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提高党报党刊质量的思考——以《人民日报》为例
2012-01-28李晓珍
文/李晓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媒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对于党报党刊而言,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一方面,各具特色的都市报,潮流前沿的时尚刊物以其丰富的内容、多变的形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读者;另一方面,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手机报、微博等各种形态的新媒体不断涌现。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党报党刊的舆论引导能力和新闻传播能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然而,这些年,作为中国第一大报的《人民日报》,却在传统媒体被“唱衰”的情况下,逆势上扬,成功转型。2009年7月1日,《人民日报》扩版,周一至周五每天的版面由16版扩至20版;2010年1月1日,《人民日报》再次扩版,周一至周五每天的版面由20版扩至24版。这两次扩版都是在保持原有风格和传统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和广大读者期待,进一步丰富报道内容,创新报道方式,增强了报道的新闻性、可读性、群众性和服务性,使报纸宣传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目前,《人民日报》的转载、援引率明显提高,许多报道和评论被国内外媒体广泛引用,得到了国内外读者的普遍信赖以及外国政府和外国机构的高度重视。
《人民日报》的办报实践,对于提高党报党刊的质量和影响力有很多启示,这可以从《人民日报》近年来推出的一些报道中加以总结。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善于捕捉社会热点
社会热点,是一段时期内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事件、现象或问题等。作为党报党刊,如果对这些热点问题避而不谈,就容易自说自话,失去对公众的吸引力;如果对这些热点问题报道滞后,人云亦云,就容易陷于被动,失去引导舆论的能力。因此,对于社会热点问题,党报党刊不仅要在第一时间内作出反应,敢说话,早说话,而且要比别人想得深、看得远、说得透,会说话、说对话,这样的报道多了,党报党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自然就增强了。
前不久,一位清华大学毕业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原因是这位刚参加工作半年的毕业生焦三牛,出现在了甘肃武威市公选的副县级领导公示名单中。这本是一次正常的干部选拔任用,却迅速在网络上发酵成一个事件。“1989年出生,2011年7月工作,2012年1月副县,牛呀!”有人对此产生了诸多联想:是不是有特殊背景?选拔程序是否公正?甚至把其与“腐败”挂钩。对此,人民日报社派出记者专赴武威调查采访,推出了报道《三问焦三牛》,还原事情的真相。焦三牛不仅毕业后主动要求去西部地区工作,而且十分勤奋努力。这次选拔任用是通过严格的公选程序,焦三牛以知识测试、面试、差额考察、差额推荐、差额票决全部第一而中选。为此,《人民日报》同时配发了评论《不拘一格降人才》,被众多媒体转载,有效阻截了各种谣言蔓延,起到了引导舆论的作用,得到了读者的肯定。又如2012年2月,湖南长沙不断爆出房屋延迟交付、一房两卖、资金链断裂找不到开发商,楼盘停工成为烂尾楼等现象,社会上众说纷纭,那些攥着购房合同、准备签购房合同的群众心中更是惴惴不安。人民日报社为此派出记者进行调查采访,以“开发商真的‘跑路’了吗”为题,从跑路传闻是否属实,开发商资金链是否断裂,购房者损失谁来承担三个方面,有力地回答了民众心中的疑问,起到了答疑释惑的作用,不仅引起了长沙读者的关注,而且引起了全国各地想买房和要买房的读者的关注。
二、努力贴近民生
贴近民生,才能吸引读者阅读。长期以来,党报党刊的关注点侧重于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工作部署等,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读者的需求,形成了单向、灌输式的宣传教育模式,造成报道内容与读者需要相脱节的局面,影响了阅读率。
近年来,《人民日报》贯彻“三贴近”和“走转改”的要求,下大气力抓民生报道,不仅专门创办了《民生周刊》,而且在各类报道中增加了民生报道的分量,突出了为读者服务的功能,密切党中央机关报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如《人民日报》2012年5月《民生周刊》推出的“关注生活便利度”的一组报道,先后聚焦步行难、居家小事成了大麻烦、弱势人群生活不方便等话题,提出“大城市别忽视小事情”、“便利生活,一个都不能少”等观点,并从专业化视角,进一步分析了当前城市越建越大、老百姓却觉得生活不太方便的原因。这组报道立足于城市发展最终是要让城市居民生活得更便利、更舒适的目标,在城市建设不断加快的情况下,客观反映了普通居民的声音,为城市建设管理更好地实现“以人为本”起到了推动作用,得到了广泛认同。又如在2012年6月26日的社会版“民生三问”栏目推出了《国民健康尚需知识滋养》一文,针对当前国人基本健康素养缺乏的问题,约请专家对话,“一问缺素养,生活有何影响”,“二问谋提升,各方如何发力”,“三问看国外,可以借鉴什么”,几个问题切中要害,直接关系百姓生活,不仅吸引了普通群众,而且启发了国民健康工作相关人员的认真思考。
