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还魂”几多,《牡丹》独秀——明清“还魂型”戏剧比较

2012-01-28徐宏图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柳梦梅杜丽娘牡丹亭

徐宏图

明清两代,以“还魂”为主干的剧作,除汤显祖的《牡丹亭》外,至少尚有以下9种:

明无名氏《还魂记》,又名《贾云华还魂记》,《南词叙录》著录。事本李昌祺《剪灯余话》所收同名传奇小说,叙贾云华因婚事不遂而死,乃借宋月娥之躯还魂,与魏鹏结为夫妇。佚。

明无名氏《高文举还魂记》,又名《高文举珍珠记》,写高文举与王金真相爱,王金真死而还魂的故事。存明文林阁刊本,收入《古本戏曲丛刊》二集。

明无名氏《还魂记》,情节不详。祁彪佳《曲品》曰:“俗本有《高文举》,此传稍近于理。初尤疑其为古典,乃后半散杂,遂不足观。”佚。

明欣欣客《还魂记》,又名《袁文正还魂记》。写国舅曹二毒死袁文正,夺其妻韩秀英,包公判曹二死罪,令文正还魂并团聚。存明文林阁刊本,收入《古本戏曲丛刊》二集。

明朱少斋《祝英台还魂记》,又名《英台记》。写梁山伯与祝英台死后还魂的爱情故事。原本佚,民间存高腔本《两世缘》。

清无名氏《还魂记》,又名《玉龙佩》。本事不详,《今乐考证》著录。《曲海目》“还魂记”条下注云:“一名《玉龙佩》。”佚。

明谷子敬《借尸还魂》,全称作《司牡丹借尸还魂》。本事未详。《录鬼簿续编》著录。

清陈轼《续还魂记》,又名《续牡丹亭》。《今乐考证》著录。收入郑振铎《西谛善本戏曲目录》。叙柳梦梅状元及第,授翰林学士,因批点《纲目集注》被异党参奏,遣戍柳州,佥妻杜丽娘起解。平反后为西川安抚使。剧中还穿插杜丽娘假杜宝之名将石道姑许配陈最良、柳梦梅纳春香为婢等关目。钞本,傅惜华旧藏,现存中国艺术研究院戏研所资料室。

胡子寿《汨罗沙还魂记》,写屈原还魂,封为楚相,行其志,从而为千古冤魂吐气。被称作是《牡丹亭》的嗣响,列为“临川派”。佚。

以上诸剧,均有“还魂”情节,期以奇离取胜,新人耳目。然皆不可与汤作并列,《牡丹亭》可谓是一枝独秀。究其原因,谅有以下三端。

一、思想之深刻,《牡丹亭》高出一筹

综观上述诸剧,除非爱情剧《汨罗沙还魂记》及本事不详者外,均写热恋中的男女青年死于爱情被破坏,然后被神灵搭救得以还阳并与心上人团圆。唯独《牡丹亭》例外,是死于对爱情的徒然渴望。死于爱情被破坏不乏佳作,如《高文举还魂记》与《祝英台还魂记》即盛演不衰,备受称颂。前者以青阳腔最为流行,改名《水云亭》,演书生高文举,为殡葬父母沦入张百万家为佣,因失手烧了仓库,主人欲送官究办。途遇王百万,为其赔资,并将女儿贞贞许配为妻。文举考中状元,宰相温和强迫赘婿。文举密令张千下书河南,迎接贞贞,被温和发觉,候张千回京,将张下狱,并将贞贞与丫环雪雪骗进府中,雪雪亦下狱,贞贞被逼厨下为奴。温和设计,毒死贞贞,尸埋深井,幸为神仙搭救不腐。温和为灭口,又将张千、雪雪发配充军。解差同情,释放二人。贞贞吞三官所赠回魂丹而还阳,并托梦高文举,夫妇先后赴包拯处告状,为包公审明,全家团聚。后者以金华婺剧高腔及温州和剧演出本最流行,改名《两世缘》,演绍兴府山阴县祝英台,女扮男装化名祝九郎赴杭城求学,途遇梁山伯,结拜为兄弟,同窗三载,情深意切。一日,学友姜不懒、梅不孙疑祝为女扮,设计试之,果然。祝含羞辍学返里,梁为之送别,祝一路见景题诗,托物比兴,见梁终未解文君意,乃借故遣走梁,留诗于沙滩,嘱其早日来聘定。之后,迨梁赶至祝家,不料其父已将祝许配给马文才。梁失望而归,吐血而亡。祝闻噩耗,即往坟祭奠,坟忽裂开,梁、祝化为双蝶。文才闻讯,亦悬梁自尽。于是,梁、祝、马三人阴魂共赴阴曹诉状。阎君取金盆令梁、马分别与祝濯发,谓结发者即为夫妇。结果,梁、祝结发,由阎君判为夫妇,文才不服,被罚投胎为公猪。梁、祝还魂,遂成连理。梁仆四九与祝婢银心,亦于同日成亲。剧作均通过他们的死批判残害人性的封建礼教,歌颂青年男女为争取婚姻自由所作的斗争,主题思想的进步是无可厚非的,但均不如《牡丹亭》深入,且未免情节雷同、落入俗套之嫌。

