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左派崛起的影响探析
2012-01-28崔燕王丽
崔燕王丽
(长春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吉林长春130032)
进入21世纪以来,拉丁美洲的一些左派政党或左派代表赢得了大选,以新的姿态亮相于政治舞台,标志着拉美左派力量的重新崛起。这一变化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拉美左派的界定
左派和右派的概念始于法国大革命时期。虽然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其概念有所变化,但在政治领域上二者仍是对立的。右派也称为右翼,是指那些维护现有的政治制度,支持现存的社会秩序,具有保守性质的势力;而与之相反的左派,也称作左翼,则是指对现存的社会秩序以及政治制度持批判态度,在政治上属于激进的或革命的党派,即对现行的秩序试图要推翻或进行改革的政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对待左派也应如此。所以,现时代对拉美左派概念的分析和界定要与其实际情况和所处区域的特定背景相结合。新时代的拉美左派与传统意义上的左派有不同之处。传统意义上的拉美左翼政党在思想上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其目标是反对资本主义和美国的霸权主义,用武装斗争的方式取得政权来实现社会主义,从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其主要代表是拉丁美洲国家中唯一的科学社会主义国家——古巴。而此次崛起的拉美左派,即“新左派”则在指导思想上不仅仅局限于马克思主义,其指导思想是多元化的,并通过选举的方式取得政权。根据此次崛起的拉美左派在国内政策、外交政策和对政策的执行力度上的不同,又可分为“激进派”和“温和派”。其中“激进派”以委内瑞拉的领导人查韦斯最为典型,而“温和派”则以巴西的劳工党领袖卢拉为代表。
二、拉美左派的崛起及其原因
20世纪80年代,拉美国家爆发了债务危机。为了应对债务危机,解决经济困难,拉美国家传统政党被动地接受美国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所提出的一些“结构性调整”的改革方案。在此期间,拉美大部分国家的传统政党开始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片面地追求经济的增长,忽略了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传统政党实行的照搬国外的发展模式,造成了社会各因素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贫富差距悬殊,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拉大,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稳定受到冲击,遭到了拉美国家人民的强烈反对。而与此同时,拉美左派则高举“21世纪社会主义”大旗,提出反对新自由主义政策,努力寻求一条适合本国国情,促进本国发展之路。在这样的背景下,拉美一些国家的左派开始重新崛起。
(一)拉美左派崛起的标志
第一,左派力量在拉美几个重要国家掌握政权是拉美左派重新崛起的突出表现。委内瑞拉的左翼政党领袖查韦斯在1998年获选为本国总统,拉开了左派政党在拉美的执政序幕。拉丁美洲的大选年以后,除了有传统左派代表古巴以外,委内瑞拉、巴西、玻利维亚等拉美重要国家的左翼党派也接踵成为了拉美的执政党,这标志着左派的政权已经成为拉美政坛的中流砥柱,拉美左派重新崛起了。
第二,在拉美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左派的进步组织论坛,即“圣保罗论坛”和由拉美左派发起的“世界社会论坛”,在拉美地区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不仅是拉美地区,也是世界左派活动的主要论坛组织。
第三,拉丁美洲国家的新社会运动逐渐发展壮大。这些进步的新社会运动在对外方面反对帝国主义及霸权主义,并且在经济上要求本国政府改变不合理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同时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新社会运动要求维护国家的主权完整和独立,并且关注民众权益。
第四,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后,拉美的共产主义曾一度受到严重冲击,经过十多年的反思和调整,许多拉美国家,如阿根廷、智利、巴西等国的左派共产党经过国际形势的变动和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仍然继续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并且有的国家的共产党还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二)拉美左派崛起的原因
第一,拉美传统政党实行的新自由主义改革的失败,造成了不良影响,从而推动了拉美左派上台执政。在拉美国家,传统政党推行了多年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可是大多数的拉美国家并没有摆脱贫困走上富强之路,却与之相反地加剧了拉美国家的社会不公平和贫富差距,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下降,失业率升高,并且频繁地发生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这些由新经济政策产生的负面影响,使民众完全失去了对传统政党的信心,民众希望通过左派政党来改变这种状况,从而为拉美左翼力量的重新崛起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第二,拉美地区的民众主义得到了发展,为拉美左派奠定了广泛的群众支持,将拉美左翼推上了政治舞台。民众主义近年来的影响日益壮大,它不仅是一种政治思潮,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思潮。民众主义属于激进派,推行激进的改革,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多党制,反对独裁统治,主张各阶级的联合。这些主张得到了中下层民众的支持。民众主义的这些特点,激发了中下层民众参政的积极性,也为拉美左派奠定了强大的群众基础。
第三,拉美国家普选制的普遍实行。拉美国家在选举方面普遍实行普选制,在全国大选中得票最多的政党就会赢得执政地位,其中,中下阶层的民众占人口和选民的多数。拉美左派在普选制普遍实行的状况下,进行了顺应民意的变革,赢得大选,并获得执政地位。
第四,许多拉美国家对美国近年来实行的霸权主义政策表示不满和反对。近些年来,美国在外交政策上推行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并且把拉丁美洲作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作为自己称霸世界的“后院”。拉美各阶层的人民对此表示强烈的不满。尤其是美国未经联合国的同意,以反恐的名义发动伊拉克战争等都不得拉美人心。对于美国的这些行为,一些左派政党候选人在大选中表达了强烈的反对,符合民意,赢得了一部分选票。
三、拉美左派崛起的影响
(一)崛起的拉美左派对拉美各个国家政治格局的影响
第一,拉美左派的崛起使拉美左派政党扩大了政治影响力,推动了拉美政治格局的调整,同时促进了左派政府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拉美左派所主张的一些政策得到了广泛的群众支持,其影响不断扩大,也更加巩固了左派政府的执政地位。随着局势的发展,左派执政的国家增多的可能性也会变大。到目前为止,左派政党在很多有影响力的国家中获得了领导权。同时,拉美左派政府之间的合作也有进一步的发展。左派政府之间的合作从左派政党登上政治舞台以来,就不断地加深。拉美左翼政府在政治、军事和经济等传统领域中加强合作的同时,还在粮食、环境等非传统安全领域进行合作与联合。拉美左派的这种联合已经是当今拉美左派政府合作的主流趋势。
