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前苏中地区的党办报刊*

2012-01-28朱季康顾亚欣

中国出版 2012年10期
关键词:油印苏中印刷厂

文/朱季康 顾亚欣

新中国成立前苏中地区(扬州、泰州、南通三市)由中国共产党各级党政军部门所创办的报刊数量先后达数百种,其中各类党报、党刊有41 种。[1]这些报刊忠实地坚持了党对报刊新闻宗旨的要求,在党与人民政权的伟大事业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1940 年10 月,中央《关于充实和健全各级宣传部门的组织及工作的决定》要求各级宣传部设立编审委员会和出版发行科。12 月25 日,毛泽东在《论政策》一文中提出“每个根据地都要建立印刷厂,出版书报,组织发行和输送的机关”。新中国成立前的苏中各报社在根据地的发行主管部门的领导下,逐渐充实完善印刷设备,补充人员,一步步发展壮大。

一、逐渐改善的印刷设备

日本的入侵,使清末民初起步的苏中印刷行业出现了很大程度的倒退。因战火频繁,加之苏中报刊流动性的增强,苏中地区印刷器材大多流失、毁坏。印刷器材成为敌我争夺的抢手货。解放战争时期,由于人民军队在苏中根据地的战略调整与战斗的频繁,党办报刊的印刷大多采用石印、油印甚至手抄方式。如中共如东掘港支部主办的《寒星》就为手抄本。虽然不少党办报刊具有铅印设备,但能长期稳定保证铅字印刷的报刊并不多,有些具有油印设备的报刊也因战争影响而难以使用。据中共苏中一地委主办的《前线》载:“虽然三月又会剿前曾中间停过几期改出油印,但情况一过马上又恢复了铅印。”[2]其他如中共苏中二地委主办的《滨海报》初为油印、石印,后改铅印。中共泰州县委的《泰县大众报》、中共通州工委的《江涛报》常为油印。《江潮报》《前线报》等一度铅印。但也有一些报刊能在艰苦的斗争环境中坚持出版铅印本。

一些报刊拥有自己的印刷厂(所),如中共苏中一地委的《人民报》印刷厂、中共苏中区党委的《苏中报》印刷厂等。有些非报社印刷厂也承担着报刊的印刷任务,如新四军第一师政治部印刷厂。各党办报刊印刷厂是在不断的搬迁、合并、战斗中逐渐发展壮大的。各印刷厂也互相帮助支持。[3]

中共华中一地委的《江海导报》印刷厂是在《江潮报》印刷厂的基础上成立的,后来又与韬奋印刷厂合并为苏中韬奋印刷厂。1944 年6 月12 日,第一期《人民报》出版于宝应县柳堡村钱家舍。也在这一天,《人民报》印刷厂诞生了。该厂后搬迁至高邮东乡姚费庄。在1945 年11 月至1949 年年初,印刷厂随报社流动,多次迁徙。部队所办报刊的转移更加频繁。新四军七旅所办的《前哨报》就由一匹驮行李的马和一副挑办公用品的担子承担转移的任务。

抗战时期,大部分的党办报刊都有石印设备,如《苏中报》《抗敌报》等印刷厂(所),后来逐渐向油印、铅印发展。《苏中报》印刷厂拥有一台四开平台印刷机、一台圆盘印刷机和石印机。《人民报》印刷厂诞生时拥有一台圆盘印刷机、一副五号字盘及其他相关设备,在和《前进报》《兴化新报》《新宝应报》印刷厂合并后,设备增加到四台四开印刷机、两台圆盘印刷机,一台铸字炉等。报刊的设备主要来自于根据地外的购买,如《苏中报》印刷厂从上海、南京等地购买了设备,《人民报》印刷厂从上海通过内线关系购买印刷机和字盘。由于环境的限制,大部分报刊的设备比较简陋。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一些大型的报刊也具有了较大规模的设备,拥有相对大规模的印刷厂(所)。曾经在泰州短暂出版过的《新华日报》(泰州版)所辖的新华印刷厂就属于大型的印刷厂,转移至泰州时,印刷厂除了相应的印刷出版设备外,甚至配备有柴油机与发电机。

这些印刷厂除报刊的印刷外,也承担其他的印刷任务。如《人民报》印刷厂在抗战时期印刷《整顿三风》《共产党员的修养》等学习文件。解放战争前两年间,《人民报》印刷厂就印制了各类宣传小册子20 种,近9 万册;各类宣传画、传单342 种,近百万份;印制画报5 万余份。《江海报》印刷厂还曾印刷过独幕话剧《逼上梁山》。《苏中报》印刷所还设有书版厂,曾出版了俞铭璜策划主编、苏中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各报社印刷厂还印制各类宣传画。1944 年春,《东南报》编辑出版了油印本《血腥的旗帜》。为宣传海启县军民反“清乡”斗争的胜利经验,揭露日伪罪行,《人民报》印刷厂自1947 年3 月25日开始印制发行《人民画报》,彩色套印。先后印制了毛泽东、朱德画像及《铁流二万五千里》等连环画、宣传画。也因此,《人民画报》被百姓亲切地称为“纸弹工厂”,这是人民对其贡献的肯定。

