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播音与主持的继承与创新

2012-01-28文丨吴庆捷

中国传媒科技 2012年10期
关键词:名利场播音员语言表达

文丨吴庆捷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深圳 518062)

播音主持艺术是广播电视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播电视传媒的关键一环。作为新时期的播音员主持人,应该通过继承和创新来适应更高层次的广播电视形态,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上、生活上、精神上的各种需要。因此,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广播电视节目的期望,广大播音员主持人应该继续坚持继承与创新,就播音主持艺术而言,继承与创新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广播电视的发展,更好地发挥传播效果,达到最好的宣传目的。

1 发挥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

我们的广播电视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我们提倡播音主持继承与创新,目的是更好地坚持党性原则,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作用。目前社会上一些错误思潮也不断出现在电视屏幕上,随着思想教育的淡化,播音员主持人队伍中党的喉舌的观念似乎不那么明确了,一些新入行的人认为“个性”才是改革的生机,甚至出现了“打破喉舌是改革的前提”的错误观点。某些征婚节目中的拜金论,宣扬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讲舆论导向,随心所欲地搞个人的一套,这就误导了观众;一些主持人为了所谓的“创新”,在有声语言的发声上标新立异,或嗲声嗲气,或男生女气,女生小气,矫揉造作;播音员主持人在屏幕上的形象,代表了媒体的形象,是端庄得体还是花哨怪异、哗众取宠,也会在社会上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因此,播音主持创作主体只有每时每刻注意讲究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才能把正确的导向与受众的利益、需求和兴趣结合起来。

2 新时期新要求,更要强调继承与创新

播音主持创作的过程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工作,作为一种语言文化现象,它需要继承和借鉴的内容是多层面的,播音界的前辈和优秀的传承者在探索创新思维的规律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学习和继承这些经验,可以使我们在创作思路和方法上得到启迪。现在业内和观众中有一种偏见,一提“字正腔圆”就与“呆板生硬”等同,一提“传统”就和“照本宣科”划等号,结果把某些僵化、无创造可言的固定腔调都扣在传统播音头上。我们认为,播音传统是正确的创作道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不是另起炉灶,不是否认历史,而是理解传统后的发展传统,这样才能改革创新。

当下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表达呈现出新特点:节目播讲语速普遍加快了,这对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基本功提出了高要求,要达到语言表达重点更明确、节奏更明快、逻辑更严谨、语言更流畅、现场报道更直接更鲜活……对于播音员主持人来说,在有稿的准确表述基础上,还必须训练无稿即兴的语言表达能力。央视《世界报道》中的康辉,《焦点访谈》中的敬一丹、《新闻调查》中的柴静……很多播音员主持人都以精练跳脱的语言和快捷深入的报道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求鲜活、快节奏的语言表达准确地体现了快节奏的时代特点、大信息量的传播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受众对播音员主持人的要求是:能够满足生活中对各类咨讯的了解和生活中的放松,不希望呆板地说教和默守陈规的“精英话体”的播报。当然,任何经验都是在一定时间、地点等客观条件下对事物的反映和认识,而万物总是发展、前进、变化的,过去成功的经验不一定全都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更不可能指望学到一点经验就一劳永逸,要想在艺术上有所创新,就需要有胆有识,敢于打破框框,又要善于把前人积累的知识“拿来”,变成自己的营养。

3 创新离不开知识的积累

对于播音员主持人来说,知识的积累离不开理论、政策、法规的学习,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都需要播音员主持人具备敏锐的“嗅觉”和准确的判断,不注意知识的积累,跟着感觉走,就会迷失方向,甚至把不准确乃至错误的东西当作新事物、新闻点来传播。在国内,播音员主持人有自豪的一面,也有自悲的一面。自豪的一面是指由于电视的异军突起,主持人发展机会多,具有许多年轻人不容易具备的所谓出人头地的平台,容易迅速成名,可谓名利双收等等;而自悲的一面是拔苗助长的速度过快、自生自灭性非常强。只要不给自己施加压力,不学习上进,或有其它因素所致,主持人随时都会掉队、被淘汰。在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知识更新速度的周期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快速,稍微懈怠就会落后,稍一停步就会落伍,我们必须树立时刻充电、不断学习的观念,在构建知识结构的同时进行创新,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创新。

4 在创新中求发展、求突破

目前,眼花缭乱、热闹火爆的综艺娱乐节目给主持人提供了广阔的自我发挥的空间,但是观众对主持人还是充满了更多的期待。固定的语言腔调、不变的表达模式、套路式的话语内容已经无法赢得受众。因此,综艺节目中主持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以及鲜明的个性化率先呈现出来。毕福建的亦庄亦谐,汪涵的机智幽默,曹可凡的稳重大度又不失诙谐……他们多变化有个性化的主持风格深受观众喜爱。