《牡丹亭》之所以高人一筹,就在于突破这一藩篱,采取前人未曾用过的手法,将死因归于主人公杜丽娘看透现实,确认在理学思想的笼罩下,在统治阶级对女性的高度防范与严厉禁锢中,要想取得婚姻自由是完全不可能的,除非在梦中实现。于是她寻找机会游园、入梦、惊梦、寻梦,以至徒然死去。采用这种方式揭露宗法礼教对青年女性的摧残,自然要比任何一种同类型剧作深刻。同类型剧作一般总是让青年男女对美满婚姻充满希望,彼此一见钟情,私订终身,然后受到种种阻挠,或如王贞贞被“毒死”,或如梁山伯“吐血而亡”,或如祝英台“撞坟”而死,等等,总归是被害而死,使原先的所有理想均化为泡影。他(她)们共同的特点是,均未彻底看透现实,对统治者还抱有一丝幻想。对比他们,杜丽娘却清醒得多。这是由于她的性格与所处的社会环境造成的:杜丽娘的性格是爱美、爱生命、爱自然,不愿虚度年华,对爱情有着火一般的炽热,要寻找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志同道合的爱人。这样的愿望在宗法礼教的层层重压下是注定要被毁灭的,尤其是作为太守小姐的她,更不允许按照自己的性格生活,唯一的选择是做三从四德的贤妻良母。这是一对无法调解的矛盾,剧作一开始双方即展开激烈的斗争:杜宝通过老学究陈最良向女儿进行启蒙教育,第一课是诗经《关雎》,并宣称是“后妃之德”的读本,而杜丽娘却大不以为然,两次打断老师的讲解,第一次说:“师父,依注解书,学生自会。但把《诗经》大意敷演一番。”第二次,当老师滔滔不绝敷演诗意时,又说:“这经文偌多?”以示极不耐烦。在她看来,这简直是以自由相亲的鸟儿作比,描写君子追求淑女的恋歌,因而感叹曰:“圣人之情,尽见于此矣。今古同怀,岂不然乎?”大有“人不如鸟”之感。长期的压抑,使杜丽娘深受煎熬,在春香的怂恿下,游了后花园,面对大自然如画的春色,回味古来才子佳人偷期密约终成眷属的故事,喟然叹道:“吾生于宦族,长在名门。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诚为虚度青春。光阴如过隙耳。可惜妾身颜色如花,岂料命如一叶乎?”终于在梦幻中与心上人柳梦梅相遇、交欢,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愿望。梦醒之后虽然面对的依然是残酷无情的现实,然而她愿意死后埋葬在梅树下,希望来生再与他团聚。剧情的发展正是如此。这种“团聚”完全是虚幻的,而现实中这位美丽无比、充满青春活力、才华横溢的少女,却在宗法礼教的禁锢下结束了生命。汤显祖采取这种写法的理论根据是:人类的最高境界是“至情”,“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得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牡丹亭·题词》)其目的是借用这种贯通于生死虚实之间、如影随形的“至情”,呼唤精神自由和个性解放,给所谓“存天理而去人欲”的理学以辛辣的讽刺与批判。

