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产业的“反梯度转移”

2012-01-28陈文杰

浙江经济 2012年15期
关键词:梯度山区浙江

□文/陈文杰

应坚决摒弃依靠低端产业梯度转移的粗放式发展老路,积极探索承接高端产业反梯度转移的新路子,更好地促进山区工业跨越式发展

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大的困难在山区。山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生态工业的带动。近年来,山区各市县对工业发展都十分重视,如衢州市提出实施“工业立市”主战略、丽水市提出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目前,浙江山区新型工业化开始步入快车道,对促就业、增财力、聚人口、强城镇、惠民生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仍将是浙江山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历史机遇期和发展关键时期。应该学习借鉴工业化先行地区的发展经验,坚决摒弃依靠低端产业梯度转移的粗放式发展老路,积极探索承接高端产业反梯度转移的新路子,以更好地促进山区工业跨越式发展。

产业反梯度转移是重要途径

产业反梯度转移是对传统工业化道路的有效扬弃。产业梯度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应该看到,后发国家或地区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时,普遍都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传统工业化发展路径。特别是在生态敏感地区推进工业化,往往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在我国沿海地区就不乏惨痛教训。近年来,通过总结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经验与教训,国内学者已经越来越重视欠发达地区的“反梯度发展”问题。认为后发地区不一定按照“梯度发展”道路去走,而是完全可以利用后发优势和自身的资源、生态和区位等优势,跳过粗放型低端产业发展阶段,通过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具有比较优势的高端产业,培育经济发展增长极,改变别动地被辐射被牵引发展的态势,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

产业反梯度转移已经在国内实践中得到积极探索。一方面,从省际产业转移看,在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中,就明确提出中西部地区要因地制宜承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除了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源矿产开发和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还要引进发展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另一方面,从沿海省份推进产业省内转移看,广东在推进产业与劳动力“双转移”过程中,粤北地区十分重视承接珠三角地区的生态型循环型产业,尤其是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等新兴产业;而且对山区工业发展有较高的目标定位,如河源市建成环珠三角新兴产业集聚地,清远市建成环珠三角高端产业成长新区。近年来,江苏省在加快推进苏南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通过合作共建异地产业园区的方式,强力引导苏南的产业向苏北转移。

浙江山区工业发展依靠承接产业转移已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浙江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快,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占主导地位,并不断向浙江欠发达地区及国内中西部地区转移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以腾出空间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浙江山区依托省内山海协作工程,加强省际产业合作交流,加大了工业项目引进力度,促进了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呈现全面起飞的良好态势。以欠发达山区广泛分布的衢州和丽水两市为例,衢州市2011 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28.6 亿元,连续8 年实现30%以上的高速增长。丽水市的工业总产值在2009 年突破千亿大关,2011 年达1652.1 亿元。两市合计以占全省1/4 的国土面积(25.1%),7.8%的常住人口(2010 年),创造了4.4%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10年),比2005 年时工业经济的比重提高了1.6 个百分点。但是,从总体上看,浙江山区工业的基础仍然比较薄弱,缺乏大产业、大企业、大项目的支撑和带动,产业的结构性、素质性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发展中践行产业反梯度转移

随着浙江深入实施“四大国家战略举措”,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升,支持金衢丽地区进行国家级低丘缓坡综合利用开发试点,都为山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山区各市县也都十分重视加强亲商富商的软环境建设,营造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应该看到,与全省沿海地区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发展阶段不同,浙江山区总体上仍然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浙江山区正在推进的新型工业化,大体是在主体功能区中的限制开发区域进行的适度开发,本质上是一种既要兼顾规模扩张、更要追求素质提高的追赶型发展。为此,必须着眼于山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省级层面的顶层设计,统筹山区各市县工业差异化发展,突出“绿色、低碳、高效”特色,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避免区域间盲目竞争,通过承接产业反梯度转移,加快培育形成内生发展能力。建议重点关注四个关键环节:

