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地方文化与电视节目定位

2012-01-28文丨沈

中国传媒科技 2012年10期
关键词:闽南语闽南电视节目

文丨沈 静

试论地方文化与电视节目定位

文丨沈 静

地方文化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有着独特的个性,贴合当地观众的心理,让他们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在电视节目中融入地方文化,无疑是一股取之不尽的养分。笔者从电视节目定位的重要性入手,探讨了地方文化与电视节目定位的密切关系。

地方文化; 电视节目; 定位

电视节目是一种最普遍的大众传播媒介,它以文化传播的方式传承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地方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特殊组成部分,电视节目作为一种最广泛最受欢迎的传播手段,如果能深入挖掘和充分运用地方文化的特色,不仅能为电视节目注入新鲜血液,对于地方文化的传播传承也能产生不可小觑的作用,从而促进彼此的良性互动和发展。

1 电视节目定位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

电视节目是电视媒体组织内容、安排播出的基本单元,电视节目定位则指节目制作人员在节目策划及生产过程中,针对目标受众,节目内容,节目形态和整体风格的调研、思考及决策和设计。作为媒体决策的重要环节之一,节目定位是电视生产系统不可或缺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解决节目为什么类型受众服务、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以及用什么方式服务的问题。准确而又富有特色的差异化定位是电视节目成功的前提,直接影响到节目的影响力和收视率,并关乎节目的生命。

电视节目定位的影响因素包括政治因素,地域因素,以及媒体竞争因素等,地方文化是对电视节目定位产生地域影响的重要因素。随着电视节目数量激增及竞争日趋激烈,巧用善用地方文化优势,合理进行电视节目定位并构建自身节目特色,从而充分吸引受众眼球、满足受众需求,是电视节目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

2 地方文化内涵及其与电视节目的关系

地方文化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独具特色、源远流长,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方面的文明表现。中国是一个多种风俗并存,多种文化交汇的多民族国家,辽阔的山河间形成了形形色色的地方文化。作为中华主流文化的分支,地方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宝贵的资源精神财富,应该得到大力弘扬与传承发展,而电视节目不失为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2.1 地方文化是构建优秀电视节目特色的前提和突破口,也是电视节目本土化和特色化的灵魂和根基所在

地方文化是一种特殊文化,它们有着属于所在地域的鲜明特色,历经千年洗礼,传播至今,并在其所生存地域依旧拥有顽强的生命力。地方文化是地方电视节目本土化、特色化的源泉,不仅为地方电视台提供了广阔的表现领域和较大的创新空间,由此带来的差异性也赋予了地方电视独特的风格和内涵[1]。在电视节目日趋同质化的今天,善于因地制宜,深入发掘富有特色且极具生命力的地方文化,并在电视节目中巧妙地融入和运用,由此构建鲜明的电视节目特色,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电视节目本土化和特色化的有效途径。

2.2 地方文化与地方电视节目相互依存,相得益彰,互惠互利,不可分割

一方面,地方文化的发展壮大离不开电视节目的宣传弘扬。电视节目可以挖掘地方文化的丰厚内涵,并用形象生动的手法将之留存、传播开来。长期以来,地方文化的传承多半靠言传身教,“艺在人身,艺随人走”。电视节目打破了这种局限性,能够同时向成千上万的观众呈现及传播,既是极具价值的档案资料,也是受众广泛的生动教材。原生态文化由此得以保存其真性情、真趣味,也让观众从更深的层面上认识了本地特色文化所具有的非凡意义和历史价值,进而喜爱它、学习它,从而潜移默化地达到传承目的[2]。另一方面,电视节目的特色离不开地方文化的支撑,地方文化强大辐射力的影响和渗透,丰富了电视节目的创作资源和创作风格,使其打上鲜明的地域印记。

3 依托立足地方文化,细化电视节目定位

3.1 用活用足地方语言,增强电视节目的认同感和贴近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方言作为“一方之言”,含义丰富深刻,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是中国多元化地域文化的承载者,是中国民间思想朴素的表现形式[3]。方言承载记录着当地历史,很容易被当地人群接受并产生情感共鸣。这种语言上的认同能够产生一种向心力和凝聚力,把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经历的人紧密相联,达到心理同归。电视节目运用方言是从语言上实实在在亲近观众,通俗形象,富有生活气息,因而赢得观众的心理及文化认同。

以杭州电视台《阿六头说新闻》为例。它采用杭州话方言作为播报语言,开创浙江省方言电视新闻先河。主持人阿六头站在演播室里,连说带比划,嘻笑怒骂,把一天的新闻用本地话演绎出来,一开口就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而且,用杭州话方言的谐音和俚语来点评新闻,这种生动鲜活、酣畅淋漓的效果,也是普通话难以达到的。这档本地话新闻推出不久,收视率就直线上升,很快升至杭州所有电视新闻栏目榜首,有时甚至超过电视剧。

再以厦门卫视为例。2005年2月1号开播的厦门卫视,是全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闽南语专业卫星频道。开播七年来,推出过包括闽南语新闻、闽南语教学、闽南语娱乐、闽南语春晚、闽南语直播大型庆典及体育赛事、闽南语译制电视剧及动画片等多种类型的闽南语方言节目,不仅赢得两岸乃至全球许多闽南语观众的认同,很好带动了频道收视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闽南方言在厦门这个移民城市的升温。

