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运动文化的特征解读体育课程中的运动教育

2012-01-28蒋国权

浙江体育科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奥林匹克竞技比赛

蒋国权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体育部,广东珠海519041)

21世纪是一个文化多元存在,强调自由、竞争与合作的社会,个人是以一定的社会角色而存在,并且依据社会的显在规则和潜在规则来履行一定的职责。也就是说人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模式中,包括语言符号、认知体系、规范体系、社会组织、物质产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因此人只有熟悉这种文化的环境,并能做出判断和反应,才能融入到真实的社会生活中。而当今的运动文化恰恰反映了社会的主流价值,是整个社会的一个缩影,同时参与运动、体验运动文化也是个人走向社会化的一个纽带。《天堂时代:美国人与他们的运动》(1989年)一书的作者B a r t G i a m a t t i,是耶鲁大学的前任校长,前任棒球委员会委员,他认为,运动是人类自由的一种表达。游戏、比赛、运动在不停地表达每个时代的自由目标,是伴随着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一种文化产物,是任何社会时期核心文化的一种主要存在形式。竞技运动是一种位于游戏到工作这一连续演变过程中间的一种制度体系化的竞争性身体活动。当人们承认一种对社会有价值的运动时,就会创造一种学习该运动文化和参与运动的方法。很显然,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来学习运动文化,而学校是学生学习运动文化的最佳场所。通过学校的体育教育为学生在类似真实社会运动文化模式的情景下提供广泛的、平等的、有教育意义的运动经验,培养学生成为有运动能力的、有运动文化素养的和热情的运动者。

1 理性的认识运动文化

泰勒认为:"文化,就其在民族志中的广义而言,是一个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所习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合整体。"而竞技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人类生存的运动本能、好奇心、攻击性、创造性和破坏欲望等人性外在的反映——外化为非暴力性的竞技体育活动,并通过"竞争"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主要是因为人类在运动本能、攻击性等行为外化到竞技体育活动当中时,注入了公平、民主、开放、平等具有后天目的性的行为准则。而这种后天目的性行为准则的注入实质就是反映了存在于社会中人们的价值观念以及构建的竞技运动文化形态。不可否认,竞技运动文化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形成。同时伴随着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的演变过程中构建了许多不同模式的文化形态,其中包括竞技运动文化形态。当然,竞技运动文化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培养良好品质的过程中也会带有负面的影响。

在美国有一个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说的是一个男孩如果想要成为男人必须要接受美式足球比赛中神秘的魔力。这种魔力对于缺少男子气概的男孩特别有效,因为人们相信这些男孩一旦遇到了严格教练的管教以及在比赛中与对手有直接的身体对抗,就能培养一些优秀的品质:坚韧、勇敢以及克服身体不适的能力。很显然,这种品质的形成是在参与美式足球队的比赛中获得的。学过体育史的人都知道,这种所谓的神话只是19世纪英国教育改革家阿诺德在莱格比学校提出“公平竞争”这种理念的世俗化而已。从纯理论的视角来看,阿诺德的这种理念就是不仅教育一个人在体育运动中要有正确的言行举止,同时也教育他们体育运动的参与就是投入生活的象征。但是,我们可以认识到体育运动与培养青少年优秀品质的形成并没有内在的联系。如果体育运动通过合适的组织和一定的指导,可以促使人们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质,但这些品质不会随着运动的参与而自发的形成;相反在教师对学生参与运动的不合理引导下,会使学生形成不良的性格品质。

我们可以注意到,被美国体育心理学家M a r y D u q u i n(1988)称为s a d o-a e s c e t i c i s m的观念正在竞技运动文化中流行。运动员、父母以及教练都相信这种强迫性摧残身体的观点并被社会所接受。“不付出努力,就不会有回报”这句话在竞技运动中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口号,并且在现在被人们喊的比以往更响。不管在接触性运动项目,还是在体操、赛跑、划船以及以力量训练、体重控制、减少脂肪为主要训练模式的运动项目中,作为职业运动员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并忍受身体上的痛苦和受伤,才能获取成绩。

然而D u q u i n指出,人的身体本能是会排斥训练带来的痛苦。在没有大人的影响下,青少年在感觉到痛苦的时候是会毫不犹豫的放弃他们所参与的运动。而对成人来说就会显得不一样,虽然人们都会设法尽力避免参与竞技运动中所体验到的痛苦、伤病以及难受的处境,但他们会为了想要达到的目标而忍受这些身体上的不舒服。那么我们如何来把握这个度,既要保护和尊重青少年正在发展的认知能力,同时也要设置一定的学习环境来培养他们养成坚持不懈、勇敢,如何与团队合作并愿意将个人的目标放在团队目标之下的优秀品质。于是学校体育课程该如何对竞技运动进行复制和改造,并运用到学校中,从而在教师的指导设计下让学生传递运动文化。