尽管条件艰苦、设备简陋,但凭借报社同仁的努力,一些党办报刊的印刷质量得到了保证,受到了根据地百姓的赞誉。其中的代表是《江潮报》,因其油印技术的高超,被誉为“印刷术中的一种奇迹”。在大后方的报刊展览会上,得到很高的评价。1942 年,报社将1 ~16 期合订本作为献给斯大林62 岁寿辰的礼品,通过上海的关系,送往苏联。

二、血与火锤炼的报刊队伍

新中国成立前苏中党办报刊的人员配置与机构设置以及报刊生活、工作与战斗情况,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

党办报刊出现初期,在办报的专业人员配置上,有不小的缺口。由于报业在当时的政治形势下,是一项风险极大而又没有多少利润的行业,因而没有多少民间的人愿意从事其中,除非是抱有政治热忱的进步人士。战争的恐惧使得苏中地区大批社会各界专业人士流亡西部国统区,这其中也包括本地报人。

在得不到本地报人支持的情况下,党办报刊的人员除了来自于上海、南京等地文化青年及专业人员的补充,大多为新手,而且很多人本身就是战斗人员。在这样的血与火的考验中,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锻炼中成长,锻造出了一支优秀的队伍。

抗战时期的党办报刊,其主要编辑人员以数人至十数人居多。《前线》报社初期“人员总共才六七个”。[4]但是在某些有较大影响力的报刊中,人员的配置还是较为充分的。党办报刊在解放战争初期,因为战略大转移的影响,人员配备有所下降,但是解放战争后期,各报纷纷扩充力量,甚至出现了数百人的大型报社。如1945 年11 月,人民报社所辖印刷厂职工人数已从创办之初的8 人发展到近百人。《新华日报》在搬迁至泰州时,职工达300 多人。

苏中报刊汇聚了大量的革命文化精英,培养了新一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新闻工作者。以《苏中报》为例,其编辑人员中有20 世纪30 年代知名的文学家、翻译家、版画家林淡秋、蒯期曛、赖少其等,还有像冯岗、蔡迪、史乃展、涂克等在抗日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一批优秀编辑记者。

除了接受各级党委的直接领导,各报刊还设立了党的领导机构,社长也大多由主管单位的党政一把手兼任,党政领导人对于报刊的领导与支持也是实际和经常的。1943 年11 月12 日,苏中区党委通过《关于出版〈苏中报〉的决定》,规定《苏中报》为区党委和第二地委共同指导的报纸,由苏中区党委书记粟裕兼任社长。还设立了以粟裕为书记、俞铭璜为副书记的党报委员会。粟裕除指导工作外,对于党办报刊还有着特殊的感情。一日,他途经如东掘港镇,发现一名卖糖果的小贩正用《江海报》包糖果,便说服小贩珍惜革命报刊。当报刊记者提出采访要求时,粟裕总是尽量给予满足。俞铭璜为苏中区党委宣传部长,公务繁忙,但坚持长期在报社蹲点,参与报社的实际工作,并促成了苏中出版社、苏中画报社、生活杂志社的建立。其他报刊也基本建立了类似的制度。

各报社还设有专门的编辑委员会。如1947 年7月20 日成立的《方向》杂志编委会,[5]有些大报还有专门的经理机构,负责印刷、发行、广告等业务。1945 年,人民报社设有编辑部与经理部两个机构,报刊的各流程分工也更细致化。

党办报刊的生活条件是艰苦的。为了解决粮食问题,人民报印刷厂的同志们自己开荒种植水稻与蔬菜,全年交公粮90 多担。同时,报刊社的同志们仍抱有积极的工作态度,在业务上积极探索创新,使报刊内容更加生动活泼。如赖少其通过木刻技术,创造性地制作版面。在负责《滨海报》副刊《海滩》和《苏中报》副刊《现实》期间,为丰富副刊的内容,他经常更换《现实》的刊头木刻,增加了新鲜感。当报道战斗英雄或劳动模范人物时,就配上他们的木刻头像;在报道战区新闻、战事消息时,就配上黑底白字(线)的地图。他还组织了苏中木刻同志会,编写木刻教材,并通过《苏中报》这一阵地,研讨与登载木刻作品,这也算是党办报刊的一大文艺特色。

苏中党办报刊的同志们克服种种客观困难,印制出了即使连敌人也惊叹的报刊。如当时日伪的《新闻日报》的评价曰:“从他们的报纸上看起来,我们觉得新四军对于新闻的保护和便利是无微不至的,从事新闻工作人员,工作精神也是极可钦佩的;我们可以看到全部用手写而同于印刷的报纸,我们可以看到胜过钢板的木刻,我们更看到印刷较上海报更精美的小型报纸。”[6]

注释:

[1]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C].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2707

[2][3][4]孙亚东.印刷上的回顾.前线报[N],1947-09-14

[5]王庆云、费昌华.扬州报刊志[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113

[6]倪波.苏中革命根据地的新闻出版业[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人文),1995,(1):172

猜你喜欢

油印苏中印刷厂
“油印”与1980年代中国新诗场域的构建
苏中革命历史纪念馆被授予“扬州市华侨文化交流基地”
封三
苏中少年英雄——周银海
苏中掘港的悠悠年昧
油印报收藏二三谈
替竞争对手跑生意
替竞争对手跑生意
替竞争对手跑生意
替竞争对手跑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