第二,拉美左派的崛起使拉美国家的民主体制合法化进一步深化,使普选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传统右翼政党的执政不得民心,其军人干预政治被拉美人民所反对。形势的压迫使拉美的民主化得到了发展。也正因如此,拉美左派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赢得了执政地位。同样,拉美左派上台执政也促进了拉丁美洲地区民主制度的发展,普选制得到广泛的推行,使民主的概念深入拉美人心。
第三,拉美左派的崛起为拉美地区反对美国霸权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政策增添了力量。美国将拉美地区这个所谓的“后院”作为它全球战略竞争的重要地域,并且实行干涉拉美国家内政的霸权主义政策。但随着拉美左派政党力量的壮大,并取得了领导地位,他们开始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主张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拉美左派政党对新自由主义持反对和批判的态度,并试图寻求一条适合拉美本国发展的新道路。拉美左派政党还创建了“圣保罗论坛”和“世界社会论坛”,反映民众意愿,和美国霸权主义进行对抗。这些做法为拉美地区反对霸权主义、单边主义、批判新自由主义增强了力量。
(二)崛起的拉美左派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
第一,崛起的拉美左派,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并能够替代新自由主义的发展模式,探索促进本国发展的道路是具有其现实意义的。在一些思想实践方面也与社会主义有相似之处。
拉美左派都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并积极寻找替代的道路。在对待资本主义的态度上,拉美左派也对其经济政治制度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反对,特别是对新自由主义政策给本地区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了批判。拉美左派在取得领导权后还通过自身的实践与改革,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积极地探寻能够促进本国发展的替代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道路,以试图改变新自由主义政策给本地区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
拉美左派在维护中下层人民根本利益和主张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具有一致性。都认为劳动比资本重要,主张尊重劳动及劳动者,主张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劳动价值论、发挥国家对市场的调控作用等思想原则。公平与正义的理念、缩小贫富差距、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改善贫困人口生活环境等不仅是当今的科学社会主义,也是拉美左派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正因为如此,许多执政后的拉美左派政府都积极推出了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政策与措施,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就业、努力缩小贫富差距、关注弱势群体的根本利益等。
第二,虽然崛起的拉美左派与科学社会主义有相似的政策和主张,但深入分析他们的特点,探析其本质,会发现拉美左派所推行的并不是科学社会主义。如果不能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将会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带来压力。其差别在于。
(1)指导思想不同。科学社会主义及其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并且是一元指导思想,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方针和行动指南的,而除古巴以外的拉美左派则不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一元指导思想的。拉美左派领导人的指导思想是多元化的,不仅仅局限于马克思主义,还包括民主社会主义、民族社会主义、基督教教义、印第安主义、人道主义、托洛茨基主义等。
(2)政党的性质不同。科学社会主义的政党性质是无产阶级组织的共产党,而崛起的拉美左派并不是无产阶级政党,其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政党。拉美左派没有建立科学社会主义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纲领,不是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政党。
(3)目标上存在着差异。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是要彻底消灭剥削,消灭私有制度,消除私有观念,最终解放全人类,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根本目标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拉美左派并不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奋斗的目标,而是将在政治上建立民主的、自由的、具有人道主义色彩的拉美,在经济上能够摆脱新经济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寻求一条新的并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消除两极分化的道路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但是,拉美左派对于相关的政策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具有现实意义的理论体系,更没有明确的政治与经济纲领,所以,对于新自由主义政策只能进行温和的调整,并没有进行彻底的改革。拉美左派缺乏具有现实意义的奋斗目标,这与科学社会主义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目标有着很大的差距。
(4)进行斗争的方式不同。对于科学社会主义来说,无产阶级主要通过武装斗争来夺取政权。然而,大多数拉美左派却是根据自己所处的实际情况而做出选择的。通过实行普选制,进行议会选举,得到民众的支持,获得更多的选票,是现在拉美左派取得执政地位的主要途径与方式。纵观拉丁美洲的历史发展进程,可以看出,拉美左派对社会的变革不是革命,而只是进行改革。
由此可见,此次崛起的拉美左派的“社会主义”理论,尽管对现存制度持批判态度,想要用温和的或是激进的政策来对资本主义进行改造,但是却没有发现和深入地了解资本主义必将走向灭亡、社会主义必将战胜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更没有深刻地揭露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这一基本矛盾,从而真正找到一条能够代替资本主义并适合本国发展的科学的、正确的道路。因此,拉美左派所奉行的并不是科学社会主义。
