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2012-01-28刘北桦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2年6期
关键词:区划现代农业学会

刘北桦

(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北京 100125)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无论在学科发展、理论研究、期刊创办、国际交流方面,还是在体系建设、机制创新、决策参考等方面,都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发挥了很好的决策参考作用。

当前,举国上下正掀起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热潮。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等重要论述。这些新认识、新论断、新要求,内涵深刻,符合现阶段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实际,不仅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为农业资源区划工作开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这就要求我们以更敏锐的视角、更宽广的思路,抓住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寻找与"三农"工作新的切入点,拓展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的领域,发挥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的潜力和作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出台了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断加大投入力度 (2003~2012年十年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累计超过6万亿元),努力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2012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2011~2015年)》,这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现代农业建设的行动指南。2012年7月,还召开了全国现代农业建设现场交流会,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会上强调,要切实把现代农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实施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办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发展现代农业中,我们要特别关注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及可持续发展。农业是一个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依赖性很强的产业。农业资源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主要包括自然资源 (土地、水、气候、生物等)、人工物化资源 (肥、种等)、人力资源、资本资源、信息资源等,农业资源禀赋条件、利用状况决定着农业发展的水平和潜力。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直接影响着现代农业发展水平,高效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近年来,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农业发展方式粗放,资源消耗过大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农业可持续发展。从资源供需情况看,我国农业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人均耕地面积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世界的28%,而农产品需求却呈刚性增长态势。近年来,我国人口总量每年增加700万左右,相当于每年大约要增加40亿kg粮食、80万t肉类、50万t植物油。从资源利用效率看,我国农业资源投入产出率低。农业用水占全国用水总量的70%左右,其中灌溉用水占农业用水总量的90%以上,但我国农业用水利用率只有40%左右,每立方米水平均生产粮食仅为1kg,远低于欧洲等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这明显与我国干旱缺水的现实不符。从资源持续利用情况看,我国资源退化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约40%,相当于9个日本或35个韩国的面积,全国约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2010年完成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村污染排放已占到全国“半壁江山”,农村排放的化学需氧量占全国43%、总氮量占全国的57%、总磷量占全国的67%,农产品质量以及食品安全问题凸显,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没有现代农业做支撑,全国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难以实现;没有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建设现代农业也是一句空话。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布局和结构,高效利用耕地、水、劳动力等传统要素,引入资金、管理、技术等先进要素,集约经营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实现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指导农业资源持续高效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的重要职责。农业资源与区划工作要统一思想,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开拓工作新局面。

(一)要进一步突出重点,扩大学会影响力。农业资源与区划工作涉及领域广,基础性、综合性、前瞻性都很强,要紧紧围绕“三农”工作大局,当前特别是围绕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三农”工作的新要求,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凝练出一批重大科学课题、重大项目、重点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不断提升学会在农业资源区划研究领域的影响力和社会公信力,在“三农”工作实践中真正体现自身的作用和价值。

(二)要进一步整合资源,提高学会凝聚力。各行业分会、会员单位、专家学者是学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要进一步整合各方面资源,更好地发挥各行业分会智囊团、思想库的参谋助手作用,充分发挥各会员单位的组织优势,积极调动农业资源区划领域专家学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争取政府、社会、企业等多方面支持,通过开展实地调查、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决策咨询等活动,合力推进学会和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的开展,使学会真正成为广大农业资源区划工作者所向往的交流平台。

(三)要进一步加强交流,增强学会生命力。学术交流是学会立会之本,是学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学会有农业区域发展、农业生态与环境、农业资源、农业遥感、农业自然灾害减灾等专业委员会,各专业委员会研究领域各不相同,但又是互相贯通、互相补充、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的,要加强专业委员会间的交流合作,发挥各自智慧和才能,出一些“创新成果”、“精品成果”、“拳头成果”。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加强与国内外相关学会的沟通联系,掌握国内外最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要充分发挥《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杂志的阵地作用,使杂志成为各种思想交流、碰撞、产生的平台,成为学术思想和观点的“孵化器”和“加速器”。

(四)要进一步健全机制,提升学会自我发展能力。一个壮大的、成熟的学会对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机遇挑战,学会要进一步把握工作规律,围绕中心,创新服务,健全机制,使各项工作长期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特别是要建立健全内部各项管理制度,逐步完善服务社会、联络政府、沟通信息、促进合作等职能,把学会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只有不断加强学会自身建设,才能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抓住机遇、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加快发展、大有作为。

猜你喜欢

区划现代农业学会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南充市滑坡灾害易发性区划与评价
现代农业
社区治理如何密织服务网——成都安公社区划了“五条线”
学会分享
对自然地理区划方法的认识与思考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