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部记录中国版权事业发展历程的著作——评《中国版权事业二十年》的编撰特点

2012-01-28刘永红

中国出版 2012年19期
关键词:国家版权局著作著作权法

文/刘永红

为纪念新中国第一部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颁布20周年,全面回顾和系统总结20年来我国版权事业的发展状况和取得的成绩,国家版权局组织编写了《中国版权事业二十年》(1990~2010)。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柳斌杰和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分别为该书撰写了序言和跋。该书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中国版权事业二十年》(1990~2010)近30万字,正文部分共分为九章,围绕中国版权事业20年来的发展历程,以专题的形式从九个不同的方面或视角进行了全面、深入而又生动的论述,全书图文并茂,第一次为读者完美呈现了中国版权事业20年来发展历程的全貌,具有里程碑意义。总的来看,该书主要体现了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1.权威性

《中国版权事业二十年》(1990~2010)一书具有权威性的突出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从该书所处地位来看,这是一部由国家版权局组织编写的反映中国版权事业20年来发展历程全貌的著作,居于正史的地位,具有不容置疑的权威性。第二,该书撰稿人员主要来自于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和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等机构,长期耕耘于版权管理和版权研究一线,具有深厚的版权理论功底、丰富的版权实践经验以及出色的版权写作技能。第三,成书之初,该书稿经过了宋木文、于友先、刘杲、沈仁干等中国版权界的老领导、老同志的审读,很好地保证了该书的准确性和权威性。第四,出版者——人民出版社的领导给予该书高度重视,并抽调相关编辑人员组成了一支编辑团队,在编辑加工方面努力追求精益求精。

2.全面性

《中国版权事业二十年》(1990~2010)的全面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内容选取方面。中国版权事业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涵盖了多个方面。因此,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必将无法全面、正确地反映中国版权事业20年发展历程的全貌。本书从著作权法律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版权行政执法制度、著作权司法审判工作、版权服务、版权贸易、版权产业、版权宣教、版权理论研究、国际版权合作与交流九个方面分别描绘了中国的版权事业,这也是迄今为止最能够全面、综合地反映中国版权事业20年来发展历程全貌的几个方面。第二,在时间选取方面。虽然本书所撷取的时间节点是从1990年新中国第一部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颁布到2010年,但是,为了保持历史的连续性,也为了让更多的读者深入了解中国在著作权立法阶段的艰辛历程以及著作权法颁布前后中国版权保护的进程,该书在许多重大事件上回溯到了改革开放前,用近20页的篇幅回顾了新中国第一部著作权法孕育的艰辛,将一幕幕扣人心弦的场景再现于读者眼前。将在横向的内容选取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全面性与在纵向的时间选取方面所体现出的全面性相互交织在一起,必将能够织就一张全面反映中国版权事业20年来发展历程的网,更便于在一本书中将中国版权事业20年来所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以及所涵括的丰富内容全面展开。

3.可读性

版权是一个法律专业术语,关于版权及相关概念的表述难免晦涩难懂、枯燥乏味。尤其是像《中国版权事业二十年》(1990~2010)这样一部著作,要想做到雅俗共赏,就必须避免文字表述上的晦涩与枯燥乏味。《中国版权事业二十年》(1990~2010)一书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这主要源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文字表达做到了简约、通俗而又不失生动活泼。这不仅体现在正文部分文字表述非常简洁、凝练、通俗,真正实现了无障碍阅读,而且该书的章、节以及三级标题均采用了准确、形象而又生动的文学语言,这让读者耳目为之一新,并为本书的可读性增色不少。第二,行文方面独辟蹊径,在部分章节写作方面,坚持以点带面,避免了宏大叙事。该书以点带面,以大事要闻为主,在梳理,回顾标志性、关键性事件特别是广大公众关注事件的同时,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描绘了中国版权事业的发展、成绩和思考。例如,在论述中国版权贸易部分时,该书主要撷取了熊猫丛书、《未来之路》、“新概念英语”《哈利·波特》、《谁动了我的奶酪》等在业界具有较大反响的经典实践案例进行讲述与描绘。又如,在论述中国版权产业部分时,该书主要选取了海尔、南通家纺、德化陶瓷以及版权示范城市(基地)建设等具有代表性的几家典型进行了讲述与描绘。这样一来,将原本枯燥抽象的专业内容寓于一个个具体的案例或者事件当中,可读性大大增强。

4.创新性

《中国版权事业二十年》(1990~2010)一书的创新性体现在:第一,这部著作的出版本身就是一大创新,因为这是第一部全面反映中国版权事业20年来发展历程全貌的著作,图文并茂,可读性强。第二,就该书的体例来说,该书每一章在章的标题之后、正文之前都有相应的题记,全面展示、高度概括与提炼了本章的主要内容,题记能吸引读者,便于读者快速并且整体地了解、掌握本章内容,同时也能引导读者思考。相关的版权类著作,多采用学术著作的严谨和保守风格,少有如此活泼的题记形式,这不能不说是个创新。第三,在全书的框架结构上,该书以专题为单元,注意史论结合。该书正文部分的九章内容,实际上是九个专题,从九个不同的角度或方面共同呈现了中国版权事业20年来发展历程的全貌。这九个专题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它们既可以是独立的章节部分,又是整部著作不可或缺的有机部分。同时,在每一个专题部分的行文论述方面,都遵循了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的写作方式,即既有对相关历史知识的挖掘与梳理,也有对相关现实问题的描述与解剖,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和充分交汇使得该书既具备了历史的厚重与深度,又不失时代感与现实性。可见,该书既体现了对中国版权事业20年来发展历程整体性、系统性的把握,又对这些专题性问题作了相对集中的阐述。

5.史料性

《中国版权事业二十年》(1990~2010)作为一部全面、综合地反映和总结中国版权事业20年来发展历程全貌的著作,具备多方面的史料性价值。第一,关于重大版权事件的记录。例如,关于新中国第一部著作权法诞生的艰辛历程的记录、关于每一次著作权法修订经过的记录,等等,这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性价值,也是我们留给后代的一笔财富。第二,书中收录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图片。例如,1979年胡耀邦同志对“关于中美贸易协定中涉及版权问题的请示报告”所作的批示、1990年9月7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同志主持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等。

综上所述,《中国版权事业二十年》(1990~2010)是一部集权威性、全面性、可读性、创新性以及史料性于一身的著作。这部著作客观、真实而又全面地展现了20年来中国版权事业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新中国的著作权保护制度从无到有、逐步完善,建立起了一套既符合国情又与国际规则相衔接的著作权法律体系,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与行政执法并行的版权保护制度,版权公共与社会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版权贸易获得长足发展,版权相关产业蓬勃发展,社会公众的版权意识显著增强,版权事业的学术与理论支撑日益有力,国际版权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著作权法律制度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作用愈发凸显。可以说,该书用铁一般的事实无可辩驳地证明了:中国仅用二三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要用两三百年时间才走完的道路!

猜你喜欢

国家版权局著作著作权法
柴文华著作系列
赵轶峰著作系列
新《著作权法》视域下视听作品的界定
杨大春著作系列
浅谈时政热点专题复习备考的策略
李帆著作系列
众议新《著作权法》 版权保护覆盖面扩容,期待相应细则出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与《日本著作权法》之法条差异
国家版权局发布2017年中国版权十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