所以,我们要始终保持冷静的态度去看待此次崛起的拉美左派,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结合本国的国情,来建设发展本国的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从而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增添一份力量。
(三)拉美左派的崛起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
尽管此次崛起的拉美左派不是真正的科学社会主义,但是拉美人民积极谋求本国的发展而努力进行的探索与追求给世界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拉美左派在积极追寻发展的道路上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对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一,要寻找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不可照搬国外的发展模式。上世纪,拉丁美洲国家为了缓解债务危机带来的影响照搬国外的发展模式,采取新自由主义改革的政策,对于新自由主义理论过度迷信,实行大规模的私有化。虽然新自由主义改革对拉美当时的经济状况有一定的改善,但却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如贫困率和失业率上升,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拉大,社会治安每况愈下,腐败问题严重等。拉美传统的政党没有依据本国的具体国情,而是完全照搬国外的改革模式,使拉美国家付出了沉痛的代价。也正是这种照搬国外的新自由主义改革模式造成的严重后果使拉美民众对传统政党失去信心。而拉美左派政党则主张反对新自由主义政策,探寻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顺应了民意,成功地获得了执政权,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拉美国家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完全照搬国外的改革发展模式,不考虑本国的国情,不仅不会取得长期稳定的发展,甚至还会给发展带来严重的阻碍。
第二,要把国家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作用。拉美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全盘接受西方的新自由主义理论,新自由主义改革倡导自由的和开放的市场。这种完全自由的毫无控制的政策,给拉美国家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削弱了国家在分配方面的宏观调控能力,使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自由放任的经济发展模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愈演愈烈。随着拉美左派的崛起,左派政党执政后通过对本国的新自由主义政策的改革,加大了社会民主对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制约与控制,加强了国家的宏观调控职能,重视贫富两极分化和社会公正问题,试图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中下层人民的利益。拉美各国从全盘接受新经济政策到选择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相结合的转变,表明他们吸取了深刻的教训。
从拉美国家的教训中,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市场经济是不可缺少的,但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点,如盲目性、自发性等会带来负面的影响。这就要求中国执政党在高度重视市场机制在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的市场化取向的同时,必须加强政府治理和宏观调控,有效抑制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创造一种能够避免市场经济负面效应、具有鲜明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通过宏观调控把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能更好地发挥市场的长处①参见彭 勇:《试论我国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载《中国市场》,2007年第12期。。
第三,在发展生产力、强调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应注重社会的全面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拉美传统政党由于全盘地、盲目地实行新经济政策,忽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社会问题,从而加深了社会矛盾,造成贫富差距加大,影响社会秩序稳定。拉美左派崛起并走上政治舞台,加大了对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与关注,强调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开始关注中下层人民的利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拉美传统政党曾经片面地追求经济的增长,忽视了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对拉美国家造成了深远的不良影响,从而使拉美国家在今后的社会建设方面,面临着较大的阻力。拉美国家的经验教训启示我们:要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和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虽然经济是基础,是第一位的,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是其他社会事业发展的根本,但与此同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也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合理地推动社会发展,减少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和谐,无疑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同时关注的问题。所以,社会其他事业的合理发展,对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要想真正解决好社会的发展问题,就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推进教育服务和教育改革;深化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进收入分配公平;广开就业渠道,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等。
此次拉美左派崛起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在了解拉美左派的特点、深入透析拉美左派本质的同时,还应该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发展观点来看问题,对拉美左派的新主张和新动向进行持续的关注和研究,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坚持科学社会主义道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