当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能够真正赢得受众喜爱的方言电视节目,除了充分挖掘方言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在挖掘节目内涵、文化表现力和观众贴近性等方面下功夫。只取方言的语言形式却忽略节目内容的极端做法,显然是不足取的。

3.2 传承地方戏曲及地方文艺,彰显电视节目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地方戏曲剧种繁多,剧目丰富。据统计,目前还活跃在舞台上、具有生命力和传承性的剧种约200个,其中生存状态较好的剧种约60个到80个。优秀的地方戏曲凝聚着地方文化的精华,是一种“活态”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既传承着一定的历史文化传统,又期待着在时代精神中实现文化传统的创造性升华。电视节目绝不是对舞台演出简单的记录与呈现,而是需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运用电视化手段对其进行二度创作,增强节目的可视性、娱乐性、时尚性和生活性,使之成为挖掘和彰显电视节目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以及满足观众文化需求、引导观众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

以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为例,该栏目开播18年来,在竞争白热化的中国电视市场创造了无数奇迹:现场直播500余次,戏迷参与过百万人次,造就草根戏曲明星千余名,每期观众超过3亿,收视率常年保持在15%以上,先后20余次荣获国家级奖项,成为全国同类节目中知名度最高的品牌栏目。《梨园春》为什么能够内外通吃,远近皆香,十几年经久不衰,成就今天“梨园”节目市场的第一品牌呢?主要秘诀在于栏目通过不断实践,摸索出一条现代电视手段和传统戏曲有机结合的道路,尤其是戏迷擂台赛的设置,充分调动起戏迷观众参与节目的积极性。《梨园春》栏目始终把继承和创新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他们认为,戏曲艺术虽然是古人创造的,但是,既然想要今天的观众欣赏,就要加进现代生活的元素,让古人走进现代,让今人融进古代,亦古亦今,古今相通,自然是趣味盎然[4]。

3.3 保护地方民间信仰及民俗文化,拓展电视节目的受众基础和传播范围

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诞生于民间,根基深厚,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浓厚的文化根基。经过长期的演进,一部分民间信仰已变为极具韵味的民俗文化,它们以独具魅力的内涵和雅俗共赏的形式,成为文化交流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5]。因此,对民间信仰进行必要引导和规范,淘汰和抑制其迷信有害的内容,努力挖掘其中的良风美俗,彰显提升其文化价值和文化品质,无疑可以充分发挥民间信仰的社会整合与凝聚功能,使之成为传播精神文化的良好载体,有效拓展电视节目的受众基础和传播范围。

例如,郑成功文化、保生文化等闽南民间信仰是闽南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闽南可谓家喻户晓,耳熟能详。以闽南文化为特色的厦门卫视在传播传承闽南民间信仰及民俗文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连续多年策划直播郑成功文化节颂典仪式、海峡两岸保生慈济文化节颂典仪式,并结合海峡两岸保生慈济文化节首次在台湾举办的契机,跟拍保生大帝神像首次赴台湾本岛巡游,充分发挥了闽南民间信仰在海峡两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与民间往来起到积极作用,赢得了两岸民众很好的口碑。

3.4 提炼地方人文及景观元素,塑造电视节目的文化形象和个性符号

西北的大漠孤烟,江南的小桥流水,都可以成为当地电视节目区别于他人的特色。善于提炼和运用地方标志性人文及景观元素,能让观众形成独特的视觉感受,留下鲜明的视觉印象,并产生深厚的情感记忆。如河南卫视用少林寺、黄帝陵等展示中原文化的源远流长,厦门卫视紧紧围绕着闽南地缘、血缘、文缘等定位,以闽南特有的惠安女、水仙花、郑成功塑像等识别性强的元素作为标志性的视觉符号,有助于更好地塑造电视节目鲜明独特的文化形象和个性符号,在众多电视频道和节目中脱颖而出。

4 结语

地方文化的发扬光大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电视节目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地巧用善用地方文化,既能促进地方文化绽放光彩,繁荣发展,也使得电视节目因地方文化赋予的独特内容和新颖视角而获成功,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贴近性和亲和性,并实现电视节目的个性化和差异化,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 郑德春. 地方电视节目在特色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声屏世界,2010(4).

[2] 郑德春. 地方电视节目在特色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声屏世界,2010(4).

[3] 蔡尚伟,王淑萍. 关于方言节目的 “一方之言”. 人民网,2005(11).

[4] 陆地. <梨园春>的成功之道.光明日报,2009(7).

[5] 张祝平. 我国民间信仰的当下状态与趋向. 佛教导航,2010(7).

(厦门广电集团厦门卫视,厦门361012)

猜你喜欢

闽南语闽南电视节目
闽南文化传承
厦大研发闽南语识别系统
吴松柏的闽南威士忌小镇
闽南,闽南
闽南话
闽南话
闽南拍胸舞迎来台湾小弟子
音乐特点在闽台闽南语合唱的分析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