三、重视深度报道的力量
《人民日报》总编辑吴恒全曾撰文说:“《人民日报》不是‘小超市’、‘杂货店’,而要做‘旗舰店’、‘精品店’,我们可以不去和都市报、晚报、网络比信息量,但不能不比质量,不能不拿出精品来。”笔者认为,这里所说的精品,就是深度报道和高质量的评论文章,这也是党报党刊的竞争优势。党报党刊拥有一般媒体无法比拟的资源优势,如可以参加各级党和政府、部门的各种内部会议,了解一项政策研究、论证、出台的背景和全过程,这对准确把握、判断各种社会现象至关重要。党报党刊还拥有一批熟悉党和政府政策、工作的编辑队伍,其综合分析判断、整合信息的敏感性、经验和能力明显高于新媒体的编辑人员。充分利用好这些优势,作出有分量的深度报道,正是党报党刊的制胜法宝。例如,近一段时间,《人民日报》推出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改革发展历程系列述评,“转型十年,中国理念”“改革十年,中国探索”“挑战十年,中国精神”……聚焦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带领13亿中国人民走过的非同寻常的10年,回顾10年风云激荡中来之不易的成绩、弥足珍贵的经验和影响深远的探索,文章大气磅礴、深入浅出,堪称精品力作,对凝聚力量、增强信心、振奋精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评论是一个媒体的旗帜。近年来,《人民日报》不仅在报道数量上增加了评论的比重,推出了任仲平、人民论坛、人民时评、声音以及今日谈等一系列评论栏目,而且评论文章的质量也不断提升,评论观点鲜明、论述透彻、文风清新,吸引着读者的眼球,并被其他媒体多次转载。特别是以“任仲平”为署名发表的一系列文章引起了广泛关注,有读者在互联网上发帖,询问任仲平是谁——“经常在《人民日报》上读到他的文章,感觉风格和行文都比较特殊,而且在文段的标题上也是别出心裁。往往在重要时刻都有他的文章出现,他是谁?有知道的吗?”由此可见读者对这些评论的喜爱。这些年来,任仲平在新中国成立60年之际,发表的《改变历史的“北京时间”》、《走向复兴的“中国道路”》;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发表的《30年不变的时代呼声》、《历史的契机等待我们把握》;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时,发表的《灾难中挺立伟大的中国》;以及在第一个公民道德宣传日到来时,发表的《论诚信》等,都是就事关时代发展的大命题、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大事件展开评论,得到了新闻界同行和专家的认可及广大读者的喜爱,这一栏目已经成为《人民日报》的重要品牌。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文章贴近时代、关注现实,反映了党报的大视野、大胸怀、大责任,而且在文字表达上有创新,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这样的报道是一般的都市报和其他一些新媒体所无法做到的。
四、创新报道方式
长期以来,党报党刊给人的印象是严肃有余、活泼不足,因此容易给读者造成距离感。如今,面对传播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以及“读题时代”、“读图时代”的宣传需求,党报党刊必须学会用读者喜欢看、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传得开的语言和形式吸引读者。通观《人民日报》的文风版式,可以用“相貌端庄、表情丰富” 来描述。“相貌端庄”说的是整体气质,一看就非“街头小报”,而“表情丰富”,正是文风版式清新活泼,夺人眼球。用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反映一些宏大的主题。如,铺张浪费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一大顽疾,有些“公家”单位浪费现象十分惊人。如何阐释这一问题,《人民日报》没有长篇大论,而是巧妙地通过读者的笔针砭时弊,警示公职人员,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在2012年6月和7月的《人民日报》“读者来信”板块,连续推出系列报道《晒晒“公家”的铺张浪费》,一些简洁、鲜明、生活化的标题,如“接待8人5天花费13万”、“一边空调运转 一边窗户敞开”、“会场矿泉水,一剩大半瓶”等,引出读者的简短来信,再配以一张张真实鲜明的照片,让人“触目惊心”。因此,改变文风、做好标题、配好图片、创新表达是改进报道方式的关键所在。
总而言之,在人们获取信息渠道越来越多、思想言论日益多元的新形势下,只要不断提高办报办刊质量,关注社会现实,贴近基层百姓,引领社会舆论,改进报道方式,就能在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