——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提高产业准入门槛,提升引进项目的质量。在引进产业的选择上,要从山区资源禀赋、区位特点和产业基础出发,重点引进拥有未来市场竞争力、污染较小的产业及关联度较强的配套产业。建议重点聚焦三条主线:一是延伸发展型。如衢州市实施巨化一体化战略,积极拓展新材料领域,提出到2015 年形成工业产值超400 亿元的大型企业、氟硅新材料千亿产业集群。丽水市依托永武缙五金制造业集群建设,积极发展机床、泵阀、汽摩配等先进装备制造业,提出到“十二五”末要培育形成机械装备制造和不锈钢制品两大千亿级产业。二是新兴培育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浙江山区工业谋求跨越式发展,也必须重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考虑重点引进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三是资源开发型。以山区农产品、水资源、中药材等资源开发为重点,引进外来投资者来发展食品、饮料、保健品等产业。如丽水市引进娃哈哈集团在丽景园投资5 亿元建设饮料生产基地。在引进项目的来源与投资主体上,既要对接“浙商回归工程”,积极吸引省外浙商的投资项目;也要十分重视央企国企、跨国公司和民营行业龙头企业的投资项目。当然,关键还是要引进一批对扩张经济总量、拉长产业链、促进转型升级有重大带动力的优质项目。

——要“强化功能、创新机制”,注重产城联动,推进园区高水平开发。一是要将园区定位为城市功能新区。特别是要结合山区县城小城市建设,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促进工业园区建设与城镇建设同步推进,进一步加大交通、物流、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构筑承载能力强大的工业发展平台和城市功能新区。在园区建设方面,江苏省苏南地区的成功经验很值得浙江山区学习借鉴。如苏州工业园区引入新加坡公共管理先进理念,其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九通一平”的标准,结合园区商业开发,建设了集多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性商业服务中心——邻里中心。二是要创新园区合作开发机制。目前,浙江山区已经形成了包括省级产业集聚区、省级开发区(园区)和省际边界产业集聚平台等在内的一大批工业功能区块。开发利好这些工业区块,离不开省内发达地区的大力支持。为此,可以借鉴粤苏两省建立异地共建产业园区的做法,在浙江山区规划建立若干家省级山海协作产业园区,作为省内发达地区支持欠发达山区产业发展的主平台。可以考虑由两地政府牵头通过委托管理、投资合作、成立合资股份公司等多种灵活方式合作共建,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考虑到浙江有着民营经济活跃、民间资本丰裕、经营机制灵活的有利条件,除了政府主导的园区合作开发模式外,还可以积极探索在工业园区中设立企业分园的方式,吸引有实力的知名企业或行业协会来独立承担开发建设,应该会收到很到的发展成效。

——要“跳出工业、发展工业”,促进产业融合,提升三种能力。与工业相比,现代服务业是内需潜力最大的产业,也是促进产业融合、支撑城镇化发展、推动经济转型的另一个重要引擎。在山区工业发展中,必须十分重视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大承接现代服务业项目的力度。通过产业融合,重点要提升工业发展的三种能力:一是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建设好衢州氟硅技术研究院、丽水中药科技城等创新基地,加强与国内外大院名校联合共建科技创新载体,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团队。二是市场运作能力。集聚发展金融保险、商务服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国际贸易等生产性服务业,建设青田华侨总部经济园等特色总部基地,引导工业经济从加工制造环节向研发和营销两端拓展,攀升价值链高端环节。三是绿色发展能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扶持“静脉产业”发展,加大节地节水节能力度,争取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实现工业经济最大限度的发展。同时,吸引外来投资者办好工厂的同时,积极涉足山区生态旅游、养老休闲、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领域,也有利于在山区长期发展的根植性。

——要“富民为先,民生为本”,惠及城乡居民,带动山区与全省同步奔小康。在山区发展工业的根本目的是要惠及当地居民。在承接产业反梯度转移时,要围绕富民这一根本目的。一要扩大就业来惠及民生。通过工业发展催生大量的就业岗位,带动山区职业教育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更好地促进农民转产转业。二要带动人口集聚来惠及民生。通过工业园区开发,促进山区小城市和中心镇建设,有力地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共享现代城市文明。三要反哺农业来惠及民生。通过运用现代工业服务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促进农业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四要扩大财力来惠及民生。将更多的财力投入到发展文教卫体等社会事业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猜你喜欢

梯度山区浙江
带非线性梯度项的p-Laplacian抛物方程的临界指标
一个改进的WYL型三项共轭梯度法
随机加速梯度算法的回归学习收敛速度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上)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山区修梯田》
一个具梯度项的p-Laplace 方程弱解的存在性
山区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