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生理论的高校体育社团联盟构建思考
2012-01-28施鹏飞
施鹏飞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浙江杭州310018)
0 前 言
近些年来许多学者对高校体育社团进行了研究,相应的研究也开始不断涌现,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育社团的概念界定、社团活动的优越性和重要性、社团活动的运行机制、社团发展的制约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这对于促进体育社团的理论研究以及普通高校体育社团的实践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总体而言,这些研究虽有系统性和连贯性,但无前瞻性,从而无法更好地指导体育社团的实践。共生理论研究的出现,为本研究拓宽了视野。共生理论从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共生界面等方面研究高校体育社团在联盟的形式下运作并达到互赢互惠,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1 共生理论的高校体育社团联盟分析
1.1 共生理论
共生是由德国的真菌学家德贝里在1897年提出并定义的,是指不同种属生物生活在一起的一种状态。一般意义上说,共生是指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照某种形式形成的关系。理论共包括四个要素: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和共生界面,其中共生单元是基础。共生理论认为,协商与合作是共生的本质,是自然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1]。
1.2 高校体育社团联盟
高校体育社团是指在校大学生对某项体育运动有共同的爱好和兴趣,并自发组成一个团体组织,经批准成立、登记注册。社团必须遵守各项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目的是促进成员个体发展、实现共同愿望。高校体育社团联盟是高校体育社团的一种合作形式,将学校体育资源统一管理并合理调配。强调体育社团之间的相互竞争、相互依存,使联盟造就出高品质的赛事产品,促进高校体育社团的稳定协调发展。
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及专家访谈得知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得到了长足发展,影响力也日趋增大,但是在发展中也存在制约社团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例如社团干部的建设、活动场馆、活动经费、活动的影响力等。另外,各社团之间的发展极不平衡,出现“过冷”“过热”局面。为了促进各社团良好均衡发展,另寻发展之路,有效的解决制约因素,以大带小、热门带冷门等是目前社团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社团联盟这一形式由于其所具有的组织隶属特性及规模大、影响力强等优势,恰能更好地解决社团所面对的团队建设等问题。由于各体育社团的发展基础不同,其结构的不均衡性将较为明显地制约联盟的建立与稳定。且高校体育社团之间都强调相互之间的竞争、依存、合作的关系以及高校体育社团联盟的内部由于其组成单元的多样且相对松散的特性,势必对联盟建立后的组织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些归根结底是对社团之间的协商与合作能力的要求,这与共生原理的主旨不谋而合,因此将共生理论运用于高校体育社团联盟的建设与发展中是可行的且十分必要的。
1.3 高校体育社团联盟结构的共生理论分析
“共生”是时代发展的新理念,强调系统内各“共生进化”,以规避恶性竞争,但是共生条件的产生,不一定共生能产生,系统内各组织必需要有一定量的物资、信息等交流才能形成共生的发展。对应共生理论,高校体育社团联盟的四个构建要素:体育联盟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以及共生界面。
1.3.1高校体育社团联盟的共生单元。共生理论认为共生单元是指构成共生体或共生关系的基本能量生产和交换单位是形成生物共生的基本物质条件[2]。体育社团作为高校体育社团联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是联盟的主题,也是推动联盟改革的的基本动力,同时联盟的实质也是体育社团共同利益的统一体,可见,联盟内部的各个体育社团就是联盟的共生单元。共生单元的特征指标有三个:共生度、关联度以及共生密度。
共生度与关联度都是刻画共生单元之间的联系程度。由于各体育社团的创建时间、参与人数和受关注度的差异,且各社团独立发展,他们之间的信息与资源等方面的交流处于非频繁的状态下,即单元之间的关联程度相对较弱,这些生态流通因子的缺乏可能会阻碍共生单元之间的协调发展。共生密度是指主要反映共生关系中共生单元的数量的多少。共生单元不可能无限增加,因为密度增加过程既有共生能量的增加,也有共生损耗的加人,所以存在一个共生密度的均衡状态[2]。高校内的各社团作为共生单元组成了高校体育联盟这个大的共生系统,如果在这个共生系统中,各社团保持均衡发展的状态,势必有利于整个系统即联盟的协调发展,反之则很可能会干扰甚至阻碍联盟的发展。
1.3.2高校体育社团联盟的共生模式。共生模式也可以称为共生关系,是指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相互结合的形式。从行为方式看共生模式可以分为寄生关系、偏利共生关系和互惠共生关系[2]。寄生是共生系统的一种特殊形态,其特点在于共生单元之间一般不产生新能量,能量由寄主向寄生者单向流动[3]。在高校体育社团联盟中,各体育社团相互独立,相互依赖,因而不存在寄生关系。偏利共生关系是从寄生关系向互惠共生关系转化的中间类型,其特点是对一方无害而对另一方有利。目前我国高校体育社团虽然在不断发展,但也存在偏利共生。如一些体育社团参与人数众多,受关注高,同时存在部分体育社团发展停滞不前等。互惠共生的特点在于共生单元之间产生新能量,且新能量在共生单元之间分配,存在双方的利益交流机制,这些生态因子良好的流通促进了双方的均衡发展。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认为互惠共生模式将是高校体育社团联盟良性发展所需要的模式,也是共生系统是良好的发展模式状态。
1.3.3高校体育社团联盟的共生环境。共生环境是影响共生体的所有外部因素的总和。共生环境对高校体育社团联盟的统筹发展的影响可以分为3类:正向、中性和反向环境,中性环境和反向环境都不对高校体育社团联盟统筹发展带来益处,反向环境甚至还会阻碍、破坏体育社团联盟的统筹[4]。高校体育社团的共生环境主要是指影响体育社团联盟发展的管理制度、干部队伍培养、社团经费及场地设施等因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高校体育社团联盟,将对联盟的发展产生正向、反向或者中性的影响。
