来说,职业风险无处不在,但为什么会出现失误,为什么会有“一念之差”,就要从自身找原因了。从这个角度看,“一失足成千古恨”不是偶然的。客观原因是存在的,但是归根结底可以从自身找到病灶。要规避职业风险,最重要的是加强党性修养,贯彻民主集中制,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在廉政方面,一要作到“重责”,把权力与责任相联系,时刻有“如履薄冰”的心理。二要淡利,对于个人名利要淡化,对于超出政策和制度范围的私利,决不可有任何非分之想。三要慎交友,力戒贪欲。古人云:“贪如火,不遏则燎原;贪如水,不遏则滔天”,西方谚语讲,上帝让谁灭亡,先让谁疯狂。欲望之火是完全可以把一个人毁掉的。党政干部做官、做人、做事都要守住底线,不越雷池半步。还要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抗得住各种诱惑,不交不良之友,不参加可能妨碍执行公务的社交活动。四要行动上坚持慎微、慎初、慎熟、慎独。慎微,注意每一件细小的事情,在细节上严格律己;慎初,是要求杜绝第一次的放纵和失足;慎熟,是在有了工作经验,感觉驾轻就熟之后更要警惕,特别防止“五九”现象;慎独,是要求通过不断修养达到自觉的境界,做到有监督和没监督一个样。强调风险意识不是鼓励干部逃避承担责任,掌握权力一方面意味着具有支配他人和各种资源的能力,另一方面则是对权力所有者——人民承担了责任,所谓“权责对等”,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重。干部要勇于和善于负责,在工作中既敢于创造、开拓创新,又谨慎从事,尽最大努力避免失误。一旦出现失误,则要实事求是地承担责任,包括直接责任、领导责任、连带责任。善于规避风险与敢于负责相统一,干部的职业素养才能说达到较高的境界。党政干部才能有成功的职业生涯。

案例五:“副区长可不可以有舞伴”——如何认识职业成本

梗概:一位干部谈到,他当了副区长后,约束感很强,时时刻刻都要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甚至不敢经常在舞会上请自己喜爱的舞伴跳舞,怕引起闲言碎语。他开玩笑说,如果经常约请的舞伴被提拔了,纪委就可能收到告状信了。开始,他不完全理解:区长也是人、也有爱好、也可以有舞伴啊。以后慢慢想通了,自己已经是公众人物了,处在众目睽睽的位置上,人们自然要多加关注,从某种程度上说,群众的反映甚至个别闲言碎语也是舆论监督的一部分,听听这些未必是坏事。

分析:许多干部都有和这位副区长相似的经历,对于当上领导干部后自然产生的约束感,从不习惯、勉强到习惯和接受。这种约束感实际是一种“职业成本”的一种表现。职业成本是指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干部手中掌握着公共权力,具有比较稳定的经济收入、较高的福利待遇和受人尊重的社会地位。与此相适应,他们在享受优厚职业待遇的同时必然付出相应的职业成本。职业成本主要包括:第一,领导干部履行职责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占用较多的业余时间,牺牲与亲人的团聚,尤其在重大负责岗位上,对突发事件的处理、需要迅速作出决策而承受巨大的压力。第二,领导干部责任重、压力大,加上不规律的生活节奏,时常面临心理和生理疾病的威胁,可能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第三,领导干部作为公众人物,面对媒体和社会舆论的高度关注,这可能挤压私人生活的空间,个人隐私可能被暴露,能力、人格方面的缺陷可能被放大,以至亲属都会感受到压力。第四,为实现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执政党和国家必须对领导干部的行为提出更多的限制和更严格的要求。如一定级别的干部需要按规定报告个人收入,报告住房、投资、以及配偶子女从业等重大事项。对于上述成本,党政干部在自愿进入岗位的第一天就要有思想准备,勇于承担职业成本。不仅要努力提高心理素质、保持身心健康,更要敢于付出必要的牺牲,乐于接受监督。要懂得,既然担任公职,就需要对某些权利、权益(如个人隐私)作出让度或放弃。有了这样的思想准备,就能把压力、困难化作工作的动力,把监督当作爱护,从容、乐观地工作。

总之,党政干部通过对这些案例的解剖、分析,有助于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化解职业焦虑;并逐步学会对其职业生涯进行科学管理和规划,其落脚点,一是做好工作、成就事业;二是经受考验、不犯错误;三是保持身心健康,实现人生幸福。

猜你喜欢

党政干部权力干部
党政管理干部考核规范化思考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2018年复印报刊资料党政干部院校主办学报/综合性期刊转载率排名
党政干部的良师益友和理论家园
加强党政干部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权力的网络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
唤醒沉睡的权力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