二、曲文之典雅,《牡丹亭》无与伦比

《牡丹亭》的曲文之美,不仅令同类型的剧作相形见绌,而且在整个戏曲文学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犹如吴吴山《或问十七条》所说:“明之工南曲,犹元之工北曲也。元曲传者无不工,而独推《西厢记》为第一,明曲有工有不工,《牡丹亭》自在无双之目矣。”[1]因此,虽然它是戏曲作品,而最先引起人们注意的却是它的文学价值,许多人是把它当作文学作品阅读的,其中尤其是《惊梦》、 《寻梦》等场,更令人百读不厌,脍炙人口。

请看《惊梦》的曲文:

【绕地游】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

这是写杜丽娘尚未入园赏春而先获春的消息:莺歌燕舞,春光缭乱,迫不及待的心情油然而生,有引人入胜之功。

【步步娇】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杜丽娘悉心打扮,极尽千娇百媚之态,简直是新娘出嫁前的盛妆场面。明明是她照镜子,却写成是菱花镜偷看了她,以致慌乱中把发卷弄斜了,巧妙地刻画出少女的羞怯之情。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杜丽娘入园后,先是为眼前从未见过的春色所迷,如痴如醉,继而顿生大梦初醒之感,触景生情,为春光无人赏识而叹息,更为自身的青春无人怜惜而感喟。依靠景色的烘托,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收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再看《寻梦》的曲文:

【月儿高】几曲屏山展,残眉黛深浅。为甚衾儿里不住的柔肠转?这憔悴非关爱月眠迟倦,可为惜花,朝起庭院?

【前腔】梳洗了才匀面,照台儿未收展。睡起无滋味,茶饭怎生咽?你猛说夫人,则待把饥人劝。咳,甚瓯儿气力与擎拳!生生的了前件。

把杜丽娘惊梦之后寻思展转、竟夜无眠的景况,刻划得淋漓尽致。真所谓“忽忽花间起梦情,女儿心性未分明。无眠一夜灯明灭,分煞梅香吹不醒”。昨夜所梦,池亭俨然,只图旧梦重来,乃乘春香不在,悄向花园寻看。

这段情景交融的描绘,正如徐朔方《论牡丹亭》所说,把杜丽娘对爱情的渴望与她周围的景色一起传达出来了,既揭示她内心深处的秘密而又无损于她的身份。写景是为了写情,内心美则渲染了她的形体之美,可见这些描写是出色地为创造典型而服务的。

【江儿水】偶然间心似缱,梅树边。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待打并香魂一片,阴雨梅天,守的个梅根相见。

杜丽娘回味梦中与柳梦梅幽会的那一幕幕情景:花神的指引,柳梦梅怜玉惜香般的温存,自己半推半就的腼腆与主动,历历在目,似乎又一次获得亲身体验。同时把梅树当作情人的象征,将无可宣泄而又刻骨铭心的一腔热情迸发在梅树身上。

上述典雅艳丽的曲文曾受到一些人批评,如李渔在《闲情偶寄》卷一《词采》第二即有以下一段文字:

汤若士《还魂》一剧,世以配飨无人。问其精华所在,则以《惊梦》 《寻梦》二折对。予谓二折虽佳,犹是今曲,非元曲也。《惊梦》首句云:“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以游丝一缕,逗起晴丝(情丝)。发端一语,即费如许深心。可谓惨淡经营矣。然听歌《牡丹亭》者,百人之中有一二人解出此意否?若谓制曲初心,并不在此,不过因所见以起兴,则瞥见游丝,不妨直说。何须曲而又曲,由晴丝而说及春,由春与晴丝而悟其如线也。若云作此原有深心,则恐索解人不易得矣。索解人即不易得,又何必奏之歌筵,俾雅人俗子同闻而共见乎?其余“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及“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遍青山,啼红了杜鹃”等语,字字俱费经营,字字皆欠明爽。此等妙语,止可作文字观,不得作传奇观。[2]