无疑,运动教育模式采用了西方社会主流的运动文化形态,并以此对体育课程重新赋予了新的意义。主要以人文关怀和运动文化的培养为基础,指出“较为成熟的社会中所有人强烈追求更加高级的或成人化的游戏活动;也就是一种完善的运动文化代表着这种文化始终会朝向更有意义的方向演变”。由此推论可知,运动教育离不开游戏的形式,但又必须将规则过于自由的游戏加以限定,使其适于学校教育,即实现从儿童游戏向高级游戏的转变。西登拓普将运动看作是一种游戏形式,使运动超越了历史和地域的限制,在社会中拥有特殊的地位存在。由于游戏是人类的基本活动,所以社会必然会代代传承这种活动。因此,假如运动是人们可接受的一种游戏的形式,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那么社会就会创造一种方法规范运动文化的学习和参与过程,而学校是学习运动文化的最好场所,因为只有学校能提供广泛的、平等的、有教育意义的运动经验。运动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传承运动文化,发挥运动的积极作用

2 竞技运动的起源:节庆活动

根据涂尔干学派的定义,节庆(f e s t i v a l s)是一种社会时间的制度性安排,以区隔出日常的生活作息。节庆与日常时间的对立是根源于人类生活的二元性格,一方面是属于神圣的、集体的领域,另一方面则是世俗的、个人的领域。透过节庆的集体活动,所有的参与者唤起了沉睡中的集体连带,重新体验了共同生活所需要的认同与投入。节庆本身就带有逾越的性格,它是日常生活的颠倒,在平常所禁止的事反而成为可以做、或是必须做的事。另一方面,节庆也是感性的,除非透过共同的情绪宣泄、饮食享乐与身体经验等外在的感官剌激,一般人很难理解到彼此之间所存在的社会联系。因此,节庆的双重性格,即逾越日常规则与感性表现,即是与集体行动紧密相连。集体行动要求参与者打破平常的角色认定,从而开始挑战既定的权力关系,因此,它就是一种日常规则的逾越。要说服群众为共同的目的献身,则是需要诉诸于彼此之间的团结感,而这种集体情感则是透过感性文化表现、象征符号、共同仪式等助成的。

节庆活动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节庆活动的形成都展示着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貌。也就是说,节庆活动从一开始就是文化现象的载体。早期的宗教活动中人们为了神灵与人类和睦相处并福佑人类,人们按照自身的性格、想象和好恶设计了繁多的仪式活动来取悦于神灵。由此产生了以各种原始文娱体育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宗教娱神慰神仪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些活动本身的宗教因素和色彩逐渐淡化,但是人们对节庆活动的那种情结并没有消失,相反人们越来越重视节庆活动的社会价值和功能。古代奥运会就是由祭礼中的竞技活动发展成定期举行的节日竞技运动会,同时这种带有宗教仪式的节庆活动也成为竞技运动文化的重要特征。当今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价值是文化,而表达奥林匹克各种文化的主要形式是奥林匹克仪式,例如圣火传递仪式、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颁奖仪式。同时竞技运动的特征是:有正式的记载;有正式的规则和组织;强调通过竞赛显示体力和智力,以击败对手为目的。这些特征和资本主义大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组织化、规范管理、强调竞争等非常吻合,可以说是社会生产方式的迁移。因此,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运动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范式。

3 运动教育的节庆形式:奥林匹克课程

节庆活动是运动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目的是让学生在欢乐的学习气氛中体验运动文化,它的教育目的不只是奖励优胜者,更是培养学生运动的热情。运动教育中对奥林匹克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是运用各种丰富灵活的方法制造节日气氛,庆祝学习的进步,运动中成功的体验,以及创造和维持学生参与运动的乐趣,而采用的手段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宣传栏、粘贴画表、运动新闻、校报专栏、展示厅、小组颜色、最终赛事的正式庆典等来制造节日的气氛。

运动教育所设计的奥运课程采用奥林匹克仪式是有独特的价值意义,而奥林匹克的各种象征物的选择都是经过慎重选择并能体现奥林匹克精神的目标。奥林匹克旗帜的五环代表五大洲,五环环环相扣象征五大洲的团结,也象征全世界的运动员在公平竞争、友好比赛的精神下相聚在一起。同时放飞代表和平的白鸽,象征永久和平的奥林匹克圣火的持续燃烧和传递也是奥林匹克庆典的组成部分。联合国奥委会(U S O C)对奥林匹克象征物,如名称、会徽、术语等拥有唯一的权力来进行达到教育的功能,并以这些崇高的象征物来促进人们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奥运课程的目标,在课程的执行过程中进行对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理念的教育时有很强的明确性。同时在教学中通过对奥林匹克象征物、会徽、术语等展开的节庆活动可以制造和维持奥运课程中的节日气氛。西登拓普在运动教育模式所建议的方案为:

