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

2012-01-28赵继会黑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哈尔滨150080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1期
关键词:全球化经济发展

赵继会 黑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哈尔滨 150080

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

赵继会 黑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哈尔滨 150080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结果。充分认识到经济全球化的客观性和不可逆转性,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方向,制定正确的应对策略和发展战略,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了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从而促进发展中国家更好更快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带来追赶上发达国家的新机遇,并促进其经济发展。但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审慎对待,切实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与困难,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勇敢迎接挑战,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扬长避短,作出正确的战略决策。

1、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参与到经济全球化当中去

经济全球化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时代的潮流,不可逆转,任何国家消极回避或抗拒这一潮流既不现实也无可能,最终受损的只能是自己。面对不可逆转的经济全球化潮流,发展中国家唯一的也是正确的选择是积极参与,依靠发展中国家的集体力量,以充分享用经济全球化可能带来的好处和提供的有利条件,尽快走向世界经济的前沿,改变自身的不利处境和边缘化地位。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团结一致,开展“南南合作”推动“南北对话”,集体应对全球化。单个发展中国家力量单薄,声音微弱,实力根本不足以推动不利于自身的全球化规则的制定。为了有效维护自身利益,发展中国家要敢于、善于对现存的不合理国际经济旧秩序进行有理、有利和有力的斗争,迫使发达国家在制定全球化规则时更多地考虑发展中国家利益,削减发展中国家债务,对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和技术。

2、维护国家经济主权,保证经济安全

国家经济安全已不是一个新提出的问题了,1997亚洲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国家经济安全受到普遍的关注。但是在当时看来,所谓国家经济安全更多是指一国如何防范短期冲击引发波动,如何防范国民财富突然大量流失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除了短期冲击意义上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国家还面临着长期的经济安全问题。

全球经济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着国家经济主权是否稳固和国家经济安全是否会受到威胁。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增强综合国力是发展中国家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其中最主要的是坚持扩大开放,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还要在加速本国科技进步的同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变不合理的国际产业垂直分工结构。发展中国家应掌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提高对外开放程度,降低对外依赖程度;应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拓展更加广阔的经济活动圈。与此同时,要注意防范经济的对外依赖性,消除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隐患。发展中国家还应进一步积极参加国际性经济组织或参与它们的活动,争取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发言权和世界经济规则的制定权。否则,没有发言权,就不能争取和捍卫自身经济利益,也就不能保证国家的经济安全。

3、大力推进国内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从根本上看,经济全球化是一场发达国家主导下的,以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调整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发达国家之间,通过跨国公司相互交叉投资,企业兼并,在更大规模上配置资源、开拓市场、更新技术,从而实现发达国家间的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升级;另一种是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把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发达国家越来越倾向于控制某一产业的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关键环节,而把一些无关紧要的劳动和资源密集的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是在新技术革命带动下,对经济全局和长远发展进行具有重大影响的战略性调整,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在内的全面调整。促进了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地区间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为此,必须从以下一些方面抓起:

3.1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改善三次产业结构状况。加强第一产业、提高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是“十二五”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在发展第三产业时要把发展信息服务、金融保险、资讯等现代服务业,放在结构调整的重要位置。

3.2 大力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把结构调整与信息化结合起来。

3.3 提高城镇化水平,优化城乡经济结构。“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将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3.4 调整生产力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同时继续发挥东部沿海地区在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之举。力争用5年到10年的时间,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有突破性进展,科技、教育有较大发展。

4、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是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有效途径

经济区域化又称地区主义,是描述一些地区内的国家联合建立各种类型的经济组织,使地区经济集中化、板块化或制度统一现象的概念。区域化重在表明世界发展中地区经济更为重要、区域组织更为活跃、地区联系更为紧密。

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发展中国家选择加强本地区经济合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地区经济合作既可以作为发展中国家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初始或过渡阶段,也可以用来抵御发达国家的经济冲击。从实践来看,发展中国家在利用集体力量一致对外方面有着许多成功的经验。目前,主要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一些地区经济合作组织,如东南亚的东盟,中东的海湾合作委员会,非洲的“西非经济和货币联盟”、“东南部非洲共同市场”、“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非加太集团,南美的“共同市场”等,显示出了很强的生命力,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循序渐进面向全球化竞争,应对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有力手段。

[1]刘力.经济全球化:福兮·祸兮[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

[2]丹尼·罗德瑞克(美).全球化走得太远了吗?[M].北京出版社,2001

[3]费利群.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选择问题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4]刘淼.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5]裴长洪.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国际贸易[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0.3969/j.issn.1001-8972.2012.01.062

赵继会(1964—),男,黑龙江铁力人,黑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黑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黑龙江省装备制造职教集团理事长,黑龙江省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副主席,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经济学、高等教育。

猜你喜欢

全球化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全球化陷阱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