李渔出身于民间戏班,游走四方,从普通观众鉴赏能力出发,提倡曲文通俗是正确的。但在顾及普通观众的同时,也不可忘记还有为数不少的士大夫及知识阶层,他们有更高的审美需求,希望观赏“阳春白雪”,以文采见长的《牡丹亭》正好满足了他们的愿望,故获得普遍的称赏。如潘之恒曰:“临川笔端,真欲戏弄造化,水田豪举,且将凌轹尘寰,足以鼓吹大雅,品藻艺林矣。”(《鸾啸小品》)袁宏道曰:“《还魂》,笔无不展之锋,文无不酣之兴,真是文入妙来无过熟也。”(袁宏道评《玉茗堂传奇》)尤侗曰:“汤若士‘四梦’,其词隽秀典雅,久已脍炙人口矣。”(昭梿《啸亭杂录》)沈际飞更说:“临川作《牡丹亭》词,非词也,画也;不丹青,而丹青不能绘也;非画也,真也;不啼笔而啼笑,即有声也。”(震峰沈际飞书于独居室)古今以来,凡是优秀的曲词,均为妙语,既要作“文字观”,又要作“传奇观”,《惊梦》、《寻梦》两出正是这样的样板,故盛演不衰。若曲词尽为打油诗,则索然无味,还有甚么曲意可会!汤显祖之后,清李渔不愧为优秀剧作家与理论家,有许多独到见解,唯对《惊梦》、《寻梦》二折中的妙语不以为然,令人费解。其后,另一位剧作家兼曲论家杨恩寿,似乎是为了纠正李渔的上述观点而提出“曲白双妙”之说:

凡词曲皆非浪填。胸中情不可说,眼前景不可见者,则借词曲以味之。若叙事,非宾白不能醒目也。使仅以词曲叙事,不插宾白,匪独事之眉目不清,即曲之口吻亦不合。即如《牡丹亭》写杜丽娘游园之时,便道“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也!”紧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若不用宾白呼起,则“原来”二字不见精神。此下叙亭馆之胜,于陆则“朝飞暮卷,云霞翠轩”,于水则“雨丝风片,烟波画船”,而此调尚有三字两句。若再写园景,便嫌蛇足。故插宾白云:“好景致,老奶奶怎不提起也!”结便以“锦屏人忒看韶光贱”反诘之笔足之。即景即情,不见呆相。究竟此支词曲之妙,皆由宾白之妙也。[3]

其实,汤显祖并不是一味追求典雅,而是力求雅俗共赏。例如《惊梦》【山坡羊】“没乱里春情难遣,蓦地里怀人幽怨。则为俺生小婵娟,拣名门一例、一例里神仙眷。甚良缘,把青春抛的远!”《寻梦》【尹令】“那书生可意呵,咱不是前生眷,又素乏平生半面。则道来生出现,乍便今生梦见。生就个书生,恰恰生生抱咱去眠。那些好不动人春意也。”云云,均十分通俗明白。正如王思任批点玉茗堂《牡丹亭》叙所说:“至其文冶丹融,词珠露合,古今雅俗,泚笔皆佳。”这种文采之美与片面追求华丽的文采派与骈丽派是两回事,而是讲究文采与内容相统一的美。

三、人物之塑造,《牡丹亭》独具一格

力争塑造个性化的人物形象,是所有剧作家共同追求的目的,上述“还魂型”剧作均在不同程度上取得某些成就,然较之《牡丹亭》均未敢望其项背。 《牡丹亭》的成功在于:避免俗套,采取独特的手法予以刻划,突出其典型性与时代性。试以杜丽娘为例,她是本剧的女主角,塑造之成功与否关系到作品的成败。其个性化的形象主要是通过“梦”与“死”两个典型情节来塑造的,且看作者是如何运用特有的手法完成塑造任务的。