在学校体育馆或运动场的显著位置放置一面较大的奥林匹克旗帜,从而向学生展示奥林匹克旗帜的象征意义;

在体育馆或运动场的墙上悬挂较大横幅的奥林匹克的信条“奥运会重在参与,而非取胜。生活中最重要的是追求成功过程中的奋斗精神”。教师经常要运用相关的说明和反馈,使学生把个人的生活目标与课程的设置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在每个赛季正式开始时,由一名运动员代表所有参赛者进行奥林匹克精神的宣誓,而由另一名学生代表所有扮演裁判者宣读裁判誓言;

教师可以对促进学生社会化特征设置的教学目标具体化和正规化,例如学生的责任心程度、参与竞赛过程中是否体现公平性、制定公平比赛的协议;

在最终赛事结束之前由代表不同国家的运动员各自歌唱本国的圣歌;

在运动赛季期间学生可以依据布告栏的信息来代表一个国家,在整个比赛中都要体现出是该国籍的身份;

在最终赛事的颁奖庆典上要奏颁奖音乐,以此让学生感受到他们之间的比赛不是个人或小组之间而是在所代表的国家之间进行;

学校可以通过联合国奥委会教育委员会的出版物,出版本校的《学校奥林匹克日》作为学生的学习资源。

运动教育节庆活动的意义。

贯穿整个运动教育模式的一条主线是竞争,虽然在当前我国学校体育领域里通常是被赋予负面的意义,在此暂不讨论这个词的色彩,但遗憾的是被人们一直忽略的是竞争的一个基本意思是相聚在一起。早期带有宗教色彩的节庆活动明显的附有竞技运动中竞争的意义,同时也正是受这种隆重的节庆气氛的熏陶使人们更加对竞技运动有着执谜的追求。正规的比赛就是一种节日的庆祝,因此采用运动教育模式的体育教师需要与学生一起努力通过的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在课堂中设置欢庆气氛来促使学生对他们的运动参与进行欢庆活动。同时教师要学会应用“社会化或情感化的气氛”进行教学。例如,教师可以使自己扮演充当辅导员、仲裁、教练、家长、运动心理学家和拉拉队长等各种角色,而这种角色的扮演将更有利于创造节庆活动的积极氛围。设置的庆祝活动可以包括:运动员宣誓、邀请特别嘉宾、颁奖典礼、比赛场地的装饰、拍摄录像带等,同时这些活动也蕴涵着对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意义。由于这种节庆活动的特征允许所有的学生都参与活动,享受运动,并在友好公平的情景下竞争,因此也培养了学生具有良好的高标准的运动行为。

4 我国体育课程模式缺乏文化的渗透

审视我国体育课程及教学模式的设计,我们不难看到现行的体育教育是把学生从同一个模子里培养出来的批量产品,是批量生产的无特色的产品,忽视运动文化对个体存在的影响。在体育课程的具体教学中教师孤立地为教技术而教技术,忽视每项运动所蕴涵的文化价值的赋予,只是机械性地按照课程规定的要求灌输知识、技能,片面强调课的形式或学生的练习强度。没有把体育教育当作是育人、探索和改造人的过程,而是以工具主义为价值取向,展示的是生物体育、国家体育、政治体育,侧重的是教学需要、学习成绩、组织意识,强调的是体质教育、运动意识、身体意义,建设的是形式体育、体能体育、技能体育。这种课程的价值趋向,破坏了体育学科的存在价值,造成和加深了学科的发展脱离正轨,妨碍了学生接受完整教育的社会化,使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之间有一个断层。

另外,课程是文化的“精华浓缩版”,它不仅是文化继承与延续的重要媒介之一,而且自身就是一种教育学化了的文化。体育课程则不仅是对特定时期的体育文化的反映,而且还担负着体育文化的改造与创新的责任。因而在当今经济、教育、文化的“全球化”浪潮中,我们的体育课程价值取向也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诚然,我国的学校体育一直在不断地改革与探索,但目前的学校体育并未从根本上完全认识到体育课程的价值所在。

5运动教育课程模式的灵魂:运动文化的传递

当今西登拓普的运动教育模式在世界上被许多国家的体育课程改革中所采用和改造,尤其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国家的体育课程改革中成功运用。运动教育模式的本质是衔接学生在学校内体育课中运动的学习和校外参与身体活动体验运动经历和参与运动机会的一个媒介,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能将体育课内所学运动项目的运动经历延伸到其他更多运动项目中。西登拓普构建运动教育模式的主要动机是来自于他认为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显著脱离真实的情景以及如何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提高运动经历的真实性。