当前,很多高校虽然都建立了相应的社团管理制度和办法,但这些制度和办法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存在执行不够、监督乏力等现象。社团干部普遍缺乏岗位培训,干部自身素质不完备;缺乏严格的审查和考核制度,缺乏激励制度,难以激发和保障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活动经费的不足严重阻碍了社团活动的顺利开展,也影响到社团成员的积极性。据调查民营经济较好的温州地区高校在经费上有所保证外,其他地区高校有限的经费主要来源:活动报名费占32.7%;会费占28.3%;社会赞助占21.7%;团委支持占10.3%;其它8%[5]。场地器材方面,虽然全国都在兴建高教园,体育场地设施等比原来大有改进,但由于体育设施的安排方面不够尽人意,学生还是不满意。
1.3.4高校体育社团联盟的共生界面。共生界面是共生单元之间物质、信息和能量传导的媒介。它决定了共生系统的运作机理对共生关系的形成,以及共生系统达到均衡有着重要的影响[4]。可见,在高校体育社团联盟中,其共生界面包括了:学校、团委以及体育部等组织。从组织管理的理念出发,单一的、非流畅的界面不能满足组织系统内部的物质、信息以及能量等的相互传递的需要,因此联盟的发展必然需求多样的作用机理,而共生界面则集中体现了单元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搭建多元化的、畅通的高校体育社团联盟的共生界面选择机制势在必行,这也是共生模式形成的内在动因的理论。
2 共生理论下高校体育社团联盟的构建思考
为了高校体育社团能形成联盟的形式并能共同而协调发展,依据共生理论,在发展中实现社团与经济、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规模与结构的有机统一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最大效益。
2.1 创建高校体育社团联盟的共生环境
高校体育社团联盟的统筹发展必然需要一个优良的环境。共生理论认为,正向环境才是推动共生单元之间形成共生系统的环境。因此建立健全高校体育社团联盟体制,加大学校领导管理力度,设立奖励机制,以激发和保障体育社团成员工作的积极性,为体育社团活动提供人力、财力、物质等方面的支持,积极为体育社团创造与企、事业联系的机会,为体育社团联盟的统筹发展创建优良的共生环境。
2.2 构建高校体育社团联盟的互惠共生模式
在高校体育社团联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应注意各体育社团的特色和专业特点,鼓励和支持有特色的体育社团的发展,重点建设一批有特色的体育社团,通过特色体育社团的扶帮带,使较小的体育社团有序发展;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声势和氛围,共同促进整个联盟的稳定健康发展。例如在开展校级篮球赛竞赛时,结合其它社团特点,穿插健美操社团的比赛或表演,在比赛休息期间可以让体育舞蹈社团的会员进行华尔兹表演,即宣传了多个社团,也烘托了比赛现场的氛围,使整个比赛显得紧凑而又别具风格,可谓一举多得。
2.3 搭建高校体育社团联盟多元化共生界面
共生界面选择机制是处理共生单元复杂关系的核心,选择机制处理不好必定损害共生单元的利益。目前,在国家大力开展阳光体育的热浪中,各高校相关领导和部门更加重视和支持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高校各体育社团也在重新燃烧着热情。学校自上而下的重视刚好能给予社团与联盟以强大的支撑力,学校层面的加入,不但能为社团与联盟的发展提供设施的保障,而且还对学生对自身体育权利的关注,形成终身体育思想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可见学校这一共生界面是高校体育社团联盟协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与此同时,借助市场这个界面也是联盟发展的又一助力,通过市场经济来推进实施,使联盟更进一步得到校内外的认可。
3 结 论
共生理论虽然是生物科学重要的理论,但从其特性看来同样可以适用于高校体育联盟这个存在着共生特点的系统之中,从文中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联盟内部也有着其自身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以及共生界面等要素,且这些要素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他们共同反映了系统变化发展的动态方向与规律。因而遵循共生规律能更有效地推动高校体育社团联盟的大力发展。共生理论为我国高校体育社团联盟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依据与崭新的思维视角,理论所提倡的互惠的共生模式、创造并选择合适的共生界面机制、营造宽严适度的共生环境等,都将使体育社团联盟的构建于发展获得效应的最大化。
[1]卜华白,高阳.共生理论及其对企业联盟战略的构筑启示[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2).
[2]曲亮,郝云宏.基于共生理论的城乡统筹机理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9).
[3]刘红建,等.基于共生理论的职业体育联盟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1):15-18
[4]刘红建,孙庆祝,陶荣兵.共生理论视角下我国城乡群众体育的统筹发展[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
[5]任峰.高校体育社团状况与发展对策研究——以宁波市高校为例[J].浙江体育科学,2010,32(4):65-67.
[6]岳保柱,黄宝宏.构建区域性高校体育俱乐部联盟的可行性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
[7]马新东,高前进,等.对当前我国大学体育社团功能的调查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
[8]刘红建,孙庆祝,陶荣兵.基于共生理论的职业体育联盟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1).
[9]贺昭泽.新时期高校体育社团现状与对策分析[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06(12).
[10]孟庆浩.北京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管理机制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
[11]刘杰.郑州市高校体育社团现状与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
[12]黄亚玲.论中国体育社团[D].北京体育大学,2003.
[13]黄亚玲.中国体育社团的发展-历史进程-使命与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
[14]欧阳秀雄,史辉.高校体育社团的困境与对策[J].综述报告,2009(1):110-116.
[15]王国亮.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8):10-13.
[16]卜华白,沈星元.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企业战略联盟问题研究[J].经营管理,2007(8).
[17]徐振波.从共生理论看城乡学校体育的协调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