凡写“梦”,同类型的剧作均只有入梦与出梦,从不见有“寻梦”的,玉茗堂的其他三梦亦如此。而《牡丹亭》不但有“寻梦”,且作为比“惊梦”更重要的关目来写,这是出人意外的独特手法。作者的寓意在于:杜丽娘作为官宦之家的千金小姐,在追求个人幸福婚姻的一切通道被礼教宗法制度阻塞之后,梦是她的唯一选择。梦从人愿,她在梦幻中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不仅遇到了理想的情人,且在花神的呵护下,托以千金之躯,与他实现了交欢,虽然未能尽情享受,很快即被母亲唤醒,故名“惊梦”,但杜丽娘对此已是心满意足了,这可从她后来向春香吐露这一真情得以证实。在《写真》一出里,她美滋滋地告诉春香,自己已有了意中人,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杜丽娘实现梦想后的满足与无比喜悦的心情,所以梦醒沉吟,曾题诗一首:“他年若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这是以情反理,反抗封建礼教的初步胜利。

然而,梦幻不管如何美满,毕竟不是现实,梦醒之后,一切如故,巨大的反差令她更加孤寂与苦闷,连茶饭也咽不下,在了无他助的境况下,“寻梦”便成为她又一唯一出路。她先是瞒着春香,独自入园, “一迳行来,喜的园门洞开,守花的都不在”,只见残花满地,只图旧梦重来,不料被夫人派来的春香找到要她回房刺绣。她只得乘机遣开春香,继续寻梦,从太湖石到牡丹亭,从垂柳旁到梅树边,尤其是云雨交欢的全过程,一一追忆,细细回味,不仅是对前一次亲身体验的补充,而且更加细腻真切,简直活龙活现。这样的描写决非诲淫,而是表达一位春情幽怨久积心头无可排遣的少女对爱情的徒然渴望,是代表“天下有情人”对处于正统地位的程朱理学的勇敢宣战,肯定和提倡人的自由权利和情感价值。当她来到那株梅树边,就像到柳梦梅的怀里,无限深情地说:“这梅树依依可人,我杜丽娘若死后得葬于此,幸矣”。“偶然间心似缱,梅树边。这身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待打并香魂一片,阴雨梅天,守的个梅根相见。”抒发了对心上人的一往情深,死而无怨。寻梦结束时,春香要她回去,她意犹未尽,说:“为我慢归休,缓留连。听,听这不如归春暮天,难道我再到这亭园,则挣的个长眠与短眠。”要带她去见夫人,则说:“软咍咍刚扶到画阑偏,报堂上夫人稳便。咱杜丽娘呵,少不得楼上花枝也则是照独眠。”至此,她为爱情所付出的生命能量即将燃尽。到了这一年中秋,病势转沉,交代了两项遗嘱之后即病故了,一项是将其遗体葬在梅树之下,另一项是将其春容画卷藏在太湖石底,分明是为了死后与柳梦梅永远相处在一起。总之,杜丽娘病死于寻梦觅爱的强烈渴望之中, “寻梦”无疑是刻划人物性格的关键所在。

凡写“死”,同类型的剧作,往往把重点放在主人公死前的思想斗争过程,死后经包拯等判决,迅速还魂,后经皇上等作伐,喜获团圆,均草草收场。上述《高文举珍珠记》、《贾云华还魂记》及《祝英台还魂记》等,无不如此。而《牡丹亭》却与之相反,把重点放在杜丽娘的死后及回生。死后计有《冥判》、 《魂游》、 《幽媾》、《欢挠》、《冥誓》等出。《冥判》写杜丽娘死后灵魂不散,面对判官的审问据理力争,判官为之感动,查明婚姻簿之后即放其还阳与柳生明配;《魂游》写杜丽娘女魂于阴司三年,喜遇判官放假,乃趁月夜游了后花园牡丹亭、芍药阑等处,再度重温旧梦;《幽媾》写杜丽娘于游魂中得知柳梦梅的住处,告过冥府判官,乃趁良宵前去约会以完前梦,每夜共枕,一如夫妻;《欢挠》写杜丽娘女魂正与柳梦梅幽会交欢之时,这场好事却被石道姑的突然到来给破坏了,不得不惊慌离去;《冥誓》写杜丽娘女魂要柳梦梅发愿,定为夫妻,二人拈香盟誓曰:“(生、旦同拜)神天的,神天的,盟香满爇。柳梦梅,柳梦梅,南安郡舍,遇了这佳人提挈,作夫妻。生同室,死同穴。口不齐心,寿随香灭,(旦泣介)怎一吊下泪来?(旦)感君情重,不觉泪垂。”(【滴溜子】)杜丽娘无限感激跪地曰:“柳衙内你便是俺再生爷。”(【尾声】)从此,二人成为实质性夫妻。