西登拓普认为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是孤立地进行技术传授而不是在模拟比赛情景中让学生执行战术时自然的学习技术,并且在体育课程中几乎不提及运动所附属的有意义的仪式、价值和传统,更不用说教导学生去体验那些运动文化的价值。教师在体育课中明显缺乏为学生提供在参与运动中有利于个人成长和培养职责环境的小组或团队的组合。许多体育课程的课件仍旧是以这种脱离真实情景的教学类型为典型,并以相对不连贯的和短小的单元教学,在脱离比赛情景中教授技能。而运动教育的设计是“在体育教育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接受更真实更完整的运动经历的教育”,运动教育的学习环境和学生的运动经历与其他所谓的精英运动等有着明显的不同。例如要求促使所有的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运动比赛中,包括学生分组的决定,学习经历的设计以及竞争的方式从而达到提高所有学生的参与性;采用合理的运动方式来迎合学生的学习经历和能力;采用修改过的比赛而不是承认所运用的形式,使学生扮演各种角色,包括教练,裁判和管理员以及表演者等。由于许多学生先天的身体素质较弱,在掌握的技能的过程中会有困难,并且还会影响到学生在校外积极地参与身体活动和运动比赛的兴趣。在运动教育模式的执行中通过让所有的学生扮演各种角色,小组大小的设计和队员的选择以及比赛的方式都要有利于所有学生在代表与自己水平相匹配的团队中积极地参与比赛,从而培养他们在体育课程之外参与运动的兴趣。同时在比赛过程中的各种角色扮演,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职责,促进学生成长的社会化过程。

有的学者提出质疑,竞技运动过分强调竞争以及不惜代价获取胜利会对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而西登拓普在运动教育模式中强调“对学生来说,一节课最大的收获是公平尽力的参加比赛,比赛过程中尊重对手以及接受比赛的结果,在竞技运动比赛中最重要的是公平的竞争和尊重对手,而不是计较个人或小组的胜败”。这种思想观点与当今全球都认可的奥品匹克精神理念相吻合,但偶尔也会与学生在校外欣赏现代重要的竞技比赛时或在自己现实生活中亲身经历到的文化价值不一致。很显然,运动教育所传递的运动文化是能促使学生在成长过程形成优秀品质,并为他们走向社会奠定基础。而运动文化的传递媒介是运动技能以及学生在比赛中所扮演的各种角色,同时通过这种媒介学生将批判性的学习各项运动技能并进行改造。如果学生只了解运动文化的知识层面没有积极的参与到运动中去的话将不是一个有运动文化的运动者,相反只有简单的身体活动以及参与运动而不了解运动文化也不是一个有运动文化的运动者。一个真正有运动文化的运动者,可以通过所接受的运动文化积极活跃的投入到运动中,而且还要自发地运用这些运动文化知识来改进当地社会流行的运动风气。

[1]D a r y l S i e d e n t o p.S p o r t e d u c a t i o n:Q u a l i t y P E t h r o u g h p o s i t i v e s p o r t e x p e r i e n c e s[M].C h a m p a i g n,I L:H u m a n K i n e t i c s,1994:3-23.

[2]D e r e k J M o h r,J S c o t t T o w n s e n d,S e a m M B u l g e r.M a i n t a i n i n g t h e P A S E:A d a y i n t h e l i f e o f s p o r t e d uc a t i o n[J].P h y s i c a l E d u R e c D a n c e,2002,73(1):39.

[3]D a r y l S i e d e n t o p.J u n i o r S p o r t a n d t h e E v o l u t i o n o f S p o r t C u l t u r e,J o u r n a l o f T e a c h i n g i n P h y s i c a l E d u c at i o n.[J],2002,21(7):4.

[4]J u d y O s l i n.S p o r t E d u c a t i o n:C a u t i o n s,C o n s i d e r a t i o n s,a n d C e l e b r a t i o n s,J o u r n a l o f T e a c h i n g i n P h y s i c a l E du c a t i o n.[J]2002,21(7):16.

[5]D a r y l S i e d e n t o p.S p o r t e d u c a t i o n:a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J].J o u r n a l O f T e a c h i n g i n P h y s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2002(21):409—413.

[6]D a r l y S i e d e n t o p,P e t e r A.H a s t i e,H a n s V a n D e r m a r s.C o m p l e t e G u i d e t o S p o r t E d u c a t i o n[M].C h a m p a i g n,I L:H u m a n K i n e t i c s.2004:3-14.

[7]高航,等.当代运动教育模式研究[J],体育科学,2005,25(6):79-83.

[8]高嵘.运动教育模式教学过程结构探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2):117-118.

[9]胡亦海.竞技运动起源辨识、历程断想、功能启迪[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5):6-9.

猜你喜欢

奥林匹克竞技比赛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竞技精神
选美比赛
头脑奥林匹克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花与竞技少女
头脑奥林匹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