今天,不仅是综艺娱乐节目,无论在哪种类型的节目中,都是那些声音、形象、语言表达有特点、更能调动现场气氛、更有个人魅力的播音员主持人能够赢得更多的青睐。他们的语言表达张驰自如、灵动丰富,融入了更多的个人理解和个人特色,使广播电视节目更吸引人。

个性塑造的是否成功,要以观众的接受与否为标准。主持人走进观众,需要四个器官:眼睛、耳朵、嘴、心。凤凰卫视的资深评论员曹景行认为:“‘名嘴’是在电视行业会被经常提到的,但其实我没把自己定位在电视主持人或主播上,我是一个新闻工作者,主要靠的是眼睛去看,头脑去想,耳朵去听,嘴巴反而是放在最后用的。而且语言也不是我的强项,我更多的是在分析问题”。受欢迎的主持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但是他们都让观众感到了可信,都是尽可能地以自己最自然、最真实的状态面对观众。因为他们把自己放在和观众同等的位置上,在节目打动别人之前,首先已经打动了自己,对观众来说,主持人不是高不可攀的名人,也不应是知识渊博的专家,而是和自己一起感受节目喜怒哀乐的最真实的人。真实对主持人和观众而言是真诚的、是朴实的、是美丽的。电视节目如果不能实现深层次的真实,沟通仅仅停留在表面层次,没有达到心灵的沟通,节目质量就难以提高,节目将丧失其生命力。

5 在发展中坚持,在发展中提升

主持人的职业,从某种角度而言,是处于一个名利场中。有许多抱有不同目的者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加入到了电视主持人队伍中;另外,主持人的工作,是一个今天可以受到表扬和被喜爱,明天或许遭到批评或被淘汰的要自己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因此名利场的客观环境存在,会对主持人的心理素质要求很高。而在中国,对主持人的心理研究几乎是空白,很少有人深入研究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名利场中,主持人怎样才能把握好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长跑选手。当我们做好姿势准备长跑时,一名短跑者突然飞快冲进跑道,然后跑在前面,途中有观看者不断地为跑在前面者叫好助威,这个时候长跑选手会不会被这名短跑者干扰呢?主持人身处名利场中,但是名利场也是绞肉机,长跑意味着要坚守寂寞,不像短跑者能在短时间里就做到走红。

如果第一个关键词是“名利场”,那么第二个关键词就是“提升”。主持人在成长、成熟、成功等几个阶段,需要有高水平的制片人或领导不断的进行业务培养和提升。美国CBS著名节目主持人克朗凯特的撰稿人是CBS广播公司的副总裁。一位副总裁依然是主持人的撰稿人,这种提升的作用有多高!现在,我们的主持人提高到一定层次后,再提升他的人就很少了,剩下的完全靠自己的运气。要是不始终提着一口气,想跑完长跑,几乎是不可能的事,稍微一泄气就得退场。由此看来,提升主持人的关键是决策层及制片人建立有效的培养与长远发展的机制;还有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对主持人队伍发展途径进行系统的研究。国外一些知名的电视机构里,优秀的新闻节目主持人是节目的标志,是新闻运作的核心,这种先进的且行之有效的运作机制被称作“主持人中心制”或“明星主持人制”。而我国目前的新闻节目仍就停留在编导中心制上,而且还需要明确的是,“主持人中心制”要的是脑子的中心,而不是一肩挑的权力。广播电视的百花园,日益丰富的节目形态和日益激烈的收视竞争,使得播音员主持人忙得不可开交,很多人因为无暇读书而苦恼,也为无缘充电而遗憾,也有一部分人满足于现状,失去了前行的朝气,还有一部分人追逐潮流,在大众传播中张扬为我独尊的个性化。处在这种状态下的播音员主持人,能够让我们的广播电视事业“百花盛开”“走向世界”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播音员主持人是当代的“宠儿”,各级媒体理应大力塑造、培养,大胆使用,倍加爱护、刻意凸显,越让他们融入节目、渐进佳境、厚积薄发,越让他们风格迥异、深入人心,就越能发挥广播电视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播音员主持人要强化语言功力,弘扬中国气派、展现地方特色,珍惜受众厚爱,制定科学的“路线图”和弹性的“时间表”,稳健、坚定地走下去,成功了,更上一层楼;离开了,另辟蹊径。因为实力在,所以我们自信。

[1] 费成林. 全媒体时代播音主持新趋势——“首届两岸三地播音主持论坛”综述. 中国电视,2011(8).

[2] 魏秀玲. 全媒体时代播音员主持人的发展. 视听纵横,2011(4).

[3] 王雪,刘宁. 播音主持工作者应具备的各项素质. 科技传播,2012(5).

[4] 李振彪. 论播音主持人主持风格形成及创新. 商业文化,2011(8).

猜你喜欢

名利场播音员语言表达
试析大班幼儿阅读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名利场
名利场
新闻播音员做好各类配音工作需要掌握的技巧
浅谈播音员主持人语言的纯洁性
名利场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街拍这个名利场
细微之处见功夫——播音员的情感掌控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