回生之后的出数则更多,主要写杜丽娘为保护与捍卫历经劫难而获得的团圆成果继续战斗。首先,“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己宣布结婚,又一次向封建礼教宣战。第三十六出《婚走》,在石道姑的主持下,二人拜天地曰:“三生一会,人世两和谐。承合卺,送金杯。比墓田春酒这新醅,才酦转人面桃腮。”(【榴花泣】)“情根一点是无生债。叹孤坟何处是俺望夫台?柳郎呵,俺和你死里淘生情似海。”(【尾声】)其次,在金銮殿上,面对顽固不化亲爹杜宝一再弹压她那状元夫君柳梦梅的淫威和指着嫡亲女儿“愿吾皇向金阶一打,立见妖魔”的狠心,杜丽娘照过“照胆镜”之后,悲慨陈词。

这里除戳穿其父“花妖狐媚,假托而成”的污蔑之词外,还回答了皇上“前亡后化”之问,令皇上不得不相信。接着又针对“自媒自婚”与不认女儿回答了皇上与其父。“你不认呵,有娘在!”杜丽娘的回答给无情无义的父亲当头一棒;“有个柳梦梅认亲”则给柳梦梅以莫大的安慰与支持。至此,皇上对杜丽娘的重生确信无疑,只是命其奏明阴司三载的因果之事。杜丽娘慷慨而深情的陈词,竟使皇上也为之感动,以至亲自主婚,敕赐团圆,下旨曰:“朕细听杜丽娘所奏,重生无疑。就着黄门官押送午门外,父子夫妻相认,归第成亲。”其父固执到底,仍不同意这门婚事,要她离异了柳梦梅,然后才认她。杜丽娘坚定不移地回答:“叫俺回杜家,赸了柳衙。便作你杜鹃花,也叫不转子规红泪洒。(哭介)哎哟,见了俺前生的爹,即世口么,颠不剌俏魂灵立化。(旦作闷倒介)(外惊介)俺的丽娘儿!”令其父不得不承认,最后以大团圆结局。值得注意的是:本剧的大团圆有别于上述所有同类型剧作的大团圆,因为本剧主人公既没有以封建道德为爱情的结合标准,也没有以封建主义的荣誉为爱情的理想幸福,杜丽娘自始至终表现出视死如归的对于宗法礼教的反抗性。因此,这种大团圆当是社会对杜丽娘的生死之恋与浪漫婚姻的认可与礼赞!

总之,在同类型的《还魂记》中,《牡丹亭》在思想之深刻、曲文之典雅、人物之塑造诸方面,均高出一筹,在古代戏曲史上,除《西厢记》外,难觅其俦。究其原因,自然与作者的思想修养与艺术修养密切相关。

[1]吴凫几.或问[M]∥蔡毅.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济南:齐鲁书社,1989:1245.

[2]李渔.闲情偶寄[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3.

[3]杨恩寿.词余丛话[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56.

猜你喜欢

柳梦梅杜丽娘牡丹亭
《牡丹亭》梦境对杜丽娘人物形象的塑造与解读
《牡丹亭》之柳梦梅人物分析
牡丹亭
《牡丹亭》之《游园惊梦》
《惊梦》的情与爱
叙事策略:对照莎剧,看《牡丹亭》
不一样的《柳梦梅》
异域风光恰如故,一销魂处一篇诗
读《牡丹亭》
花开一朵,至情绽放——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看杜丽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